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紅燒魚雜、大肉丸、肉骨湯……
汴河碼頭上往來的客商和挑夫們驚訝地發現有人在碼頭邊發放食盒。
食盒用四方四正竹木做成, 裏頭放着一碟子紅燒魚雜,一個紅燒大肉丸,一盤子豆豉豆角碎, 一大碗肉骨湯。
香氣撲鼻, 葷腥十足,最難得是這是免費發放。
一時之間碼頭上熱鬧起來, 許多人紛紛去碼頭上排隊,要領這免費的食盒。
石阿壽便領了其中一個食盒。發放食盒的人還在攤子旁邊放了桌椅供人吃飯, 他便坐在桌子前, 将食盒打開。
打開食盒, 便見裏頭紅豔豔的魚雜, 黃澄澄的焦香大肉丸、禾綠色的豆豉豆角碎、澄澈的肉骨湯,光是瞧這色澤便知定會好吃。
他用筷子扒拉一下紅燒魚雜, 裏頭有魚鳔、魚白、魚籽、魚尾,用料很足,浸泡在鮮紅色的湯汁裏, 色澤鮮亮。
吃一筷子入嘴,這些魚雜先是被小火炸, 而後在鍋中由醬油冰糖炒制後, 是以外殼都脆脆的, 口感甚好, 再咬開外殼, 立刻吃到綿密軟糯的魚籽, 再用力一咬, 卻有無數利小籽在嘴裏迸開,口感絕妙,魚籽經過炖煮後鹹香十足, 醇香肆意。
魚鳔則脆滑爽口,富有嚼勁,魚白口感綿密。
一盤紅燒魚雜裏糯的魚籽、脆的魚泡、綿的魚白,混合在一起三種口感,而紅燒汁則濃稠鮮甜,澆在蓬松的米飯上,叫人無法抵抗。
紅燒大肉丸外表一層焦黃的脆殼,顯然這肉丸先在鍋裏炸過再加以紅燒。
咬開肉丸,肥瘦相間正好,都被剁成了糜子粒大小,而後與澱粉蛋清混合,經過長時間的攪打黏在了一起,肉質之間緊密相連,卻又保持了一定的距離,這距離正好能讓醇香的紅燒汁滲透進去。
肥肉的香醇,瘦肉的韌勁,一齊搭配在一起,在唇舌間齊齊綻放。藏在肥瘦肉之間的肉汁飽滿,在牙齒的積壓下蹦出,湯鮮味美,紅燒汁則鮮香四溢,叫人越吃越香。
豆豉豆角被切成細碎的碎末,混合茱萸辣醬爆炒過,紅紅綠綠一碗,瞧着便知道這是個下飯利器。
至于肉骨湯嘛,尋常食鋪上的肉骨湯都不知兌了多少水,喝上去也就砸吧個意思,這碗肉骨湯卻濃香十足,散發着油脂獨有的醇厚。叫石阿壽這等賣力氣活的漢子一喝就覺滿足不已。
他咕嚕嚕吃完了飯,還剩的紅燒汁都舍不得浪費,從自己帶的幹糧裏頭掰碎了一塊,蘸着紅燒汁吃得幹幹淨淨,最後一揚脖将肉骨湯盡數喝完。這才用手擦了擦嘴。
Advertisement
到了夕食的時候,石阿壽下午幹完活又來了一趟領了一盒,只不過這次他沒選擇留在這裏吃,而是将食盒帶走。
發放食盒的人也混不在意,大宋富庶,汴京城裏居民便也都誠實守信,那幾個大酒樓裏連銀食盒都允許食客帶走吃呢,只要隔幾日記得送還回來即可。發食盒的人還沖石阿壽擺擺手:“連送兩天,後天就開始收錢了,四十文一盒。”
家裏人見石阿壽回來後俱是歡喜,石嫂見他拿着食盒先嗔怪上了:“怎的又亂花錢?”
石阿壽笑道:“沒花錢,這是外頭新開個食鋪,不要錢送的。”
石嫂也是歡喜,家裏兩個丫頭正長身體,每日裏在吃上頭要花費不少呢。一家人歡天喜地打開食盒,兩個孩子先吸吸鼻子:“好香!”
紅燒魚雜醇香味濃,石嫂笑着将魚雜分夾給兩個孩子,要給石阿壽夾菜,石阿壽避開:“我中午一人便吃了這一盒,吃不下了。”
石嫂便自己将紅燒汁蘸着饅頭吃了。
大肉丸和豆豉碎卻不讓孩子們吃:“這個扣起來明兒早上吃,也可盛一頓飯。”
肉骨湯不好保存,便分給孩子們喝了,石嫂自己也喝了幾口,啧啧稱贊:“這湯卻香,不似往常別人家一樣好似是骨頭洗澡水。”
肉骨湯裏還有幾個骨頭,上頭居然還挂着沒剔完全的肉,兩個孩子撈出來啃得津津有味。
這一餐一家吃的俱是滿足,石嫂收拾盤碗時有些惋惜:“可惜買不起,不然這家食鋪味道還真好。”
石阿壽搖搖頭:“價格卻不貴,只要四十文。”
“四十文?”石嫂子吃了一驚,“這些材料便是外頭買起來都不止這些錢了吧?”
