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感謝大家的支持,鞠躬! (37)
外。
海蘭珠此文,自三月二十三日到此,歷經三個月的時間。這中間魚丸收到了大家的很多鼓勵,在次多謝大家。當然其中也有指正不足之處的,其中有些人語言那面有點偏激,但這也沒什麽事兒,好的意見魚丸會改。
在此特別感謝幾個人,首先是飄雲雪親,每次都很認真的指出魚丸文中的蟲子;然後是多多和夕顏妹子,每個章節下面都有你們的花花;還有基友曉月,陪着魚丸發牢騷。
當然還有特別特別多的,比如星星、珊瑚之類的萌妹子,還有一直支持正版的妹子們,魚丸在此真誠的感謝你們。也不說句矯情的,寫文本身是一件孤獨的事,但是有了你們的陪伴,它會變成一種樂趣。
撒花慶祝,我完結了。最後鞠躬感謝你們,麽麽噠!
魚丸專欄求包養
都完結了,親們就包養一下呗。
☆、140回首
白發蒼蒼的吳克善站在伊斯坦布爾的皇宮裏,不久前這裏還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首都,可如今它已經成為了科爾沁部所轄的領土。
他今年已經八十歲了,重孫子都有了,可是他的身體還是很硬朗。一個月前他還曾經在科爾沁見過跟皇太極一齊來拜訪他的妹妹。
他有兩個妹妹,小的那個叫大玉兒,二十年前就已經去了。大的那個妹妹,也是他最喜歡的妹妹,小時候他還曾經幻想過,如果他未來的福晉能有妹妹的一半好就好了。
後來他娶了烏蘭圖娅,她是個典型的蒙古姑娘。雖然她不是他心中理想的福晉類型,可他知道作為科爾沁的世子,他必須要娶蒙古其他部落的貴女為嫡福晉。
福晉尊敬額娘、關心妹妹,把他的生活照料的很好,他對她很滿意。從娶到她之後,他即使是在她不方便的時候找別的侍妾,事後也會讓她們服下藥丸,所以他的幾個孩子全是福晉嫡出。
這樣下來,雖然他兒子不少,但并沒有出現骨肉相殘、兄弟阋牆的景象,他們有的能文有的能武,而且都很敬佩大哥,整個科爾沁在他和兒子的手中日益強大,現在已經變成了能與察哈爾并駕齊驅的龐然大物。
本以為這樣的一生,對他和圖娅來說都是不錯的,但十年前她病逝時,把兒孫們支了出去,只留下他們兩個人在房間裏。
“爺,我知道你對我很好,只是我也知道你一直心裏有人,我真的好羨慕海蘭珠妹妹。”
Advertisement
吳克善一陣錯愕,他印象中的福晉,一直是開朗直爽的,沒想到她卻發現了這件事。不過他畢竟是七十歲的人了,不會像年輕時候那樣沖動。
“妹妹和孟古青,都是我最*的人,謝謝福晉給我生了孟古青這麽可*的女兒。”
許是想起了孟古青,烏蘭圖娅臉上的表情柔和起來。
“我知道我快不行了,爺多照看着點孟古青。都是做瑪姆的人了,她還是那麽天真。”
吳克善點點頭,不用她說他也會看好自己的女兒,不讓她受欺負。
“爺,希望下輩子,我能找到個真正*我的人。不管貧窮富有,我都認了。”
一陣風吹進伊斯坦布爾的皇宮,吳克善找了個椅子坐下。這歐羅巴別看人長得奇怪,做出來的這種椅子還真舒服。
當時他是怎麽回答福晉的來着,時間太久了,他都記不太清楚了。
似乎是不在意的笑了笑吧,他不*福晉,所以他不會強迫自己做到皇太極那樣,幾十年只有妹妹一個女人。可他也不是濫情的人,所以他從頭到尾,都只有那兩個姬妾。
只是現在想起來,他還是欠烏蘭圖娅的,她是喀爾喀蒙古大汗最受寵的小女兒,自小就是天之驕女,卻在嫁給他之後收斂了自己的性子,相夫教子侍奉額娘。
“烏蘭圖娅,十年了,你也該十歲了。我吳克善虔誠的向長生天祈禱,希望他能讓你找到一個真心*你的人。”
