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29.修屋建房
一晃眼,一個酷暑就在蟬鳴中悄然過去了。
湯玉望着自家門前那片黃燦燦的稻田,回想起這半年來發生過的事,心裏除了酸就是甜,再回頭看看自家的翻新了的院子跟房子,心裏更有感慨,雖然穿越到這窮鄉僻壤,但是民風淳樸,像湯啓明那樣明着就搞事兒的人不多啊!
說到這翻新房子的事兒還要從一個月前說起,那時湯玉剛賣了茶葉,手上了有銀子,就一心想要改變現狀,而那搖搖欲墜的,外面下大雨裏面下小雨的房子,就成了湯玉第一個改變的目标。
湯玉先曬了些茶葉帶着送給了村長媳婦袁二嬸,又托付大爺一起去找了村長,說了這房屋改建的事兒,村長一口就答應帶人去印尺寸,半天時間就把這房屋的前前後後歸屬權給搞定了。
雖然那屋子和院子是湯玉家老爹的,但是在鄉村裏,想把房子建寬敞,房子周邊的無主地卻不能不跟村長報備,不然以後有人在旁邊建房就會引起紛争,湯玉想好了這點,又咨詢了付大爺,才去找的村長。果然,村長一看湯玉是個懂事的,立刻就批了湯玉家建房的事兒,同時把湯玉家後面的半畝荒地也批了進去,這倒是讓湯玉有些意外之喜。
重建房子那就得有材料,像什麽磚啊,木啊就都得有才行。這村裏就王大方是磚匠,他跟磚廠的都是熟人,付大爺去打了個招呼,再加上湯玉上次也幫忙給他家二娃治了麻子,這也是恩情,因為這些,王大方就自己熱情地去找了湯玉,并推薦了哪一家的磚燒的好。湯玉也信得過他,就跟着他去那家離村子有十來裏地遠的磚廠,湯玉看那磚廠的磚頭都是用靠山的粘土,而山的另外一邊還有個煤礦廠,不過那煤礦廠卻是有官府重兵把守的,大家也只是知道,卻沒人敢過去。
湯玉知道粘土就是頁岩石,而現代的磚頭也就是用這樣的土燒制而成的,雖然現代化的磚頭已經改良成了用混凝土,但是還是有不少發展相對落後的地方用着這最原始的青磚。
湯玉一直都想有一座自家的青瓦房,這個願望在曾經上學讀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時候就已經埋在她的心裏了。沒想到現在居然就能實現了,這讓湯玉心裏不禁有些雀躍起來。
最讓湯玉開心的是,那家磚廠除了燒磚以外還燒制青瓦,而且因為湯玉定了磚和瓦,還另外送湯玉二百匹青瓦,這也是一大筆。
解決了磚瓦的問題,又想到了這房子的大梁,這裏沒有現代的平房,而湯玉也不懂怎麽弄水泥做預制板,這房頂要怎麽弄呢?正在湯玉惆悵的時候,小珂說了句,家裏的房梁是不是要推了做柴燒啊!湯玉才發現自己笨得不行,簡直是戴着眼鏡找眼鏡啊!
在農村,橫梁柱子都是用最好的木頭,就算房子改建也照樣用原來的柱子,一根柱子甚至可以用幾百年!傳承下去好多輩子子孫孫!這也就是當初湯啓明一直想要奪這祖房的一個原因,只是湯玉一個在水泥建築群裏長大的孩子根本不懂得這些,才一直不清楚自家一再被欺負是為什麽。
在鄉村有祖屋嫡傳的說法,也就是說,誰繼承了祖屋就有擔任族長的權利,雖然湯玉一家在這村子裏并不是大姓,但在附近幾個村落裏其實還是有幾家人的,所以湯啓明一直對他父親湯雲飛抱有怨恨,覺得當初把成年的他分出,又供了湯啓文讀書,連祖屋都給了湯啓文,這讓湯啓明心裏很是不平衡,但是俗話就說“皇帝愛長子,百姓愛幺兒”,就算湯啓明有贍養老人的義務,他還是被分了出去,以至于不少人都覺得他是個不孝順的!所以在湯雲飛去世後,他開始對湯啓文實施報複!盡管這個是他同胞的兄弟,他也沒手軟過。
于是,在湯玉确定了要重建房子的時候,湯啓明又跳了出來,說什麽當初分家的時候老爺子說了那房梁有他的一半,不能讓湯玉他們又占了去,要湯玉把這房梁還給她,還說租給湯玉幾姐弟這麽些年了,租金是不能少的!