這麽想的人不在少數,第二天康娘子碼頭店前頭就排滿了長龍。
“瞧着吧,如今看着熱鬧,不過全是浮華。”一河之隔,宋雅志的表弟孫川搖着扇子打量着對面,“還不是因着不要錢?百姓自然趨之若鹜。”
“不過是個女流之輩,鼠目寸光。”宋雅志感慨一聲。
孫川打量這宋雅志的神情,他跟班多年,一眼便瞧出宋雅志此刻對這康娘子極為排斥,自然撿着他愛聽的說:“都說這康娘子如何厲害,如今看來不過是個空把式。”
“唉,她自己胡鬧便也罷了,居然還是信陵坊與永平坊兩坊的團行行老。可憐了那兩坊的廚子。”宋雅志一臉的悲天憫人。
孫川湊了過去:“表兄,倘若這康娘子被罷免了,您看是不是向宋大人舉薦我呢……”
宋雅志“啪”一聲收起團扇:“那是自然!”外人前頭總是彬彬有禮的眉眼間浮起些許戾氣。
汪三爺行為乖張,壓根兒繼承不了汪行老的位子,眼看着這信陵坊的行老之位就要空出來。宋雅志本來已經許諾了給孫川,誰知道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将這行老之位奪去不說,連永平坊的行老之位都兼任了,自然心裏巴不得這康娘子趕緊完蛋。
河那邊,發放食盒的牛老二也有些焦急,他身後一幫永平坊的廚子兄弟們臉色也各個一臉狐疑。
“老牛,你說這法子能行嗎?”
“不要錢的自然不吃白不吃,可這真願意買的又能有幾個?”
“不知道,好好幹便是。”牛老二一邊發放食盒一邊道,“明日就不要錢了,且看還有沒有人過來買吧。”
到了第二天,牛老二心事重重往碼頭去。
康娘子待兩坊的廚子們那是沒話說,當初炙肉一次,已叫他大為嘆服,後頭又雇傭信陵坊的兄弟們,後來廚子過多康娘子也絕不松口叫大夥走人,反而獨辟蹊徑想出了在碼頭外送的主意。
據說還得罪了其他行老,單憑這份義氣,他便不能袖手旁觀。
牛老二心裏盤算着,他昨日已經找了些自己的叔伯兄弟,叫他們一會過來,請他們一定幫忙購買,錢由他出,就當是幫康娘子一把。
這般下定決心,牛老二便快步走到了碼頭。
他一愣——
前頭已經排了長長一隊。
“昨日裏那食盒,今兒再來一份。”排在隊首那個人急不可耐,沖牛老二說着。
牛老二呆呆站在原地:“可是今兒要收錢了……”
“知道。”那人拿出四十文錢,“不就是四十文嗎,多劃算!”
牛老二暈暈乎乎将菜色打包好發放出去。這一天生意有多好呢?一天下來,維持秩序的他嗓子都沙啞了……
之後幾天亦是如此,牛老二身後那些廚子們各個忙得腳不沾地。可碼頭邊的隊伍仍舊每日排得老長,甚至牛老二不得不專門安排了兩個徒兒協調排隊秩序。
這消息很快便被城裏的行老們知道了,行老們紛紛懷疑:“這怎麽可能?”
“莫不是自己要輸,面子上挂不住,是以尋了些托?”
“還是這康娘子當真做飯厲害?”
“哼!做飯厲害,能有多厲害?我們在座諸位哪個不是廚子世家出來,又哪個不是人沒案板高便開始學做菜?”有人不服氣。
“什麽?”宋雅志一下從椅子上起身,“她居然做成了此事?”
“回少爺的話,如今碼頭那邊人山人海,都排着大長隊呢。”回話的小厮一臉委屈,他只不過照實說而已。
“哼!”宋雅志氣得砸了一拳。
“表哥莫氣,說不定其中有什麽端倪呢。”孫川安慰他,“且讓我們去探探其中緣故。”
宋雅志眼睛轉亮,對啊,說不定其中有什麽貓膩呢。
碼頭邊,孫川拉住一個路人問:“小哥,向你打聽個事。”
“何事?我還忙着去搬東西哩!”石阿壽瞧見對方身着綢衣,一臉酒色之氣,立刻一臉警惕。
孫川從袋裏捏出幾十個銅板:“我是外地人,瞧你适才買那康娘子食鋪的盒飯,便生了好奇。”
石阿壽這才神色減緩,将銅板推回去:“俺們汴京人最實誠,不要你銀錢,你問便是。”
宋雅志便問個清楚:“碼頭上別的小攤上一頓飯不過十幾文,你為何要花錢買這四十文的食盒?”他和孫川适才也打發小厮去打聽了一番,這食盒壓根花不了那許多錢。
石阿壽說:“劃算啊。”
“別家是便宜,可別家都是一碗面或一份菜配飯。”見宋雅志似是不懂,石阿壽用看白癡的眼神瞧着他:“那麽大一個精肉丸子,又有紅燒魚雜,一盤子豆豉豆角碎,一大碗肉湯。份量足,頂飽,其中有肉有魚,有些節省些的人家,自己多煮些飯,一家三口都夠吃了,這算下來多劃算?”
“何況人家燒得那麽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