閉上眼睛祈禱完後,吳克善很快把這事情跑到了腦後。這兩天正是交接儀式,兒子請他務必出席,說瑪法不在了,阿瑪必須得來看看科爾沁三代人打下的領土。
交接儀式在皇宮的廣場上舉行,整個伊斯坦布爾的貴族都來了。吳克善站在最高處,看到下面那群金發碧眼的洋人,吳克善一陣不習慣的扭過頭。
當他再次向下看時,整個人都愣在了那裏。
在一群發色各異的洋人中,那個黑發黑眸的少女是那麽的醒目。她穿着華貴的歐式裙子,站在人群中,黢黑的眼睛時不時的偷瞄一下上面,既好奇又有點懼怕的樣子,像只小兔子般可*。
吳克善覺得,他八十年來一直平穩跳動的心,在那一刻幾乎快要跳出胸膛。
在下面忙碌的兒子們,沒有發現背對的阿瑪的異樣。
儀式結束後,吳克善立馬動用了他手中的暗衛,他要知道那個女孩子叫什麽、知道她住在哪裏、知道她的一切。
暗衛的動作很快,不到一個時辰就查出來了。
原來她叫吳夕顏,是随着父親來伊斯坦布爾做生意的大清商人,家住在杭州。
吳克善當夜激動地夜不能寐,他在華麗的歐式大床上滾來滾去,腦中全是白天見過的那張臉。原來她才十三歲,原來她已經熟悉了家族事務。
同時他又很心疼她,家中沒有兄長弟弟,作為獨女,她只能抛頭露面的出來經商。偏偏江浙一帶的人家喜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大家閨秀,而且最為鄙視商女。
所以盡管她已經十三歲,家中腰纏萬貫,但是遲遲沒有人家來說親。
了解到這些的吳克善,第二日化裝成一個普通的漢人老者,去了夕陽家在伊斯坦布爾的商行。
剛一進門,他就覺得這家商行跟別家很不一樣,處處透露着一股精致。架子上擺放着絲綢、陶瓷等歐羅巴人眼中珍奇的物件。
“老人家您坐,想要什麽我給您拿。”
夕顏恰好從簾子後面出來,就看到了這樣一位老人。憑借這幾年做生意的經驗,她能看出這位老者不缺這些東西,不過她很喜歡他身上的那股氣質,于是攔住了準備過來的店小二,自己親自碰了一杯茶招待他。
吳克善此時內心十分激動,若不是有這八十年的閱歷,他早就像毛頭小子那樣不安了。不過他畢竟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這點場面還是震得住的。
“随便來看看。”
他輕呷了一口茶,“伊斯坦布爾很少能喝道這麽地道的毛尖,丫頭好手藝。”
夕顏笑了笑,“我家在杭州有茶莊,從小我就跟着阿瑪去茶莊,耳濡目染之下,這制茶泡茶的手藝,也學了兩成。”
吳克善把臺吉的位置傳給兒子後,也*上了品茶。加上清朝建立,他有了這種條件,所以這二三十年,他浸淫在茶道中,幾乎喝遍了大清的好茶。
這丫頭雖然年紀小,但這份功夫絕對有九成了,說兩成是謙虛了。
吳克善把他知道的關于毛尖的說了出來,夕顏也是*茶的人,兩人越聊越投機,直到掌燈時分,店小二忙着給兩人送來一盞燈臺,吳克善才意識到,一天就這麽過去了。
告別了之後,第二日吳克善又來了。夕顏也很喜歡這位睿智的長者,于是兩人越聊越投機,很快就成了忘年交。
紮木合雖然沒有阿瑪老練,但阿瑪近段時間來這麽頻繁的出去,也足夠引起他的重視了。
這日吳克善回宮後,就看到了站在他宮殿外的紮木合。
“你小子忙完了,怎麽有空來阿瑪這了。”
吳克善看到紮木合,就知道兒子已經知曉了這件事。他有些怪自己疏忽了,雖然他能給吳家的生意提供一些方便,可讓兒子知道了,怕是有點不妙。
果然紮木合的重頭戲來了,“阿瑪說哪裏話,這不是您不讓兒子來麽。兒子聽說您似乎看中了一個丫頭,額娘已經去了十年了,阿瑪身邊也該有個知冷知熱的人了,我們已經商量過了,大家都同意。”
