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感謝大家的支持,鞠躬! (36)

。整個公主府的規模十分大,單是君娴住的院子就有五近,加上前院、書房、花園、馬場,一時之間出了紫禁城,整個京城再也沒有比這更大的府邸了。

海蘭珠覺得就住兩個人,實在沒必要這麽大,說出來卻被皇太極回了一大堆理由。

“娴兒的親事可是滿漢聯姻,爺這是要給天下人看。再說蘭兒忍心委屈娴兒麽,府邸大娴兒可以跑馬玩兒麽,以後等娴兒孩子多了,可以一大家子一起住在府裏。”

海蘭珠想想也覺得對,就接受了,而且主動承擔起了說服女兒的重任。

十月十日是黃道吉日,且象征十全十美,這一天君娴出嫁。

這次的婚禮甚至比當年君卿的婚禮還要盛大,皇太極自認為委屈着了女兒,打開國庫和宮裏的內庫,把所有看着順眼的東西全部寫在了禮單上。

若不是海蘭珠攔着,怕他會把整個紫禁城的奇珍異寶搬到公主府去。

不過單這些也忙壞了禮部的官員,這明顯的超出了十倍八倍,讓我們怎麽操作?

人的主觀能動性是無窮的,跟皇太極商量發現陛下毫不退步後,禮部召開緊急會議,最終拟定方案,整個家裝分暖房、陪嫁、補妝三部分。先送一大半進公主府暖房,大婚當日擡一部分陪嫁,婚禮過後三朝回門再把最後一部分的補妝擡進去。

一大早天還沒亮,海蘭珠就起來,親自看着高娃給女兒梳頭。怕女兒适應不了新婚生活,她讓高娃做了女兒的陪嫁,有了經驗豐富的高娃,她這做額娘的也能放心。

“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發齊眉,三梳梳到兒孫滿地,四梳梳到四條銀筍盡标齊。”

經驗豐富的老嬷嬷給君娴梳着頭發,一句一句的念着,配合着滿屋人喜氣洋洋的笑臉,似乎真的可以看到面前的這個小丫頭過着幸福的生活,直到白發蒼蒼、兒孫滿堂。

海蘭珠看到身着一襲紅衣的女兒,十六歲的她身量已經長開了,鵝蛋臉上長着一雙明亮的杏眼,咕嚕嚕轉着的看向她。

“女兒舍不得額娘。”

聽到這話海蘭珠險些沒哭出來,“娴兒乖,宗澤那孩子是個好的,以後好好跟他過日子,想阿瑪、額娘了就回宮看看。”

皇太極今早罷朝了,礙于規矩他只是站在門外面。不過随着蘊靈覺的加深,他現在已經完全可以用精神力看到裏面的情況。

Advertisement

那麽漂亮的女兒就要便宜別人家的小子了,他好想現在下一道聖旨:女兒不嫁了!

于是到了吉時高高興興來迎親的範宗澤,看到的就是站在門外,一臉陰郁的皇帝岳父。他趕緊跪下請安,再起來時卻看到,岳父那眼神跟要殺了他似得。

不過家中有個妹妹的他可以理解,如果哪天妹妹要出嫁了,他也不會開心的。

果然進了院子,君卿君盛君揚三道關卡在等着他。

過五關斬六将,若不是最後看快要誤了時辰,君卿故意放他一馬,範宗澤今日怕是娶不到媳婦了。

終于把人接上轎,到了公主府,拜完天地他才長舒一口氣。

掀起蓋頭來,看着坐在床上的娴兒,她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美。以後,她會是他的妻,唯一的妻,他們會相伴到老,生很多很多的孩子。

君娴也覺得宗澤哥哥比以往的任何時候都要好看,她不由得癡了。

高娃看這兩人癡癡呆呆的對望,也沒破壞着好氣氛。左右公主不用伺候公婆,由着他們吧。她朝房內的其它下人打了個眼色,衆人魚貫退出,然後把房門關上。

“宗澤哥哥。”

君娴忍住羞澀,叫了一聲,然後把頭深深的埋下去。

“娴兒,是不是要改稱呼了?”

