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買院子 的确涼
最後一科考完, 暑假正式開始,邵英華沒回租屋,而是先去白記幫白月的忙, 今天生意特別好,兩人忙到了很晚才回家。
洗完澡,白月從木箱裏翻了一會, 拿出兩套衣服, 先把其中一套遞給邵英華, “穿上試試。”
白色的的确良襯衫,左邊胸口是一個大口袋, 深灰色的褲子熨的筆直服帖, 兩件衣服疊的整整齊齊。
邵英華接過衣服換上, 的确良又叫做‘的确涼’,這種料子用來做衣服确實比較涼快透氣,所以白月去成衣店的時候特地買了不少, 除了給邵英華做了夏裝以外還給他做了白背心和大褲衩。
邵英華立了立衣領,“好看。”
他兩肩很寬,是典型的衣架子身材,将白襯衫撐起,好身材展露無遺, 灰色的褲子越發顯得他雙腿修長。
“你再試試這個。”把白背心和大褲衩遞給他。
穿上白背心和大褲衩,邵英華整個人頓時涼快不少, 跟剛才的那一套穿出去的相比,這套睡衣明顯更加舒适。
以前在邵家的時候,胡秀雅只會想到她的親兒子邵俊華,邵雄更是個不管事的,邵英華一年四季, 無論冬夏都穿着長衣長袖,冬天還好,夏天往往悶出一身痱子,熱躁難耐。
從來沒有人關心他,會為了他特意去做夏裝,做背心和大褲衩……
“怎麽了?穿着不舒服嗎?”白月見他愣住了,忙問。
“沒有,很舒服,特別特別舒服。”邵英華擡起頭,眼睛笑成一道彎,掩蓋了眼底的情緒。
睡前,兩人躺在床上,這張床原先是單人床,兩個人擠在一塊有些擁擠,稍微伸個胳膊就會碰到對方。
“我想,買一套房子。”這段時間白月開了店委實掙了不少,手上攢了有兩千來塊錢。
店裏的生意穩定了,她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買房。
“就買像張嬸他們那樣的四合院,然後我在院子裏種點菜,再搭個葡萄架,夏天我們就在葡萄架下面乘涼,然後做槐花飯吃。”白月越說眼睛越亮,最後一雙好看的眼睛亮的猶如星子一般。
Advertisement
“買,乘涼,做槐花飯。”想做什麽就去做吧,他都會在背後支持她。
聽着白月暢想買房之後的事,邵英華思緒略略發散。
白月伸出手在他眼前晃了晃,“想什麽呢?”
邵英華回過神,溫柔地勾起嘴角,“想到我們剛來京市住招待所那天。”
白月一愣,也慢慢笑了,“還說呢,兩塊錢一個床位,為了省錢,我兩擠在一張床上,半夜我起來上廁所,隔壁床的同志突然打了個鼾,差點沒給我吓死。”
如今,他們早已不是剛來京市的模樣。
現在,白月買得起三百塊的手表,還要買四合院。
白家是白家,新屋是隊裏給結婚知青蓋的,随時可以收回,說到底,他們從來沒有完完全全擁有一個屬于兩人的,完整的家。
但是,一切都不一樣了。
“日子只會越過越好。”邵英華把白月攬在懷裏,兩人挨得近近的,聽得見彼此的心跳聲,砰砰,砰砰,铿锵有力,年輕又有朝氣。
白月回摟他,燦然一笑,“嗯,越過越好。”
邵英華回來了,第二天中午白月做了大餐,請了張嬸張叔還有東子一起吃。
席間得知白月和邵英華兩人要買四合院,張叔忙道,“你兩不用去找了,老鄒他們家的院子就在找人出售。”
張叔說的老鄒白月見過,也打過招呼,畢竟是鄰居。
“鄒叔要賣院子?不能吧?”白月道。
張叔給東子夾了一筷子菜,“咋不能,老鄒他兒子不是在滬市工作嘛,然後在當地談了個對象,現在還結了婚懷孕了,老鄒老伴走得早,家裏就剩他一個人,索性把京市的房子賣了,去滬市再買一個,跟小兩口住對門,還能幫小兩口照顧照顧孩子。”
這還真是巧了,白月經過老鄒家的時候在外面略略看過他家的院子,比張叔家的四合院還要寬敞一些,整體布局也好。
趁着邵英華還沒去崔老那裏幫下手,兩人挑了一天時間去找老鄒看四合院。
四合院的位置跟張嬸他們家離得不遠,相對的跟京大離的也很近,光從位置上來說白月就很滿意了。
等進了老鄒家一看,更滿意了。
進門正對的是堂屋,堂屋後面有兩間屋子,左側是竈房和雜物間,右側是并列的三間屋子,中間露天的地方很寬敞,打了石桌和石凳,每間屋子前面都有一小塊花圃,一陣微風吹過,更顯得郁郁蔥蔥。
