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章節

平安,當着滿朝文武,稱其為趙國長公主。風華殿是暖和公主求了許多年也不曾見先皇松口恩賜,平素便是空着也不叫人進入的地方。誰知道平安一來,先皇便将宮殿賜給了她,而且平安并非國姓,卻對外宣稱是趙國的長公主。暖和公主生生被她壓下了一頭,她怎麽忍得,當下就氣勢洶洶地帶着一群宮人去風華殿裏找平安算賬,還沒有見到平安的面卻被先皇的死士攔在了門口,連殿門也不曾邁進,氣得暖和公主回去找皇後哭訴。素來疼愛她的皇後卻是面帶難色,不予做主。

暖和公主當時便不服氣,找到先皇質問,言辭激烈,侮辱了平安。為此,從來沒有對她發過火的先皇,動手打了暖和公主一巴掌。

自此,衆人皆知--平安長公主恩寵無限,無人可比。

而平安蒙受皇上寵愛如此,卻是一貫的低調,平時鮮少看見她出殿門。直到三年前不知道因為什麽事情,平安自動向先皇請行,要求搬出皇宮,移居潛陽之後,更是少有消息。

如今先皇突然駕崩,平安長公主不得不回宮來。

竟是先皇一旨遺诏,叫她輔佐年幼的太子登基。多少年來,女子監國乃是聞所未聞的事情。

後宮向來是多事之地,只怕又是要起風波了。

金碧輝煌的宮殿,雕梁畫棟。

曲院風荷,卻是鋪了一層又一層的白雪。

先皇駕崩,天地同悲。

滿目望去,一片缟素。

風雪無情,蠻橫地刮開窗戶,割裂暖室內的溫香。

年幼的皇子跪在先皇的靈位之前,低低抽泣,宮人早已經被屏退,只剩下滿室的空蕩,小小的身子顯得無助而叫人憐惜。

“擡起頭來。擦幹你的眼淚。”清冷的聲音突兀響起,引得他擡起頭。一張粉雕玉琢的臉,隐隐約約可以看出其輪廓之俊美。眼睛黑白分明,宛如秋水沁透琉璃珠,卻是含着一汪淚,破碎的星光似乎都被折射,驚人的動人。

“皇姐。”他一看見她,便知道。皇家公主只有暖和和平安。暖和性子刁蠻任性,十足的公主氣,父皇駕崩突然,她只怕也是哭得昏天地暗,哪裏會用這樣的聲音來叫他擡頭,何況,這樣的容貌也只有僅僅見過一面的平安長公主了。

“你是帝皇。”平安慢慢低下身子,眼睛與他直視。像是陳述卻又仿佛是烙印,将一字字刻在他的心頭。“帝皇永遠不會有眼淚。”

Advertisement

他低下頭不語。只是将眼眶裏的眼淚默默收回去。

“跟我來。”平安徑自走開,他跟上去。直到停在一幅巨大的畫前。氣勢磅礴,波瀾壯闊。

“你可知畫上是什麽?”

“正是趙國的疆土。”這一幅畫是先皇六十大壽那一年,當代丹青好手花費整整三年的時光描繪的江山錦繡圖。父皇看見了,龍顏大悅,當然連道了三個好字,賞賜無數,将這幅畫挂着。

“然。”平安點頭,素指一點,指着畫上的某一處道,“這地是山河關,地勢險要,物産豐饒,原先是江國之地。先皇出兵,折損七名良将,一代骠騎将軍上官澤和在此戰役中失去一手一眼,才換得這地。而這裏,金光城,北疆出兵十萬來侵犯,先皇禦駕親征,與之抗橫足足二年才逼退了北疆,守住金光城。死去的守城将士的屍骨累累,一疊如山。這裏......”

她的手指每每點到一處,便詳細地告訴他有關的歷史,其慘烈,猶如親眼目睹。

“一将功成尚且萬骨枯何況先皇為此打下這一片遼闊錦繡的萬裏江山,有多少士兵的鮮血描繪了這幅畫?”平安淡淡道,“皇上,這江山如今就在你的手裏。你可守住它?”

“可。”他雖然年幼,但是生性聰明,自然明白她說話的用意。

他少年登基,根基不穩,皇叔權臣擁兵自重,驕縱跋扈,虎視眈眈,要守住父皇留給他這一片的江山可謂困難重重,他哪裏來哭的時間和資格?