君娴擡起頭,看到他那星輝般的眼眸溫柔的看着她,似乎要把她真個人溺斃在裏面。

“傻丫頭,以後要叫夫君、或者爺。”

君娴呆呆的點點頭,“爺。”

“乖,餓了吧,先吃點東西吧。”

範宗澤把她拉起來,兩人吃了點東西後,又進入對望階段。

“娴兒,再叫一聲爺聽聽。”

“爺。”

“再叫一聲。”

……

這一刻。兩人成了傻子,樂此不疲的重複着這兩句話,直到外面傳來高娃重重的咳嗽聲。

範宗澤擡頭一看,天色已經很晚了。

“娴兒,我們安置吧。”

說完他打橫抱起起忸怩的小人兒,溫柔的把她放在床上,然後放下帳幔,自己也鑽了進去。

常年習武,即使在黑暗中,範宗澤也能看到娴兒那羞澀中帶着幾分好奇的小眼神,看來她也不是對他全然沒有感覺。

知道了這一點,範宗澤覺得無比的幸福,他溫柔的脫下他的衣服,然後膜拜般的親吻着她,直到把她親的蜷起腳趾。

等待她足夠濕潤後,他附在她耳邊:“娴兒,宗澤哥哥要進去了。”

君娴暈暈乎乎的,無意識的重複着“宗澤哥哥”,然後她感到一個硬挺的東西貫穿了她的□。

“痛。”她驚呼出聲。

範宗澤卻覺得十八年來從未這麽滿足過,被那緊致的甬道包裹着分|身,聽着娴兒喊他宗澤哥哥,看着她那張迷人的臉,他覺得這十幾年來夜夜的思念不算什麽,有這一刻就足夠了。

君娴死死地抱住身上人的腰,試圖阻止他的動作。果然他停在裏面不動了,改為像先前一樣親吻她,慢慢地她覺得身體發熱。

“宗澤哥哥,動動。”

君娴本性單純,現在她覺得身下有些空虛,而且宗澤哥哥似乎也很難受的樣子。

範宗澤宛如聽到了天籁,得到特赦的他,顧念着身下人的感受,一下一下的進出起來。

門外的高娃,聽到裏面傳來的高高低低的呻|吟聲,臉上露出溫和的笑意。她看着海蘭珠格格長大,又看她生下君娴公主,如今公主也嫁的如意郎君,她感覺內心十分欣慰。

與此同時,一道宮牆之內,海蘭珠再次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不過這次她并沒有推脫,娴兒出嫁了爺心情不好,她要多陪陪他,今晚就由着他去吧。

皇太極起初心情很郁悶,拉着蘭兒喝了許多的桃花酒,然後趁機把她壓倒在桃花林中。不過看小人兒如此配合,他也慢慢地忘卻了憂傷,娴兒總歸離他這個阿瑪不到二裏地,就當她現在還在宮裏吧,反正他要見女兒沒人能攔得住。

蘭兒難得如此放得開,他得好好把握這次機會,于是他開始全心全意的想着怎麽跟小人兒來點新的花樣。

一夜餍足皇太極心情一片晴朗,只是當天明時,前方傳來的消息直接破壞了他的好心情,八旗沒出事,那幫子人竟然敢生事,真是死不悔改!

作者有話要說:娴兒出嫁咯,猜猜發生了什麽事兒~

為了下一期的榜單字數,明天12點更新。

☆、138抗倭

江浙一帶傳來消息,倭寇登陸沿海,随着長江逆流而上,大肆劫掠當地居民。

舉朝嘩然,尤其是那些滿族親貴。他們大多是跟着努爾哈赤的老人,以前燒殺搶掠慣了,新皇即位後開始約束他們。老一輩的是有些不服的,但皇太極幾次嚴厲的懲罰下來,他們也就慢慢改了這習慣。

如今他們這些爺沒搶,那些人敢來搶?江浙可是他們的地盤,這不是打他們的臉麽。

滿人是最要臉面的,倭寇的這種行為,他們表示受不了。

于是在朝輪休的大臣們紛紛請命,尤其是阿敏,他本來就是*打仗的性子,一休息就渾身不對勁兒!

