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信任危機
丁司宇提出的要求實在太多,沒有辦法,曾仁吒便讓保安給他重新安排了一所住處。新的住處空間比原來的不知道要大了多少,丁司宇手上沒有量尺,不過他估摸着這至少有三百平米。
新住所不僅空間大,裏面的生活用品也是一件不少,廚房裏預備着新鮮的食材,想吃什麽啓動料理管家一切輕松搞定。
唯一的缺點就是大門依舊被從外面鎖上,沒有辦法離開。新住所的大門同樣是透明的,牢固的很,常規手段無法将其破開,非常規的手段丁司宇又使不出來。
窗戶可以打開,可惜這地方距離地面有五十多米,除非丁司宇突然長出一雙翅膀,否則跳窗這事根本行不通。
在窗戶上畫暗號給外界傳遞信息也不管用,即使換了個地方,他也仍然處在曾仁吒的監控之下,有一點異動就會引起他的警惕。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曾仁吒還把丁司宇的筆記本還給了他,讓他不至于無聊死。曾仁吒防範很嚴,沒有萬全的對策,丁司宇不敢貿然逃跑。
再說了,他這些年都沒有好好享受過生活,這次是個難得的機會。現在的他雖然處于被綁架的狀态,卻吃好、喝好、玩好、睡好,而且沒人打擾,簡直不能更舒服。
筆記本電腦就在身邊,他還可以潛心碼字,無需應付生活中的種種困難,也不需要為一撥又一波的煩心事苦惱。
當然,這不是說丁司已經放棄了抵抗,打算就此留在這裏等死,他是在等待機會,等待曾仁吒露出破綻。在此之前,他也不打算浪費時間。他也曾經提出想要看新聞的要求,被曾仁吒給拒絕了。
不過并不礙事,他的卧室窗戶正對着一個懸挂在大樓上電視屏幕。即使看不了新聞,他能從屏幕上捕捉到一些重要信息。
和丁司宇相反,陸久的日常生活就沒有這麽悠閑了。
丁司宇被綁架的那天晚上,網絡上突然洩露出丁司宇失控毆打恐怖分子的視頻。
那段視頻拍得十分清晰,明顯是學校請專業人員在現場錄制的錄像中的一段,因為視頻的右上角還有代表學校的标志。
學校本次拍攝的視屏裏特地剪去了一部分,那段視頻剛好是被剪掉的視頻當中的一個片段,并不完整。
由于恐怖分子登場調戲于蘭的那一段被删掉了,在觀衆們看來,丁司宇在視頻當中所做的就是在當衆毆打一個穿着奇異的男人。
那段引人想入非非的視頻發布一個小時之後,曾仁吒又匿名發了一個帖子,将自己拍攝的照片和視屏都放了上去。
當然,經過特殊的角度選取和調整,在加上文字潤色,已經達到可以百分之百地扭曲事實的地步,讓看過該帖子的人都誤會為是司宇調戲美女主持人于蘭在先,而後不聽老師(歹徒)勸告,還動手打人。
然後是第二天早上,更加糟糕的新聞被頂上了頭條。
【丁司宇目無尊長藐視校規校紀,動手毆打老師】內容簡縮:新生歡迎會上,入學不滿一個月的新生丁司宇調戲同學、頂撞老師,言辭激烈,一言不合居然動手毆打老師。
慷慨激昂的文字配上丁司宇怒踹“老師”的圖片,雙層攻擊效果翻倍。
毆打事件還沒澄清,又一條新聞出來了。
【不為人知的積分黑幕】內容簡縮:南都高中新生丁司宇中途入學,積分數卻已經超過了已經畢業的高三生。
為了保護學校的名譽,學生們被要求嚴守新生歡迎會上發生的意外事故,從不知情普通觀衆來看,丁司宇就是調戲了學生,暴打了老師,反而還得到了一千積分。
“丁司宇還沒有找到嗎?”陸久有些疲憊地按了按眉心,問他的部下。
他因為任務忙得焦頭爛額,卻還不得不抽空去關注丁司宇。
“只能判斷丁司宇得失蹤和這些新聞稿有關聯,除此之外找不出更多的線索了。”搜尋工作已經進行了八個多小時,但是還沒有半點進展。
“為什麽會有人對他下手?”陸久問,就這麽一會兒功夫,網絡上又出現了一條新聞。
丁司宇名譽受損,學校的學生和老師都站出來為他講話,還聯名簽署控告撰寫新聞的人诽謗丁司宇,因為他們全都知道那天到底發生了什麽。
但是對方顯然預料到了會發生這樣的狀況,很快就給予了新的新聞做回應。
【南都高中新生歡迎會上被掩蓋的真相】內容簡縮:丁司宇怒踹學校老師,陸久暗中威脅學校掩蓋事實。
