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誰在布局,誰在織網
晨光熹微中的雲城,細碎的金色毫不吝啬地鋪滿了這片土地。
從城樓望去,将士門正忙着運送傷員掩埋屍體,殘破的铠甲,淩亂的武器,飄搖的旌旗,歪斜的戰車,黎明清冽的冷風裏透着殘餘着浴血的硝煙。
這一夜,又有許多人永遠地沉眠在了這片土地上。在戰場上,士兵犧牲也就意味着他們的魂魄将永遠守護着國家的疆土。
夏公仲率部略作調整,清點完傷病,便開始了下一步部署。
北狄軍現在糧草不足,又被逼進了雲城與三城之間,若不速戰速決,北狄軍一旦南下以戰養戰,定會燒殺掠奪沿途百姓,此時兵士來報:
“報——報告将軍,南方三城……南方三城将領皆倒戈叛變,不願與我方配合夾擊狄軍。他們打開城門迎狄軍進城,留下駐守三城的一萬将士也被俘虜,現三城均已淪陷,雲城處于扇勢包圍之中。”
原來三城爆發叛亂,将領帶兵回去平叛是假,賣國求榮反向倒戈才是真。
夏公仲一夜未眠布滿血絲的眼睛幹澀難忍,他仿佛發現了自己正處在一個巨大的陰謀之中,不用說,方才派出去向京師傳遞消息搬救兵的戰報恐怕是傳不出去了。
通往泰栾殿的長道上,侍衛高舉信筒一邊飛奔一邊高聲喊道:“邊關戰報——”一路無阻,戰報直接呈往泰栾殿面聖。
“報——邊關戰報。”
“讀!”洪安帝只說了一個字。
“啓禀聖上,樞密使夏公仲好大喜功,為圖軍功不惜将北狄将士圍困雲城內,逼迫狄軍搶掠百姓。待與北狄将領分贓後,又将狄軍放出城門,夥同暮城、方城、青崗城三城守城将領開城相迎叛國投敵,實乃幽州之不幸,國之不幸,末将請求聖上派兵支援,收複四城,捉拿夏公仲。”
傳回消息的是夏公仲軍中的副參軍廖世承,侍衛報完後泰栾殿上鴉雀無聲。
此時三司使夏公良也顧不得兄弟避嫌了,出列行跪拜大禮言辭切切:
“陛下聖明,樞密使夏公仲半生戎馬,赤膽忠心,斷不會做出此等賣國求榮之事,這軍報定有蹊跷,還請陛下查明此時還夏使君一個公道。”
此時浩南隅出列義正言辭道:
Advertisement
“夏大人兄弟情深實令我等佩服,但急報在前,夏大人不思援救之策反倒是替令兄讨起了公道!軍機不得延誤,我軍将士正在前方艱苦迎戰,分秒必争之下還請聖上盡快派兵援助,以複我大玥河山,以懲我朝堂奸佞。”
“浩大人如此篤定夏使君通敵叛國,又怎知這不是北狄軍的離間之計,一旦這是北狄內應虛報軍情設下的圈套,後果将不堪設想!”
“夏大人是糊塗了,傳派軍令一線是陛下親管的京畿重軍,你說混入了內應是在懷疑聖上監軍不力還是暗指其它?!”
兩人唇槍舌劍,互不相讓,此時晉王請纓:“啓禀陛下,臣願帶兵去往幽州查明情況,複我疆土。”
據各線報得知了夏公仲此去前線緣由以及一應內情,所以在夏公仲傳回軍報被截後,夜川又替他發回了一封求援信。
這侍衛手中的信筒,信紙确實是出自他手,但侍衛讀出來內容卻另有其它。
如今要想保住夏公仲的命,只有親自前往。
晉王願往,其它臣工自是不會說什麽,而此情形下,仿佛能去的也只有一個晉王了。
夜川率晉軍十五萬加之洪安帝親撥十萬禁軍精銳,二十五萬大軍即刻開往幽州。
校場點兵之時,夜川星眸一眯,發現有個身形瘦弱的士兵偷偷從外面溜了進來,個子比其他人都要矮,頭微低着,隐沒在隊伍中。
軍隊行至最近野外紮營,只見一個瘦弱的小個子被拎到了主帥的軍帳中。
“你……你怎麽知道我來了”夏青溪有點喪氣。
“軍營不是你該來的地方。”夜川言簡意赅。
“都說我父親通敵叛國,我不信,我要親自去看看!”夏青溪不服氣道。
雖說她與夏公仲沒多少交集,但在夏府畢竟是受了恩惠的,重要的是他是二哥的爹,也是夏清溪的爹。
她不能坐視不管。
“我讓火離送你回去,夏使君我自會還他公道。”
夏青溪眯着眼睛笑了笑,上前兩步繞到帳中的桌案後面,彎腰逼近他:“晉王殿下,我可以幫你!”