“皇上,臣請命出征。”

下面那些爺們也不甘人後,被人欺負到家門口了,必須得找回場子。

皇太極是震怒的,昨夜蘭兒任他折騰,一大早他心情正好,沒想到剛上朝,就聽到倭寇入侵。知道後世歷史,那甲午戰争之類的、還有後來的侵華,皇太極是最恨這幫子人的。

他對他們的厭惡程度,甚至比對上一世強占蘭兒的林丹汗還要深。

不過以八旗騎兵現在的海戰能力,大清目前還真拿這幫子倭寇的大本營島國沒辦法。打不到本家去,先把他們趕出去也是好的。

“齊親王、鄭親王,朕命你們即日起出兵江浙。”

“臣領命。”

阿敏喜形于色,皇太極心裏突然不煩躁了,阿敏去的話,他能想象那幫子倭寇的命運。而濟爾哈朗,他應該能監督阿敏不要擾民吧。

君娴三朝回門的時候,正是阿敏和濟爾哈朗帶着大軍開拔的日子。

為了能第一時間見到*女,皇太極沒有去親送大軍,而是早早的下朝,在關雎宮等着倆人。

君娴也挺想阿瑪額娘的,所以當夜她沒讓範宗澤碰她,就怕第二日沒精神起不來。這不一大早她就過來了,一同來的當然是正在婚假中的範宗澤。

皇太極見到女兒那個激動啊,海蘭珠也有點想女兒,娴兒這一走,她總覺得差點什麽事兒。好在君卿的福晉瓜爾佳氏有孕了,盼孫子的心情沖淡了她對女兒的思念。

君娴和範宗澤拜了阿瑪額娘後,海蘭珠把女兒拉到身邊坐下,同時也讓旁邊站着伺候的太子妃坐下。

“你嫂子就是多禮,額娘讓她安心養胎,她非得要過來伺候。”

“伺候額娘,媳婦兒高興。這天下想伺候額娘的人多了去了,媳婦若是再不搶,就沒那機會了。”

瓜爾佳氏這一番話很讨巧,這屋子裏的人都是很喜歡海蘭珠的,讨好了海蘭珠,就等于讨好所有人。

“你這孩子,就是嘴甜,娴兒能有你一半啊,我這做額娘的就放心了。”

海蘭珠看着面色紅潤的女兒,看來她這幾天過得不錯。再看範宗澤看向她的眼神,跟皇太極生活了二十年,她自然知道那是*極了一個人的眼神。

如此她也就徹底放心了。

“額娘,女兒哪有那麽差,雖然比不上嫂子,但也就只差那麽一點點啊。”

“宗澤你說,娴兒怎麽樣?”

海蘭珠話鋒一轉,突然來了打趣小夫妻的心思。

皇太極立刻看向範宗澤,他要是敢說一句不好,看他怎麽收拾他。

範宗澤本來有些紅的臉,一下漲的紫紅,他支支吾吾的說道;“公主哪都好,哪都好。”

哈哈哈……,他那憨厚的表情逗樂了大家。

君娴有點惱怒的瞪了範宗澤一眼,宗澤哥哥平日那麽聰明,怎麽這時候就這樣了。

“額娘你欺負女兒!”

君娴起身跑到阿瑪身邊,抱着他的胳膊求安慰。皇太極也在笑着,看女兒過來了,忙做嚴肅狀,咳嗽一聲。

君卿和君盛進來的時候,關雎宮裏正是一片嚴肅。

兄弟倆對視一眼,“阿瑪、額娘,你們都知道了啊?”

海蘭珠疑惑的看向兒子,知道什麽啊?君卿知道壞事了,額娘壓根不知道,那事情還沒傳開。

“怎麽了,卿兒說說,是不是出了什麽事兒!”