老鄒坐在石凳上,“你是老張介紹來的,我也不坑你,一口價,一千塊。”
這個價格,在均價七八百的四合院裏算貴了。
但是老鄒家的四合院寬敞,比周圍其他人家的四合院都要大上一圈,屋子也多,整體也比較新,沒什麽要修繕的地方,幾乎可以随時入住。
而且,白月心中止不住地激動,如今是七八年,一個四合院才只賣八百,到了後世,這種四合院千金難求,更是有價無市,她怎麽也不能錯過。
白月也好說話,沒跟老鄒講價,雙方都很滿意,加上老鄒急着走,兩人沒幾天就把房子買賣的事情給敲定了。
周四下午,被崔老選中的十個人先在學校食堂集合,點齊了人以後才一起去A棟辦公樓找崔老。
崔老的辦公室在4樓,大家到的時候他已經在了。
崔老掀開白瓷缸子的蓋子,抿了一口茶,慈眉善目地道,“人都到齊了吧?”衆人點頭。
崔老笑笑,從座位上站起,“跟我來。”
大家不明所以,但還是聽從崔老的話,跟在他的後面。
崔老帶着大家七拐八繞,來到A棟辦公樓配備的會議廳,指着圓桌周圍一圈的座位道,“你們都找個位置坐下。”
等大家都落座了,崔老從靠門一側上鎖的書櫃裏拿出厚厚的一沓書,讓邵英華分發給大家。
邵英華是最後一個拿到的,他看着手裏由國外著名作家薩克雷所著的《名利場》,驚訝得幾乎拿不穩。
再看看周圍同學手裏的書,孫越手上的是托馬斯的《還鄉》,衛國利手上的是亨利的《瓦爾登湖》。
大家面面相觑,眼裏的驚訝幾乎要化為實質。
邵英華有些忐忑,“老師,這些真的讓我們來翻譯嗎?”
“那還有假。”崔老笑着摸了摸胡須。
這些名著連學校圖書館都未必有手抄本藏品,現在英版原裝竟然在他們幾個學生手上!
孫越一口氣差點上不來,拉着邵英華道,“你快掐我一把,我是不是在做夢。”
邵英華聞言立馬上手,他也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在做夢。
見邵英華的手越來越近,孫越一個激靈,“算了我來,讓我來掐你。”
美得你,邵英華拍掉他的手。
崔老給兩人的耍寶逗的哈哈大笑,片刻正經道,“大家也都看到了,這确确實實就是英版原裝的國外名著,你們敢不敢翻譯?”
十個人相互對視一眼,都在互相的眼中看到了渴望以及興奮,但是也有忐忑,他們,真的能完成崔老布置的任務嗎?
衛國利緊緊地抓着書,看向崔老,“老師,我、我們要是翻譯錯了怎麽辦?”
他們都還是大一新生,單詞都背不全乎,語法更是入門級別,現在突然說要讓他們翻譯這些英文名著,說實話,不論是誰都會緊張忐忑的。
崔老微微一笑,并不回答衛國利的問題,“我就問你們一句,敢不敢!”
邵英華珍惜地一遍一遍地撫摸着書皮,然後手握成拳,直直望向崔老的雙眼,“敢!”
崔老對上他的目光,一怔,然後開懷地笑道,“好,好,有勇氣。”
邵英華都應了,其他人難道要承認自己比邵英華差嗎?
剩餘九人目光中燃起熊熊烈火,“我們也敢!”
崔老一一掃過他們朝氣蓬勃的面龐,欣慰地笑了,“這才是我崔學敏的學生。”
托崔老翻譯這些國外名著的友人不是別人,正是華夏出版社的總編。
如今百廢待興,國家缺少人才,尤其是在翻譯這方面,所以七七年的第一屆高考才會有英語加試,目的就是為了篩選出一批合适的翻譯人才,翻譯國外文學著作,甚至是一些機密的作戰資料,以填補國家在這方面的缺失。
京大,是百年名校,也是全國大學的标杆,裏面的每一位學子無不是人中龍鳳,作為恢複高考以來,京大招收的第一批學生,他們絕不能是溫室裏的花朵。
所以崔老在請示上級領導後,從京大英語系中挑選出了這麽十位胚芽。
為什麽不按成績挑選?
崔老自有考量,詞彙量可以積累,語法可以學,不懂的地方他可以教,但是勇氣,卻是與生俱來的。
不出意外,京大英語系學生中的一部分人,要代表國家,代表人民,與外國領導交涉,到時候站在其他大國面前的,絕不能是畏畏縮縮,說不出一句完整話的京大畢業生。
以學生的身份參與翻譯英版原著,就是崔老給他們的第一塊勇氣試金石。
崔老溫和而又厚重的目光掃過十個人的頭頂,然後看向窗外的遠方,努力吧,你們會有更加輝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