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章節

看錯了。

後宮出來的人,哪一個是善類?

不過,這個時候永成王爺來找她說這一番話,到底是出于試探還是真心為了趙國,還值得探究呢。

平安剛要回頭,卻看見暖和公主正氣勢洶洶而來。秀美至極的容顏染上憤慨,剛剛一到面前,便豎着玉指對着平安,“父皇真是白疼你了。”

平安不語。

暖和公主的眼睛因為哭過而紅腫如同核桃,嬌弱的嗓音難得有尖銳。“父皇生前對你那麽好,把什麽好東西都留給你,還下旨命你監國,把皇弟和趙國都交在你手上了。這樣看重你,你居然這樣無情!連作僞都不屑為父皇傷心嗎?”眼見自己話出口,平安臉色也不變,一口惡氣湧上心頭。“你是不是還想着借着監國的名義霸占趙國的君位?”

這話,實在過了。

平安身側的侍女臉色大變。

“放肆!”平安終于開口,眼中折射的冷光直直射向暖和公主。“許多年在宮中養尊處優慣了,竟是一點禮數也不知嗎?”

暖和心裏有氣,但是一看見平安的眼神,竟是不自覺渾身一顫,氣勢軟下來:“皇姐。”

“先皇逝世,你心裏不痛快本宮也清楚,姑且念你這一回初犯,這些混賬話,本宮就當什麽都不曾聽見。日後要是再如此,不要怪本宮對你不客氣。”

淩厲的氣勢步步緊逼。暖和只覺得自己呼吸他也困難了,原先的氣勢早就灰飛煙滅,聽得平安這話,心裏又是懼怕又是難堪。“喏。”

“有這閑空夫,不如多讀些《女戒》去。”平安搖頭,轉身便走。待走出幾步,突然又停下來,“何況傷心這種事......“話終究沒有說完。

暖和留在原地看着平安的背影,如同修竹,如同幽蘭。她低下頭,任心底的嫉妒和酸澀吞噬了自己。

第三章蛟绡翦碎玉簪輕,檀暈妝成雪月明 [本章字數:2914 最新更新時間:2013-08-28 20:13:28.0]

月光流淌一地的夜裏,晚風輕柔地吹拂起雪白的紗幔,将涼意帶進殿內,沖散了紫檀香氣。

Advertisement

“長公主。”侍女鴛鴦恭恭敬敬地将手裏的披帛呈上,“更深露重,請公主保重千金之軀。”她不曾擡眸,卻也知道平安的沉默乃是默許之意,于是抖開披帛系上平安的身。

平安仍然望着窗外,鴛鴦也不多言語。她跟随平安多年,數年如一日地貼身侍奉,她的心思不敢說知悉,卻也有三分明白。外人只知道趙國長公主平安美貌無匹,冰冷寡言,連國喪也能冷靜如斯,可見冷情,她卻覺得并不然。

鴛鴦還記得三年前,潛陽旱災嚴重,農家顆粒無收,上頭赈災的銀兩遲遲未下,本就饑寒交迫的家再也承受不了死亡逼近的壓力。于是,親情溫柔的面紗被生生扯下,露出最醜惡的猙獰之态。她被自己的父母賣給妓院的鸨子,雖然年歲還幼,但是她也曉得自己一旦踏進這十丈軟紅之地,便宛如堕入深淵,再也出不來的噩夢。

她拼命地掙紮逃脫,卻被人揪着頭發往回扯。圍觀者衆多,或者同情,或者憐憫,但是無一伸出援手。她絕望,卻一口咬傷了抓着她的人的手,那人吃痛之下便反手一記耳光落下,只覺得耳鳴目眩。

她不覺得疼,卻想着若是能夠将她生生打死了,也免得将來屈辱。

可是那人竟再沒有動手,她只聽見那人哆哆嗦嗦的聲音。“長...長公主...”

她睜開了眼睛。

那是她一生都不會忘記的場景。精致的轎簾掀開,顯露出來的容顏秀美無倫,眸光偏冷,叫人覺得在她的目光下無所遁形。

趙國長公主。

本能地,她就明白過來眼前的這人,或許是自己唯一的機會。“求求你,救救我。”

可是她一介平民,又是衣衫褴褛,怎麽配近長公主的身?還不曾靠近,轎子兩側的侍衛手裏的寒劍已然出鞘。

“且住。”那聲音如此清冷,如同年幼時候聽見冰霜子落在了屋檐。女子從轎子裏出來,一身素色,流風回雪。“倘若本宮不肯救你,你待何如?”

“倘若長公主不救,我,我便寧可自盡也不肯回去的。”

“咿。”她不敢擡頭,只看見女子素色的裙擺,上面一枝秀麗的白梅蜿蜒。“今歲幾何?”

