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粘蟲

第32章 粘蟲

換了防盜門刮了膩子之後,邱成便着手修魚池了,他打算把魚池修在1505,這也是個小套間,一室一衛沒有客廳,按原設計,廚房是可以放到陽臺上的,不過并沒有單獨隔出來,住戶要是覺得不需要,也可以不做廚房。

嘉園小區就挨着新南大學,學校裏有不少家庭情況好一點的學生會在外面租房住,這類住戶一般都是不開火的,附近就有一條學生街,學校裏也有食堂,吃飯很方便。

市裏有一些小本投資客,專門瞅準了這個市場,買下學校旁邊的房子放租,等過幾年房價漲了,再轉手賣掉賺一筆。這也是邱成買下樓上十個套房,才碰到四個按揭的主要原因,不然在他們新南市,大部分市民買房子都會選擇按揭的。

1505房,進門就是一個走道,左邊是衛生間,右邊是牆壁。邱成從外面揀了些磚塊回來,用水浸過之後,在這條短短的走道盡頭修了一堵不足半米高的矮牆。

進屋以後,陽臺和裏屋之間并沒有隔斷,只是在裝推拉門的位置,上面有梁,兩邊有牆垛,陽臺外面裝了鐵藝欄杆,邱成就在鐵藝欄杆內側也修了一堵矮牆。

然後邱成又在這個屋子的牆壁和天花板上貼上了鏡面貼,他們買回來那七卷多的鏡面貼,每一卷足有五十米,上回用過之後還剩下許多,等在貼完了1505的牆壁,就沒多少了,大概不夠再貼一個屋子的。

待到這兩堵矮牆幹得差不多了,他才開始上防水砂漿,為了在最大程度上防止漏水,先後兩層防水砂漿他都上得比較厚。最後修好的這個魚池大約四十個平方,高度不足半米,考慮到樓板承重,邱成打算只放三十公分高度的池水。

“幹了嗎?”這天早上邱成和阿常一起到1505查看防水砂漿幹了沒有,阿常用手指點了點抹過防水砂漿的地面,感覺涼涼的硬硬的,但他并不知道這樣算不算是幹了,于是只好轉頭去問邱成。

“差不多了。”邱成這時候也在仔細地查看這屋裏的情況。

“能養魚嗎?”阿常又問。之前邱成在做這個魚池的時候就跟他說過,等做好了,就能把家裏那些魚養在這裏,每天給它們喂吃的,魚兒長得快。但是魚池還沒做好,天卻開始下雨了,天氣潮濕,做好的魚池也就幹得特別慢。

“嗯。”邱成點點頭,對他說道:“先去拿鏡子過來。”

“好。”阿常高高興興就去了,跑去1501搬了幾面試衣鏡過來,這些試衣鏡都是他們前兩天從夜市裏買回來的,顏色各異款式不一。

等他搬了鏡子過來的時候,邱成也已經從別處搬了幾個木筐過來,就倒扣在靠近陽臺欄杆的池子內側,整整齊齊擺了一排,然後又把阿常搬過來的試衣鏡擺在上面,調好角度,讓鏡子把室外的光線反射進屋內。

就算是在陰雨天氣,這些鏡子反射進來的光鮮還是讓屋裏變得明亮了許多,阿常在一旁看着邱成的一舉一動,随着屋裏的光鮮變得越來越明亮,他臉上的表情似乎也跟着變得明亮了起來。

“放水嗎?”等邱成調好了鏡子的角度,阿常馬上問道。

Advertisement

下雨天也不是完全沒有好處的,最近他們放了很多盆盆桶桶在屋頂接雨水,甚至還用一塊很寬很大的篷布搭了一個簡易水槽,把篷布的兩個邊固定在屋頂一個角落的兩條欄杆上,另外兩條邊用一些桌椅板凳等雜物墊高固定,中間低四邊高,打落在篷布上的雨水就都會向中間流去。

下雨天他們家的莊稼都不需要澆水,每天消耗不了多少水,阿常每天跟着邱成把篷布中間的雨水裝進各種容器裏,就等着這個魚池可以投入使用的時候了。

“先種草。”邱成說道。

“!”阿常睜大了眼睛,不太理解邱成說的種草是什麽意思。

隔壁幾個空屋裏這些天也堆積了不少木筐,木筐裏墊了布料,有些甚至都已經填上了泥土,就等着天氣放晴之後種上莊稼了,在沒有太陽的日子裏,就算靈氣再怎麽濃郁,莊稼也不可能會長得好的。

邱成把幾個裝了泥土的木筐搬到1506,然後就用一把鏟子,連土帶草一起,鏟了一塊草皮放在這筐泥土上面,一連裝了幾筐草之後,他就和阿常一起,把這些木筐再搬到1505去,在魚池中的四個牆角各自放了幾筐。

