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章節
想到一處。不知,之于秦姑娘,道長是如何看?”
“秦姑娘執着之深超乎尋常,滞留于世的時間怕也難以估量……厲鬼本難存于世間,何況如秦姑娘……怕是害了不少生靈。”淩波也只能這般回答。
秦沐風,給她的一種感覺,說對也不對,說不對也對,十分地矛盾。她還記得很久以前看過的一部小說,書名是什麽已然忘記,一個叫做李陵宴的男配角卻給她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依稀記得他有這樣一句話:“我爹給人不明不白地殺了,我作為兒子自然要報仇;我娘生病了要吃人心,我做兒子自然要盡孝;我妹子跟了名門正派做了好人,我做哥哥的自然很高興!還有我大哥喜歡練武功做天下第一,我做弟弟的自然要幫他想些辦法。”
光這一句,從一方面來說當真是殘忍之極,從他的角度來說似乎又是天經地義,矛盾中那份感覺說不清,道不明。
“哦?既如此,道長何不除之?”兩人漸漸走入了林蔭,樹影之下陽光斑駁,看不真切,龍溟似是挑了挑眉。
淩波搖了搖頭:“秦姑娘之作為,不能肯定,卻亦不可否定。若要予以形容,淩波認為……觀念不同,自是評價不得的。蜀山弟子見惡方除,淩波自認并未做錯什麽。”
“呵。”龍溟輕笑一聲,不再接話。
已而夕陽在山,恣意地綻放着血色荼蘼般妖冶的絢爛,卻是柔柔的覆上了神州大地,本便蒼翠美麗的筠山,此時更似籠上了一層神秘光彩,此番景象難以形容。
“中原勝景瑰麗萬千,比之龍某家長,當真是有如仙境。”龍溟回首望着筠山,感慨道。
“龍公子……并非中原人士?”淩波此刻也只能故作驚訝,“平日……并不看得出來。”
“是。”龍溟點頭道,“我離開家鄉,是來中原尋找一些物事。”
“如此。”淩波點頭,不再多問。本身她也便知是為何物,即便她不知,以她之性格也決不會問。
龍溟笑了笑,不再看那落日餘晖,轉而對淩波道:“龍某自認與道長甚為投緣,不若稍後入城,一同用餐,可好?”
淩波聞言一愣,腦中飛快地回憶,方才發現自從認識龍溟,不覺之間二人竟是十分自然地相談甚歡,隐有知交之感。
一愣過後,淩波便釋然地笑了。
這些許年,除卻些許重要之事,許多細節她已然記不清了。時光荏苒,她亦早不将自己當作異世人,既如此,她又需顧慮什麽?應當……順心而為才不枉此時重生一番。
“好。”
進入城中,二人将筠山之事隐去秦沐風告知予城中居民,自然又是受到居民好一陣圍擁。比應下此事時花費了更大的力氣才又脫身,無可奈何地接受了客棧老板的免費,兩人終于入座客棧中一間小包間,小點了幾樣吃食。
“……城中居民……當真是熱情。”稍微吃了些東西,淩波默然道。
“道長所希望的不正是如此?天下清平,百姓和樂。”龍溟笑了笑,起身緩緩踱步至窗前,輕輕推開了窗。窗外隐隐傳來了水聲,伴随着淡淡的海水氣味。
此間客棧所有房間坐南朝北,而不管是兒時的抑或是如今的淩波,累計在錦州也時日不短,卻皆未四處游逛過,那時花燈慶典不知為何也未延綿至海邊,是以淩波現在在此聞水聲,方知錦州原竟也是為一臨海之城。
龍溟雙手背至背後,靜靜站在窗前,海風送近,揚起他一襲深紫衣袂輕蕩。他眺望着無邊的蒼茫大海,似有感慨地閉上雙眼。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淩波會心一笑,接到:“龍公子不是中原人士,但對詩詞一道也知之不少啊。”
龍溟聞言轉過身看向淩波:“家鄉幹旱,我還是初次見到汪洋大海,一時感慨,讓你見笑了。”
淩波笑着道:“雖然是借前人詩作抒情,公子胸中豪氣也可見一斑。”
聽聞淩波如此說,便可知淩波是理解到了他語氣中所包含的情感。龍溟笑了,他勾起了唇道:“人生有幸,得知己如此,當浮一大白。”
知己……淩波心中沒有抵觸,她心中于龍溟亦有知己之感。
“呵呵。”淩波低了低頭。
“說來,”龍溟忽然道,“道長此次下山,可是為着歷練?”
