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結社
時至年關,北地飄雪,風霜愈烈。
屋外寒風陣陣吹的行人只能緊縮着雙手,快速趕路。而此時的徐秀卻被擁進了一個溫暖的懷中,感到了微妙的溫暖。
陸深笑着松開了他道:“學弟長大成人了。”
徐秀別扭的低着頭做掩飾道:“陸兄的風采也是依舊。”
只因長這麽大還沒在有清晰思維能力的情況下被陌生人抱過的徐秀很無恥的臉紅了。
陸深道:“晚上在南國坊與學弟接風。”
“不妨事的。”徐秀推脫道。
陸深推開窗戶,指了指外面,認真道:“學弟,北地萬裏銀裝,帶砺山河,你就沒酒性發狂,詩性發作嗎?”
徐秀想了想才道:“如此有勞陸兄了。”
兩年不見,陸深蓄起了淡淡的胡須,人成熟了很多,徐秀不得不承認,這樣的他更顯風采,拒絕的心思也就淡了。
陸深眨了眨眼睛道:“如此甚好,我等多年未聚,今日必要不醉不休。”
“……”
怎麽陸深也看起來也有點不太對勁的樣子,徐秀有點納悶的想到。
…………
南國坊,主要是招待進京趕考的學子所開設的酒家,裝飾的清新雅致,走進來後一陣古琴餘音,很是別致,也不由放下心來,環境不嘈雜,聚聚也就是了。
在登科堂內兩張長桌并行,陸深、陶骥、徐輝、徐秀、包括運河上結識的除楊慎外董玘、魏校、方獻科、邵廷瑷、顧應祥也都前來相聚。
Advertisement
“久仰久仰。”
在一陣寒暄過後,衆人算是見過了禮。
董玘坐下後就不安定,聞了聞桌上的酒叫道:“這可是山西淌出來的汾水,名叫竹葉青,有名的名酒呢。”
陶骥沖他笑道:“文玉弟弟真是懂行的呢。要不我倆先喝一杯?”用他那小手勾了勾。
“呃,稍後小弟自當敬酒。”說完後也不見了動靜安坐在椅子上,微微打了個顫。
引得衆人一陣淺笑。
顧應祥摸了摸桌上的棋子道:“雲南扁,好棋。”
陸深道:“久聞惟賢兄算學與棋道甚有研究,如此一看,當真名不虛傳。”
顧應祥客氣的搖了搖手道:“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子淵兄鐵畫銀鈎,小弟才是神往已久。”
“哪有哪有,同吳中大家相比,差之甚遠矣。”
徐秀嘴角微微一抽,合着你們就是來客套的?
道:“惟賢兄的算學自當是厲害的,在下佩服不已,子淵兄的書法徐秀也是神往已久,二位又何必客套。”
方獻科磨蹭了下雙手道:“屋內很暖和,可在下還是覺得冷,初來北地真是不習慣吶。”
徐秀沒聽清楚,順口就道:“叔賢兄也說勿需客套。”
“咳咳咳,恐怕叔賢兄并不是這個意思。”離着廣東不遠的福州人邵廷瑷憋笑道。
“峻嶒……”方獻科作勢就要掐他。
徐秀連忙賠禮道:“哈,小弟的不是,叔賢兄息怒。”
“呵呵。”
看到徐輝吹茶盞也不忘嘲笑自己,徐秀一臉糾結,真的是聽不明白。
這時一名身材高大的年輕舉子走了進來,一臉尴尬的拱手道:“抱歉抱歉,在下來晚了,諸位息怒。”
聲音洪亮清澈。
徐秀看向陸深問道:“這位是?”