聽到父皇的話,君卿也只有硬着頭皮上了,“回阿瑪、額娘的話,剛才兒子和二弟回來的時候,去找三弟,卻在他的桌子上發現了這個。”

海蘭珠接過君卿手裏的東西,是一封信,那歪歪扭扭的大字一看就是君揚寫的。

打開一看,她立刻大驚失色。

“爺,這可怎麽辦?”

皇太極拿過信,一目十行的看完,“這臭小子,這麽大的事兒也不知道說一聲。”

君娴回門的那種喜悅氣氛立刻煙消雲散,君揚今年還不到十歲,竟然私自混進阿敏的軍隊了,去了江浙,這怎能不讓人擔心?

“額娘,弟弟功夫很好的,昨天打布庫,我都沒打過他。”

君盛安慰着額娘,其他人也都安慰起了海蘭珠。皇太極的動作最直接,他給阿敏去了一封信,讓他把君揚送回來。

大軍半夜出發,現在已經走出北京地片兒了。等到阿敏的信回來時,已經是晚上。

皇太極看君揚那小子沒有一同随信回來,就知道事情不妙,等看完信上的內容後,他又氣又笑。

“蘭兒,那臭小子竟然勸服了阿敏,還讓他做了副将。”

海蘭珠有些失望的接過信,看完之後她跟皇太極的表情一模一樣,這孩子究竟是随誰啊。他竟然用了巧辦法,跟阿敏拼起了智慧,一根手指頭讓他站不起來。

打賭輸了的阿敏無法,只好留下了他。信中他寫到:将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侄子是難得的帥才,臣定會保護好他的。

“蘭兒且放心,行軍打仗的事阿敏想來是說一不二的,他既然保揚兒平安,那揚兒就不會有事的。”

君娴陪着額娘坐了一天,如今看也跟着阿瑪安慰着額娘。

“倒是委屈娴兒了,你回門都在陪額娘。”

“額娘這麽說不跟女兒見外了,揚兒也是女兒的弟弟,女兒也是擔心他的。”

這樣想着,她心裏卻合計着,等着弟弟回來,定讓宗澤哥哥制住他,然後她這個做姐姐的好好教訓一頓。

天色已晚,用完晚膳後,皇太極又在補妝的基礎上填了一大堆的回門禮。于是固倫悫懿嫡長公主回府時,後面跟着的馬車,一直從皇宮門口連到公主府門口。

弄得君娴和範宗澤哭笑不得。

“爺以後就要被娴兒養着了。”

範宗澤內心有些緊迫感,好在他從小在皇宮陪讀,見慣了富貴,不然換個人不是被這富貴晃花了眼,就是被自卑心壓得擡不起頭來了。

“那爺以後都聽娴兒的,娴兒保證你吃香的喝辣的。”

範宗澤立馬狗腿的點點頭,然後坐過來,“為了能吃香的喝辣的,爺先給娴兒按摩一下。”

君娴翹起嘴角,躺在他懷裏,宗澤哥哥對自己如珠如寶,婉兒姨喜歡自己更甚宗澤哥哥,雖然嫁人了,但她現在的生活竟跟出嫁前沒兩樣,甚至更幸福。

範宗澤摟着懷中的小貓咪,心裏卻合計着,現在伺候她舒服了,晚上再來“吃香的喝辣的”。

被紫禁城裏一幫子人擔心的君揚,如今卻像脫缰的野馬。從小開始他就羨慕那些可以上場打仗的人,可阿瑪依他小為由,遲遲壓着不讓他進八旗。

他今年虛歲已經十一了,自認為是個大人了。

“阿敏叔叔,看我厲害不,一眼就認出了那個倭寇。”

