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35.
夜深,風起。
殿內燈火輝煌,舞伶伴着輕輕的擊鼓聲起舞。
趙無憂呼出一口氣,把紅漆的菱格花窗推開了一條縫,他把玩着手裏的酒杯,指尖輕輕敲打着杯壁,目光是專注的,沉悶的。
他的眼睛掠過大臣,點過幾個兄弟,最後輕飄飄的壓在一個穿着天青色官袍的年輕官員身上。
男人在喝酒,一杯接一杯,白皙的臉上出了薄汗,神情帶着一絲壓抑,苦悶。
鼓聲越來越急。
男人的情緒也似乎被急躁的鼓聲撥動,他從席前站起來,似乎要往偏殿的方向去。
趙無憂不由自主的攥緊酒杯,嘴角勾起。
但兀地,一只手抓住了想要離開的年輕官員。
趙無憂的表情凝固,那是一個老臣,也是年輕官員的父親,似乎是明白什麽,他的目光是有些嚴厲的威懾,迫使年輕官員腳步遲緩的坐了下來。
變數!
趙無憂下意識看向坐席前列。
人影憧憧,帷幄低垂,趙無憂只能看到雅黑的袖管,那人清俊的側臉,那只骨節分明的手不疾不徐提起酒壺,從容的給自己斟酒。
這世上唯二知道金秋節會發生什麽事的人,已經不站在他這一邊了。
年輕官員望着皇帝的方向,目光飄飄忽忽,趙無憂身軀僵硬,遲緩的轉動着酒杯,思考着對策,現下已經是亥時一刻了。
Advertisement
月色皎皎,窗外湖泊微風徐來。
水面漾起波紋,把簌簌落下的桂花吹散在了水面,與融融燈火交相輝映。
燈花長長,光影微動。
舞伶的紅绡飛舞,老皇帝臉色酡紅,眼中有了些許迷醉之意。
一曲罷了又接一曲。
那飛快舞動的紅绡帶出葉似的陰影,細長的光影兀地掃過十一皇子陰沉的眼睛。
他忽然放下酒杯,站了起來,恭敬的走到宴席前,目光澄明儒慕,像一個孩子。
皇帝看到了他,也看到了他的眼睛,略微随意的,揮揮手示意他近前。
趙無憂跪坐,脊背挺直,目光清澈。
“父皇,今日是金秋佳宴,乃萬家團聚,享天倫之樂的日子,兒臣愚拙,也想讓父皇高興,但兒臣不擅文武,只能為父皇獻上一曲。”
皇帝饒有興趣的看着他,樂聲慢慢停了,衆人的目光慢慢落到跪坐席前的十一皇子身上。
皇帝點頭同意了,十一皇子快速的笑了一下,有些微腼腆的站起來,和旁人借了一個杯盞。
杯壁與木箸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響。
叮。
大佬凝視着那個挺直恭敬的背影,他的眼睛裏似乎湧現出了一幅畫面。
空山鳥語,秋深露重。
他和長大的趙十一在山巅喝酒,紅楓鋪滿地,已經有了醉意的青年靠着他的肩膀,敲着酒壇,一邊敲一邊低低的哼。
大佬聽的心思微動,手指梳着他的頭發,問他唱什麽,趙十一說:“八月金秋團圓時,如今,我也有人團圓了。”
歌謠在大佬耳畔響起。
一字字,一句句,扣人心弦。
趙十一敲得很慢,唱的很認真,有心的人聽的也入了神。
想團圓,可到哪裏才能團圓。
劉妃有些悵惘,一直緊繃的情緒仿佛乍洩的水,淹沒了理智,情不自禁和席間那個穿着天青色官袍的年輕男人對上視線,男人的嘴唇有些顫抖,似乎嗫嚅着她的小名。
36.
曲罷。
趙無憂聽皇帝說了幾句不要沉溺玩樂雲雲,大臣們依然滿臉笑意,個別兄弟們則面露鄙薄,交頭竊笑。
趙無憂退回坐席時,劉妃的位置已然空了。
他稍稍放松了脊背,此計不成,只能再出下策了,他目光掠過帷幄,和一雙深沉的眸子對上視線,後背驀地爬滿冷汗。
37.
已是亥時二刻。
劉妃和年輕官員不在席間約有一刻,皇帝高居首座,卻遲遲不肯動身。
能想的都想了,能做的都做了。
皇帝喝了雪鹿酒,抱着寵妃,聽着靡靡之音,賞着天上明月。
亥時三刻。
離去的劉妃回到坐席。
溫柔的眼睛裏有種悵然又滿足的感情,複雜的目光不再與年輕官員對視。
無事發生,妃子的母族,官員的世家,都不會被牽連,能盼到下一個金秋團圓夜。
而趙無憂坐在那裏,等到了那封來自邊關的加急邸報。
盛宴恢宏,滿堂華彩。
趙無憂望着皇帝逐漸冰冷的表情,暴怒的聲音,耳邊是嗡嗡的聲響。
他仿佛斃入靜谧溫柔的湖水,又仿佛沒有,皮膚能夠感受到燭火的熱度,耳朵能聽到皇帝的聲音,眼睛迎接那帶着呵斥,憎惡的目光。
趙無憂又生出了,自己仿佛只是一只蠅蟲的荒謬感。
他本能的長跪于地,聽皇帝說:“把他帶下去,朕不想再看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