【陸久以權謀私:縱容丁司宇在校無法無天】內容簡縮:陸久上将權勢遮天,無視國家法律包庇弟弟。
他沒有直接跟校方對罵,而是迅速地轉移了诽謗的重心。從新聞的內容可以看出,抹黑的重心已經漸漸從丁司宇轉換到了他的哥哥陸久身上。
他之前的新聞都附有照片和視頻,那都是妥妥的鐵證,而校方僅僅口頭上的解釋和聯名抗議,拿不出半點證據。
通過這樣的對比,校方更像是受到了陸久的收買和威脅才這麽說的。沒有人會相信學生和老師說出的真相。
因為诽謗貼的影響,大家已經有了先入為主的思想,他們已經認定了丁司宇人品低劣。受到丁司宇的連累,新聞再說一下陸久的壞話,也更加容易的得到民衆的信任。
寫滿了丁司宇和陸久莫須有罪名的各色消息報道以鋪天蓋地之勢占領報紙的新聞頭條。丁司宇還沒有找到,罪名又逐層轉移遞增,街上滿是有關陸久的糟糕緋聞,一開始的主角丁司宇反倒是成了一個陪襯。
在普通民衆的心目中,陸久是神一樣的存在,不能有任何污點,如果他一旦犯錯,那種美好的幻想就會破滅,他的地位會受到極大的動搖,大家會對他群起而攻之,并要求他交出丁司宇,嚴懲丁司宇。
迫于廣大民衆的壓力,在外地出任務的陸久被總部緊急召回,接受排查和審訊,可惜丁司宇壓根就不在他那裏,不管大家接不接受,他都是無法交出丁司宇的。
丁司宇被曾仁吒綁架了,陸久自然不可能交得出來,如此一來,他就成了包庇丁司宇犯罪。
一時間,衆人都像打了雞血一樣集火陸久,曾經對他有多麽推崇,現在對他就有多麽的痛恨。
當然,普通民衆之間也不乏一些理智的人和無條件站在陸久那一邊的死忠粉,他們質疑着一邊倒的新聞報道,要求新聞報道拿出更多證據來證明所謂的以權謀私。
新聞發布方也不慌張,又采取慣用的手法轉移說話的重心。他們說陸久對外形象有失真實,說他通過什麽手段洗腦了那些在校的年輕人,讓他們寧願陸久也不願意相信擺在眼前的事實,幾乎快要把陸久描述成了一個罪大惡極的邪教頭領。
誰要是為陸久說一句公道話,好吧,那他也是慘遭欺騙洗腦的一個可憐人,請盡早清醒過來吧……
總之,外面的情況一片混亂,軍部高層也聚在一起,就怎麽陸久這一問題讨論了好幾次。軍部的人當然知道陸久和丁司宇是怎麽回事,但是他們所要考慮的并不僅僅是真相,而是此事帶來的社會影響。
必要的時候,他們也會掩蓋真相,将無辜的人獻祭。何況陸久雖然位高權重,但是也受很多人的忌憚——早就有人看陸久不爽,想要借此機會拉他下臺,否則丁司宇和陸久被诽謗的事情早就解決掉了。
丁司宇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失蹤給陸久造成了多大的麻煩,還在悠哉地碼字。
平靜的生活會消磨人的鬥志,曾仁吒和保安每日浏覽着監控,也都以為丁司宇的鬥志早就被磨平,習慣了這種被控制的生活。
而事實的真相是,丁司宇從未放棄過逃跑的念頭,卡文的時候,他一直在觀察着透明玻璃門之外的走廊和周圍的地形,通過分析收集到的所有信息來推測和判斷自己逃脫的可能性。
曾仁吒将丁司宇關在了他家族的非法實驗基地,自以為屏蔽了外界的信號,就能阻止他接收外面的消息,卻不知道丁司宇的厲害之處就在于他能夠從微不足道的小細節來探知自己想要知道的訊息。
丁司宇不是不行動,而是在等待一個契機,等待一場大混亂。
對面大樓上的電視屏幕底端閃過一條新聞:地震局地震研究所2075年10月11日10時發布,本市今天下午到夜裏将有一場8級大地震,請大家做好安全防護準備。
大地震,這就是丁司宇的機會!
所以當這個機會來臨的時候——囚禁他的門在突如其來的地震中被破壞,他毫不猶豫地抱着筆記本電腦就從順着牆裂成比例不一的兩半破門中穿過,朝樓梯的方向狂奔而去。
這條走廊他曾經在腦海裏模拟着跑了不下百遍,考路過可以能遇到的意外不下十種,所以真正實施起來也沒有遇到意料之外的困難。
電梯就在樓梯的旁邊,不過丁司宇是不敢指望電梯的。且不說這場地震有沒有造成電梯故障,就算電梯還能夠正常使用,也可能會被曾仁吒給控制住。這樣看來,原始的樓梯反而是最安全的。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