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誰更不靠譜?
自家師妹這些話, 讓顧策刮目相看,就是某些觀點讓他覺得實在冤枉。
顧策輕咳兩聲,直直的看着蘇染染, 覺得她非常應該給他正正名。結果對面的小姑娘眨着大眼睛看了他半天, 什麽也沒領悟到,最後只是敷衍的把茶杯往他這邊推了推, 就又轉身聽金家兄妹探讨生意經了, 讓顧策十分無語, 這會兒倒是莫名的贊同了蘇染染之前的話,他這個青梅竹馬就是一個不靠譜的。
安縣和青陽鎮周邊多山又有水,一路向青州府而行, 走了大約一半路程,就沒有了山, 道路兩旁放眼望去, 皆是連成片的良田。
蘇染染隔窗望去, 想到再過幾個月,那田裏就都是沉甸甸的糧食了,再想到自家新年之後, 又偷偷置辦了五畝地,早晚有一天,也能攢上百畝良田, 成為家裏有糧心不慌的小地主, 便心中生出歡喜來。
她自己歡喜,還将好友拉過去, 指着車窗外的田地與她說悄悄話:“如意你看,這青州府治下良田無數,一定十分富庶, 老百姓日子富足,咱們的鋪子開張了,肯定能賺許多銀子。到時候咱們也湊了銀子,在這城外買些良田讓人租種,去當地主婆去。”
金如意被她逗笑了,索性放下了自己的心事,和她一起賞起外面的景致來,蘇娘子一臉疼愛的看着兩個小姑娘,還時不時的低頭給兩個沉睡的孩子掖掖被角。
時近傍晚,一行人總算到了青州府城外,大家都長出了一口氣,有種解脫了的感覺,蘇染染卻正好相反,小腦袋都耷拉了下來。
她上輩子來過兩回府城,兩回都沒有留下什麽美好回憶。
第一回 是她陪着顧策來府城趕考,當時顧策被她鬧得沒法子,不得不帶上了她,路上便有些生悶氣,再加上多了一個人就多了一份花銷,兩個人各種節省,搭的車都是那種沒篷的牛車,路上的辛苦就不用說了。
等到了府城,顧策沒時間陪她,她每日都只能窩在那間小小的旅舍中,聽着許多陌生人在門外來來往往的動靜。除了傍晚下樓去接顧策,平時連去茅廁都不敢,去秋家參加文會和去考場接顧策,是她唯二的兩次出門。
第二回 是她随顧策上京,當時她爹娘已經不在了,她覺得天都塌了,自然會更加抓緊顧策,而陳老太太也怕顧策這一去京城,就如戲文中那些負心漢一樣,高中之後就一去不見蹤影了,便做主替她收拾了,将她和顧策一起送出了門。唯一比從前要好一些的,是縣衙那邊給了儀程,他們路上的花銷不再那麽捉襟見肘了。
蘇染染是想起從前的那些事,心情就有些受影響。
城門外,已經這個時辰了,竟然還有不少人在排隊入城。幾個騎馬的少年觀察了半天,發現這些人都挑着擔子,裏面裝着不同的吃食和貨物,一打聽才知道,原來天氣變暖之後,城裏開了夜市,允許周邊的百姓入城賣貨,只要亥初前離開就行。
學子們一時間都對知府大人的仁政贊不絕口,顧策卻發現周圍的百姓看着他們的表情十分古怪。他再仔細觀察,就發現隊伍行進緩慢的原因,竟然都在那些守城的士兵身上。
那守門的兵士檢查放行的時候,一點着急的樣子都沒有,反而在慢悠悠的東翻西撿,明目張膽的拿了不少老百姓的東西,而那些老百姓,竟然也沒什麽反應,明顯已經習慣了這樣的行徑。
顧策看的眉頭直皺,那幾個高談闊論的學子也總算發現了這一幕,閉嘴不說話了。
等候的時候,顧策想起自家小姑娘蔫蔫的樣子,特意下了馬,去旁邊一個挑着玩具擔子的大嬸那裏買了好幾樣小玩意,遞到了車上哄她開心,還給兩個小家夥買了兩個撥浪鼓,逗得蘇平平興奮的蘇娘子差點抱不住他。
因為有縣衙的人随行,蘇染染一行人倒是沒有遇到什麽刁難,十分順利的入了城。
進了城,就是寬敞平整的大道,街邊是林立的商鋪,還有不少返家的人群。蘇染染瞧着,竟是比上輩子她幾年後來的時候還要欣欣向榮,不由暗自驚奇。
馬車經過了最繁華的地段之後,一路向西城而去。行了沒多久,那道路就大變了模樣,許多地方都坑坑窪窪的,坐在馬車裏很是颠簸,騎馬也極不好行,讓第一次來府城正興奮感嘆着的幾個學子目瞪口呆。
考生們的院子是早就租好了的,陳大勇先護送着他們一行到了事先租好的院子。那巷子位置有些偏僻,據說周圍住着的都是一些在外面打工的人家,白日裏這些人都出去做工了,十分清靜,這會卻很是熱鬧,許多小孩子都湊過來看熱鬧。
