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追美上武當

周揚成功拜師,心情大好,興沖沖走在前頭領路。

他本來就性子跳脫,此時更如一只頑猴,一會兒走到吳陽平和楚烨煜身邊,指點路邊風景名勝,一會兒跳到楚馨寧身旁,笑嘻嘻地找楚馨寧說話,卻把後面跟着的趙伯庸看的直搖頭:“這小子,年紀輕輕不學好,屁大點的孩子就學人讨好小姑娘了!”

此時走到一條街道,道旁諸多販賣吃食肉菜的,有那桂花糕呀、甑糕、炒花生、瓜子之類,周揚湊到楚馨寧身旁道:“師姐,你第一次來到我家裏,師弟我作為東道主,一定要請師姐吃好喝好,你有什麽想吃的嗎?我一并買回去。”

楚馨寧看他年紀不過7歲,卻總是小大人般說話,感到甚是有趣,微微一笑,摸了摸他的頭,輕聲道:“師弟費心了,不用了,我不慣吃零嘴,只正餐就可以。”

周揚也沒再問,只是心中暗暗決定,等會回去了,就打發人來将這些吃食,每樣都買一堆回去,反正自己現在銀子很多。

又走到吳陽平和楚烨煜身邊,問道:“師傅,掌門師伯,弟子今兒認了恩師,拜了師門,應該慶祝一番才是,徒弟一會兒買點酒回去,孝敬師傅和掌門師伯吧!”

楚烨煜道:“揚兒,你年紀太小,不宜飲酒,不必買了。”

吳陽平也點頭稱是,“我還有傷在身,今兒不宜飲酒,揚兒你有心了。”

周揚忙道:“掌門師伯,你的傷勢怎麽樣啦,毒全解了嗎?”

吳陽平笑道:“毒已經無礙了,這還虧得揚兒你将松陽大師的還陽丹要了不少,不然也不會好的這麽快!”他當時運功療傷,雖然不能開口講話,不能行動,但是知覺仍在。

周揚便道:“多虧了大師呢,他是好人,徒兒希望他長命百歲。”

吳陽平和楚烨煜都知曉松陽大師為人最善明哲保身,對其人品不予置評,但是聽到周揚這番誠心,都是十分贊賞。

一行人說說笑笑,此時也終于抵達了周揚在揚州城的房子。

“劉姑姑,李大娘,你們快出來,我給你們介紹,這是我師傅,這是我掌門師伯,這是我師姐,他們兩個不用介紹了,你們見過的。”

周揚領着大家進門,剛踏進院子,就沖着裏面喊起來,等到劉姑姑和李大娘迎了出來,就噼裏啪啦将大家介紹了一番。

交由王花花和劉姑姑帶着武當山三人進去歇息洗漱,周揚喊來留守在家的另外兩個小姑娘,因為這兩人年紀最小,父母死的也早,又是女孩子,連個名字也沒有,周揚便自作主張給兩人改姓取名,随了自己的姓,一個叫周大寶,周二寶。

Advertisement

對着兩人吩咐道:大寶,你去把劉大他們都喊回來,讓他們請一天假,立刻趕回來。二寶,你去把在當鋪的趙雪兒他們都叫回來,就說幫主我今天有大事宣布,晚上吃大餐,讓他們趕緊滾回來。

兩個姑娘答應了一聲,就往外跑去。

又瞅着竹生:“竹生,竹大哥,你幫我個忙,去幫我買些肉食蔬菜回來吧,我今晚請你們吃大餐,做烤肉給你吃,怎麽樣?”