吳克善一聽就惱了,“混賬,那是阿瑪的朋友。”
其實他何嘗不想娶她,可他已經八十多了,還有幾年好活,夕顏今年才十三,還是個丫頭片子,哪能整日的陪着他這個老頭子。
紮木合一陣錯愕,原來他們會錯了意啊。不過想到阿瑪這個年紀,的确是不太關心這種風月之事了。
“兒子知道了,阿瑪您別氣,姑姑若是知道兒子把您氣着了,不會放過兒子的。”
紮木合最怕的就是海蘭珠這個姑姑,雖然姑姑很美麗很和藹,但是惹到姑姑的後果,絕對是他不能承受的。
吳克善一腳把紮木合踹了出去,不過紮木合也是個曉事兒的,從那之後,吳家在伊斯坦布爾的生意一直很順遂。
沒過兩個月,夕顏要回國了。吳克善心中其實是很不舍的,可看着自己蒼老如樹皮般的手,他有什麽理由能留住她。
臨別前,他送給夕顏一塊玉佩,“丫頭拿着,爺在這朝中還是有點人脈的,以後出了事兒,就亮這玉佩。”
夕顏早就察覺到了,這位老人是個上位者。不過她們家本本分分的做生意,該交的稅也按時交,所以她平時與吳克善相處時,并沒有過分巴結的意思。
如今看到老人的玉佩,她遲疑了。
“丫頭收下,爺送出去的東西,還從來沒人拒絕過呢。”
夕顏收下後,一溜煙鑽到櫃後面,彎下腰不知道找什麽,過了一會她手中攥着一個銀飾出來。
“這是我在絲綢之路上得到的,是我最喜歡的東西,送你!”
吳克善接過來一看,是一個圖騰形狀的銀飾,他高興地直接放到了自己随身攜帶的荷包裏。等到夕顏回國後,他命人打造了一個配套的銀鏈子,把它挂在胸前。
人上了年紀,死亡或許只是一瞬間的事。又是一年冬天,在科爾沁的蒙古包中,睡夢中的吳克善阖然而逝。
孩子們為他準備葬禮時,杭州吳知府家中,本來已經死去的吳克善睜開了眼睛。
旁邊的小厮歡天喜地的去向老爺夫人彙報,“少爺醒了。”
吳克善讀取着腦海中洶湧而來的記憶,原來這具身體也是叫吳克善,而他喜歡上了杭州首富吳員外家的獨女,兩家不樂意悶悶不樂之下,吳公子跳進了冬天的冰窟窿裏,醒來之後就變成了吳克善。
“夕顏,原來是你。這次不論如何,我都不會讓你從我手中溜走了。”
看着自己白嫩年輕的肌膚,吳克善默默地發誓。
作者有話要說:夕顏妹紙說很萌吳克善,那魚丸把他打包送給你,接住了哈~
下面還有孩子們和多爾衮府的番外,大概兩三章吧。謝謝一直支持正版的親,沒什麽好報答你們的,只有勤更新。
右面是魚丸的新文哦,喜歡就包養下麽!
☆、141覆滅
君卿坐在養心殿的龍椅上,聽着君揚站在下面報告最新的戰況。
“臺|灣的鄭氏家族已經同意歸屬我大清。”
君卿眼中一亮,自打他從阿瑪手中接過皇位已經四年了。這四年來比起阿瑪他真是毫無建樹,因此面對這次回宮的阿瑪額娘,他心裏其實是很羞愧的。
沒想到他們回宮不久,久久啃不下來的臺|灣島竟然主動歸降了。
“好,朕要厚賞你們。”
“皇兄,此次事情能如此順利,多虧了敏親王的游說,臣弟認為他當擔頭功。”
君卿自然不置可否,上陣親兄弟,自他登基以來,兩位弟弟都是盡心盡力的輔佐他。這中間君盛娶了嫡福晉,想起這裏他就一陣羨慕,君盛的嫡福晉佟佳氏是國公府的格格。雖然也是經過選秀被指婚的,但這是他自己看上的,成親後兩人的日子真是蜜裏調油。
可他又知道,自己沒有時間去追求兒女情長,他每天有許多政務要忙,而且他需要足夠的時間培養下一任的繼承人。
下朝後,君卿照舊賴在關雎宮裏不走了。皇後瓜爾佳氏和兩位貴妃也都在這,整個紫禁城都知道,皇上是出了名的孝子,好好伺候臺上皇太後總沒錯的。
海蘭珠此刻正在吃着櫻桃,她又懷孕了,這讓已經快要四十的她情何以堪。倒是皇太極喜得不行,蘭兒生的孩子他從來不嫌多,而且他今年已經五十多了,還能讓蘭兒懷孕,這不是在另外一方面證明了他的能力?