阿敏看着得意洋洋的君揚,這小子還真有那麽幾分本事。今日大軍照常行進,他卻突然領了幾個人快速向左側走去,他正納悶氣恨這小子沒紀律時,他卻抓來幾個腔調怪異的人。

一審問,竟然是倭寇。

君揚從母體時就吸收溫泉水,從小耳朵很靈,空曠的地方能聽到好遠的聲音。這不他聽到幾人叽裏呱啦的說着什麽,那話他聽不懂。

腦袋瓜一轉,直隸境內怎麽會有人這麽說話,他感覺不對勁,就帶人去了。

也合該這幾個倭寇倒黴,他們是路癡,同大部隊走散後,一路迷迷糊糊地,竟然走到了這裏。

通過這幾個人,分辨了倭寇的特點後,加上順風耳。

沿途的倭寇倒黴了,大軍路過之地,他們幾乎都被君揚揪了出來。阿敏沒有手軟,審問後沒用的直接當場砍了,對于這些敢打爺們臉面的人,他向來毫不手軟。

那些可以提供線索的,被他留了下來。起初這些人口風很嚴,但耐不住阿敏花樣多,滿清十大酷刑上一遍,誰能扛得住啊。

一個個還不是乖乖的開口,說出了自己知道的一切。

于是困擾中國沿海地帶千年的倭寇倒黴了,以前恪守禮儀之邦的明朝人,逮住他們也只會驅逐。但這次來的那長辮子的将領,竟然那麽殘暴。

“你們是禮儀之邦,不能殺我。如果你放我回去,天皇陛下會誠摯的感謝你的。”

小泉晉三是一個資深倭寇,也是倭寇中的大頭目。他專職搶殺漢人二十年,一口蘇南方言說的可溜了,如今正代表全體倭寇,向清軍談判。

君揚噗嗤一聲笑了出來,哪有這樣的道理,這些人在此地燒殺搶掠這麽多年,現如今竟然有臉說出這種話,果真是人不要臉天下無敵麽?

阿敏雖然在長期的作戰中學會了漢話,但那僅限于北方方言。他表示聽不懂蘇南方言,所以這倭寇叽裏呱啦的說了什麽,他一句都沒聽懂。

于是按照正常流程,他命手下過型審問一番後,直接一人脖子上一刀。如今皇上說不可以搶人,八旗的軍糧統一分配的,他可沒閑的口糧養這些俘虜。

小泉晉三到死也不明白,怎麽這次會是這樣,以前被抓住了,他使點銀子就會被放出來,然後回國避避風頭,回來他繼續是山大王啊。

事實證明,人都是怕死的,不畏死亡的只是鳳毛麟角。在阿敏這種殘暴的鐵血政策下,整個江浙地帶的倭寇,竟然在半年不到的時間內被清掃一空。

剩餘藏的深僥幸沒被發現的倭寇,見此情況知道事情不妙,趕緊上船逃回島國去了,天朝實在是太恐怖了,島國雖然窮,但天皇陛下不會要我們的命啊。

☆、139百年

待到君揚回來的時候,瓜爾佳氏足月生下了一個兒子。

皇太極龍顏大悅,雖然豪格長子的福晉已經為他生下了曾孫,但這是他和蘭兒的第一個孫子,也是他心中真正的嫡長孫。

根據欽天監送來的合适的名字,皇太極和海蘭珠最終還是選定了“玄烨”。

雖然皇太極讨厭福臨那個兒子,但是對玄烨這個孫子他還是欣賞的。能在那麽亂的情況下,穩定朝局,定是繼承了他的本事。

君卿雖然遺憾于不能自己取名字,但是見皇阿瑪起的還不錯,也就接受了。現在他正抱着自己的兒子傻樂呢,兒子長得真像他。

小玄烨洗三的那一天,大軍班師回朝。

君揚本以為小侄子的存在,可以讓額娘輕罰他,可他還是沒逃掉。等到玄烨睡着了被抱下去後,額娘和姐姐齊上陣,一個揪着他的耳朵,一個捏着他的臉。

“額娘、姐姐,哎呦……輕點……輕點。”

君揚口齒含混的說道,這一趟出去他曬黑了許多,皮膚也不像在宮中那樣嫩白,這樣的兒子讓海蘭珠真是又生氣又心疼。

“額娘,兒子知錯了,兒子這大半年不在家,最想的就是額娘了。”

君揚拿出小時候在額娘懷中撒嬌打滾的本領,極盡所能的逗額娘開心,不消一會,海蘭珠就忍不住笑了出來。

“你這孩子,你要是想參軍就告訴阿瑪額娘,我們還能攔着你。”

“真的麽?”

