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20)
忙搬家安置,順便看看他小妹,結果就瞧見這小可憐趴在床上的倒黴樣。
“怎麽難受了?”
“大概是中暑了吧。”池婼很不舒服,明明吹着空調,還是覺得身子裏又熱又濕,悶得整個人都難受到不行。
“不行去醫院瞧瞧吧,你自己這麽躺着也是難受。”程宵拍拍池婼的手臂,說:“來,哥哥背你下樓去。”
池婼嘿嘿笑,她小時候就總是跳到程宵背上讓他背着走。
這時正好溫睿回來了,拎着一盒解暑的冰糖荷葉綠豆粥,“你早上都沒吃東西,先多少墊點兒。吃完了咱們去醫院瞧瞧,估計是中暑了,去中醫院比較好。”
池婼接過粥來點點頭,本來沒胃口,不過這個粥清清淡淡的喝起來倒是正好。
溫睿帶着池婼去醫院了,程宵留下來幫張女士看着搬家。程宵很是感嘆,現在他才有了種自家妹子成了別人家媳婦兒的郁悶感。以前有什麽事兒,都是他這個哥哥幫忙撐着,現在小妹轉眼就和別的男人走了。唉,這個心啊,哇涼哇涼的。
池婼不喜歡喝中藥湯,大夫看她就是中暑體內濕熱,就給她開了一些中成藥。本以為沒什麽大問題,中午回去後喝了碗粥,吃了藥就又睡了。結果池婼下午睡醒就吐了一回,又發起燒來。溫睿趕緊又帶着小病號去了醫院,大夫看了看問題不大,照着上午中醫給開的藥吃也能好了,最近飲食清淡一些,卧床休息,別再在外面跑就行了。
張女士自知廚藝不行,就每天出去買粥回來。溫睿本來還想體貼一把,給煮個挂面呢,結果他的廚藝果斷遺傳了張女士,同一種挂面他煮出來就難吃到不行。
碗端過來的時候,池婼就給推開了:“要是我沒病,我肯定勉為其難的嘗嘗。這會兒我真怕食物中毒……”
張女士看着那碗胡渣渣的挂面,笑個不停:“你還好意思嫌棄我做飯難吃,你做的還不如我呢。”
溫睿哼道:“我這不是遺傳的你嗎?”
“那你也怪不得我,這事兒得從你姥姥那兒說了。”
池婼沒兩天就好了,新家也在她卧床期間也基本安置圓滿了。新廚房真是明亮寬敞,各種她定好的廚具都穩妥地送過來了。
這兩天她還是不能吃油膩的,給張女士母子做好飯,自己就煮了碗挂面。張女士頭一次見池婼煮的挂面,真是清湯挂面,透亮清爽。
Advertisement
張女士笑着說:“今兒我和你爸媽通電話了,他們下周過來,你叔也請好假了,咱們都給你們的新居添點兒人氣。”
池婼笑着點頭道:“用不用再買副麻将啊?”
張女士眼睛頓時亮了,“哎呀,真是的,居然把這事兒給忘了,明天就去買。再去買個麻将桌。”
池婼和溫睿在國外買的東西,這個時候也終于到家了。池婼把買的包借花送佛送給了張女士一個,張女士挺高興當天就拎着去買麻将桌了。
麻将桌到的當天,溫睿就嘲諷模式全開,他好好的一個娛樂室,中間添一大麻将桌特別不倫不類的。張女士直接給池媽媽打電話,說買好麻将桌了等她來的時候大家一起打麻将,池媽媽高興到不行。準女婿溫睿立刻老實了。
舊習俗
池婼爸媽來到新家的時候,真是吓了一跳。雖然早就知道溫睿買的是個別墅,照片裏也見過幾次,但還是沒有親眼瞧見的震撼。
溫睿帶着他們挨個房間參觀了一遍,溫先生感嘆道:“你這小子現在倒是住得比你爸媽還好了。”
溫睿得意洋洋,“那是,你兒子絕對青出于藍,不過我這個後浪還是很孝順的,就不把你拍沙灘上了。”
溫先生拍了溫睿一拐子,父子倆都笑了。
池媽媽摸着牆上的壁紙還說:“這房子才裝修好沒多久,也沒什麽味道,真挺好的。”
“都是用的最環保的材料,而且裝修完後還通風了一個月,現在住肯定沒問題了。我讓人家拿着儀器來測過,甲醛什麽的都達标了。”努力讨好丈母娘的溫睿跑來刷存在感。
看完房子大家都特別滿意,張女士拉着池媽媽說話。池爸爸看池婼一個人在廚房忙活,也沒心思閑聊,就跟着紮廚房去打下手了。父女倆在家的時候就是大廚和小廚,要是池婼主廚,池爸爸就給她切菜洗菜配調料,父女倆絕對是完美搭檔。
池爸爸把菜切好,突然問池婼:“你和溫睿這是真正地定下來了吧?”
