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長安城法紀治理

未央宮、宣室殿

未央宮前殿是父皇接受百官朝拜的地方,重大宮廷活動也會舉辦于此。

宣室殿是父皇私下召見臣子議事的地方,因為有些事情不方便在大殿上與群臣讨論,故而會在宣室殿單獨宣召,單獨讨論,此時殿裏只有陛下和王丞相兩人。

“陛下登基執政已兩年有餘,之前是因為執政時間短,根基不穩,但是現在丞以為是時候,整頓國內法紀了。

城中皇親國戚、功臣元老居功自傲、居高位而不體恤民情,食俸祿卻不知憂君憂國。貪贓枉法、為虎作伥,京兆府尹鄧若澤最近查到城中一小史都敢肆無忌憚的貪污受賄、欺男霸女。

已定下死罪,如此小事竟有若幹求情之人,可見背後關系盤根錯節。

臣以為現在正是整治朝野上下的時候,長江以北有趙國、代國、燕國、仇池、霍烨匈奴……,長江以南有南朝……。我魏國不過是在夾縫中求生存,如果不先整頓內部,健全法制、國家想日漸強大也是不可能的。

臣主張亂世用重典,對一切貪贓枉法,草菅人命嚴加處理。首先就是要整頓整個長安城的風氣、天子腳下,豈是他們為非作歹之地,由此推廣到魏國各州、郡、縣,方才能日漸強國。”

這位王丞相,陛下是非常、非常欣賞的,當時王修己還在山林隐居,陛下當時還是東林王,親自登門去一間陋室拜訪的。

與其相談之後發現此人有不世之才,堪稱當世諸葛,一直以來都是非常的器重,連宮變大事都是與王丞相先商定好,才叫來玉珩執行的。

陛下登基為帝後,也是不顧朝臣意見,将王修己連升五級直至丞相。現在聽他這樣說自是支持,“愛卿做事,我向來信任,此事酌京兆府尹鄧若澤,依法辦理,愛卿督導國內法度執行,只管放膽去做,我定然支持。”

寧安王府,楚燃居然是跑着進來的,“哥哥,哥哥,你知道嗎?我來你這時,聽說柴市(那時候不叫菜市場,叫柴市)有人要執行鞭刑,那麽多人跑去圍觀,我來的時候好多人都在往那邊趕着去看,你去嗎?我們一起去。”

玉珩也是好笑,看熱鬧真是人之天性啊!

“你們代國不公開處刑的嗎?”

“我在代國皇宮裏住也不可能到處走動啊!”未成年的皇子非特別是不能離宮的而且楚燃還小,他父母為了他的安全考慮肯定也不能讓他到處去跑的。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我可以到處去,沒人管我了。我想去看看,你不知道,好多人都往那邊去,可熱鬧了。”

Advertisement

看楚燃激動的樣子,玉珩笑出來,終究是個孩子這麽個事情,也如此的感興趣。他見過的血腥太多,戰場上各種死法的都有,這種場面他是不喜歡的。

想想自己去柴市口看熱鬧,這個場面也是很尴尬的。一個将軍、一個皇子,我是叉着腰站呢?還是捂上臉圍觀,還是帶上塊面紗?湊這個熱鬧。這個長安城裏是沒有自己在乎的人了嗎?碰見個人怎麽回答呢?

碰見一熟人“将軍也來了?”

“嗯,過來湊個熱鬧。”光是想想就尴尬,肯定不能去啊!

“我不去。”玉珩嚴肅拒絕。

“哥哥,哥哥。一起好嗎?我們一起。”

“我不去。”

“哥哥,哥哥!”楚燃來拉玉珩的手左右搖晃,又把小臉挨到玉珩跟前,“哥哥,哥哥!”纏的玉珩也是沒有辦法。

“我不下馬車的,我不出去看到了柴市口,你不要再拽我了。”

“不碰哥哥了,一定不碰的。”楚燃一下松了手。

叫了個下人來,“去,找苻北榮,讓他聽到口信就去柴市口。”玉珩覺得柴市口亂糟糟的,楚燃要去看熱鬧,一個人鑽進人堆裏,他是不放心的叫苻北榮跟着,護楚燃安全。

柴市口果然是滿滿的人,确實是在準備鞭刑一個小史,有人在宣讀他的罪行,這般一個小史居然也能貪贓枉法幾百兩,壓榨下屬、克扣百姓、聚衆斂財罪行的确是大,可見背後一定有人,區區一個小史背後要是沒有人,怎麽敢這麽做?