那書辦見大家打量這小院子,趕緊解釋道:“這地方是徐夫子親自選的,原本咱們是想把院子租在學子聚集的狀元巷的,可是徐夫子說他自有打算。”他這是怕有人覺得他不盡責,租的院子不好,回頭去找知縣大人告狀呢。
衆位學子哪會有什麽意見,有人替他們安排的如此妥當,已經是意外之喜了。
陳大勇看着他們安頓好了,就先一個人出去了,到街上找了一間之前在镖局時就打過交道的牙行,很快就租下了一間附近的小院子。
只是金如意卻不肯讓她們在這裏住,執意要将人帶走,說是等房子收拾好了,再将人送回來。
蘇娘子帶着兩個小家夥,哪好意思去麻煩人家,最後推來讓去,就選擇了折中處理。金如意留下了兩個婆子幫着打掃,自己帶人回了金家在府城購置的院子。
因為路上發生的事,金子洛不放心她,特意和徐夫子打了招呼,也陪着她回府去了。
就在顧策一行人進城之後不久,秋家兄妹與那位夏公子也一起回了城。
青州府通判秋實早早的就侯在了府裏,聽說人回來了,立刻就迎了出去,一臉熱情的将那夏公子迎進了書房,屏退了左右,親自倒了一杯茶,笑問道:“小公子這次出去,玩的可還好這青州府周邊的景致還是不錯的。那些學子可還識趣?”
那夏公子進了書房,就很不客氣的仰躺在了秋實的主位上,促狹的笑了笑:“還好,那些學子倒沒什麽特別的,還不都是一個個都覺得自己是絕世奇才,一入朝堂就能指點天下的模樣?倒是貴府的千金,是一個妙人,本公子以前竟然沒有發現。”
秋實心中一跳,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可惜不等他露出喜色,那夏公子就收了笑容,很不客氣的道:“我看秋大人是忘記了家父的吩咐了,竟然把如此重要的正事,用來滿足你家千金的玩性了。看來秋大人是還沒想明白這事兒的重要幹系啊?那在下就代家父給秋大人解釋一二,如何?”
秋實不明所以,只能一邊擦着汗一邊聆聽。
那夏公子拿出折扇,輕敲手心道:“大人可知道二公子和家父讓您抓緊時間,好好籠絡一批寒門學子的用意何在?”
秋實撫了撫須,笑道:“自然是讓他們将來能為二公子所用,與我們一起……。”
他的話說到一半,看到那夏公子臉上的譏笑,立刻收住了話音。
夏時錦心中暗罵愚蠢,不得不給他将話挑明了說:“最近東宮那位幾次露出要提拔寒門學子上來和世家打擂臺的意思,聖上卻一點表示都沒有,這事秋大人應該也收到消息了吧?這說明什麽?說明皇上心裏也是有這個打算的。二公子打探到,聖上似是已經下定了決心,要讓東宮做先鋒官,試行此事。當今陛下可不是能聽得過去別人想法的性子,咱們要想阻止此事,可不能明目張膽,需另辟蹊徑,先下手為強。太子殿下想要提拔寒門學子,總要有合适的人選可用吧?他要找人,咱們就替他提前培養幾個。不但要好好培養,還要讓他們眼中只記得太子殿下的恩德,惟東宮馬首是瞻,所以以後秋大人可要時刻注意言行舉止,別忘了自己是太子殿下忠實擁護者的身份。”
秋實趕緊表忠心:“臣這些年雖然謹遵吩咐,站在了那邊,卻一直忠心不變,心中只有咱們二公子啊。”
夏公子輕笑了一聲:“秋大人不必緊張,二公子自然知道你的忠心,只是秋大人今後還要多多表現才好,這可是一件又有趣又能立大功的好事啊。秋大人試想一想,等這批人進了朝堂,皆對東宮感恩戴德,馬首是瞻,你猜咱們仍然英明神武的陛下看到這些會做何感想?”
秋實聽了這話,面上跟着一起哈哈笑,身上卻出了一身冷汗。想出這個法子的人,真是高人。
天家無父子,如今這位太子殿下是好的,無論品德才幹都極好,可就是太好了,這就是最大的不好了。畢竟他們的皇帝陛下可是很不服老的,一直覺得自己還能再在位百八十年的。這樣互相提防的情形下,若是有一日,民間的學子到了朝堂,只知太子不識陛下那豈不是又一場血雨腥風的開始。
他聽了這樣的秘辛和布局,趕緊又是一番表忠心。
那夏公子又道:“再好的兵馬,也要有糧草先行,本公子這次可是仔細勘探過了,那山上的東西,看守的人極少,并不是沒有法子運出來的,你們這動作有些慢了呀?還是要抓緊呀,只有到了口袋裏的銀子,才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