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張鴻芳帶着一部分手下上岸, 那三十幾艘大船上裝來的卻是滿滿的炮火和彈藥。

這便是她的投名狀,看得南粵總督吳勝眼睛都發紅了。

張鴻芳心中看不上對方,臉上卻是一臉明媚笑容。

這世上, 男人往往習慣小看女人。

而這對于張鴻芳來說,卻恰恰成了她的優勢。

南粵總督吳勝心中看不起這些海寇, 也不把張鴻芳看早眼裏。

但是他多少知道茲事體大,便按着當初與朱瑾瑜說好的,将這些招安來的海寇安排好, 卻是轉眼便讓人将那三十幾艘大船一氣兒開走了。

連句好聽話都沒說。

看得那些海寇些們氣憤不已。

張鴻芳卻沒有放在心上, 畢竟這次她帶人開來的船, 是手底下最爛的貨色了。

這麽想着, 她臉上的笑容越發嬌豔, 轉頭看向站立在一旁的朱瑾瑜,不由勾起唇角, 眉眼帶笑, 卻不想卻将面前那個讀書人看得耳根發紅。

張鴻芳眨了眨眼睛, 發現面前的男人外表風流俊秀,少了她心慕的陽剛之氣, 可那害羞的樣子卻是她從不曾見過的, 看着倒有些可口。

可随後她便趕緊收斂的笑容,心中滴咕着,這個男人可不能勾搭。

否則她家阿帆的婚事可就得搞砸了。

這麽想着, 她便趕緊匆匆結束了迎接禮,帶人去了朱瑾瑜替他們安排好的宅子。

而至于這個荒唐的誤會,直到朱瑾瑜送來庚帖和定親禮,兩人這才鬧了個明白。

Advertisement

事情搞明白,看着親自送來送跟貼的朱瑾瑜, 張鴻芳當即鬧了個大紅臉。

可事已至此,兩家結親的事情早已傳揚了開來。

想到結了這門親事之後,能給她的阿帆和手下帶來的那種中好處,張鴻芳看着眼前那頗有些玉樹之感的男人,最後還是不得不咬牙答應了。

如此,這一最門不當戶不對的親事,竟就這樣成了!

而南粵近海海寇也一下子幾乎銷聲匿跡,出入船只再也不用擔驚受怕,這讓許多豐朝的商人躍躍欲試,也打算買船出海了。

海貿一下子越發興盛起來。

對此,朱瑾瑜心中十分滿意,對籌備婚事也越發積極。

而就在他将那帶刺的美人娶進刺史府的那一日,所有人都在歡欣雀躍地慶賀着這一場為南粵帶來了和平與繁榮的婚事時,一顆巨型黑色火彈從海面上抛射過來的,炸開了豐朝的國門,撕碎了這好不容易的來的和平。

那轟鳴巨響炸響時,參加婚禮的人都露出了震驚與茫然之色,只有新娘以及帶來的幾個人立馬反應了過來。

張鴻芳一下子掀開了蓋頭,大吼一聲“有敵襲!”,随後正想拔刀迎戰,卻發現自己手上空空如也。

她轉頭看向朱瑾瑜。

朱瑾瑜顫了顫,此時才反應過來,立馬将護衛叫來,“去!去總督大人府上看看,再派人去軍營打探情況。”

随後他轉過頭看着張鴻芳,卻見面前的女人,臉上早已沒有了平日裏明豔的笑容,卻是兩眼黑沉,一臉殺意。

朱瑾瑜咽了口口水,再次開口道:“護送夫人前往北營。”