得知蘭兒懷孕後,他立刻拍板決定,結束南下的旅程,回紫禁城養胎。宮裏有最好的禦醫和充足的補藥,實在是養胎的不二之地。
兩人的回來可高興壞了孩子,尤其是剛懷二胎的君娴,她幾乎日日跟着範宗澤來上朝,然後留在關雎宮陪額娘說話。
這不君娴從內室走出來,手上拿着一個蘋果。跟着皇上一起進來的兵部尚書範宗澤,立刻接過娴兒妹妹手中的蘋果,拿起桌上的刀,三下五除二的給她剝好皮。然後切成一塊一塊的,裝在果盤裏遞給她。
君娴瞪了他一眼,這種事兒在家做就好了,當着阿瑪額娘的面多丢人啊。
範宗澤被她那嬌蠻的眼神瞪得骨頭都酥了,只記得呵呵傻笑。
海蘭珠躺在軟榻上,看到這樣的女兒女婿,心情十分好。兒子她倒是不擔心,左右吃虧的不會是他們,她擔心的是女兒。娴兒自小沒有經歷過妻妾相争,若是範宗澤像其他額驸那樣在外面找一大堆的侍妾,那女兒可能會真的沒辦法。
“阿瑪、額娘,海峽對岸的問題已經處理好了,過兩個月鄭成功就會進京。”
海蘭珠和皇太極眼前一亮,有了鄭家人,籌謀已久的海軍可以啓動了。
“這事兒卿兒做得很好,前朝的航海水平是我們所不能比的,這一點我們要好好向他們學習。”
君卿認真的聆聽阿瑪的教誨,雖然現在的八旗不太注重水師,但面對在東南沿海日益猖獗的倭寇,他們不得不重視水師這一塊。
兩個月之後,海蘭珠在關雎宮內足月産下了一名小格格,鄭成功也抵達了北京城。
皇太極大悅,當成抱着剛出生的女兒,給她取名君瓊。本來樂壞了的皇太極是想取名珍寶的,但被清醒的海蘭珠阻止了,原因是這名太俗氣了,而且與其它孩子的不一樣。
君卿火速接待了這位名将,雖然他是對抗八旗到最後的将領,可他也是抗倭名将,君卿很欣賞他這幅铮铮鐵骨。
鄭成功做了二十多年的明朝人,剛歸降的時候心裏其實是很別扭的。可一路從南到北,他看到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心裏也對清朝越來越接受。
所以當皇上開門見山的告訴他,朝廷看中了明朝的水師,想要打擊倭寇,徹底清除位于澳門和臺灣的洋人時,鄭成功二話不說的答應了。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臣定當不負皇恩。”
火速的談完後,君卿以風一般的速度送別了鄭成功,轉身向關雎宮跑去。額娘今天生孩子,他的第一時間看到弟弟妹妹。邊走着他邊想,最好是個妹妹,弟弟他已經有兩個了,不稀罕。
另一邊被送出皇宮的鄭成功還納悶,皇上怎麽這麽着急,按理說現在的皇上不是昏君啊。當送他到門口的太監隐晦的告訴他,太後娘娘今日生産時,鄭成功悟了,臉上泛起一絲笑意,這天下最尊貴的一家子,還真是挺有意思的。
走到關雎宮的君卿,剛好聽到孩子的哭聲,他走到阿瑪和弟弟跟前,父子仨一起等着。沒一會兒,高娃就抱着襁褓中的嬰兒出來了,“恭喜各位主子,太後生了個小格格。”
父子四人的反應出奇的一致,臉上綻出大大的笑容,然後上前一步要看新出生的女兒、妹妹。
皇太極仗着至高無上的地位,第一個抱到了女兒。當看到女兒的面容時,他直接爽朗的大笑出聲,雖然女兒沒睜開眼,但那五官現在看起來跟蘭兒一模一樣,這真是太好了。
爺四個喜出望外,本來就期待的女兒(妹妹)如今竟然跟蘭兒(額娘)一個模樣,這實在是太好了!
