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那是個雪夜,坤寧宮偏殿産房中皇後的嘶喊聲不絕于耳,殿外風聲陣陣,大雪紛飛,仿佛吹在每個人心上。

娜仁手上捧着一碗熱茶慢慢啜着,身上嚴嚴實實地圍着一件大氅,抵禦着京中冬日的嚴寒。

皇後宮裏的人都亂了手腳,從小茶房到偏殿來回奔波着,也沒人顧得上給正殿的炭爐子續火。

康熙圍着大氅在院子裏來回踱步,極得熱鍋上螞蟻一樣,哪裏顧得上冷不冷。其餘人坐在殿內也不好開口,還是娜仁,待手上的熱茶也沒了溫度,便歪頭命:“瓊枝,尋個法子,炭爐子續上。叫皇上進來,多冷的天在外面吹風,別沒等見了兒子就染了風寒,屆時也別想看孩子了!女子頭胎多半艱難,他在外面多極也無用,反而令皇後分心!”

瓊枝忙應着聲,出去未多時,康熙昂首闊步地進來,在門口撣撣大氅上的雪珠,徑直往上首坐了,眉頭皺得很緊,“皇後已進去許久了,怎麽還沒個動靜。”

“你是頭回經歷這事嗎?就說如今,宮中這兩個孩子出生時哪個不是折騰許久?且放寬你的心吧,安坐下,不然叫皇後知道,還要為你分心。”娜仁剛說完,阿朵打外頭走進來,道:“老祖宗和太後娘娘遣奴才來看皇後娘娘如何。”

康熙忙道:“風雪交加,天氣寒冷,還請老祖宗與皇額娘不要出來走動了。皇後這邊極好,太醫說胎位很正,叫老祖宗與皇額娘不必擔心。”

阿朵道了聲“是”,便去了。

她走了,康熙強定下心坐了一會兒,聽着皇後苦痛喊聲未停,又從正座站了起來,抖抖袖子就往西暖閣走。

娜仁眼看着他拈香拜了一番回來,坐一會兒,又去拈香拜,心中又是好笑,又是無奈,也不好說叫他消停一會。

見他這般焦急,佛拉娜抿抿唇,垂着頭默默不語。

殿內一時安靜,忽地又有一人從殿外進來,向衆人磕了個頭後便向着佛拉娜急急道:“主兒,小阿哥哭鬧不休,已有些嗆喘了,雀枝姐姐讓奴才來叫您回去看看。”

佛拉娜一急,忙忙從椅子上起來,康熙也看了過來,她懷着些微的期待看向康熙,卻見康熙抿着唇眉頭緊鎖地又坐下了。她心裏一時酸酸麻麻,滿是說不出的滋味。

将被她攥得亂成一團的絲帕攏入袖中,佛拉娜向着康熙一欠身,沉下心道:“妾告退。”

“承瑞如何,遣個人來說一聲。”康熙道:“若是無事,你也不必折騰了,好好陪陪承瑞吧。”

佛拉娜吶吶應了一聲,微微垂首退了兩步,轉身出去了。

Advertisement

皇後疼了一天一夜,衆人也在坤寧宮坐了一天一夜。

眼見過了子時,皇後的呼痛聲漸弱卻還是沒有好消息,康熙的拳頭攥得愈緊,茶一盞一盞地灌下去,仿佛要撲滅心中的火氣與急躁。

娜仁心裏倒是有譜,她清史了解雖然不多,但是清穿小說看得多啊!她現下心中對皇後平安生産懷揣着一萬分的信心,故而并不着急,只是看着康熙這樣子,又不知該從何處開口勸。

清梨開口,打破了一室的岑寂,只聽她道:“皇上,要到了早朝的時辰了,您看——”

康熙後知後覺,看了眼殿內的西洋鐘,擰着眉,臉色不大好看,又望了眼偏殿的方向,才命人傳:“今兒個早朝免了吧。”

“嗻。”梁九功忙忙答應,沒一會太皇太後又遣人來問,正說着話,忽聽一聲清脆的嬰兒哭,打破了所有的緊張急切,只聽有人歡歡喜喜地喊:“皇後娘娘生了!是個小阿哥,三斤七兩,母子均安!”