“我去挑水!”阿常左看看右看看,覺得現在應該差不多可以往裏面裝水了。

“知道虹吸嗎?”邱成轉頭看着他問道,眼裏帶着笑意。

“不知道。”貓男羞愧地低下了頭,他哪裏知道什麽虹吸,他連說話都是最近剛學會的。

“沒事,我教你。”邱成笑了笑,攬着他的肩膀就往1501找皮管去了,他記得當初從阿常的那些據點裏搬雜物過來的時候,是見過一捆皮管的,兩人在堆積得像一座小山的雜物堆裏翻了好一會兒,才終于把它給找了出來。

邱成拿了這卷水管上樓,卷起褲腿爬進他們用篷布搭建的水槽裏,在1505正上方,把皮管的一頭從屋頂垂下去,看看長度差不多了,再用一跟繩子把皮管固定在欄杆上,然後看看手裏剩下的大半卷皮管,掏出口袋裏的小刀把它切了,多餘的水管放到一邊,連着樓下的那一根,就順手放進他腳下的水槽中。

做完了這些,邱成又帶着阿常下樓,進了1505,把挂在欄杆外面的皮管拉進屋裏,然後阿常就看到他把皮管放到嘴裏不停地吸,吸着吸着,水就出來了,嘩嘩地流個不停,邱成把皮管丢到地板上,它還在流,阿常眼睜睜看着池子裏的水越來越多,浸濕了地面,又慢慢變得越來越高,淹過了他們兩人的腳面……

“去上面看看。”這時候邱成又說。阿常完全沒有異議,亦步亦趨地跟着上了屋頂。

他們站在水槽邊守着,等到水槽裏的雨水被抽得差不多的時候,邱成又爬了進去,用大拇指堵住皮管的口子,把它從淺淺的水窪裏拿了出來,放進水槽旁邊的一個大水壺裏。

阿常看着他捏着管子一次一次地換地方,然後那些容器裏的雨水就一點一點地被抽走了,他們甚至沒有花一點力氣,那些水就都流進了修好的魚池裏。

邱成一邊抽水,一邊讓阿常跑下去看,等到魚池裏的水漫過他畫在牆邊的一條紅線,就把管子從水裏抽了出來,這一次他沒用大拇指按住皮管的口子,皮管的這一頭一離開水面,空氣也就跟着進去了,這一次虹吸結束。

邱成把欄杆上的繩子解開,又把皮管一圈一圈收了回來,阿常就一臉崇拜地站在一旁看着,仿佛連邱成收水管的動作都充滿了神奇的魔力。

“好玩嗎?”邱成忍不住笑了。

“嗯!”阿常用力點頭。

“想學嗎?”邱成又問他。

“嗯嗯!”阿常拼命點頭。

“那行,咱今天就開始上課吧。”邱成拍板。

外面淅淅瀝瀝下着雨,邱成和阿常在樓頂上待了這麽一會兒,兩人身上也都被淋了不少雨水,下樓後先把那些魚倒進十五樓新建的魚池裏,然後又燒了一大鍋熱水,兩人各自洗了個澡,就開始上課了。

小學教材邱成沒有,但是他書架上有一本新華字典,先把二十六個漢語拼音字母教給阿常,然後就讓他自己捧着字典認字去了。

阿常之前只是學着邱成的發音說話,實際上有些音他學得并不像,當他學了拼音以後,就明白這些發音是怎麽來的了,只不過他久不說話了,聲帶大約是有點僵硬,聲音語調都有點怪裏怪氣的,對于這一點,邱成只能讓他多練。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又是一個下雨天,邱成和阿常都沒出門,貓男皺着眉頭坐在沙發上,苦大仇深地抱着一本邱成從夜市裏淘來的《童謠精選》練說話。

邱成這時候就坐在沙發的另一頭,在茶幾上擺了砧板剁辣椒,前兩天他向老馮打聽了西紅柿辣椒醬的做法。最近總下雨,夜市他們也不怎麽去了,家裏其他東西都還好,就是這個西紅柿放不了,爛了可惜,光做成原味番茄醬,對無辣不歡的新南市人民來說太沒有吸引力。

邱成向老馮打聽西紅柿辣椒醬怎麽做,老馮他老娘從前剛好就經常做這個,回去一問就問出來了,據說當年還是他奶奶教給她們下面這幾個媳婦的,那個年頭信息不發達,很多生活經驗都要靠口口相傳。

這個方法做起來也特別簡單,連熬煮都不用,只要把西紅柿、辣椒、生姜、大蒜幾樣材料剁了,加點鹽腌制幾天就行。

這幾天邱成已經腌制了不少西紅柿辣椒醬,打算等過些時候天氣好一點就拿出去賣。他還在1506和1507的露臺上種了許多大白菜,在光照不足的情況下大白菜也能較好地生長。