竹生向來看不慣他,此時自然傲嬌地不答應。

周揚便去求趙伯庸,最後花了二錢銀子的跑路費,竹生才不情不願的答應去幫忙買肉食蔬菜。

忙完這些,周揚突然想起來吳陽平身上衣裳都是血污,想着找劉姑姑去幫忙買替換的衣裳,不過這時劉姑姑、李大娘、王花花正在屋子裏,陪着武當山三人聊天。當然主要是吳陽平在問,劉姑姑回答,王花花補充,将周揚近來的所作所為一股腦都倒出去了。

周揚沒法子,就盯上了趙伯庸,嘿嘿笑道:“趙伯庸,我看你平時穿衣服挺有品味的,你幫我去買幾身衣裳”

趙伯庸雖只是庶子,但是身份也算貴重,平常哪裏會做這些活計,因此只瞥了周揚一樣,道:“我可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你找錯人了,不過我納悶的很,你小子有銀子後就置辦了不少衣裳,每天打扮的跟個招財童子似的,你還要買衣裳?”

周揚搖了搖頭:“不是,你看我掌門師伯,身上衣裳髒了,我給他買的,怎麽樣,你幫我挑吧,你眼光好,穿衣服有品位,我相信你挑的比我好!”

趙伯庸還是不幹,最後周揚沒辦法,又背了一首詩給他,這才答應去幫忙挑衣服。

兩人去到成衣店,由着趙伯庸挑了一身白色長衫并褲子、裏衣,一身寶藍色長衫、黑色褲子并裏衣。

回去路上,周揚又順道打包了桂花糕、甑糕等點心若幹,最後才在趙伯庸的鄙視下,回到家裏。

此時劉姑姑正說到周揚和趙伯庸談酒方子的事情,衆人看到他回來,都一齊回頭望去,周揚有些懵,道:“怎麽啦,怎麽都看着我?”

吳陽平道:“楊兒,方才聽了一些你以前的趣事,師伯真沒想到你以前過的這樣苦,不過更難得是你富貴不忘兄弟姊妹,你将大家都照顧的很好,真是好孩子!”

楚烨煜也十分欣慰,朝着周揚招招手,微笑道:“你且過來,為師今兒本無意收你為徒,卻不料此刻才發覺自己竟收了一個好徒弟!”

周揚心道:劉姑姑定是将我誇的太好。他卻不知古代人收徒弟最看重品行。

周揚抱着一堆衣裳,大大方方地走過去。

吳陽平問道:“楊兒,你買了這些大人衣裳做什麽?”

“掌門師伯,您衣裳被壞人弄髒了,我買了新的,您好換上啊,這是弟子心意,您快收下吧。”說着将那套寶藍色的長衫遞了過去。

吳陽平更是滿意,他乃一派之長,自然不會扭捏,何況身上衣衫确實肮髒難受,于是爽快收下。

周揚又将白衫遞給楚烨煜,“師傅,您那麽遠趕來救師伯和師姐,衣裳肯定沾了好多灰塵,您也換上吧,這是徒弟孝敬師傅的,請師傅一定要收下。”

楚烨煜十分感動他的細心,接下衣衫,自懷裏掏出一柄匕首,遞給周揚:”楊兒,為師走得急,身上別無他物,只有這柄防身匕首,名為勾乙,頗為鋒利,也是當年師尊贈與我的,現在我将他交給你,你以後要用心習武,發揚武當。”

周揚自然大大方方接下勾乙匕首,道了謝。見到楚馨寧看他,笑道:“師姐,我不知道你喜歡什麽,所以沒給師姐買東西,不過,師姐你已經收到了一件大禮物喲。”

“嗯?什麽禮物?”楚馨寧有些奇怪,自己收到了什麽禮物?

周揚指着自己,大言不慚地道:“就是我呀,以後我就是你的師弟啦,師姐,你又多了一個師弟,以後可要疼我,不能偏心!”

這話說的大家都笑了起來。

周揚又将那些點心打開,攤在桌上,供大家一起吃。

不一會兒,周大寶和周二寶帶着其他小弟回來了,周揚立刻擺起了老大的架子,将衆人召集在一旁,仔細叮囑了一番,這才帶着大家一起拜見吳陽平和楚烨煜。

只是這稱呼上周揚有些犯難,不得不問吳陽平和楚烨煜:“師傅,掌門師伯,這些都是以前和我一起當乞丐的兄弟姐妹,這個,他們應該如何稱呼你們呢徒兒搞不懂哦!”

