第32章
又過了幾日,使團出發,傷還未好全的姜沫被強行塞進了馬車,随行的有兩名太醫和四五個醫官。對于姜沫的身體,太和帝還是很關心的,畢竟在到達荀國之前,他不能出事,而且是越快恢複越好。一個健康的質子遠比一個病入膏肓的質子分量要重。太和帝賜了很多的療傷聖藥和人參、靈芝等物,姜沫看着這些連一個苦澀的表情也懶得做了。
德妃的事他聽說了,從那一刻起他的生命便陷入了永無止境的絕望和黑暗。
幾天後,韓睿和姜瑾瑜也重新回到宮裏。
學堂裏的幾個小皇子不知聽了什麽謠言,總在背後偷偷議論韓睿,有時候還指指點點。韓睿好幾次聽到他們說着自己的名字,猛然回頭,又都忙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湊在一起讨論詩書,或顧左右而言他。韓睿沒覺得有什麽,一群小屁孩,他還不放在眼裏。倒是姜瑾瑜好幾次氣的要打人,若非韓睿攔着,早不知動過幾次手了。
不過這種情況也只持續了幾天而已。後來可能是聽了母妃們的教導,那些小皇子又一個個又颠颠的跑來跟韓睿玩。
近日,姜涵頻頻找機會跟司徒王進套近乎,其用意不言而喻。
王進心裏明鏡兒似的,但他不打算摻和到皇子們的奪嫡之争中去。皇家內部之争向來是犯忌的,一個不好就是家破人亡,他不想也不敢冒這個險。好在姜涵并未挑破,他也只當不知,橫豎大家都裝糊塗,就看誰裝得傳神了。
但事情很多時候往往并不是你想躲便能躲得掉的。司徒乃是三公之一,同丞相、太尉并居正一品。韓擒虎早年便官居太尉掌管姜國的兵馬,按舊例三公之上只有太師這一職位,但因韓擒虎功高,舊有官職都不能與其其赫赫戰功相匹配,故又設了大司馬一職,專授予韓擒虎,與太師并為超品,餘官如舊。
因韓擒虎常年不在朝中,司徒和丞相的職責便重要了起來。況且司徒之職也有相當的實權,姜涵顯然不想放過這條大魚。暗示迂回之法不可行後,姜涵索性單刀直入,便趁夜幕之時喬裝拜訪。司徒王進一看之下吓了一跳,屏退左右便要參拜,姜涵忙扶住,誠懇的道:“王大人切莫多禮,今日我是來求大人的……”
王進心裏“咯噔”一下,有一種不好的預感。不過他宦海浮塵數十年,早練就了張處變不驚的臉,一臉從容的笑道:“殿下嚴重了,有什麽事殿下派人吩咐一聲就是了,何須如此……”
姜涵道:“此事非同尋常,非我親自來跟大人說不可。”
王進故作不知,笑了笑,問:“不知是何事?”
姜涵的臉色嚴肅了起來,他盯着王進,眼裏迸出一抹令人同情的弱勢氣息。
“我想跟大人求一門親。”他緩緩的道。
王進猛然一怔,還未說話,便聽姜涵又說:“我仰慕大人的文辭才敢非一日兩日了,滿朝文武,誰比得上大人?”王進忙推辭說自己才疏學淺,朝堂中多仰仗太尉、丞相和衆大臣。姜涵自然又是一番恭維,贊他乃是人中豪傑,朝中的中流砥柱。
王進擺出一副前輩的樣子,連道:“殿下過譽了”
姜涵又道:“天下之大,唯有德者居之。我今日來就是跟大人讨論天下大事的,另外……聽說大人有一千金,也是為自己求一佳偶,萬望大人成全。”
“這……”王進大感意外,他有些不确定的說:“您……要求娶小女?”
姜涵忽然毫無預兆的屈膝跪下,說:“請大人成全!”
王進似乎是沒想到他會突然如此,滿目驚悚,吓得忙“噗通”一聲重重的跪在地上,一個勁兒的說:“使不得使不得,這,這……這真是折煞下官了,殿下快起來——”
“大人!”姜涵大喊一聲,臉色凝重。他這一喊倒把王進震懾住了,怔怔的呆了片刻,姜涵趁機說:“大人,我是誠心誠意要請大人助我做一番大事業的。”王進忙驚恐的阻止說:“別……殿下,這不可,不可啊!這,這可是殺頭的罪名。下官無才無德……只想安安生生的了此殘生,做不了什麽大事。”說着便要拉姜涵起來,後者不肯。
姜涵臉色嚴肅,滿目的誠懇:“大人可是信不過我?”王進不住的擺手,頭搖的撥浪鼓一般,說不出話來。
姜涵道:“我今日就指天為誓,一旦事情有成,大人便是第一大功臣,我必敬大人如父。大人的女兒也将是姜國的皇後,到時候丹書鐵契,權勢財富,應有盡有,大人的家族也必然興旺百世。”說到這他頓了頓,警惕的四下瞅瞅,附在王進耳邊說:“韓家盤踞朝堂近百年,已成尾大不掉之勢,我可沒父皇那麽好心,還留着他們。”說到這他低笑一聲,接着道:“一旦大事能成,大人可取而代之。”
“這……”在巨大的誘惑面前,王進猶豫了。他思慮半晌,終是點了點頭。
姜涵大喜,當即寫下婚書并蓋上自己的印鑒。
姜涵走後,司徒夫人董氏從屏風後閃出來。她臉色凝重,到王進跟前兒問:“老爺,您真要站在四皇子這一邊?”王進點點頭,董氏又問:“可……四皇子的話,能信得過嗎?”王進不在乎的道:“白紙黑字,有什麽信不過的?”董氏還是不放心,斟酌着說:“可……如今聖上春秋正盛,子嗣又頗豐,得寵的就好幾個。四皇子他……有希望嗎?”