而後似乎外頭所有人都在高喊這句話,娜仁不由自主地跟着松了口氣,康熙下意識地狂喜,半刻之後,有嬷嬷抱着一個鵝黃襁褓走進來,康熙小心翼翼地接過來抱了抱,後知後覺地問道:“小阿哥三斤七兩……”

“回皇上,小阿哥雖偏瘦些,卻是無妨的。”穩婆臉上堆滿了笑,“皇後娘娘骨架未成,小阿哥若是再大一些,生産便要更艱難了,可見小阿哥是個知道心疼人的。等日後,乳母好好喂奶,到了滿月,保準就是個白白胖胖的小阿哥。”

康熙這才再度笑了起來,細細地觀察着小阿哥的眉眼,連聲道:“這眼睛生得像皇後!”又道:“此為朕之嫡長子,承萬民之期許而生,昭示江山萬年後繼有人,朕為他取名‘承祜’。快,朕要去奉先殿給汗阿瑪上香,告訴列祖列宗後繼有人。”

他大手一揮厚賞了坤寧宮上下、為皇後接生的穩婆太醫們,又忙命人去給太皇太後與太後報喜。

昭妃此時才起身款款一禮,“‘曾孫壽考,受天之祜。’恭喜皇上,喜得嫡長。”

康熙笑看她一眼,“平時看你不言不語,偶然一句,倒也能說近人心裏,可知沉默之人并非不會說話。”賞,宮中上上下下都要賞,你們幾個——每人一匣合浦珠!

“謝皇上賞賜。”

小阿哥最後被抱到阿哥所去,清梨微微有些詫異,與娜仁她們一道出去的時候,小聲問:“竟然不讓皇後把承祜留在身邊養?可承瑞都被留在鐘粹宮了,皇上這是什麽意思?”

“承瑞是身體虛弱,有親身額娘照顧更為貼心,承祜卻是‘承萬民之期許、昭示江山後繼有人’,哪能一樣?”娜仁道:“況且把承祜放在阿哥所養,本也是皇後的意願。”

清梨聽了默默半晌,道:“皇後不愧是皇後。”

“規矩規矩,偶一特例也罷,若人人都要破了規矩,宮廷顏面何存?”昭妃一語中的,指出其中關竅,“況且,皇後也不希望,大清的嫡長子,被人說‘長于婦人之手’。”

她不過是就情勢分析,娜仁卻輕哼一聲,“長于婦人之手,誰不是婦人生出來的?”

昭妃斜她一眼,微帶些笑意,“你這話說的,人家又不知指這個。”

“好了,快回去吧,熬了一夜了,我也是困得要命。”清梨感嘆道:“這一夜坐得我呀,腰酸背痛,再不散,我就要哭了。”

承祜出生,太醫斬釘截鐵地說小阿哥很健康。

而後宮中的嫔妃‘們’就開始花式求子,主要當然是佛拉娜與赫舍裏氏,灑在宮外的香油錢不勝其數,娜仁只有拜服,真想對她們說一聲:“大佬,有錢。”

皇後自生産後,正經虛弱了幾日。這日有些精神,倚在炕頭逗了會小阿哥,聽秋嬷嬷在旁道:“皇上那日說的話,又給咱們阿哥取了個這麽個名字,可見對咱們阿哥有非同一般的期許。娘娘您後半生,可以有個着落了。”

皇後搖頭輕笑,剛要開口,蘭嬷嬷已道:“你這話說得可不是。皇上越是這樣說,咱們越是要好生警惕,難保前朝後宮哪起子紅眼的小人為了給自己的孩子、外孫鋪路,就向小阿哥伸手。你在小阿哥身邊,定要萬事小心戒備。”

秋嬷嬷肅容點點頭,皇後道:“嬷嬷們想得細致,也是。本宮卻不知道,這孩子得了皇上這樣重的期許,究竟好是不好。”

殿內熏着藥香,是太醫為了替她調理身體想出的法子,說是能彌補虧虛的氣血,已經燃了好幾日。她如今就覺得一呼一吸之間均是藥氣。也不知那些太醫們用了多少心思,難得那藥氣雖濃,倒不叫人煩心。

雖如此,皇後還是微微擰了擰眉,在鼻前扇了扇,問:“今兒還沒到時候嗎?”