君揚一蹦三尺高,阿瑪額娘能讓他去打仗,那當然是再好不過了。打過這一次之後,他深刻的明白了自己最喜歡什麽,就是那種在戰場上馳騁的感覺。

“這熊孩子,你就這麽想離開我們,讓我們擔心啊。”

海蘭珠佯怒的說道,其實她心裏何嘗不明白,孩子大了,總要有自己的一番事業。若是平常的孩子也就罷了,有他們保護着,定能平安喜樂一生。可偏生她生的這幾個,除了娴兒之外,都是不省心的。

“額娘,額娘……”

君揚繼續圍着額娘撒嬌。

“好了,你先歇會,明個兒起開始給額娘好好的讀書。”

“額娘,兒子你還不知道麽,不喜歡那些文鄒鄒的東西。”

海蘭珠哭笑不得指着他,“娴兒你看你弟弟,額娘給你找的專門教兵法的師傅,你不去?”

“額娘,我去我去。”

房裏的人看着這一對母子,全都止不住的笑了起來。

“蘭兒這怎麽這麽熱鬧,”皇太極帶着君卿和君盛走了進來,看這情況就知道,小兒子已經擺平了蘭兒。

“這混小子,簡直是氣死我了,就這麽單獨出去了。”

皇太極對君揚的行為其實是贊賞的,當年他這個年紀的時候也上了戰場,這小子比他強,沒人催着自己就去了,不過他是不會說出來的,因為蘭兒顯然不贊同。

“蘭兒看怎麽罰他。”

“阿瑪,你怎麽能這樣。額娘,你就罰兒子去學兵法吧,兒子領罰。”

聽到他這近乎無賴的回答,夫妻倆對視一眼,眼中湧出止不住的笑意。

“好了,看你這孩子怕的,快來吃點水果,這幾個月都瘦成這樣了。”

一家人圍在桌子旁,吃着水果。君揚說着他這幾個月的生活,當他說到小泉晉三那一段時,大家都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這種渣滓,明朝竟然會留着,這不得斬立決的麽?”

“是啊額娘,他殺了多少人啊。沿海那麽多家庭因為他而家破人亡,那些當官的就為了一點錢財放過他?”

衆人一頓讨論,對明朝的腐敗有了更深的了解。這樣說來,一個新王朝的産生,對平民來說絕對是一種幸運。

“這次咱們把倭寇打出去,還朝的時候那些漢人都很感激八旗,紛紛沿路相送。”

皇太極和海蘭珠聽到這話當然高興,滿族這種少數民族,即使有可以打天下的軍事實力,但是打下來之後如何治理天下,民心是其中的關鍵。

看來這段時間的政策徹底奏效了,漢人在漸漸接受滿人。而且由于皇太極嚴令行軍途中不得擾民,滿人也在慢慢的了解漢人,兩個民族在真正的慢慢實現和睦相處。

“不過阿瑪,這倭寇每次都是打了又來,這樣總歸也不是個事兒。”

皇太極何嘗不知道,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打到倭寇的老家,給他一鍋端。可這才入關兩年,現在的大清,還真騰不出手來。

“阿瑪,以前的明軍水師很厲害的,聽說鄭和曾經七次下西洋。”