龍溟忽然問起與方才毫不相關之事,讓淩波一愣。她很快反應過來,點了點頭,問:“龍公子可是有什麽事?”
龍溟從窗邊走回坐下,右手拈起桌上茶杯道:“是。在下有一不情之請,卻不知道長可否答應。”
“公子但說無妨。”淩波莞爾一笑。
“方才龍某與道長說過,此至中原,是為尋找一些東西。”龍溟說着一頓,見淩波聽了點頭,方才繼續道,“在下是想,道長四處行走,左右皆為歷練,……,不知道長可願助龍某尋找在下所需之物?”
知曉龍溟所尋便是神農鼎,所為的是夜叉子民,淩波心中雖有些複雜,卻也依然是應下了:“自然是願。淩波雖與公子相處不久,但卻也能夠确定,龍公子所尋物事,定然有重要意義。”
這次換作龍溟眼中閃過愣怔,随即泛起暖意。他拱了拱手,笑道:“多謝道長,龍某不勝感激。”
“無需言謝,與龍公子相交,此本為淩波應有作為。”淩波搖頭道,“公子打算何時啓程?”
“此間已然事了,若道長再無他事,在下希望明日便即啓程。”龍溟也不再多言,直接道。
“如此,我們便先各自休息,明日一早,便即啓程。”淩波起身,見龍溟亦是點頭站起,便又欠欠身,推門走出包間。
門将關上的一瞬,淩波偶然回眸,便見龍溟站于窗前,背着夕陽,顯得格外耀眼。
拾、少年失母霭州外
翌日一早,淩波依然如常般卯時起了身,因為知曉龍溟此時定然已在樓下等候,是以較之以往更加迅速的打理好,收拾了不多的随身物,便即下了樓。
龍溟果然已然打點完畢坐于大廳等候,淩波對他點了點頭,道聲謝,看似從容實則不過草草用了餐,便避開了城中居民,與龍溟一同去往城外。
“道長無須如此匆忙。”走至城外,龍溟笑着道。
“淩波知曉公子于樓下等候,又怎敢叫公子多等。”淩波微微搖頭,随即問道,“不知龍公子是欲去往何處?”
龍溟見淩波本人不在意,便不再多言,答道:“龍某以為,自己所尋之物,或許位于樓蘭一方。不知道長時間可充足否,在下便想從錦州出發,一路尋去。”
“無妨。”淩波依然不甚在意地道,“如此,這便出發吧。如若去往樓蘭,行程稍快,一月或可足夠。”
“好。”龍溟點頭應下,便與淩波一同趕往西北方向的下一人群聚居處。
霭州,無緣而常年煙雲缭繞,故此得名。環霭三面山合,一水護城,四處富庶,無風拂穴,風水甚佳。
霭州城距離錦州城也可算十分之遠,淩波與龍溟一開始于深山之中行走,然而時至進午依然未見人煙,無奈之下便由淩波意思性地幫助龍溟,禦劍西北直至霭州。
此時将近新年,四處貼挂了喜慶的紅,由霧氣而顯得朦朦胧胧,卻是十分溫暖。街上行人似乎正要去做什麽,大人帶着孩子,老人們或單或扶,皆是提着一籃籃的物事,面上帶着溫暖的笑,快而不急的去向城外。
淩波與龍溟逆着人群行走,還未被人們的喜慶感染,便被一點不尋常卡住了腳步。
幾個老人圍着一個神情異常焦急的青年,雖是身着喜慶,在那一圈卻無半分喜的氣氛。
淩波同龍溟對視一眼,心知怕是發生了什麽,改了方向,一同向那一小群人靠近。
“阿尋啊,你再同親戚們聯系一下呀,指不定就在哪裏呢……”
“是不是還耽在山裏那,阿尋再去找找……”
“唉,造孽啊……”
淩波輕皺了眉。這……是什麽人或物失蹤了麽?她一頓足步,再加速走了過去。
“各位……不知發生了什麽,可有什麽需要幫忙?”
一群老人與那青年一下收了聲,一齊望向淩波,淩波被盯得微覺窘迫,忍不住想後退一步,但還是忍住了未動。
龍溟移步上前,抱拳道:“這位公子,可是在急着尋找什麽?淩波道長為蜀山高足,龍某亦懂些微武藝。或可幫得上公子些許。”
聽到淩波是為蜀山弟子,那青年眼中似是迸出了光,他激動的上前兩步,打量了二人,問道:“真、真的嗎?家……家母失蹤了!”
青年眉眼中焦急不似作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