宮女掐着時間上來,正好把香爐搬下去,皇後緊鎖的眉心松開,面上卻仍帶着幾分愁态,感慨:“你只看歷史上那些個嫡子,有哪一個有好下場的呢?罷了…… ”

皇後不欲多提,蘭嬷嬷也不知從何處勸,又聽皇後問納喇氏的胎,因答道:“章太醫說了,納喇小主身體仍有些不足,腹中龍胎雖是個小阿哥,卻長得不大好。納喇小主應該也知道了,從宮外搜羅來不少安胎的好方用。”

蘭嬷嬷說着,微微一頓,一面思忖着,一面道:“納喇小主心思缜密,延禧宮被圍得水洩不通鐵桶一般,等閑人無法伸手進去。納喇氏應該也把宮中的人脈交給納喇小主一部分,不然僅憑納喇小主一人,絕對無法做到這個地步。”

“得了個龍胎,跟得了金疙瘩似的,護得那樣仔細。那日您生産,她也托病沒來。”秋嬷嬷諷笑道:“如今龍胎還不是養得不好?”

“嬷嬷!”皇後面色微沉,道:“背後道人口舌,叫人知道了不好。得了龍胎,珍惜是應當的。她缜密些倒是好,省了本宮的事兒。我這邊懷着孩子、坐着月子,沒有心思分出去照顧她這一胎,萬一真有哪個膽大包天向龍胎伸手,本宮為後宮之首,豈不也有責任?她還算為我省了事情。”

宮裏沒有不透風的牆,皇後這話很快叫太皇太後知道。彼時娜仁正在太皇太後身畔調香,太皇太後揮退了宮人,對娜仁随口道:“皇後是個聰明人。”

“聰明人,才不至于做那明晃晃的損人利己之事。”娜仁微笑着接了一句。

“說到底,這後宮啊,是永遠不會真正平息的。阿彌陀佛,我也到了安心頤養天年的時候,随她們吧,皇後是個心理有準的,有她壓着,翻不出天去。”太皇太後眉宇間似有幾分感慨,長嘆一聲,道。

宮裏添丁,還是皇後嫡子,生來康健,是頭等的大喜事。

一整個年,宮中都過得熱熱鬧鬧的,進了二月裏,又是納喇氏産期将近,太醫也道還算穩妥,又斷定是個小阿哥。

康熙沉浸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将要連續添丁的喜悅中,卻不知樂極生悲,自顧周而複始。

二月,宮中再度添丁,納喇氏平安産下一子,先天弱,需得用心照料。

康熙循當日佛拉娜的例,允納喇氏養被取名承慶的小阿哥在身邊,納喇氏婉言相拒,直道不願因以及之身壞了規矩,康熙對此不置可否,小阿哥被養在阿哥所裏,也是一群人精心照顧,其實也不必在額娘身邊差多少。

三月,三阿哥滿月。

将将過了一個月不到,鐘粹宮大阿哥承瑞感染風寒,卧床不起。

一開始沒幾個人覺得承瑞這一次的病會如此兇險,只當是尋常風寒,佛拉娜日夜照顧,也沒覺得會有多嚴重。

然而這病就是拖拖拉拉的許久沒好,卧床半月,高熱不退。康熙焦急萬分之下從民間召來一位名醫聖手,兩劑方子退了熱,風寒勉強好了,哮症卻犯得很厲害。

娜仁去看的那幾回,只看他小小孩子咳喘起來滿臉通紅是汗,嗆咳着用力地仿佛要把肺都咳出來,呼吸急促,喘起來聲音好像舊風箱,呼哧呼哧的。

使人心驚肉跳。

她從承瑞的卧房裏出來,見到佛拉娜倚着廊下的柱子發呆,短短一二個月裏,她整個人消瘦得不成樣子,妝發懈怠,神情憔悴。

見娜仁面色沉重地出來,她眼圈不知不覺地就紅了,強忍着淚意看向娜仁,“你……瞧了承瑞了?”