夜川盯着她的眼睛,在這微冷的白晝裏,瞳孔是距離他最近的星。
輕咳一聲,他道:“不需要。”
夏青溪一聽撅起了嘴,眉頭微蹙:“別呀,我可以做你的軍師,為你出謀劃策,上次我說的那個士兵輪休制度是不是很好用?怎麽樣?發現我的價值了吧?嗯?嗯?”
她把下巴左邊揚了右邊揚:“而且我還從小坎兒那弄了好些稀罕藥丸藥粉,你不方便出手的時候,可以讓我來。”
她征求地看着他的臉,等着回答。
“胡鬧!”
不管夏青溪怎麽游說,夜川就是一副油鹽不進的樣子,最終還是被火離拎小雞仔似的拎上了馬。
一路疾馳,馬兒飛奔過了水雲間,夏青溪大喊:“喂,喂,停啊,我到了,快停下……”
火離并不理會她的喊叫以及路人的目光,徑直把她送回了平王府後并不着急回去,而是去見了平王。
夏青溪緊接着火離前後腳進了平王府的堂廳。
火離對着平王略微作了一揖:“主子有話,請平王照看好您的王妃。”
說罷徑直離去,走過夏青溪身邊時帶起了一陣風。
“請平王照看好您的王妃。”夏青溪粗着嗓子撇着嘴學着火離的話,最後不忘狠狠地朝着他離去的方向抛了個大白眼,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咬着嘴唇不再說話。
夜熙上前将桌上的茶碗端起細細地吹着,嘗了一口後遞給夏青溪:“那我的王妃需要怎樣的照顧?“
她并沒有接茶碗略有愠色:“連你也……”
“晉王此去定能查清始末,能還夏使君公道的也只有一個晉王了。”
夜熙輕輕将茶碗塞到她手裏,對她點點頭。
“就算我被賜婚給你這個毫無奪嫡之望的皇子,按理說,要拉攏我父親還可以與我二哥聯姻,再不濟還有個不學無術的夏三郎嘛!也沒有必要這麽着急除之而後快啊,這到底是為什麽呢?”
她捧着茶并不喝,眉頭緊緊蹙起。
“如今你受平王府庇護,你二哥淡泊名利又有太子相保,至于夏使君……若由此能激流勇退,還鄉養老,倒也是條不錯的退路。”
夏青溪思緒萬千,這紛亂繁雜裏隐着的陰謀與權術令她不安。
若樞密使府倒了,又有多少人從中分羹呢?這背後操縱之人到底是誰?到底是誰在布局又是誰在織網?
是魏比興、定桓王,還是浩南隅、林司南?亦或是始終藏在後面的另有其人?
晉王軍帳。
士兵來報,烏桑達求見。夜川眉頭微蹙,還不等言語便聽到賬外豪放的大笑聲。
來人掀簾而入,隐約還能看見守在賬外的來個士兵倒在了地上。
烏桑達将帶在頭上的風帽摘下,黝黑精瘦的臉顯得那雙鷹一樣的眼睛更加突出了,兩撇小胡子翹着草原上特有的爽朗,身形不高但是氣場十足。
他将手放于胸前彎腰行了個北狄的禮:“烏桑達參見世子殿下。”
夜川沒有回應,而是直接開門見山:“林司南可是給了你許多好處?”
“你我各忠其主,世子殿下何必拿我打趣呢。我只是聽從軍令,為我們太子辦事罷了。”
“寫好了嗎?”
“世子殿下真是料事如神,這是我軍的求和書,還請殿下及時送出。”
夜川接過求和書不用看就知道裏面的內容,無非是浮贊一番大玥軍隊勇猛,北狄賠償些馬匹牛羊珠寶物什,兩軍休戰,北狄撤回。
不費一兵便可收複失城,既免了幹戈又省了軍饷還得了補償,雖然北狄發兵發的蹊跷,收兵收的也蹊跷,但是各方權衡,最有利之舉便是接受北狄的求和,所以洪安帝一定會答應。
烏桑達戴上風帽,臨走前說了句:“皇外孫殿下乃軍家奇才,以後若有機會能與殿下正面較量,此生也就無憾了。”
夜川伸手攔住了他的去路:“人生苦短,希望将軍一直做草原上翺翔的雄鷹,切莫過于執念,想必此番回去北狄太子一定會重重嘉賞,及時行樂要緊,切莫誤了回去的行程。”
“多謝皇外孫殿下提醒,後會有期。”烏桑達再次行了北狄之禮,帶着侍衛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