王進把玩這一個小巧的茶杯,漫不經心的說:“夫人勿慮,我仔細考慮過了,四皇子非池中之物。俗話說‘年輕氣盛’、‘初生牛犢不怕虎’,像他這個年紀的人往往都是血氣方剛、寧折不彎。可是四殿下他堂堂皇子竟向我一個臣子下跪,這說明什麽?這是他心中有大志,且能為此付出行動。年紀輕輕便能忍辱負重道如此地步,将來必成大器。我們女兒嫁給他,不吃虧,你就等着做皇後的母親吧!”
姜涵的動作韓睿也略有察覺,他馬上命人密切觀察,适當的時候弄些小動作搗搗亂。
籠絡人心是姜涵的長項,上一世姜涵便是這樣不知不覺的收買了朝中大半的官員,這一世,哼,休想!對于姜涵這個罪魁禍首,他不會輕易放過,那絕對得是不死不休。聽說在一個人好容易爬到最高點,差一步就能成功的時候突然把他拉下來,最能折磨一個人的意志了。呵,那就先讓他得意得意,看到時候突然摔下來的時候會不會直接瘋掉。
韓睿想,就算瘋掉他也不會放過他。
姜國西部盛産馬匹,除供應軍隊之用外,每年還要向皇帝進獻良駒數百匹。這日下了學,韓睿正在禦花園閑步,聽太監們議論說今年的良駒如何神駿,便來了興致。他先回雨華殿叫了姜瑾瑜,二人一道兒往禦馬監趕去。路上韓睿告訴姜瑾瑜從三歲起皇帝每年都會給他此幾匹馬,可是五歲之前他哥從來不讓他騎。他那時很生他哥的氣,覺得他哥不喜歡他。
“你說我那時是不是很傻?”韓睿推推姜瑾瑜的胳膊問。
姜瑾瑜悄悄拉住韓睿的手。“你不傻,很可愛。”他道。他說這話的時候嘴角有一抹随性的淺笑,韓睿有些驚奇,他湊上去用兩個拇指按住姜瑾瑜上翹的嘴角,喜滋滋的說:“就這樣,你笑起來很好看。”
“那……你喜歡嗎?”姜瑾瑜有些小心翼翼的問。
“喜歡啊!”理所當然的回答,“你要常對我笑。”
“好,我只對你一個人笑。”姜瑾瑜說。韓睿大叫道:“這可不行,高興了要笑,開心了也要笑。你總不能除了我見誰都一張棺材臉吧,那樣才沒意思呢?”
二人吵吵鬧鬧的很快便到了禦馬監,太和帝已經在看被挑出來的幾匹千裏馬了。規規矩矩的行禮見過了,太和帝問韓睿可有喜歡的,并說看上哪匹便直接賜給他。
韓睿一句“離的太遠看不清”逗得太和帝大笑不止,指着馬群說:“朕特許你上前仔細觀看,随便挑。”由于馬群龐大,馬匹衆多,韓睿又太小,怕不安全,太和帝又叫了一隊侍衛跟着,囑咐他們道:“好好看着,安樂侯出一點事朕唯你們是問。”
衆侍衛領命,韓睿真帶着人挨着馬廄一匹一匹仔細看過,指着一匹棗紅馬說:“陛下,這匹看着還不錯。”
太和帝便命人:“牽出來!”
一個侍衛牽出了棗紅馬,韓睿又進去挑了一匹白馬。太和帝看了笑道:“呦,挑了兩匹,我說睿兒啊,你到挺貪心!”韓睿摸摸棗紅馬又摸摸白馬,整整自己的衣襟,湊到太和帝跟前兒道:“陛下,臣可不是貪心,臣是給瑾瑜哥哥也挑了一匹。”他指着棗紅馬說:“那匹就是給瑾瑜哥哥挑的,白馬才是我自己想要的。陛下,可以嗎?”
太和帝看了姜瑾瑜一眼,又看了韓睿一眼,淡淡的道:“朕準了。”
韓睿、姜瑾瑜謝恩,太和帝談起韓逸雲在邊關打了勝仗的事。這是一場大勝,攻占了敵國十幾個城池,還有重要的關隘。說到最後不免誇贊韓家赤膽忠心,又從身上解了一柄寶劍賜給韓睿。
不多時,皇子們也都到了,太和帝也讓他們一人挑了一匹。
晚上,姜瑾瑜抱着兵書讀,韓睿在燈下研究皇帝給的寶劍。不愧是禦用物品,寶劍很鋒利,用着也順手。不過想起最近皇帝對韓家的态度,打了勝仗,就口頭嘉獎一下,一點實際行動都沒有,原本對将士們許諾的賞賜也以國庫空虛為由削減了大半,便不由心生不悅。再看寶劍的時候也沒了興致,便命四兒收了。
他看看一邊看兵書看的認真的姜瑾瑜,眼珠子一轉,推他道:“你想不想學帶兵打仗的真學問?”
“我現在學的不是帶兵打仗的真學問嗎?”姜瑾瑜有些疑惑。
“紙上談兵算的上什麽真學問,你得上戰場,那才看得出本事。”
姜瑾瑜眼睛一亮,眼中滿是驚喜。“我能上戰場嗎?”他問。
韓睿盯着他看了半晌,緩緩的吐出兩個字:“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