“求皇姐助我。”他跪下,雙手握拳。

“然也。”平安看着面前一臉稚氣卻眼神堅定的皇帝,伸手去扶起他,眼中終于有了一點點暖意。“平安敢不從命。”

她入了這宮門,卻沒有打算過輕松而退。

今後,還有好長的一場仗要打。

第二章衆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本章字數:2053 最新更新時間:2013-11-21 16:31:59.0]

翌日,先皇入皇陵,棺木由京平最好的匠工們以上等檀香木精心制作,欽天監挑選吉日下葬。朝中七十二重臣前來扶棺。面如冠玉的少年天子一身素衣,白緞束發,堪堪走在最前面。

圍觀的百姓在為先皇逝去而悲痛的同時,對這一群難得一見的貴人更是充滿好奇。天子不過九歲,卻是龍章鳳姿,氣度非凡,縱然此刻眼眶泛紅,卻是一滴淚也未落。惹人驚嘆而又憐惜。而他身側的女子同樣一身素衣,宛如籠罩在一層輕薄的紗霧中,姣美的容貌,冰冷的肅光,不可直視的榮華。

這便是聞名難得一見的平安長公主吧。

縱然暖和公主貴氣十分,可是站在平安長公主的身邊,竟是無端落了氣度,渾然似一個丫鬟了。

“皇上。”平安的聲音輕淡,“人生宛如滄海一粟,世人便如蜉蝣孤苦。”即便尊貴如帝皇,也不過是個凡人。命數也同百姓一般,滄海粟栗,依賴天命罷了。

少年天子聽見了她的話,自然也明白了她話裏未盡的意思。望着漸漸被掩埋的棺木,心裏的酸澀洶湧,硬生生地別過了頭去。“朕知道。”

那棺木裏的人是他的父皇啊。從今以後,再也沒有人對把自己抱在膝上玩樂,再也沒有人給他做各種好玩意,再也沒有......

“父皇。”他在心裏最後喊了一聲。如果泉下有知,請保佑他成為合格的君主,守護好趙國每一寸疆土。

想到這裏,他忍不住側目看了平安。亭亭玉立的少女,冷靜沉着不同凡人,父皇之所以在臨死之前下旨意要平安長公主來輔佐他,是不是早就.......

不動聲色地将他的打量收入眼底,平安不發一言。

回到皇宮已經是正午,陽光火熱,透過斑駁的樹影直直照耀在地。屋瓦的光被折射,倒影在水光粼粼的湖水,将波光和金色連成一片。

群臣告退,天子也回了自己宮。平安正穿過九曲回廊,卻被身後人叫住。

“長公主留步。”

說話的男子一身紫袍,上頭有精致的刺繡,振翅欲飛的白鶴。還是喪期,天下莫不着素,那紫色也并非深沉,淺淺如雲霞。一張臉似有病态卻不減俊美。

“永成王叔。”平安見禮。

男子連忙扶住,“不敢。長公主如今乃是監國,本王實在受不得此等大禮。”

“不知王叔有何見教?”平安也不推辭,順着他扶着的力道便站住。

“皇兄病逝得突然,皇上雖是聰慧,卻也年幼。朝中局勢複雜,難以穩定。長公主監國,卻是久居潛陽,難免有不知之處。本王不才,身子雖是一日不如一日,但是如果長公主有什麽需要幫忙的地方,本王一定傾力相助。”男子說話的時候,琥珀色的眸子一直盯着平安的臉看。

這話可以說是婉轉之極,意思卻是明顯易懂。

“多謝王叔,平安記下了。”平安的臉上看不出表情。微微颔首以示自己記得并且收下了他的心意。

這般不動聲色,男子的眼中一道詭異的流光快速劃過,卻也見好就收。“既然如此,本王就先告辭。”

“王叔慢走。”

男子的背影漸漸消失在回廊的盡頭。身側的侍女終于忍不住問了:“長公主。永成王爺這話是真是假?”

平安淡淡看了侍女一眼,眼中有警告之意,侍女立刻明白,懊悔自己失言。宮中多是耳目,敵我難辨。

話多必失。

永成王爺是先安太妃的第二子,乃是先皇的七皇弟。安太妃懷着永成王爺的時候遭了嫔妃暗算,一帖虎狼之藥下肚,當時便腹痛如絞,血流不止。永成王爺也是命硬,還是活了下來。安太妃卻支撐不住,失血過多而死。明宏帝憐惜永成王爺出生便喪母,更是體弱多病, 在他滿月的時候邊封他為王,封地充番。

永成王爺體弱,性善,又早早封王,于皇位之争并無威脅,因此與各位皇子皇兄叫好。先皇登基,因憐惜永成王爺的身子,特準許他可不回封地,在帝都安置了王府。

至今,十三載。

平安的眸光微微冰冷,唇邊卻有笑意。“是敵是友,靜觀其變吧。”

或許,明宏帝和先皇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