池婼點了點頭。
池爸爸松了口氣似的笑道:“這就好,好好過日子,他們家人也都挺好的。我真怕你犯擰,丢了這麽個好對象。”
“我怎麽犯擰了?”池婼哼道。
“你我還不知道?你之前不都想找那些有文化的嗎?你不是最瞧不起有錢人了嗎?”
池婼錘了池爸爸一拳,“我那是眼紅嫉妒人家好不好,而且瞧不起的也是那種有了點兒錢就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人。溫睿又不這樣。”
池爸爸笑道:“好好,你覺得好就好。溫睿他爸媽想着這回把婚期定下來,你別又鬧招啊。”
池婼就知道接了戒指後面就是這一出,反正都認同了,就說:“我鬧什麽呀,不過你們也別忒趕了,最好定在考研結束後。”
池爸爸笑道:“你還考研啊?你學習了嗎?”
“我學了!”
“學了幾天啊?一天還是兩天啊?”
“好幾天呢,都快一周了。”
池爸爸指着電飯鍋問:“那你說說,電飯鍋用英文怎麽說。”
池婼傻了,半天哼道:“還能不能好好聊天了啊,你怎麽不問這個小白菜用英語怎麽說啊。”
“那小白菜用英語怎麽說?”
池婼啞巴了,不得不指着一旁的蘋果說:“這個我知道用英語怎麽說。”
池爸爸不屑道:“我都知道蘋果是apple。”
父女倆在廚房裏鬥嘴,手下的活卻是一點兒都不慢。正午十二點,午飯剛好全部上桌。溫睿開了一瓶青川特産的清酒,給長輩們先都滿上,他和池婼為表鄭重,今天也都改喝白酒了。
大家開心地碰杯,然後溫先生和池爸爸帶頭動了筷子。兩家人都不講究什麽食不言寝不語的,飯桌上談事兒才顯得熱鬧親近。
池媽媽和張女士說起了婚期的事兒,池媽媽很重視池婼的考研,也是說想把結婚日期定在明年六月之後。
張女士覺得今年過年前挺好的,臘月裏好日子多,池婼應該也完成了筆試,正好都沒事兒的時候。明年六月太熱了,還是早點兒結婚好。
池媽媽很堅持,張女士覺得六月熱,她還覺得臘月冷呢。再說了,她還想留池婼最後一年在家裏過年。
張女士一聽這話也不辯駁了,都是出嫁過的閨女,明白以後過年就要在婆家過了,池媽媽舍不得,她也能明白。
“那行,就明年五六月吧,我回去讓人算個好日子,咱們再定具體的。”
池媽媽點頭道:“我也讓她二姨給找人算日子,到時候咱們兩邊對對。”
定好了大概的婚期,宴請的酒店就要提前找好了,還有婚慶公司,禮儀公司,領證的日期也得算個好日子出來,還有婚紗照什麽的。
池媽媽感嘆道:“還是太緊了,她的被子我都還沒做呢。等今年秋天下了新棉花得讓她大姨二姨幫忙做新被子了。”
池婼老實地閉口不言,這些婚俗老禮兒她完全不懂,說也說不過她媽媽,幹脆一切服從指揮。
池爸爸問:“婚禮咱們辦幾場合适?”
