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車內的氣氛一時之間很是……

車內的氣氛一時之間很是寂靜。

張院長臉一沉,胡子都快吹起來了,他被徐肇噎得說不出話來。

訓自己的學生沒有問題,可要是訓導沒有關系的外人身上,那就有點尴尬了,張院長沉默的盯着地上的黑白棋子,仿佛上面有什麽神秘花紋一般,要把它研究個透。

張院長:……閉嘴不言jpg.

倒是邱太傅毫不客氣地笑了起來,難得見到不可一世的老友吃癟,邱太傅在一旁吃瓜吃得很快樂,連帶着,他看徐肇三人也順眼了許多。

邱太傅:都是不錯的好苗子啊。

邱太傅目露慈祥。

“不是書院的學生,那怎麽會往山上去呢?”邱太傅問出了關鍵的問題。

徐肇和方子文面面相觑,他實在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跟着方子文上來開後門的。

一個月後的山河書院考核,一個人只能有一次機會,若是一次不過,那便不會再有第二次機會進入山河書院了。

方子文當初給出的玉佩,實際上的作用,就是在考核前拿着它上門,能讓書院的老師先掌眼,指出不足之處,簡而言之,就是考試前的開小竈,至于有沒有用,那就看個人的悟性了。

今天邱太傅出現在山河書院,作為讀書人敬仰的大儒,書院所有的先生今天都會在,方子文想着趁這個機會,看看有哪位先生願意指點一下徐肇,那就受用無窮了。

方子文是好心,幾天前徐肇所反過來辯駁他的那番話,實在不是一個大字不識的村野莽夫可以說得出來的,他一時羞愧,又有些惺惺相惜,沖動之下,就把方家子弟代表身份的玉佩送了出去。

情緒下來之後,方子文就冷靜下來了,一邊懊惱于自己的沖動,一邊盼望着弟子試舉行的日子快點到來,好教他拿回玉佩。

此次尋找沈聞弢,沒想到能遇見徐肇,實在是意料之喜,思及今日的狀況,方子文考慮片刻後,就将徐肇給拉上了馬車。

然而徐肇壓根沒有半點準備,任憑他以前的學歷多高,那也是上輩子的事了,這輩子,他充其量就是一個半文盲。

Advertisement

在書齋裏已經了解過科舉難度的徐肇表示,他已經做好未來五年跟科舉死磕着的準備了。

當然,那意外得來的山河書院的舉薦機會自然也就不能白白用掉,徐肇都已經計劃好了。

然而人算總不如天算,徐肇在還沒來得及看上一兩本書的情況下,就要被迫上陣,內心屬實有點慌張,不過面上卻是不漏半分。

他示意方子文安靜,然後面向邱太傅和張院長,規規矩矩的說道:“學生仰慕山河書院已久,頗為向往書院濃厚的學習氛圍,此次在外偶遇沈兄和方兄二人,得知書院并不禁止外來學子進入交流學習,故而厚着臉皮請方兄捎上學生一程,好讓學生目睹一下書院中的佼佼者,請教一二,免去在家閉門之久,夜郎自大的心理,請院長勿怪。”

徐肇這一番外可謂說得真誠至極,先是不着痕跡的吹捧了一下山河書院的名聲,表明自己的向往之情,再解釋了為什麽他會跟方子文和沈聞弢一起去書院的原因,有理有據,态度不卑不亢,縱使話語中仍有許多漏洞,張院長和邱太傅也面帶笑意的不予揭穿。

小輩嘛,不周到之處可以諒解。

沒錯,邱太傅和張院長一眼就看出了他們三之間的情況遠不是徐肇說得那般簡單,別的不提,就說方子文和沈聞弢為什麽會在山下出現,徐肇就避開不談,巧妙地用另一件事轉移了他們兩個的注意力。

雖然沒有成功。

邱太傅和張院長都快成精的人了,哪裏會看不出來徐肇心裏那點小九九。

“無妨,有向學之心是好事,待會讓他們兩個陪着你轉轉。”這次開口的是張院長。

經過這麽一段插曲,車內的氣氛倒是好了不少,只是方子文二人依舊畏懼于院長和邱太傅的威嚴,規矩的坐在一旁,不敢多言。

徐肇倒是沒有什麽感覺,沒有直觀面對到這個時代讀書人的那種景仰,但畢竟不熟,他還要到人家的地盤去開小竈,這難免就産生一種心虛感。

于是馬車內又出現三人排排坐的景象。

這廂徐肇三人順利躲過了兩位大佬的盤問,被遺忘在房子裏的邊語就沒有那麽好運了。

在等不到徐肇和沈聞弢回來,屋裏屋外也遍尋不到人的時候,邊語知道,她被留下了。

然而回門不能耽擱,姨娘的遺物也不能耽擱,是以小姑娘咬咬牙,冒着惹怒徐肇的風險,從廚房裏拿了四塊需徐肇買回來的糕點,仔細地用油紙包好,再用繩子繞上兩圈,打了個漂亮的結,盡量讓這包點心看起來拿得出手些。

事實上,對于從小吃不到什麽好東西的邊語來說,這四塊精美的點心,也确實是好東西了,要不是嫁給了徐肇,她都不一定有機會碰到這樣的松軟香甜的糕點。

小姑娘拎着點心,小心的将門鎖好,她不知道徐肇什麽時候回來,是以打算快去快回。

一路上,邊語細細想了多種邊府見到她回門的各種反應,也許邊夫人會對她冷嘲熱諷,向過去她對姨娘做過的一樣,也許會忽略她,不讓她進門……

卻唯獨沒有料到,在她走到角門處,正要敲門時,角門卻突然打開,迎面走來的是邊夫人身邊的杜嬷嬷。

“三小姐,今日是回門日,夫人特派老身在此等候。”杜嬷嬷嘴上說着熱情的話,眉梢卻不動分毫,一臉冷漠,好似說話的人不是她一般。

小姑娘縮了縮脖子,她很想把手裏的備好的回門禮直接遞過去,然後會徐家村,不知道什麽時候起,明明才不過三天,徐家村在邊語的心裏的形象,就已經勝過她從小長大的邊府一百倍了。

那裏沒有每日克扣她飯食的下人,沒有無故罰她跪的大姐,沒有冷眼嘲諷的邊夫人和冷漠的邊老爺,只有一個粗粗魯魯,但會熬粥叫她多吃點的一個混混……

邊語想走,然而腳步卻釘在原地不動,她想拿到姨娘留給她的東西,就必須進去,誰知道錯過這次機會,邊夫人還會不會再讓她進門……

邊語不傻,事出反常必有妖,杜嬷嬷的突然出現,讓她那為數不多的防備之心,瞬間提了起來。

小姑娘抿了抿唇,輕輕點頭,邁着小碎步,跟着走進內院去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