吳陽平性子頗為随和,聞言笑道:“你年紀小,這些禮節不懂得也不奇怪。揚兒既然與他們以兄弟姊妹相稱,那便喚我們伯伯即可。”

劉大心思最靈活,聞言連忙帶着大家一起跪地拜倒:“拜見兩位伯伯!”

一幫小弟都是叫花子出身,哪裏見過江湖人物,何況還是一派掌門,見到吳陽平和楚烨煜都是氣度不凡,再看身邊的楚馨寧美麗出衆,都不由地自慚形穢,也不敢插話,只乖乖站在旁邊看着。

劉姑姑、李大娘、王花花一起搭手,晚上煮了豐盛的大餐,在院子裏開了一桌,裏屋開了一桌,周揚還親自下場做了兩大盤烤肉、烤雞腿、烤雞翅膀。趙伯庸是第一次吃到這種烤肉,頗為驚奇,尤其是烤雞翅膀,特別對胃口,連着吃了三個,見到周揚還在一旁殷勤地招呼吳陽平、楚烨煜、楚馨寧用菜,愈發覺得周揚這小子是個人精,心中暗道,這小子估計不簡單,肚子裏有貨,看來自己以後要跟他多來往,現在他又入了武當派,而且得了武當掌門的青眼,以後前途大好呀,嗯,得結交他!打定主意之後,又吃了幾塊烤肉。

因為家裏房間空出來很多,周揚便軟磨硬泡拉着吳陽平和楚烨煜住下,第二天再出發。等到大家都睡下後,周揚又招來諸位小弟,道:“我明天便要上武當山,我以後要做的第三件事,就是學好武功,以後保護大家不受欺負,你們呢,就繼續留在揚州,當學徒,學手藝,以後我出師了,大家再一起闖蕩,你們說怎麽樣?”

劉大和張力都搶着道:“老大,你去武當山拜師學藝,我們也想學武功呢,我們跟你一起去吧?”

“我也想呀,不過師傅沒有要收下你們的意思,你們去了也進不了武當,估計只能當幹雜活的。那裏偏僻的很,你們還不如留在揚州好好學釀酒手藝,學成以後再來找我!”

劉大和張力只得遺憾地點點頭。

趙雪兒也想跟去,不過她又舍不得自己的娘。

周揚看了看大家,道:“我們都是一起要過飯的,現在日子過好了,大家也都是好兄弟,就算我走了,你們也要互幫互助,絕不能讓別人欺負咱們家人,劉大、張力,你們是大哥,一定要照顧他們,要是出師歸來,知道你沒有做好,可就狠狠揍你倆!”

“知道啦老大,我們一定保護好大家!”

其他小弟也都很舍不得周揚,畢竟是周揚帶着大家一起過上好日子,這一個多月以來,他們又見識了周揚的種種神奇手段,對周揚的話奉若神明,此時聞言,一個個都不停點頭。周大寶、周二寶和趙雪兒更是眼睛紅紅的。

“有事就找趙伯庸吧,我給他說了,讓他照看你們。現在你們都當了學徒,也不缺吃不缺穿,只要好好學習,早點把手藝學好,咱們就能見面了!”

“知道了老大!你也要保重啊!”

“嗚嗚,老大,你快點回來啊!”

“老大,我們可以去看你嗎?”

“可以呀,等你們滿了15歲後,就可以去看我。”

“那麽久啊,還有好多年呢!”

“你們用心學認字寫字吧,可以給我寫信,我收到信也會給你們回信的!”

“哦,老大,我還不會認字呢!”

“那就學啊!我讓劉姑姑請一個教書先生,你們誰想學,就在家裏學好了。大寶二寶,當初你倆自己選了讀書,你倆必須把字學好,以後幫大家寫信!”