這話當時把湯玉氣的不行,但是她畢竟不是傻的,立刻問湯啓明要分家時立的字據。湯啓明當然拿不出來,但是又不死心,看湯玉一個九歲的娃兒都能請人建房,他都撈不到點好處,那怎麽能行。
于是湯啓明隔三差五地跑來打秋風,時不時在湯玉面前指桑罵槐,說什麽鸠占鵲巢之類的話,說得連一向好脾氣的王大方都差點丢了磚刀去揍湯啓明一頓。
這次建房湯玉是好好地做了功課,對于房子的造型和設計完全是參照這裏的房屋來的,絕對沒有別樹一幟,因為她一個九歲大的鄉村姑娘哪裏又能比別人多多少見識呢?何況她也不想讓別人知道她與衆不同,也不想招惹什麽紅眼,只想安安靜靜地跟弟弟妹妹把日子過下去,而且是好好地過下去。
Advertisement
即便是這樣,房子還是跟以前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前面的院子進深雖然沒有變,但是寬度是加寬了的。房子後面又鋪了一個院子,這對于以後湯玉曬茶碾茶也方便了不少。房子呢還是原來的樣式,不過在門窗上,湯玉更加注重了它的實用度。湯玉特別關照了來做木活的嚴伯伯,把木窗做成了平開窗和推拉窗,而不是傳統的支摘窗,這讓做了幾十年木活的嚴伯伯不由地驚喜了,平開窗還好說,在縣城的大戶人家裏已經用上了,而這不占地方的推拉窗他還是第一次聽說,在做這窗戶的時候嚴伯伯讓湯玉畫了圖紙給他,然後他再量了尺寸去,把木活放在自家去做了。
沒兩天,嚴家伯娘就來找湯玉了,問湯玉能不能讓嚴伯伯把這窗戶的做法用在城裏大戶人家去做,湯玉想都沒想就答應了,嚴家伯娘又是一喜,并承諾嚴伯伯給湯玉家做的幾扇窗戶不收工錢了,這讓本是無意的,弄湯玉還有點過意不去了。
在确定下磚瓦木門窗後,就得訂好請人的工錢了,在這裏一般人家建房子工錢都是開的三十五文、三十六文一天,還包飯菜兩頓,因為湯玉三個孩子還小,就不能包飯菜,只好多添了十文錢作為飯錢,一共是四十五文一天,這工錢本來不算高,但是飯錢卻絕對是高的,所以消息一放出,村裏不少湯玉見都沒見過的男丁都跑來表示願意來幫工。
因為是夏天,中午很熱,一般都是早上和下午做工,中午最熱的時候都讓大家回家休息。為了防止暑,湯玉雖然不包飯菜,但是薄荷茶确實沒少燒,每天都要燒兩大鍋茶水給大家喝的,這讓不少之前擔心湯玉人小,可能會考慮不周的人都松了一口氣,在閑聊的時候也說起這去世的湯啓文生養了三個好孩子!
湯玉和小琪小珂這個月也累得夠嗆,先是在靠近豆子家那一邊搭了棚子,把家裏不能留在露天裏的東西都碼了進去,并搭了個簡易床,這花了一天時間。接着又請人拆除舊房子,又花了一天時間,後面就是挖地基花了兩天時間。
說到這挖地基還是很有講究的,付大爺幫湯玉請來了一個寺廟的和尚,過來念經祈福,并燒香跪拜了各方神靈以及湯家的先祖之後,這地基才動的工。之後下地基石頭花了一天安基和碾地,剛好這些做完,磚廠就把湯玉定的一萬六千匹磚送了來,工匠們一邊卸磚一邊把磚和着白石灰砌在地基石上,湯玉看着在那磚刀飛舞之下,房屋的牆體逐漸現出,心裏也美滋滋的,再苦再累都認了。
在建房子這樣的大事面前,連最小的小珂都沒有再偷過懶,更別說一直都很勤快的小琪了,所以當房子建好之後,三個娃累得都瘦了一大圈。好不容易最後收工,結清了工錢送走了工匠們,幾個孩子還沒有搬進新房子,就随便吃了頓飯,三個孩子都狠狠地睡了一天!
睡醒之後,湯玉就開始操辦起來,跟劉伯伯家借了牛套上車,就去鎮上采辦了暖房請客的物品。
在鎮上買米的時候還遇到了許氏米行的二小姐許淩薇,在聽說湯玉小小年紀就自己重建祖屋的時候,驚訝得直說暖房的時候要去看看,湯玉自然是不好推脫,告訴了她日子并表示歡迎她來。
而就在暖房當天,除了村裏來幫忙的鄉親和說好了要來暖房的許淩薇之外,更是來了一個讓湯玉意外的人。
作者有話要說: 什麽時候收藏破百啊?希望看到我的三更嗎?那就快快收藏我吧!除了本文以外,記得收藏作者哦!嘿嘿~愛你們!愛你們!雖然是愚人節,但是我沒有說謊哈!大家都來種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