“嗯?還幾場?”池婼瞪眼。
池爸爸摸摸她腦袋:“我和你媽單位同事都得請吧,還有家裏的親戚們都得通知到,光是咱們家這邊的就夠十多桌了。”
溫先生說:“就按照青川的習俗吧,正日子的婚禮咱們請親近的親戚朋友和我們這邊的人。等回門那天,親家你們再辦一場。”
池爸爸點頭道:“嗯,就這樣也好。他們小兩口自己的朋友,讓他們自己折騰吧。”
反正一頓飯的時間,結婚的大概進程都定下來了。吃完飯,溫先生拿着平板寫寫畫畫,又和池婼爸媽具體商議了一下。溫睿和池婼兩個主角反倒成了閑人,被轟到廚房洗碗刷鍋去了。
等倆人出來的時候,張女士和池媽媽已經支起麻将桌了。溫先生和池爸爸對這項活動完全沒興趣,但耐不住張女士和池媽媽手癢。池婼給他們洗好水果,倒好茶水,服務工作做得特別到位。
晚上池婼和池媽媽一起睡,反正客房多,池爸爸自己找了個客房睡了。池婼和池媽媽說悄悄話,母女倆都有些離愁。哪怕池婼現在的狀态也和結婚後差不多了,但終究和正式說起來的不一樣。
“唉,閨女養大就是別人家的了。”池媽媽一晚上翻過來倒過去就是這一句,聽得池婼鼻子都酸酸的。
池媽媽又問池婼:“你還要鋼琴嗎?”
“鋼琴?要鋼琴幹嘛,我又不會彈。”
池媽媽笑道:“你小時候見池穎學鋼琴,眼饞的不行,非要和我談判讓我給你也買一個。我和你爸那時候哪裏有錢買鋼琴啊,你爸就騙你說等你嫁人了給你買個鋼琴當陪嫁。然後你才勉強答應了,還說陪嫁要買三腳架的鋼琴。”
池婼隐隐有個印象,笑道:“你還記得吶?”
“當然了。你呀,其實什麽東西買到手了就不稀罕了。對溫睿可別這樣啊,結了婚就要好好過日子,別覺得不痛快了就說離婚。你看現在離婚的人多多啊,多不好啊。你看我和你爸,我們倆就見了一次面就訂婚了,性格不合适又怎麽了?這麽多年磕磕絆絆的也都過來了,最後這不也挺幸福的?所以啊,這日子都是人過出來的,你們相互磨合相互體量,有事兒就想着怎麽和好,可別想着怎麽分,都往和的方向想,你們才能一起過的長久。”
池婼點點頭,頭一次覺得池媽媽說的大白話也挺有道理的。
結婚是個很複雜很費勁兒的過程,定下大致的流程其實是最輕松的工作了,具體去辦一件一件的細節才最讓人頭疼。這兩天池婼就感覺到了。好多的習俗舊歷她和溫睿完全不懂,他們以為單膝跪地求婚就是訂婚了,其實壓根人家都當他們鬧着玩的。真正的訂婚是要算好日子,雙方親屬相互見面正式介紹才是訂婚的。
訂婚的時候男方親屬要宴請女方親屬,要相互介紹雙方家人,男方親屬還要當場誇贊溫睿給女方家屬,最後再捧一捧池婼。女方親屬覺得可以了,然後就會也誇一誇溫睿,再說一說池婼的珍貴。這時候男方的公公婆婆就要主動表示會好好照顧池婼,并且給池婼佩戴金三件,也就是金項鏈金手镯金戒指。池婼要帶着金三件給女方親屬挨個看,問滿不滿意之類的,總之所有親戚都滿意了,之後才能開宴交談,定下正經結婚的日子,這才算是訂婚成功了。
這是青川的舊俗,池媽媽好多步驟都忘記了,就大概和張女士說了說。訂婚的事情是男方主持的,關乎于能否讓女方親屬滿意這門姻親。雖然現代社會不至于親戚不滿意婚事就會黃,可到底是張女士要辦好的一件大事,張女士就特別重視。溫睿的姥姥姥爺是從西北搬來青川的,不是地道的青川人,張女士結婚的時候也就不太興這個。但是溫家和池家都是青川人,所以訂婚禮節的問題肯定疏忽不得,必須得按照舊歷走。溫奶奶他們倒是青川的老人兒,可多少年沒正經經過一次青川的婚禮了,步驟什麽的也忘記的差不多了,張女士急的沒兩天就一嘴泡。
最後還是池媽媽打電話給池婼二姨,請了池婼二姨給張女士講。池婼二姨住在青川市下屬的一個縣城裏,因為一直生活在農村,結婚的舊俗基本上一年都得和人說道幾次,熟得不能再熟了。就是二姨說話口音重,張女士基本上一句都沒聽懂,最後幹脆上錄音筆,等下來了讓池媽媽幫忙翻譯。
為了雙方親戚都方便見面,訂婚禮肯定要選個節日。最近的節日就是九月的中秋節了,又是個合家團圓的好日子,雙方就很愉快地定在了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