“是,太醫怎麽說?”娜仁走過去,拍拍她的肩,問。

佛拉娜張張口,想要說什麽,卻又哽咽着連話都說不成了,只将頭砸在娜仁的肩上,眼淚如蜿蜒不絕的水流一般,盡數落在了娜仁肩膀的衣服上,她緊緊咬着唇,咬得唇上血肉模糊,才沒讓哭聲傳出來。

遲疑半刻,娜仁擡手輕輕撫了撫她的背,低聲道:“哭吧,哭吧。”

“……我的孩子,他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佛拉娜強止住眼淚,用絹子狠狠拭擦兩下,聲音猶帶哭腔悲意,“他來這世上走一遭,讓我苦苦為他操心難過,一日子女孝道都未曾盡過。老天爺他怎麽忍心,怎麽忍心啊!”

娜仁看她哭成這樣,也覺得鼻頭發酸,扭過頭去,道:“你哭吧,哭出來好受些。那孩子離不得你,等會我就走了,改日再來。”

“不必來了。”佛拉娜強扯扯嘴角,似乎想要笑一笑,卻笑得像是苦瓜一樣苦,“你身子本也不好,都說這病到垂死的人——”

她舍去往日溫柔端方的模樣,似乎想要灑脫一回,卻怎麽也做不到,最匆匆止住話音,倚着柱子痛哭出聲。

看她這樣子,娜仁心裏很不好受,閉上眼不忍看她,張張口,又不知怎麽勸。

原是早知,一切皆為徒勞。

這樣大的事,自然是不敢瞞太皇太後的。

許是心中早有準備,與承瑞又不大親近,太皇太後聽到的時候只是下意識地擋住了趴在炕上把玩着花布縫出的大象的皎皎的耳朵,然後神情複雜地輕嘆一聲,便未多言。

娜仁就知道了其中的意味,沉吟一會,道:“皇上會很傷心。”

“傷心也有限,你看着一二年,皇帝疼皎皎,如今疼承祜、承慶,卻不敢疼一疼承瑞。”太皇太後道:“只是苦了馬佳氏,小小年紀,喪子之痛,怎麽經受得住呢?”

娜仁低聲喃喃道:“會撐過去的。”

一切總會好起來。

五月裏,宮裏辦了場喪事。

小小的承瑞,最後還是沒有過上四歲的生辰,拿到汗阿瑪許諾的小寶劍。

冥冥之中,命數早定。

承瑞去世,是大家早有預料的,故而除了佛拉娜與鐘粹宮的那些人,真情實意萬分悲切的也沒幾個。康熙傷心些時日,然膝下另有嬌女幼子承歡,前朝大權在握政務繁忙對承瑞這幾年也不是十分親近,傷心的勁頭過得很快。

宮人們各有其主,從前服侍承瑞的那些人又被派去別處,鐘粹宮中衆人仍以服侍佛拉娜為要。如今郁郁在其中走不出來的,便只一個佛拉娜了。

康熙不忍她繼續沉溺在喪子之痛中,苦勸無果後将馬佳夫人召入宮中陪伴佛拉娜,母女二人相伴十幾日,佛拉娜逐漸打起精神來,又開始一碗一碗的苦藥湯子灌下去。

因憐她痛失愛子,康熙也還算配合,又命太醫為她看診調養,盡全力想要再與她一個孩子。

好歹心裏再有個念想。

然而接下來宮中再有孕的,卻不是佛拉娜,而是董氏。

算算日子,五月裏有的,滿了兩個月就被查出來,如今胎像不大穩,正卧床安胎。

娜仁聽聞她是按皇後的話吃了兩劑藥,正是清梨手裏那個方子,心道皇後還算真心為身邊這幾個人着想。董氏是她帶入宮的陪嫁,侍奉了康熙成了宮中嫔妃,總要有個孩子,日後也算有個寄托。

康熙對此大喜,賞了董氏之父一個虛職員外郎。

倒也沒什麽實權,不過擡一擡董氏的出身,好叫未來的皇嗣外家好看些。當日的張氏,他也是這樣做的,可惜張氏後來壞了事兒,自然談不上什麽蔭蔽家族,她父親的官位也被奪了。

皇後對此表現得十分大度,先是将董氏一家都去了奴籍,然後還交代家裏給董氏家置辦了宅院,給買了下人,置辦田地。日後有田地産出、董氏之父虛銜的俸祿,董氏再接濟一些,不愁日子不好過。

這些事情她是做得仁至義盡無可指摘,董氏對此感激涕零,待皇後更為忠心。

娜仁對此啧啧感慨:“皇後一看就是做大事的人,舍得下本錢!”