其他作物就長得不怎麽樣了,特別是1501的那些玉米,之前邱成覺得随着天氣的轉暖,五月份的日照強度比四月初應該好多了,這一批玉米應該會長得比較好才對,沒想到又趕上了陰雨天,也不知道最後能不能有收獲,實在不行,就只好拔了玉米杆子喂山羊和田鼠了,還有樓上那些草魚。

阿常又讀了兩首童謠,就沒耐性再讀下去了,百無聊賴地打了個哈欠,湊過去看邱成剁辣椒。

“看電視嗎?”邱成問他。

“不看。”阿常口齒清晰地吐出來兩個字。

“那你幫我把辣椒蒂摘了。”

“哦。”阿常應了一聲,乖乖摘辣椒蒂去了。

屋裏響着“篤篤”地剁菜聲,窗外響着“沙沙”的下雨聲,阿常不時擡頭望向邱成,只要用眼睛看看,他就忍不住要高興得笑起來。

“夭壽啊!怎麽這麽多蟲子啊!”這時候樓下突然有人大叫起來。

邱成和阿常對視了一眼,連忙跑到卧室窗口去看,一看就看到他們小區前面不遠處的地頭上站了幾個人,雨下得不小,他們當中有些人卻連傘都不打,其中一個邱成還認識,就是賣電給他們的那個大媽。

他們小區後面挨着新南大學旁邊的一條學生街,前面是一片田地,穿過田地就是大馬路。那些田地好多都荒着,前些時候就有附近的居民打聽清楚有幾塊田地暫時是無主的,市裏也沒有做出具體的安排,就在上面種了東西。

市裏其實也是鼓勵市民們這麽幹的,還安排了工作人員下來關心了一下他們的種植情況,這些工作人員一下來,大家就都安心了,市裏這是表态了,起碼不會在他們種到一半的時候要把土地收回去。

“這是什麽蟲啊?這麽多!”邱成聽到下面有人問道。十四樓有點高,不過他們說話聲音不小,邱成自從開始修行之後,耳力特別好,現在集中精神去聽,就聽得清楚。

“粘蟲。”一個老頭說道:“咱這地方就怕粘蟲,從前沒少被禍害,這幾十年農藥用得多了,這蟲子就少了,現在的年輕人都不知道有這回事了。”

“那咋辦呢?”201那大媽連忙就問了。

“慌什麽,抓呗,能抓多少抓多少。這地都荒了這些年了,有點蟲子也正常。”老頭安撫她說。

“哎呀,這麽多蟲子,不知道要吃了多少莊稼苗。”一個打着雨傘的年輕女人說道。

她這麽一說,氣氛頓時就變得凝重起來了,這莊稼苗要是都被蟲子啃了,他們以後吃什麽?這五年來,大家真是餓怕了,還以為離開臨時基地回到家裏,情況就會好轉,沒想到這一年竟然是這樣的多災多難。

“瞎咧咧什麽?有蟲子不會打農藥?哦,就算這一茬莊稼被咬壞了,不會補一茬?”老頭沉聲喝道。

“你這麽兇幹什麽?我也就是說說。再說了,你說補一茬就補一茬了?那也得先有種子才行啊,沒聽說好多種子公司都叫人給炸了?”這女子倒是頗有幾分急智,她這話說得也在理,就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別說這些沒用的,你先回去吧,我幫陳嬸子捉蟲。”說話的年輕男人大概就是剛剛那女子的丈夫了。

“謝謝了喂,你們夫妻倆都是熱心人。”201那大媽說道。邱成基本上不跟小區裏的人打交道,也不知道她原來姓陳,人家管她叫陳嬸子。

“囡啊,你快帶弟弟回去,奶奶在這兒捉蟲。”陳嬸子對一旁打着傘的孫女說道。

“我幫奶奶捉蟲。”小女孩稚嫩的聲音從雨傘下面傳出來。

“祖宗诶,快回去吧,別又着了涼。”陳嬸子這時候看來是沒心情哄孫子了。

“……”小姑娘踟蹰片刻,終于還是乖乖帶着弟弟往家裏去了。

“龍伯,你也回去,別在這裏淋雨。”陳嬸子又揮手讓剛剛那個老頭也回去。

“這點毛毛雨算什麽?想當年98年抗洪的時候……”

“您當自己還是當年那歲數呢,趕緊回吧。”見他不聽勸,陳嬸子就伸手去推他,五十多歲的大媽,正是力氣大的時候,龍伯哪裏吃得住,被推着就往前面的大樓去了。

這兩人剛走了沒幾步,就看到邱成帶着阿常從大樓裏出來了,阿常手裏還拎着一個紅色水桶。

“這大下雨天的,你倆要去哪兒啊?”陳嬸子認識邱成,這時候總不會當做沒看見,打個招呼肯定是要的。

“去地裏捉點蟲子喂田鼠。”邱成微笑道。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