君盛的這番話讓衆人眼前一亮:是啊,八旗騎兵不适合打持水戰,但是前明的水軍可是這裏的行家裏手啊。

于是解下來,皇太極加緊了清軍推進的步伐,1642年冬,南明政權土崩瓦解,清軍正式統一全國。

統一後皇太極下的第一道政令就是,滿漢一家,可遵從各自的飲食服飾習慣。

也就是說,滿人可以蓄發,漢人也可以剔頭,單憑個人*好。不過大衆的審美觀是在的,滿人剃頭的主要原因,不是因為剃頭美觀,而是因為他們常年在山林間打獵,剃頭的話會比較方便。

但是如今滿人已經到京城了,看着蓄發的漢人,似乎真的比滿人的發式好看。一開始滿人遵循着舊的習俗,但後來某一天,皇上上朝脫下冠帽,裏面竟然是漢人的發式。

有皇上帶頭,滿族親貴除了那些老人之外,其它的也就紛紛開始蓄發了。

其實關于蓄發,這還是海蘭珠的功勞。蒙古人是不剃發的,所以海蘭珠沒有那種滿人必須剃發的意識。

等到統一全國後,某天海蘭珠照例給皇太極梳頭,突然來了這麽一句:

“爺和卿兒若是蓄發的話,定然比現在還要好看。”

皇太極當時感覺被傷到了,随着年齡的增大,他額頭上的皺紋越來越多,白頭發也越來越多。再看鏡子中還是一如既往的年輕的蘭兒,皇太極每每跟她站在一起時,都有一種兩人是父女的感覺。

海蘭珠這一句無心的話,深深地傷害了皇太極的心。

“蘭兒嫌棄爺。”

海蘭珠一臉的納悶,“哪有,爺還是一如既往的英俊。”

“那蘭兒怎麽要爺蓄發,難道蘭兒喜歡那些漢人?”

海蘭珠這時就哭笑不得了,這人怎麽倒着長,剛嫁給他時,他是多麽穩重的四貝勒。而現在,簡直比君揚還要難伺候。

“還是蘭兒嫌棄爺老了,不喜歡爺這個糟老頭子。”

“爺哪兒老了,別鬧啦。”

然後皇太極得寸進尺的趴在海蘭珠耳朵邊上,“蘭兒這幾日老是喊着不要,這還不是嫌棄爺。”

海蘭珠總算知道他的目的了,又是哀兵政策。可是即使是知道,她也拿他沒辦法,誰讓她早已把他刻在了心裏,他不好受她更難受。

“今晚由着爺。”

是夜,當海蘭珠看到那套大灰狼小鹿的衣服時,她就知道她又上當了,就不該一時心軟,誇下海口。

迷迷糊糊中的海蘭珠無意識的撫摸着皇太極的光頭,這讓皇太極更加确定,蘭兒不喜歡他現在的發型。

于是皇太極就開始留頭發了。

當然這一事也遭到了不少頑固派的老臣反對,不過皇太極一句話駁回了:

“皇阿瑪可以改發型,為什麽爺不能改?”

滿朝文武啞口無言,先帝的确是把金錢鼠尾改成了現在的發辮,現在今上要改,咱們的确沒理由駁回。

時間慢慢的過着,很快冬雪融化,春柳發芽,一□三年到了。

天氣越來越熱,皇太極心中的那股預感越來越強烈。想到前世他猝死于崇政殿的時間,他知道天意冥冥中如此,他快要退位了。

這一年,皇太極下令建造木蘭圍場,并且帶着海蘭珠親自前去圍獵。兩人趁機回了一次科爾沁,出嫁這麽多年,海蘭珠終于又看到了那熟悉的藍天草原,山山水水。

她激動地抱起孟古青,騎着踏雪馳騁在草原上,遠處飛來一只雄鷹,原來是幼年時的玩伴小白。

宰桑和皇太極站在一起,看着遠處那一大一小的兩個身影,目光中充滿了堅定和滿足。

“臺吉日後有什麽打算。”

“我都這麽大歲數了,還是歇歇吧。阿爾斯楞不錯,我仿佛從他身上看到了黃金家族的榮光。”