年輕舉子連忙拱手道:“在下嚴嵩嚴維中,江西分宜人。”
“噗……”徐秀未曾咽下的一口茶就這麽噴了出去,連忙尴尬道:“嗆着了嗆着了,對不住。久仰嚴兄大名。”
又是一陣介紹寒暄。
陸深道:“人到齊了,可以開席了。”
杯盞交錯,品酒下棋,談狐說怪,論時勢,談先賢之間,徐秀只要逮着機會就會偷偷打量這位嚴嵩,畢竟明代最牛的奸臣就坐在自己的斜對面,怎能不起好奇心。
不由一陣納悶:這麽一個眉清目秀,身着也是很樸素的人,很難聯想到那位大權奸呢。
嚴嵩似乎察覺到他一直以來的偷窺,摸了摸鼻子笑道:“峻嶒兄,在下的臉上是有什麽東西嗎?”
“沒有沒有……我只是覺得嚴兄好相貌而已。”被抓了個現行的徐秀找不到什麽托辭,只好如此講道。
嚴嵩摸了摸自己的臉佯裝愁眉苦臉的道:“在下已經成婚了。也并不好那個呢。”
“哈哈哈哈”所有人都不客氣的笑了,數陶骥最賤,徐輝最淡。
“砰”
徐秀腦門狠狠的磕在了桌子上,一點兒都不想擡頭,一點都不想。
……
在被陶骥連續灌了五杯酒之後,比徐秀還小那麽幾個月的董玘瞬間就高了,也恢複了那個說話不喘氣,一大串話語連綿不斷的董文玉了。
一只腿就這麽翹上了桌子,紅着眼睛道:“我們從相隔數百裏,甚至數千裏的地方相聚在這邊,這麽的意氣相投,除了明耀兄又都是今科應試的舉子,不如結一個文社,相互勉勵,相互激勵,将來也好有個照應。諸位怎麽看。”
明代文人結社之風盛行,由此一提并非不合适。
陶骥把他那條腿扒拉到了地上道:“真是個好主意呢。”
徐秀心中一驚,自己比嚴嵩小了九歲,只要注意點,活到他倒臺都不是什麽問題吧,這要落一個同黨的名頭晚年豈不是凄涼死?
剛想張口說道說道,就聽已經有進士功名在身的徐輝淡淡道:“甚好,我贊同。”
徐輝也有他的打算,他那一科的三鼎甲康海、孫清、李廷相,都是二十幾歲的年輕人,雖說同年是官場一個牢靠的關系,但平時他跟他們三人并不是很談的來,為庶吉士的時候也無有攢下多大的人脈。
那一科會試主考官吳寬先生夏季便去世了,恩師顧清也沒有什麽勢力,說是孤家寡人都是輕的。
而要想在官場中站的穩的兩大要素,同年和老師,徐輝一個都不具備,有這麽一個十人的團隊,他們也将會有自己的座師和同年關系,這樣一來,憑借着這層關系,對他而言必然就是有利。
所以才會贊同。
董玘拍拍桌子得意的道:“瞧,我們的給事中大人都同意了呢,你們還不快表态。”
徐秀急了,這樣下去真結社了,嚴嵩一倒臺,肯定少不了同黨的名頭,連忙道:“會不會讓人覺得是結黨呢?”
陶骥斜眼道:“結社之風盛行,怎麽可能是結黨,詩社文社到處都有,有什麽好擔心的。我也贊成。”
魏校笑道:“這麽個得意忘形的文玉弟弟,到提了個很靠譜的主義,我贊成。”
方獻科道:“贊成。”
徐秀擡頭道:“惟賢兄不贊成!”
“咳,惟賢兄是贊成的。”
邵廷瑷字可愛兄又一次充當起了徐秀的翻譯。
嚴嵩瞅了瞅一直盯着自己的徐秀不由有些好笑,在他的注視下一字一聲的道:“我也贊成。”
見他們一一表态,都是贊成,徐秀絕望的又用腦袋敲了敲桌子無奈道:“贊成。”
就此,影響後世甚深的文翰社,在徐秀幻想着晚年凄涼的情況下,被逼無奈的情況下,宣告成立。
卻沒想到自身也是有可能走上高位,得以自保,或者歷史從此就拐彎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