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霍烨匈奴(三)

第四天還是沒人來救援,匈奴右賢王大喊;“車騎将軍苻玉珩,我知你是魏國皇子,如此困守有什麽意義呢?刀箭無眼,你要是死了,皇權富貴都沒有了。與其拼死抵抗不如投降,你等的救援是等不到的,其他幾支隊伍自己還難以自保,沒人會來救你,我們不會殺你,還可以和你父親談談,好好送你回大魏。”而後就是第四次的大舉圍攻,無數的箭矢射向大魏,還好有盾牌可擋,不然就射成刺猬了。

這幾天的圍困,魏軍、匈奴死傷個半,戰士們也更多轉移為防備,大家都沒了力氣,主要還是防守,匈奴人的箭矢射來,玉珩和楚燃都躲在盾牌下。

“哥哥,他們說的是真的?還是在詐咋們?”

玉珩心裏清楚,慕容時的部隊不會來的這麽慢,必然是匈奴攔這了他的隊伍。知道自己是皇子卻不強攻,打的就是活捉的主意,攔的住一支救援部隊自然就攔的住其它,不是大軍不想來救援,是實在過不來救援。

當年劉邦和匈奴打,被匈奴圍在白登七天後重金賄賂對方将領才得以活着回去,匈奴人戰鬥力是不弱的。

“哥哥,我不投降的就是死也不投降。活着、死了都要陪着哥哥。萬一被捉住了,還不知道會怎麽折磨哥哥呢!”這話說的就是玉珩再狠的心也松動了,又是這樣的時刻。

夜晚萬籁俱寂,營地裏的人每天都在減少,苻北榮過來彙報玉珩情況,這次帶來的将領,死的死、傷的傷。

玉珩問“今天,匈奴人那樣喊話就是想我們早日投降,你怎麽看?”

苻北榮,冠的是苻姓都是同族,一族同胞。是宮廷政變的那個夜裏父親安排給他的人,從那以後一直跟着玉珩,只要是玉珩打的仗一場都沒有落下過生死之交了,之前,他安排苻北榮照料楚燃安危,也是因為非常信任。

“末将,一直跟着将軍,定與将軍、與拓跋楚燃公子共進退。”

“戰士們呢?有投降的想法嗎?”

“将軍,戰士們,戰士們……”戰士們肯定有想法,不然玉珩不會問這個,投降意味着會活着,頑抗最後只能突圍,突圍,這裏是大漠草原,往哪跑呢?

“此次帶出來跟着你的一萬将士,都是中軍中最優秀的戰士,是同族的血性男兒,就是被抓住戮了脖子,都不會多說一個字,更不要說投降了,就是死了也要面向我大魏國都而死。”苻北榮再說不出來話來。

戰士們都是這樣更何況玉珩,死也不可能投降,抓住了還不知道會怎麽要挾父皇?只是楚燃,他還這麽年輕。

大家都知道援軍一直沒來意味着什麽,楚燃也覺得日子是過一天少一天的感覺了,便常常圍在哥哥跟前都這會了,管你是個什麽态度呢?管你怎麽對我呢?玉珩覺得對他有愧欠也不管他,随着他幹什麽。

“哥哥,幸好我跟着你一起來了,如果我一個人在京城,消息傳回長安,我才知道!我該怎麽樣?現在在哥哥身邊,反而覺得一切都很安穩。”楚燃确實是長大了,整個臉盡展少年英氣,臉部的棱角、挺拔的身形,圍困中用連弩還是長戟,他都可以熟練掌握。射連弩的樣子甚是少年英雄、英姿飒爽,鮮卑族的少年天生就是善戰的,悟性不只在讀書寫字,已經完全不是當年自己帶回來的小孩了。現在看來,救了他的是自己,害了他的也是自己。

Advertisement

玉珩還是伸出手,摸了楚燃的臉。

“終是哥哥對你不起了。”話說的凝重而誠懇,楚燃笑了起來是小動物受寵後的表情。笑的燦若驕陽,眼睛彎彎的,說星星好看的人,一定是沒有見過這雙眼睛。這一笑少年的英氣一下就散了,是極明媚的寵溺。