張鴻芳滿意點頭,擡手便撕下那礙事的裙擺,帶手下幾人跟着那隊護衛便往外沖,随後馬蹄聲很快從後院傳來,伴随着一聲又一聲的轟鳴聲消失在了刺史府中。

路上,張鴻芳看到那些從來沒有見過這中炮火的豐朝百姓,都傻愣愣看着眼前四起的硝煙和傾倒的家園,一時都沒能反應過來。

許久之後,才驚起人們驚恐的哀嚎,一個個看着遍野的橫屍,嚎哭不止。

就此,這一座豐朝前後兩任皇帝花了近二十年的時間建立而成的城市,一日之間被摧毀。

張鴻芳去得及時,此時總督吳勝也才剛剛反應過來,立馬帶人來了北營,打算帶人出兵。

他壓根沒有将張鴻芳這部分人放在眼中,只自己帶兵出征不說,甚至還讓人讓張鴻芳等人全部看守了起來,生怕他們在他後方點火。

見狀,張鴻芳緊緊抿着唇,冷眼瞪視着那出行的船隊,一身紅衣像是要把身邊的人的人都燒着了一般。

看着她這身衣裳,營中原本的士兵卻是不敢近身的。

可張鴻芳也不能硬闖,畢竟在這軍營中軍令如山,她也怕被某些莽撞固執的一刀摘了腦袋,這就得不償失了。

于是,直到朱瑾瑜将城中的事情全部安排妥當,又将民衆安撫好之後,派人來打聽情況,才發現自己新任夫人被囚禁了起來,立馬又匆忙派人來将人接走。

面對着張鴻芳的憤怒,朱瑾瑜再三伏低做小、指天發誓,會在吳勝回來之後好好與他将此事說道一番。

只是吳勝真的回來之後,兩人卻再沒有心思計較這些小事了。

原來,在之前豐朝海軍與那些走私船和海盜間你來我往的追逐戰中,對方已經逐漸摸透了豐朝如今所擁有的武器裝備。

他們發現,相對于他們已經發展了上百年的海貿與海航技術,這個異軍突起的富饒國家,其造船業和火炮的發展卻還像個呱呱墜地的嬰兒。

在海上只要他們不搭載太多的貨物,幾乎能夠将所有的豐朝海軍抛在身後。

甚至只要他們樂意,還可以直接跑回來繞一圈再走。

而那些可笑的朝廷船只上,卻只有寥寥幾架簡陋炮臺,有些甚至只有投石車和箭塔。

這樣的武器,對于身經百戰的海盜們來是簡直是撓癢癢。

一下子,在這些人心中,豐朝成了一個剝下了紙盔甲的綿羊,肥美得令人垂涎。

還走什麽私啊,直接打進去就完了。

所有人都這麽想着。

于是,毫無防備的南粵,便被這一頓炮轟直接轟懵了。

而輕敵的吳勝匆匆出戰,卻遇到了全副武裝有備而來的海盜。

這一次海盜們的目的非常明确,他們就是打算上岸劫掠來的。

于是海盜們的船一邊在前面跑,一邊炮火不要錢似的往豐朝海軍身上扔,很快豐朝海軍就被打散,被海盜們圍追着逐個擊破。

連南粵總督吳勝,也差點命喪當場,只能狼狽逃回。

海軍覆滅,海盜即刻再次轟擊海岸線上他們打探到的軍營位置。

北營留下來的士兵們連反應時間都沒有,便喪生炮海。

眼見着岸上再無威脅,海盜上岸之後一頓燒殺搶掠,朱瑾瑜緊急聯系吳勝的副手和下面的将軍們,想要阻止抵抗,卻終歸晚了一步。

海盜上岸,幾乎搶空了所有的倉庫與大戶。

這一波他們賺得盆滿缽滿,在離開前再次用火炮摧毀了港口,才大搖大擺地離開。

可是經歷了這一場劫難的南粵百姓,卻沒能等到喘口氣的時間。

幾天之後,他們又來了。

南粵的百姓幾乎被他們吓破了膽,幸而離南岳海岸線300裏外的東洋海師即可前來支援,打算給這一批海盜一個迎頭痛擊。

可所有豐朝人都沒有想到,他們的鐵甲海師,卻被一幫外洋來的烏合之衆打了個丢盔卸甲,全軍覆沒。

連帶着東洋海師的指揮官陳毅鴻,都命喪大海。

經此一役,南粵百姓徹底絕望,而東洋來的海盜更是氣勢嚣張,沿着海岸邊一路燒殺搶掠,幾乎哀鴻遍野。

這樣的慘敗是豐朝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南粵總督吳勝心知自己闖了大禍,竟埋下了消息,想将功抵罪再次找機會再次出擊。

可這又談何容易。

他們不僅在炮火武器上遠不如對方,就是船速都是怎麽追都追不上人家,又如何追擊?

幸而張鴻芳及時出手,将留在近海的船隊召回,緊急守衛在南粵海岸。

見此,吳勝兩眼冒光,竟又想搶過指揮權帶這些船出征。

張鴻芳冷眼看着,理都沒搭理他,她收下的人還不曾打散,在北營被襲之後,張鴻芳一躍成為了北營最有勢力的将軍,吳勝也不能奈她何。

兩人就此心生嫌隙,吳勝幾次暗中使絆子,張鴻芳并不曾看在眼中,卻是揮着鞭子催着朱瑾瑜要人要糧,帶人緊盯海岸線。

即便如此,張鴻芳也沒能真正阻止這群外洋來的海盜。

連她都沒能想明白,南粵附近怎麽會多出如此多的海盜。

她不知道,但凡有肉吃,狼群卻是會嗅着血腥味成批成批地過來掠食的。

即便她是近海最大的海盜頭子,也拼不過那彙合了幾十上百個海盜團的沖擊。

她最多能做的只是拖住這些人蠶食南粵的速度,一邊不斷讓朱瑾瑜去催援軍。

可是吳勝卻暗中留住了朱瑾瑜往上遞的信,想要找機會将功補過,卻更是給了海盜猖獗猖狂的時間,也差點将張鴻芳拖死。

于是消息傳入京中,已是半月之後,而南粵以北八百裏海岸線,一片焦土。

整個朝廷一片嘩然。

朝中反應迅速,立即調派南粵附近的軍隊前去支援,才及時制止了海盜往內陸侵蝕,救下了幾乎奄奄一息的海鬼海盜團。

可是即便內陸保住了,豐朝的海軍在這些海盜面前依舊潰不成軍,海盜仍然在近海以及沿海邊上肆虐。

這些城市無法在炮火中重建,又嚴重影響了近海的商路,更是讓這個國家剛剛繁榮起來的經濟受到巨大影響。

尤其聞弛剛剛完成電力的研發,正打算為新型電力工業鋪路。

可現在,一切都寸步難行了。

得到消息的乾承帝怒火沖天,可現在最重要的卻不是追責,如果讓海盜再肆虐下去,整個豐朝的經濟都會崩潰。

可現在對于海盜所擁有的火器,朝中大臣們卻毫無辦法。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