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從抱春堂到三房這段路不短,燕文汐小跑着往那邊去,跑了一半便覺得有些氣喘,扶着路上的假山按着胸口喘氣。

身後傳來急促腳步聲,卻不是朝她這裏來的,想該是去長房二房看看大奶奶三人的。

燕文汐沒去管這些匆匆跑過的人,她只想驗證一件事,再去看看大舅母和二位姐姐。

歇了一會,她又朝三房的方向走去,只是這回放緩了腳步叫自己不再在半路停歇。

等到了三房院門外,燕文汐還沒進門,便見燕懷玉一副要出門的模樣。

瞧見她過來,燕懷玉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隐隐猜到什麽,但很快鎮定下來。

燕文汐沒注意到燕懷玉神情的變化,她只是小跑着上前抓住燕懷玉的袖子,深吸一口氣,問:“二哥哥,你,你是不是知道什麽?”

被對方抓住袖子,燕懷玉只是伸出另一邊的手輕輕将她的手扯下來,又牽着她的手往屋裏走。

屋內沒什麽人,也不知三奶奶和丫鬟們都到哪裏去了。

不過燕文汐也沒心思去注意這些,她只是跟在燕懷玉身邊往屋裏走,走到榻上坐下,又問了一遍方才的問題。

燕懷玉沒有直接回答,這讓燕文汐心底更是多了不少猜測。

其中最荒謬的猜測自然是燕懷玉能控制那些滾石,是故意這麽做的。

不過燕文汐知道世上無鬼神,也知道燕懷玉不是這樣的人。

所以這個猜測從冒出來的一開始便被燕文汐狠狠按了回去。

“不過是看着連日落雨,怕是上山危險,便沒肯叫你去。”燕懷玉的聲音帶着笑意,聽起來十分真誠,倒不像是作假。

燕文汐歪過頭想了一會,實在找不出什麽破綻,最後還是決定暫且相信燕懷玉。

Advertisement

加上之後的日子,燕懷玉再沒有說什麽地方有危險不許她去,她也只當真是巧合。

漸近秋闱,因着燕懷山要參加鄉試,燕家這些孩子們待在學堂的時間也多了起來。

就連姑娘們都像是要補上先前學規矩拉下的功課,叫他們也得到學堂來聽。

外邊都說姑娘家學那麽多書做什麽,不如多學學管家算賬。只是老太傅和老太太不這麽覺得,他們覺得姑娘家還是該多讀書明理的好,總不能男子需要明理,女子便不需要明理了。

燕家可不興那套女孩子只管學會相夫教子那一套日後嫁人的老說法,老太太最恨這套說法,誰要在她面前提起來,她是要罵人的。

至于老太傅,他是站在老太太那一邊的。

因着這個,燕文汐幾個也跟着在學堂待到了秋闱前。

到了秋闱前一小段時間,先生終于不拘着他們讀書,還笑呵呵地說不如到園子裏走走散散心。

知道先生是怕燕懷山心中緊張,到時候答不出題,便要他放松放松。

這燕懷山卻是為了秋闱緊張得瘦了一圈,剛想拒絕,卻被弟弟妹妹們拽出去玩。

尤其是好些日子被拘着沒肯叫他出門的燕懷珠,更是跑在最前邊。

瞧見燕懷珠跑在最前邊,燕文玲心中有些後怕,連忙跟上去牽住燕懷珠的手,說是姐姐帶他去玩,莫要亂跑。

燕懷珠已經八歲,當初的事情自是記得清楚,明白燕文玲是害怕自己又一次出什麽事,便也沒敢貪玩,只笑着點點頭跟到燕文玲身邊去。

其他人同樣想起從前那事,也是跟了上去,沒敢離得太遠,想着離得近一些,若真的又摔一次還能拉一把。

先生就跟在幾人後邊,與身邊的書童感嘆這一家子兄弟姐妹感情深厚,很是惹人羨慕。

燕文汐就跟在燕懷玉身邊,并沒有到前邊去。

“二哥哥為什麽不去參加科舉呀?明明以二哥哥的學問,科舉想不是什麽大問題。”燕文汐其實并不懂什麽學問好不好,在她心底,自家二哥哥就是最厲害的。

“科舉之路何其艱辛,許多人終其一生只是個秀才,小村子裏出個舉人舉村慶賀,足以見其珍貴。既然科舉能中者少之又少,又為何要去擠這個獨木橋。”燕懷玉臉上挂着笑,對聽得懵懵的燕文汐說。

燕文汐多少明白對方的意思,但又不是很明白。

一些人靠不中是他們學問不行,可她家二哥哥學問很好的呀。

為什麽不去呢?

燕文汐将心中疑問說出口,眨巴着眼看燕懷玉,心中忐忑地想着這樣問會不會叫二哥哥不高興。

後邊跟着的先生自然也是聽見了燕文汐的問題,同樣好奇地看向燕懷玉,想聽聽這個孩子是如何回答的。

燕懷玉沒去看身後的先生,只是摸了摸燕文汐的腦袋,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并不是每個人都非科舉不可的。”

“原來如此……”燕文汐點點頭,突然開竅一般,說,“就像姑娘家不是非嫁人不可,對不對?”