“十歲。”

當她說完這一句的時候,上方卻沉默了。良久,她聽見女子道:“既然你不願意同他們去,那便同我走。”

她驚訝,忘卻了禮數擡眸望着女子。她是高高在上的長公主,人人皆知的冷漠。雖然她向她求救,但是也不曾想過她竟然真的會同意。

可是,偏偏就是她救下了她。

那一刻,她對自己起誓,窮其一生盡忠長公主。

“鴛鴦。”平安的聲音将鴛鴦從回憶裏拉回了思緒。“你瞧天上那些燈盞,宛如星星一般。”

鴛鴦順着她的目光看去,漆黑的夜空除卻一彎明月,尚有數目可觀的飛天燈冉冉上升,恰如星鬥,卻是為逝去的皇帝悼念之用。她頓了頓,強自平靜自己的聲音道:“先皇有知,必然為萬民之心所感動。”

“從前父皇大壽的夜,也是這般燈如星鬥,徹夜明燭。”平安淡淡道,“倒也似今夜這般盛景。”

明明是波瀾不驚的語氣,鴛鴦卻是膽顫心驚。她還記得先皇仙逝的消息快馬加鞭傳到潛陽的長公主府邸時,當時的長公主正在獨自下棋,聽聞噩耗卻是面不改色,只颔首道了一句:“本宮知道了。”這樣冷淡的情态,卻在使者退下之後,生生嘔出血來,染紅了白玉棋子。

她到現在想起來還覺得心有餘悸。

暖和公主指責長公主的時候,長公主并未為自己辯白。

只是一句未盡。

那時候,她的側臉精致而秀美,逆着光度叫她的輪廓顯得柔弱,纖長的眼睫覆蓋,漏下一片小小的陰影。她道:“何況傷心這種事......”

鴛鴦突然覺得心酸。所謂傷心,到了無淚的地步,才是最痛的吧。

“今夜之後,怕是難有寧日。你且退下,歇了吧。”平安垂眸,看不清其中半點情緒。

“是。”

紫檀香氣纏綿,明滅的燭火紅淚不斷,隐約照見牆上的字。字跡狂放,行雲流水,大家手筆。

山雨欲來風滿樓。

翌日早朝。

“長公主尚且年幼,又遠離廟堂之事,如何能監國?”

“正是,自古以來不曾有女子幹政。朝堂之事,可不是撲蝶摘花的兒戲。”

“......”

堂下一片鬧哄哄,文官言辭鑿鑿,大有将她口誅筆伐之勢,武官雖不言語,眼中卻也沒有恭敬之意。

身側的帝皇看了看面無表情的平安,似乎有些不安,正想要開口說什麽,卻被她一手攔住。“各位大人的意思卻是如何?”平安站起來,她身量本就高挑,又是居于高位,自有一番淩人之勢。底下正有人要開口,卻聽見她接着說了下去,“重新立攝政王?讓本宮想想.......”她一步步走下來,“卻不知道是哪一位?楊大人是殿閣大學士,當朝一品大員,可勝任?”

被點名的官員立刻跪下去:“臣不敢。”

“那麽是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萬大人?”

“臣不敢。”

“哦?一個個都不敢?”她的聲音冷下來,眉角眼梢似乎凝固了冰雪。“既然不敢,為何多疑?本宮年歲不長,又是女子之身,所以各位大人就認定平安不堪重任?或者覺得平安幹政,乃是牝雞司晨?”薄涼一聲笑,無端叫人心弦一顫。“先皇既然将監國的重任托給了本宮,便是相信本宮有能力執政,輔助今上。各位大人說到底卻是不信先皇!也罷,倘若誰不服氣,便來此取了先皇遺诏去,叫本宮看看各位對趙國,究竟還有幾分忠心!”

這一頂帽子扣得太重,但凡是個官,都怕說是冒犯皇族,不忠不恭。當下什麽意見都消弭吞回肚中,齊刷刷跪了一地。

“臣等不敢。一切聽先皇的旨意。”

“好了。”上頭的九五至尊終于開口,語氣雖還稚嫩,說出來的話卻已經有帝皇的風範。“各位大臣的忠心,朕念在心上。朕相信父皇做出的決定,也相信皇姐。此事便這麽定了,不許多議。我趙國欲成千秋之業,必然要君臣一心才好。”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平安一并跪下,眼裏有一抹淡淡的贊許。

“果然不出長公主所料,丞相邵大人稱病不出。洛大将軍也不曾上朝。”鴛鴦垂手道。

“那兩個老狐貍,自然早早聞了風聲避開。”如此場合,以他二人的身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