兩人目光交錯,皇太極卻是明白了他的意思,他會帶領日益強大的科爾沁,抵禦羅剎人進攻的同時,向西擴展自己的領土,向着四百年前的四大汗國而去。

木蘭秋彌結束後,一行人回到汗宮,已經是七月底了。

就在衆人以為皇上會進行明年的戰略部署時,八月初九,皇太極出人意料的下了诏令:

“朕年事已邁,恐不能當次國君大任。太子賢明,克勤克勉,深得朕心,必能繼承大統,着令其擇日登基。”

跪了一地的人被這突然而來的聖旨吓到了,皇上年富力強,大清蒸蒸日上,咱們還想跟皇上多幹幾年,流芳後世,怎麽就突然禪位了。

衆人再三挽留,皆被皇太極推辭了。他已經做到了這個境界,這一生足夠了。好不容易能清閑下來,這幅擔子還是交給君卿吧。

君卿也被吓傻了,雖然知道自己早晚會成為皇帝,可他沒想到會這麽早啊。于是請辭的衆人中,他是最堅持的一個。

“這是長生天的旨意,爾等不必如此,朕相信太子會比朕做得好。”

而後,皇太極又封君盛為敏親王、君揚為忠親王。這意思很明顯,兩個兒子一文一武,君盛智多近妖、君揚天生就是打仗的料,有他們在,再加上君卿超凡的政治敏感度,整個大清絕對會越來越好的。

新帝登基的那一天,皇太極在關雎宮內狠狠折騰了海蘭珠一頓。看着小人兒迷蒙的眼神,他用手指撫摸着她的臉頰。

“蘭兒這些年辛苦了,現在你想做什麽,爺都陪着你。”

海蘭珠雖然身體沒勁兒,但腦子還是清楚的,聽他這麽說,她想起了這些年的點點滴滴。從十三歲那年嫁給他,到如今已經是三十二年了。這三十多個寒暑,他一直待她如珠如寶,盡他所能的維護着她。

海蘭珠覺得,她定是上上輩子做了什麽了不起的善事,上蒼才能給予她這兩世的幸福。

“真正累的是爺,爺也是該松散松散了。都說江南那邊風光好,适合人調養身體,我們先去那住一陣子吧?”

皇太極自然沒什麽不答應的,戎馬半生他現在最期待的就是,悠閑地與蘭兒在一起。不論是在宮裏安靜的說說話,或是去看外面的山山水水,在他心中沒什麽差別。

兩人就這樣的定了下來,第二日剛當上皇帝的君卿來關雎宮請安。自打下了退位诏書後,皇太極直接搬出了乾清宮,同海蘭珠一起住在關雎宮。

君卿則堅持不住乾清宮,而是在養心殿處理政事,這樣一來乾清宮就空了下來。

“我跟你額娘打算去走訪民間,看看普通人的生活。卿兒,這天下就交給你了,阿瑪相信你。”

君卿這兩天一直處于混沌之中,稀裏糊塗的他突然成為了皇帝,現在阿瑪額娘要走了,一時之間他的心裏空落落的,

“阿瑪額娘,你們走了兒子怎麽辦?”

“卿兒,你已經是皇帝了,以後這個國家你做主,凡是自己心裏要有個章程,不可輕信佞臣,也不可憑借自己的喜惡做事。”

海蘭珠能夠理解大兒子的迷惘,任誰突然要改變自己的生活,也會不習慣的。本來她是想玩幾年再走,但無奈皇太極堅持。

“卿兒,有事兒就給阿瑪額娘寫信。”

君卿感激的看向額娘,有他們在身後,他做起事來也踏實。

“阿瑪、額娘,兒子這就命人準備,你們打算什麽時候走。”

皇太極擺了擺手,“不用這麽麻煩,對外你就說我們還在宮中,我跟你額娘只想去體會下民間。”

一一與孩子們道別後,在他們不舍的目光中,皇太極和海蘭珠出了城,一路向南走去。

從此,天高任鳥飛,從此,一生一世一雙人,攜手百年到白頭。

作者有話要說:正文部分到此完結,大概還有三四篇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