“皇後待親近人本就不錯。董氏自幼服侍她,又是一番恩義。”昭妃道:“即使不如你待瓊枝,多少也比得過豆蔻竹笑了。”

娜仁哈哈朗笑幾聲,“你這比喻可極有意思,我還是頭次聽到。不過拿董氏的身份比我身邊的人,可不妥當。”

昭妃呷了口茶,神情淡定極了,“咱們幾個說話,有誰會知道呢?就算我在這說我要造反……”

“皇上會知道的。”娜仁難得正經,“我會竭盡全力保你性命送你出宮,卻絕不會看着你傷了他。”

昭妃輕描淡寫地牽牽嘴角,算作笑了,“能讓慧妃娘娘甘冒天下之大不韪救我,我也算沒白活一生。”

清梨拄着下巴在旁邊饒有興致地看着她們兩個磨牙,等她們紛紛歇戰喝茶的時候,才笑對昭妃道:“昭妃姐姐如今也口齒伶俐起來了。”

“豈敢豈敢,這不都靠歷練。”昭妃寵辱不驚,微揚下巴,淡定地接受褒獎。

清梨“噫——”了一聲,意味深長地看着她,道:“我少年時聽說書人說,有含冤鬼魂,生前願望未了,死後便奪人身體,再世為人,以全癡念。”

“莫非——”她眯着眼睛看向昭妃,昭妃随口道:“奪舍之行為天地所不容,當承九霄雷火,死後魂散天地。”她淡淡看了清梨一眼,道:“坐如鐘。”

清梨仿佛夢回年少噩夢,下意識地挺直脊背,昂首挺胸。但見她下巴微揚,唇角噙着七分微笑,雙手交叉置于小腹前,俨然是一副世家淑女的優雅模樣。

“真是人模人樣。”娜仁動手為她們添茶,感慨。

清梨權當好話聽,笑眯眯道:“哪裏那裏,您過譽了。”

“你這臉皮啊,與當年可是真‘不可同日而語’了。”娜仁啧啧稱奇,呷了口茶,又有些感慨:“都說時光如梭催人老,我怎麽覺着,你是臉皮越來越厚了呢?”

清梨繼續笑眯眯道:“不敢當,不敢當。”

“後兒個出宮,給我帶兩匣子食味軒的點心,要桃酥、霜頂雪梨、滿天星、金絲餅。旁的你就看着買些吧。”娜仁毫不客氣地道:“若他家有新鮮的魚鲊,也給我帶一包。”

清梨嘆道:“好不容易出宮一趟,倒成了叫你使喚的人了。你要這樣多東西,自己怎不去呢?”

“出宮多麻煩,逛一天累得要命,也沒什麽有意思的東西。”娜仁說着,又促狹而暧昧地對着清梨笑了笑,“況且皇上眼看是要帶你出去逛一逛,我橫插一杠,算什麽事兒?”

清梨撇一撇嘴,到底還是把娜仁說的都記下了,又問昭妃有什麽想要的沒有。

昭妃只叫她給帶兩壇酒,指名要知味樓進的常州蘭陵酒,清梨道:“你也真不客氣,算準了後兒個是他家進酒的日子,他家那蘭陵酒緊俏,賣起來人山人海的,我只能叫人去碰碰運氣了。”

昭妃也不嫌棄,挽袖為她添了茶,有求于人,态度當然溫和幾分:“有賴清梨了。”

那日本是康熙有意帶清梨出宮去逛逛,本也問了娜仁,捎帶娜仁一個出宮當然不算什麽,倒時候由其勒莫格陪娜仁逛,大家兵分兩路,再同時回宮,也算出去玩了一番。

不過娜仁對逛京城的街市并沒有十分的興趣,這幾天又懶得動彈,搖頭拒了,自在宮裏玩着女兒與昭妃說話。本來怎麽也得晚間,清梨才能帶着東西回來,沒成想當日晌午剛過,一行人就回了宮,康熙與清梨都十分狼狽,侍衛們也有挂彩的,康熙面色鐵青,一拳捶在炕上:“查!哪裏洩露了風聲,為什麽一到酒樓已經有人埋伏?!”

是遇刺了。

清梨坐在他旁邊,微垂着頭,咬着牙像是在忍耐什麽,面色也不大好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