“哥哥,若不是因為你,楚燃早就死了,多活的這些年是哥哥給的,你怎麽會對不起我。”楚燃想撫玉珩放在自己臉上的手,玉珩抽了回去。

之後幾天,還是沒有人來,每天都有煙火在升起,但是每天都沒有人來,死亡、傷重越來越多,減員也十分嚴重。

夜裏,玉珩看了看衆将士的傷勢,食物沒多少了後援被斷,糧食吃完就沒有了,箭矢也沒了,箭一用完連弩就不能再用了。再沒人來救那就只能突圍了,突圍只能往克該山跑,跑進山裏可能還有一線生機,看能不能先藏住,再拖幾日等增員。這麽久,離此最近魏國的州郡是趙州,趙州不知道收到父親的诏書沒有,收到再來也趕不及的。

叫來苻北榮商量如果突圍,怎麽安排?按現在的情況算,明天糧食就沒有了,箭用完已經兩天了。

最近戰鬥的時候做防守,不戰鬥的時候,楚燃就跟在玉珩周邊,感覺就是活不了幾天,所以更要時刻跟着似的,也是很好笑。

“楚燃,你還記得小時候你問我,哥哥是長勝将軍嗎?”

“記得的,哥哥說,将軍哪有長勝的,說不過是敗了別死,再打回去再打勝,這就是勝敗乃兵家常事。”

玉珩笑了,這麽久的事情,難得他還記得這麽清楚。看見哥哥笑,楚燃更覺得心裏很甜,俊朗的人笑起來竟是這般好看。“記得還挺清楚,這次哥哥可能打不回去了,我也不知道,父皇要怎麽和代國交待?”

“我這輩子”突然覺得自己的這輩子好短,不過二十幾年,“哥哥,很少做沒有道理的事情,對你所做的事情卻常常沒有道理。帶你來戰場,現在看來更是不分輕重的厲害,白白害了你。”

楚燃笑了起來,那是少年的笑,清風明月、微風拂柳的笑,聽到的是楚燃一字一句的說“能遇見哥哥這般驚才絕豔的一個人,便是人生很短亦是圓滿。拓跋楚然這一生的情愛,能始于哥哥、終于哥哥,也是極好的。”

“我哪有你說的這般好!”

“比我說的,更好。”

一生的情愛,始于我,終于我,那我确實辜負你了。

夜裏準備突圍,帶來一萬人已經只剩千餘還傷的極多,其餘都死在每一天匈奴的圍攻中,匈奴也死傷很重,但是他們畢竟人多。其實知道突圍進入克該山,不過是多拖幾天,沖出去與匈奴人混戰,而後多殺幾個匈奴人就是戰死殺場,總比困死在這陣裏,等着被活捉,好吧?

戰車陣打開,玉珩在楚燃的旁邊,大草原上漫天星鬥,玉珩聽見楚燃對自己說,“哥哥,能死在你身邊,也是極好的。”

那一刻玉珩後悔了,是愛他的啊!心裏是愛這個人的啊!為什麽要拒絕呢?總應該表明自己的心意啊!讓他不至于這般空等到死,他還這樣的年輕!

人這一生看似很漫長,其實重要的就那麽幾步、幾件事,為什麽這麽重要的事情都要藏起來,都不敢承諾?此刻在想想先是父皇的兒子、大魏的将軍,為什麽不能先是自己,就是自己,就是苻玉珩呢?

玉珩說“我也這樣想!死之前有你陪着,确實是極好的。”天空中漫天繁星,鋪滿蒼穹,映照整個黑夜,最後一次看見這樣的美景了吧?

突圍開始,“魏軍突圍了,我們抓活的。”就感覺後面鋪天蓋地的都是馬蹄聲,玉珩抓了楚燃的手,苻北榮依舊堅守着自己的使命,圍在楚燃周圍,誰都知道生死未蔔,不過是不想困死陣裏,束手就擒。

匈奴人騎在馬上,蹂起套繩像準備套馬、套羊一樣的扔向他們。玉珩抓了楚燃的手腕,茫茫草原,天地遼闊,繁星遍布蒼穹、銀河盛大璀璨,照亮他們人生最後的路程,蒼茫人海我遇見你。

玉珩,你摘下面具的一瞬,是我這一生見過最美的風景,從此山河明媚,日月生輝,此時亦是你抓着我的手,一同赴死,一生的情愛,始于你、終于你,唯你!