“老大,知道了!”兩個小丫頭發出悶悶的聲音,也不知到底是舍不得周揚還是害怕讀書。

……

少年不識愁滋味,驟然分離當尋常。

周揚兩世為人,自是更多感慨,叮囑完各位小弟,又拉着劉姑姑千叮囑萬囑咐的,把劉姑姑都說的急了。

“哎呀周揚,我好歹是你長輩,你就放心去武當山吧,我一定幫你把這些小子丫頭們照顧好,放心吧,一個也少不了!”

周揚這才意猶未盡地自己回了房間,哎,也只不過相處了一個月而已,自己怎麽有點舍不得呢!不過想到可以上武當山學武功,還可以和楚馨寧做同門,周揚馬上開心起來。

“老大,你真要走了嗎?”周揚進了房間,卻發現王花花雙眼紅紅的看着自己。

“這個,我明天就走了,你別傷心了,我學好了功夫就回來。”

不說還好,一說王花花就哭了起來,要說舍不得,她反而是最舍不得周揚走的人,按照王花花的想法,周揚是個脾氣很好、心腸很好、最疼丫鬟的主子,自己跟着周揚最幸福了,每天都能吃到好多零嘴。想到這裏,王花花哭的更傷心了。

其實王花花這時也就十二歲,比周揚沒大多少。

周揚安慰了半天,王花花還是哭個不停,只得道:“好啦好啦,你要是真的舍不得我,那你問問你娘,你娘準許的話,你就和我一起去武當山,不行的話,那我可沒辦法了!”

王花花立刻喜歡的跳起來,撒丫子就去找她娘。

李大娘是個老實人,對周揚這個主子是非常喜歡和看好的,聽到周揚願意帶王花花上山,她心道,小主子心腸這麽好,對花花也一直很好,就算看不上我家花花,那以後花花跟着他,肯定也不會受欺負,于是很快同意了,周揚十分意外,反複确認了後,這才相信。王花花自是非常高興,又藏不住話,鬧得其他小弟都知道了,每個人都有些嫉妒。

這一年是公元1006年的春天,乃是宋真宗當政時期。周揚把家裏瑣事處理完,帶着王花花,上了武當山。

吳陽平與明教達成和解,也不知他和司馬钰說了什麽,自此明教竟真個斂峰息芒,安守舊地,不再大肆擴張。

因為這次談判選在了立春之季,平息了正邪兩派的幹戈,為武林争取了和平,故被江湖人稱為“立春和談。”

自立春和談之後,整個武林迎來了難得的平靜,開創了有史以來最為安穩的江湖時期。此時距離“澶淵之盟”結束剛兩年,宋朝進入休養生息時期,正是要平息幹戈,安定民生之際,本就頭疼武林中人打打殺殺,惹是生非,聞之此事,頗為嘉許,聖上禦筆一揮,敕封武林十大派掌門為息戈使者,并昭告天下,立春和談之後,只要各大派繼續平息幹戈,維持和平,在此期間,朝廷永不加賦。

一時之間,民間百姓奔走相告,歡呼雀躍,對朝廷無比感恩。同時老百姓對于永不加賦的呼聲給了正邪兩派莫大壓力,任誰也不敢輕易挑起事端,成為千古罪人,大家在腹诽宋廷的卑鄙時,也不得不警告門下弟子,本分行事。

由此,武林中迎來了最為長久的一段和平時期。

這也導致了很多江湖人不再打打殺殺,而是幹起了利國利民的事業。

幹走镖,開武館,考武将,建田莊……等等,武林中人紛紛投身世俗,很多門派甚至因此人才凋零,山門長草。

老一輩的掌門們整日裏長嘆世事多變,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卻也無能為力。

穿越而來的周揚便在這個超級和平穩定的武林中,開啓了自己輕松有趣的武當生涯。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