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三世冤(4)
徐秀剛想發話,就被老秀才拉住了袖子,聽他低聲道:“關系重大,當三思而行,現在不可魯莽。”
徐秀點了點頭道:“劉達,張璁,你二人先行回去,本官會找你們的。”
見知縣大人如此說來,兩人對視一眼也不在多言,這事已經這麽多年過去了,不急這一時半會兒。也在心中希冀着這位官聲上佳的大人能夠主持公道。
當下行禮告退。
……
回得內衙之中,徐揚搬來了當年的卷宗,幾番翻看卻只能找到劉節欠銀的官司,而劉玉山被打死的相關卷宗根本沒有。令徐秀皺眉的是,劉節的案子也已經被應天府尹報批,想要推翻不是那般容易。
懶龍插口道:“或許大人需要去一次成國公府探探口風。”
徐秀看了他一眼,悶頭不做聲。繼續翻看着手中劉節的卷宗,原先以為好辦的案子,這下很是艱難,郭竣不過是一介鄉紳,真要搞他,對身為知縣的徐秀而言不是個困難的事情,難就難在他背後有朱麟,雖然朱麟表面上看沒有參合進來,但若就把朱麟當做不存在,也不可能能夠辦的下郭竣。
徐秀左右為難,前任的傅海已經調往他任,按照官場的潛規則,後任基本不能去揪前任的小辮子,不說其他人怎麽看,光是上風為了穩住規矩也不會允許。
這一下要面對豪紳郭竣,前任傅海,說不定還會牽扯進上風和成國公,保不齊還有衙內的那些人。
想到此徐秀道:“先生,懶龍。麻煩你們二位去調查一下當年涉事的衙役,找出來,尋個由頭革除,我的地方不允許有這種草菅人命無法無天的人,就算他們當時身不由己,我也無法原諒。”
懶龍點點頭便離去,他心中的憤怒絲毫不亞于徐秀,很想暗自出手去找找郭竣的晦氣,可顧忌着六扇門和那個笑起來很讓人打冷顫的通天,也不好随意的出手。
老秀才摸了一下胡子道:“吳鴻呢?”
徐秀道:“如今他是縣丞,縣丞主管驿馬和巡捕,此間或許可以算計。”
老秀才有些遺憾的道:“蠻好當時屏退左右,這下該知道的人都會知道了,怕有變數。”
徐秀撅了撅嘴巴,似乎想起什麽,又嘆了口氣道:“的确不該打草驚蛇,這樣也沒什麽好想的了,只能如此。”
Advertisement
就在徐秀和老秀才商量着處理這事兒的時候徐揚端着一個盤子走了進來,上有兩樣腌菜和兩碗粳米飯,徐秀瞧了瞧面色一哭,倒了胃口。
聳着臉道:“這個……咱們吃這個嗎。”
老秀才端起米飯吃了一口疑問道:“就憑你的俸祿,你想吃什麽?山珍海味龍肝鳳髓嗎?”
徐揚低着頭不好意思的道:“阿牛啊,如果光靠你的俸祿,日常吃的,也只能如此了。”
徐秀想了一下貪污的念頭,随即就被打消,這不是自己可以接受的法子。
拍了拍肚子道:“只好委屈你了,五髒廟。”
吃着粗茶淡飯穿着布衣麻鞋,也不過是尋常日子,好日子後世過的太多,來到這裏既已如此,那就只好接受,徐秀如是想到。可惜嘗了幾口實在不怎麽好吃,皺着眉頭道:“有醬油嗎?”
徐揚搖頭。
“有辣椒嗎?”
徐揚好奇道:“那是什麽東西?”
徐秀只好閉嘴,辣椒還沒進中國呢。
又扒拉了幾口,不死心的道:“可愛兄送的老醋還有沒有呢?”
“有!永春老醋,美的很。”徐揚豎起了拇指道。
“拿來拿來!”
聽說還有,徐秀眼睛一亮,酸酸甜甜的開胃又消食,光是想一想就覺得有口水分泌。不料徐揚拿來的醋又苦又澀,比之以前吃的還要差。沒好氣道:“這就是可愛兄的永春老醋,美的很?”
徐揚摸了摸鼻子道:“可愛先生贈的永春醋已經不多了,您将就一下吃吃這尋常的醋吧。”
徐秀深吸了一口氣快速的扒拉了幾下便算是用過了午飯,埋頭在卷宗中折騰許久。可是肚子卻不争氣的響動了起來,先前那些飯食壓根就滿足不了五髒廟。
徐秀無奈灌了幾口涼茶就跑到院子裏到處轉悠。腦袋一直在高速的運轉想些有什麽可以賺錢的東西。
玻璃?不會弄,火繩槍?不會造,各式美食?不會做,經商?紙上談兵還行。那麽會什麽?讀書……
轉悠來轉悠去的徐秀不得不無奈的承認,自己這樣的人來到古代想要搞發明創造經商致富基本是不可能的,看書雖然很雜,但都是一些傳統文學方面的,極少涉及其他東西,這樣子看來,只好是另作他想了。
徐秀錘了錘手得意道:“或許可以去棋樓賭棋?”
老秀才斜着眼睛瞟了一下道:“聽說趙九成趙國手如今就在南京城設局,峻嶒,你要不要去會會他?”