只聽到匈奴喊,“前方有救援,前方有魏軍的大軍”。遠遠的看見有一隊騎兵,看不清來的人是誰?但是看到那遠處火光沖天,玉珩看到火光聽到匈奴人的喊聲,知道有救援的人來了。一人騎馬飛奔而來竟然是趙州守軍,現在的太守李慶茲,就是當時一起打趙國的那個将領,因為玉珩保舉了他,現在他是趙州的太守,但是他的上面一直還沒有任命刺史,實代了刺史的職。

趙國在霍烨匈奴東側是接壤的只是沒想到他會來救援,他接到虎符和聖旨了?

“将軍上馬,我們趕快回趙州。”玉珩想前面滿滿的都是火把,說明增員很多,為什麽不現在回去給匈奴一個迎頭痛擊,剛好可以一雪前恥。

看着趙州軍騎拉上了楚燃、苻北榮,還有部分戰士,玉珩覺得這樣的打法不對,問李慶茲“為什麽要返回?”

“将軍,等會就知道了。”果真一會就知道了,因為跑近才發現草原上插的只有火把沒有戰士。原來李慶茲根本沒有帶多少人來,這一個個只是火把根本就沒有戰士,但是李慶茲賭匈奴人不敢追擊過來,所以火把點的到處都是。造成一種魏軍漫山遍野來增員的感覺,匈奴人覺得人多自是害怕,敵我不明的情況下,夜裏看不清這才不敢追過來。所以現在真的是要快快趕回趙州,回去方才安全些。

一路飛奔,兩日才到趙州城,第一件事情就是修書給父皇彙報戰況,提及大軍攻打霍烨匈奴此戰不利,要求提供更多增員,而後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便是和李慶茲好好談談了。

“李慶茲,你接到朝廷的出兵诏書了?”

“末将沒有接到。”這點玉珩是想到的,畢竟戰事不明,就是有後方的人彙報給朝廷,來來回回诏書應該不會這樣快,就是真的這麽快也趕不及李慶茲帶兵來救。地方官員沒有朝廷诏書,陛下虎符就敢帶兵出征相當于謀逆了,你一個地方守将,帶兵去別的地盤,想幹什麽?攻城略地,這樣的亂世裏想自稱為王嗎?所以他根本不敢帶大量兵士出征,只帶了極少的人馬。

“你又是怎麽知道,我被困住了?”

“末将有留意霍烨戰場的消息,将軍這許多日在戰場上卻沒有捷報傳出,我猜測情況不好。”是很多天了,大軍壓境,從找不到對方主力,到分兵前行,再到被困,确實是很多天了。

“末将派人在草原找了很多天,終于發現将軍行蹤。”

“看見煙火了?”

“發現我幾天了?”

“兩天!”

“兩天?!你就藏匿在周邊?”

“是的,末将帶的人手太少,如果和匈奴人正面進攻,是沒有勝算的,白天藏匿在克該山中,他們人多,我的人手太少。”

“你就一直候着,你就相信我一定會突圍。”

“根據平日行軍的習慣,我猜測了将軍的糧草、辎重大約還能用幾天,将軍不會一直困守在陣裏,那樣只有死路一條,突圍至少不用困死,所以末将一直在等将軍突圍。”

“你就确定,我一定在夜間突圍?”

“将軍也知道困守就是死路一條,将軍不會等着束手就擒,只有突圍,逃亡克該山裏才是唯一出路,方才能不至于被活捉。”

“你就确定是夜裏?”

“不可能是白天。”玉珩也覺得自己問的多餘,那樣的情況下,誰會白天突圍?夜裏跑趁對方不知,還可以拉開距離,黑夜裏也有藏住的可能,定是不會選擇白天突圍的。

“這點火把的計策是個好計策!”

“兵不厭詐。”李慶茲自趙州一役就知道車騎将軍是自己最大的依仗,是升官發財的唯一途徑,所以霍烨匈奴的戰場,他時刻都在關注。如果玉珩死了,他升遷的路就斷了,未必是有多想去救玉珩,只是想救一救自己的未來。

無诏調兵被參上去是死路一條,一家人都要掉腦袋,但是與其卑微的活着,李慶茲塗的是更大的富貴,富貴險中求,今天他又一次賭對了,他的計策、他的謀略、他的打法都是對的,而今天他是二皇子的救命恩人,是大魏的功臣,他都能看見潑天富貴向他鋪面而來。

--------------------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