後邊的先生沉浮世間多年,某種想法早已根深蒂固,聽見這小姑娘說出如此驚世駭俗的話,震驚得與身邊書童對視一眼,有些說不出話來。

童言無忌,想這旁邊大一些的少年會告訴她這是不對的。

先生這樣想着,卻聽見燕懷玉笑了一聲,點頭說:“對。”

實在是童言無忌,先生抖了抖袖子,輕咳一聲,引起了二人的注意。

發現先生聽見了自己方才的話,燕文汐回頭看了先生一眼,笑嘻嘻地拉着燕懷玉跑遠了。

果然還是小孩子……

先生嘆了口氣,并沒有将燕文汐這話放在心上。

而這樣的散心持續了幾日,每日都是講一會課,叫孩子們說說自己有何處不懂,再叫大家夥出去散散步。

很快,便到了秋闱那日,大奶奶将裝好的東西都檢查一遍,叫人先幫燕懷山提着,又檢查了一遍燕懷山身上衣物是否暖和。

“聽說那貢院濕冷,若再分到哪間差一些的號房……”大奶奶拉着燕懷山左看看右看看,話沒說完便被大爺打斷。

“好了沒有,快一些,可別趕不上時辰。”大爺進來瞧見大奶奶恨不得把家搬進貢院,上前細細查看燕懷山帶的東西,把一些沒用的都拿出來,又催促二人趕緊走。

燕懷山參加秋闱,燕文汐也跟着去了,正好與燕文玲坐一輛馬車,也不必叫燕文玲在馬車上被心急如焚的大奶奶打罵。

至于燕懷玉,則是叫燕文汐小心些,卻沒有跟來,倒是有些反常。

只不過燕文汐年紀小,許多事情并沒有那麽敏銳,只覺得奇怪,也沒去多想。

等到了貢院外,她跟着下了馬車,又湊到燕懷山面前說了幾句吉利話,笑着送人進了貢院。

大奶奶在一旁望眼欲穿,恨不得跟到裏邊去,臨走的時候還在回頭。

燕文汐在一旁看着,又想起先前大奶奶對待燕文玲,不禁有些唏噓。

只有對待燕懷山和燕懷珠的時候,大奶奶才更像一個母親。

燕文汐垂眸想着,卻沒對燕文玲說出自己想法,怕燕文玲聽了難過。可轉念一想,燕文玲也是聰明的,方才那情景豈會不多想,自然也是想到自己母親對待自己與哥哥弟弟全然不同。

想是傷心的,燕文汐想到這點,連忙找了些趣事說給燕文玲聽,連平日裏看的話本都拿出來說了,生怕燕文玲想着方才的事傷心。

燕文玲一下看透自家妹妹的意思,紅了紅眼圈,又怕燕文汐擔心,連忙壓抑住心中酸楚,只跟着燕文汐誇張講述趣事的動作笑起來。

回去之後,燕文汐還有些不放心燕文玲,但大奶奶要帶燕文玲回去,她也不可能去攔,只說祖母也十分想念四姐姐,叫四姐姐常到抱春堂來。

話畢不等其他人有反應,匆匆與大家夥說了一聲便小跑着回抱春堂。

大奶奶望着燕文汐的背影,瞥了燕文玲一眼,輕嗤一聲:“也不知規矩學到哪裏去了。你也是命好,攤上一個被老太太捧成掌上明珠的妹妹,人家還與你要好。”

“家中姐妹,本就該和睦相處,便是七妹妹不被祖母疼愛,也該是如此。”燕文玲也不知是否被今日景象刺激到了,說話也大膽了一些。

可剛說完,她便被大奶奶扇了一巴掌,臉都被打偏了過去,巴掌印在臉上火辣辣的疼。

燕文汐并不知道這些,她小跑着回去将燕懷山順利進貢院這事告知老太太,便轉身往三房跑去。

“這皮猴,竟是一會兒都坐不住。”老太太臉上含笑,對身旁劉媽媽說着。

“再皮不也是老太太疼出來的,且這七姑娘方才七歲,皮一些也沒什麽。”劉媽媽臉上也是挂着笑。

這邊燕文汐跑出抱春堂便放慢了腳步,逛着園子一般朝三房走去。

路上還遇見了二奶奶帶着燕文惠像是要回二房,瞧見她過來,還招呼她到二房去玩。

燕文汐想着到三房去,便婉拒了二奶奶,只說改日一定到二房去玩。

二奶奶也沒強求,只目送着燕文汐離開,辨認出她去的方向正是三房。

平日裏燕懷玉很少出門,除去到學堂和抱春堂去,其餘時間多是待在三房不出去。

可這一回,燕文汐到三房去卻是撲了個空。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