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章
“上君!”
銷聲匿跡多年的王者重現,同胞弟激戰,終在北俱蘆洲誅逆之消息,迅速傳遍四洲,八方來朝。卻被太鴻拒之山外,令熠輝不解,首逆已然伏誅,當是折返六合宮,整肅衆殊才是。
“緣何,還要留在這昆侖山?”
甚至觸景傷情,日日借酒消愁。太鴻苦笑:“哪裏都一樣。”
須彌山也好,昆侖也罷,不過形制,原便無謂那些虛文缛節。甚至在深思熟慮之後,命熠輝傳令于衆殊,從今往後,他便在昆侖統禦八方,布政施令。
“至于窮奇、梼杌等族殘部……”
雖于十年前犯上作亂,罪無可恕。但首惡已死,留下的老弱婦孺,他無意趕盡殺絕。故逐去北俱蘆洲,蠻荒之地,以儆效尤即可。
“至于他們的屬地。”
麒麟、白澤等族,于他落難之後,不離不棄,始終追尋。故讓心腹酌情,論功行賞:“至于龍族。”
那個将女兒當做踏腳石,平步青雲的殊族,權當不知族長在外哭嚎,求見次女最後一面:“尋個由頭,打發了便是。”
今後也不想同那見風使舵的老者照面。言畢,便往後山而去。
“父親……”
當至鏡湖,步入岩洞,走到萬年玄冰所制棺柩前,凝睇那張因術法、鮮活如生時,卻再不會睜眸,看他們一眼的姣妍面容,太鴻輕撫小聲啜泣的女兒額發。是他無能,害他們失去母親。
“今後,就同父親相依為命吧。”
雖如鈍刀剜心,哀思痛楚與日俱增,但如何不舍,都只能接受妻子已然離他們而去。所幸,這昆侖山上的玄冰,可保遺身萬年不腐。待英招一族奉命,于鏡湖底下建成地宮,亦在親手布陣後,時而下水,同亡妻獨處。修明政教之餘,将畢生所學,據其資質,悉數傳給四個兒女。間或閉關修煉,心無旁骛。直待兒女們成年,獨當一面,各自成家,便将忠心耿耿的心腹,以及長子召到面前,開誠布公。
“我欲施法,隔絕四洲。”
雖因恻隐,未有斬草除根。但據密報,流放北俱蘆洲的窮奇等族後裔長大後,劣性難改,蠢蠢欲動,伺機反撲。兼之這些年,一改過去斡旋調停,隔岸觀火,聽之任之。終覺溟魔、太和雖是以管窺天,妄自尊大,卻于生靈天性好鬥,争權奪勢樂此不疲,頗是透徹。
“不如畫地,随他們去吧。”
願受教化,講信修睦的殊族,遷來南儋部洲,受他太氏一族庇佑。至于不服共主,信奉物競天擇的強族,則将東勝瀛、西牛賀二洲劃于他們,各行其是。
“至于如何劃分領地……”
各憑本事,悉聽尊便。但若鬧得天翻地覆,危及南儋部亦或封印溟魔的北俱蘆洲,便需通曉空間躍遷之鑒界秘術的兒女們介入,掣肘諸族。
“記住,惟有封印溟魔的郁越禁地,不允任何殊族擅闖。”
若違此令,殺無赦。
以此傳诏四洲。待諸族奏表,陳請是去是留,落子無悔。太鴻便施法,于四洲之間,各自設置三重封界。肉眼難及,惟有精通鑒界之術的太氏,方可制造空間通路,往來四洲。如此這般隔絕,防微杜漸。面服心不服的強族,亦可在東勝瀛、西牛賀二洲恣意橫行,生死有命。
“總之,可以太平一陣了。”
殚盡竭慮,費心封界數年,太鴻終可睡上一回安生覺。爾後含饴弄孫,栽培長子,逐步移交庶務,似有退隐,戢鱗潛翼之志。
然則那日,自後山鏡湖地宮折返,笑言亡妻風華依舊,他的發間卻多了幾縷銀絲,好生感慨,須得歇上一歇。卻未成想在他最疼愛的幺女親手做了父親愛吃的豆餅,送去重掌大權後、依舊栖身其中,未有遷離的那個夫妻共居的溶洞,驚覺父親坐化。
措手不及,悲痛欲絕。然則身後事,終需料理。故在熠輝等重臣協理之下,依從父親故鄉的風俗,火化遺身。然又驚察骨灰中,竟夾帶數十粒剔透晶珠。不知何故,始終無解。但因其上,隐隐附有靈息,堪比神跡。終是未有放入玉龛,同故去多年的君後合葬。
“權當留個念想吧。”
除卻太鴻的四個兒女,陸吾等當年護主有功的殊族亦得神珠,供奉于各自的宗祠。
然則鬥轉星移,滄海桑田,有兩顆因變故佚失,流落凡塵。
其中一顆,于春秋年間,被一名為歐冶子的人族工匠于秦溪山附近的一個山岙亮石坑中覓得。原以為是上好的磨石,不過多了幾分說不清道不明的寒氣。殊不知其間包裹人族稱之為舍利子的靈物。以此鑄劍,終是制得削鐵如泥,出鞘即所向披靡的湛盧、泰阿等名垂青史的神器。
至于另一顆,則流落昆侖以北,名為遏陉的荒山。機緣使然,為一千年老槐汲取靈能,修煉成精。終,殊途同歸,成就一段曠世奇緣。
【一世緣·完】
作者有話要說: 能耐有限,特注:
須彌山和四大部洲參考佛教典籍及相關假說,為現世中的銀河系。因為描述起來實在太困難了 = = 故以大陸代之。隔絕四洲,是将所謂的大陸分離成星系中心的須彌山及四片星團。星團為上下螺旋式,互不幹涉。屋裏地球在南儋部洲
下一世接軌正史,李唐江夏王李道宗 X 千年槐精。副CP:李世民 X 長孫皇後
太氏後裔客個串,主役三到六世。
至于何時更新,手速渣也不知道哇。。關鍵是,有人看完這篇麽?哈哈。
看完的壯士,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