“罷了,當我沒說吧……我會讀書,對呀,讀書!”
徐秀扭頭就走,徑直回了書房。既然會讀書,那麽便知明代小說業的發達。四大名著三本成書于明代,蘭陵笑笑生所作的奇書《金瓶梅》也誕生在這個時代。如今的文人多有寫話本的習慣,自己何嘗不能去寫上一筆。
然而寫些什麽卻是個問題,徐秀并不想去抄襲,自身記憶雖然上佳,但若說這能抄的跟原作一模一樣那也是一派胡言不需要去相信,若寫的不一樣,又怎能保障自己的文采能夠勝過原著,不要到時候毀了經典,造成後人沒得經典看,豈不是一個遺憾事。
如今神魔小說流行于世,後世聞名的包括《西游記》在內的《四游記》皆是脫胎明初《平妖傳》而來,但如今版本的平妖傳還未得到馮夢龍的增補改編,并不精彩。
徐秀想了一下:後世有《封神演義》、《開辟演義》皆從開天辟地而來,但前者由于有《西游記》美玉在前,文學性很是不如,而後者純粹是以佛家角度來談,好比如來佛讓盤古去開天這種事兒不管佛教是不是已經融入進了漢家文化,靠引度西方思想來做本國神話,那絕對是不舒服的。
只能瞧個熱鬧,并不能形成一種古代傳說的話語權。
若說後世網文中的神魔小說,則描寫的太過黑暗,這世道焉有以殺入道這種不公的事情?中國人信的是因果循環報應不爽。不管別人怎麽看,徐秀對這種東西嗤之以鼻,中國古代的文學創作皆遵從因果論,很講究邏輯,雖然可以不去信因果論,但用這種手法寫出來的小說,又怎麽會不精彩。因此也不願去采用網文的設定。
徐秀想來既然想要寫小說賺錢,那麽自然不能讓後輩兒孫小瞧了,要寫就要寫的好,寫的深,最好能完成一套完整的神話體系。想了幾分鐘對于筆杆子玩得溜的徐秀而言,差不多一個構思就出現了。
提筆寫道:
往古之時,何人傳道?上下未分,何人能考?幽冥鬼道,何人能知?無邊寂域,何人能識?
天地未得分明,陰陽未得明辨,古之天地,似有無形。
今作一本《開辟記》,夢語全是荒唐言……
如此題記便算完成,然而徐秀現在并沒有那麽多的時間去寫這麽一個明顯立意宏大架構龐大的神魔小說,只好暫且将這稿子放進書櫃,以待閑時去作。
……
不覺日上三竿,今日開衙斷了幾個案子,皆是小事。其實也不難理解,大案要案,甚至命案,這在一縣之地其實還是少數的,很少能夠碰上。絕大多數皆是那些個家長裏短左右閑話的事。
折騰的有點夠嗆。
徐秀同老秀才耳語了幾句,就聽伏聖圭道:“這麽做合适嗎?”
“有什麽合适不合适,他既然作得初一,那麽就還他十五。當然,我是為民請命。”徐秀哼道:“我堂堂知縣混的這般凄慘,每日粗茶淡飯,他一介縣丞卻把着個穩定的進項,也不曉得來孝敬主官。當然!他給我也是不會要的!”
只說這縣丞吳鴻主一縣之地的驿站與巡捕,這巡捕事物甲班捕頭與他一個鼻子出氣,乙班葛沖又是個寡言不合群的性子,若要對他下手,那麽在徐秀看來也只能是從驿站開刀。
且要說道說道此間的種種現實。
論明史提起驿站,不得不提的一個人便是李自成,這位爺振臂一呼來了一句“闖王來了不納糧。”先不說這句昏話基本是不能成為現實,但若說是一條宣傳戰的統戰标語,想必在傳統封建王朝而言,極其的厲害是一定的。
也先不管大明王朝究竟怎麽完蛋,自有後文與君辨析。但插一句教科書一般的答案李自成終結了明王朝那麽怎麽說都不會是個錯誤的答案。
只說這驿站是公家事物,理應朝廷承擔日常費用,表面上看來倒也的确如此,但其中深究開來。一句百姓最無愧的話能噎的那些官老爺們啞口無言。
一是驿馬民養官用,二是無償征用役夫修路。
洪武朝之時朱元璋曾說:“奢香歸附,勝得十萬雄兵!”就因為這位大明順德夫人修起了聯通貴州到雲南四川湖南的大道。而她開辟的驿站,如今王陽明先生正在那裏。
自秦始皇開辟秦直道以降,哪一朝哪一代的君王都要去修路,就能明白其中的重要性。大明的官道道路寬十幾丈,長六十至八十裏就設一個驿站。
到如今只有海南島還有大概兩三百裏的地方沒有修完,其他的官道遍布全國,從任何一點上了大道都能夠去往全國任何一個較為主要的城市,也就是靠了這個才使得大明朝的商業極其發達,若無有陸地交通,光靠河運和海運是不可能支撐得起明代商業的。
這是何等偉大的成就,是啊,好偉大的古代建設。卻不知是多少役夫累累白骨所開辟?卻不知哪一家哪一姓的主事之人能夠睜眼看一看這些無愧于天地的百姓?
倒是應了那句從古至今,唯有百姓最無愧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