而且貪贓枉法一定不是一時了,不然不會這麽多,幾百兩,要知道當時的魏國境內,百姓多還是在用銅錢,不知道這是多少人的民脂民膏、血淚錢了。

苻北榮匆匆趕來,玉珩才讓楚燃下了馬車,楚燃還想拉哥哥一起。

“你剛才說了什麽?一點點大也該知道,大男人要說話算數,你自己去!”玉珩知道他又想來拉自己,這孩子真心是熟了嗎?現在是見我見多了,覺得我不厲害他就無法無天了嗎?少年頓時嚴肅了起來。

楚燃只好悻悻的下了馬車跟着苻北榮一起走了,玉珩早先就安排過苻北榮,在自己不在時要護着楚燃。

以前是因為楚燃是代國的質子要看護好,現在是覺得這孩子實在有趣,是他讓整個孤寂的寧安王府活躍起來。

圍觀的人非常多,鞭刑一下一下的打,那個小史初時還求饒,還喊疼。

楚燃看到一半就回來了,倒是沒了初時的興奮,老老實實的一個,他沒有見過公開行刑,如今當面把一個人打的血肉模糊,這會他知道是怎麽樣了?

多少是怕了的,那人慢慢就沒了聲音,最後一點聲音都沒有了,直到有人上來确定鞭刑至死,方才結束行刑。周圍的百姓才慢慢散去,鞭刑至死,這就是要震懾百官的,做給其身後那些人看的,打的是小史,打的就是你們這群人的臉。

事情沒兩天,未央宮前殿群臣朝拜之處一片熱鬧,鞭刑至死,這些背後的人肯定是要跳出來的,此事主抓是京兆府尹,但是背後督導長安城法紀整頓的是王丞相。

“小史貪污是有不對,但是鞭刑至死也是太過。”是中書侍郎苻康。

“王丞相做事,殘暴兇厲非仁臣所為。”居中宿衛苻信提。

“小懲大誡就好,如此行事天怒人怨”散騎長侍苻挺。

……

玉珩心想都是苻家的老人啊?背後是誰還能是誰?父皇開啓太學,啓用漢人大臣時間不久,新上任的漢人官員各個屏息斂氣還來不及,不是你們還有誰?

父親是篡位稱帝,不是正統繼承,确實處處置肘。你們這些人各個視自己是皇親國戚,覺得父皇名不正言不順,不将父皇放在眼中,才敢橫行百姓,貪贓枉法,玉珩覺得這時候不站出來說話,可能也沒人會幫王丞相,畢竟苻氏才是這朝堂上的正統。

“父皇,王丞相所為一切皆符合律法,那小史貪污确實金額巨大,依律當斬,鞭刑至死只是震懾衆人,兒臣認為理當如此,無可厚非。”

之後,之後才有新晉漢人大臣的支持之聲,這些漢人大臣入朝不久,是不敢帶頭公開叫板苻氏元老的。

……

父皇問王丞相,聲音和煦“愛卿,你怎麽看待?”

王丞相說的話,真心是玉珩也覺得,這個人太值得欽佩、太硬氣、太有骨氣了。

他說“這大魏國內貪贓枉法、草菅人命、欺男霸女、強搶民宅之人何止上萬,今天我才殺了一個,就覺得我殘暴,還有上萬的違法者,臣還要一個一個去誅。那時你們再說我殘暴吧!”

難怪父親欣賞王丞相,玉珩的心裏滿滿的也都是欽佩,當場折服。難怪父皇常說王丞相有治世之才,這樣的勇氣、魄力、才幹,不畏強權。玉珩自認自己是沒有的,玉珩的才幹也确實不在治世上。

群臣嘈雜,一片非議之聲。

父皇說:“一個小史不至于如此,王丞相所為皆依法度,無甚非議!”

玉珩上朝回來坐在馬車上,實在覺得王丞相這句話說的太讓人欽佩了,父皇表态更是一絕,賢君明臣了。

至此之後,柴市口經常在處決違法之徒,或者枉顧人命、或者欺男霸女,楚燃倒是老實了再也沒去看過。

--------------------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