于是這個還沒睜開眼的小格格,就已經得到了全家人的真心喜*。海蘭珠醒來後,看到小女兒那與自己一模一樣的五官,頓時覺得自己之前那些高齡懷孕的尴尬全都消散了,她現在滿心滿眼裏全是女兒。
新出生的小君瓊盛大的滿月宴後,水師訓練計劃也提上了日程。君卿在與皇太極商議後,決定在整合明軍原有水師的基礎上,調一部分八旗進入水師,參與訓練。并親自派君揚進入水師,跟着鄭成功學習。
鄭成功對此表示完全配合,他知道八旗完全不擅長水戰,放一些滿人進來,不僅皇上放心,而且以後水師出了什麽事,皇上可以不顧漢人、總不能不顧滿人了。
不過雖然有自己的算盤,但都是為了老百姓好,所以鄭成功訓練起水師來很用心。剛進來的八旗子弟還有些刺頭兒,但一個月後,大家全都服服帖帖的,聽從都督和親王的指令。
君卿向來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一年後水師初具雛形。而且由于這一世清軍以談判為主的統一全國策略,所以前朝的艦艇保存得很完整。可以說,現在的水師,已經完全可以像明朝全盛時期那樣的進行作戰了。
事不宜遲,等待君瓊滿月後,君卿下令,跨海遠征島國。
這場戰争的結果沒有任何懸念,清軍不論是單兵作戰能力、還是船只艦炮都甩出倭寇八丈遠。所以不到半年,島國就支撐不住了。
智仁天皇慌了神,手足無措之下,他使出了跟朝鮮大王大院君一樣的策略,獻出了公主美智子。
好在這次阿敏也随從出征,面對這種非常放得開的女性,阿敏也很新鮮。所以朝鮮的一幕再一次上演了,阿敏收下公主後,與鄭成功和君揚毫無愧疚的攻陷了京都。
只是他們沒想到的是,已經投降的倭國人,趁着清軍半夜防備低,竟然組織起了反攻。清軍措手不及,損失慘重,最後還是憑借多年的經驗以及先進的軍火,才得以扳回一局。
出現這件事後,清軍再也不敢掉以輕心。阿敏直接采取了暴力直接的方式,反抗者斬。現在的倭國還不像後世那樣人口衆多,它只是個兩千萬人口的小國。而且倭國武士只占很少的一部分,船堅炮利的清軍大開殺戒,倭國也沒辦法。
鄭成功本來是想要阻止的,但無奈倭國前科太多,他也沒什麽理由說服殺的嗨皮的清軍。
最終還是君卿解救了倭國人于水火之中,在清軍大肆屠殺兩個月之後,君卿“終于”收到了消息。本着能拖就拖的原則,四個月後,倭國人民終于等到了曙光,殺戮終于中止了。
倭國人被成批的運到天朝,散落到關外西南各地,那裏礦場資源豐富,只是缺少礦工。
就這樣倭國人還對皇帝陛下感恩戴德,感謝他阻止了那些殺神,讓他們能活下去。而且當了礦工之後能吃飽飯,比以前的生活好太多了。
漸漸地幾十年過去,倭國的下一代在各種礦場上成長,他們不再學習父輩的倭國語。為了能夠生活的更好,他們積極的學習漢語,融入清朝的生活。
當然這是後話了,在君瓊滿周歲之後,皇太極和海蘭珠又張羅着繼續南下。不過這次君卿可不會讓阿瑪額娘那麽輕易的走,他以妹妹太小為由,懇求他們多留幾天。
海蘭珠沒有多做遲疑就答應了,一年前她生了君瓊後,兩人的功法都突破了頂級的八級。突破八級後,空間中憑空出現了一些文字,兩人看完後算是明白了。
原來突破第八級,可葆靈魂不散,也就是說兩人百年之後,可以繼續的在一起。所以留在塵世的這些年,還是好好的陪陪孩子們吧。
海蘭珠要留下,皇太極自然也就不走了。不過天天住在皇宮裏,君卿那小子豈不是天天拿着奏章來煩他,而且還和他搶女兒?
于是後世聞名的圓明園提前開工了,再然後,自然是一陣雞飛狗跳的搶女兒大戰。
然後就是這一家子的幸福生活了。
☆、142
十月二十五日是皇太極的生辰,海蘭珠早早起來張羅了一桌子他平素*吃的菜。
酒足飯飽之後,看着巴巴看向他求表揚的小福晉,皇太極開口了:“蘭兒今日可是少上了一樣東西。”
海蘭珠摸摸後腦勺,大眼睛眨巴眨巴,很無辜的樣子:
“爺對今日的菜不滿意?”
皇太極:“菜做的不錯,只是怎麽少上了一道。”說完隐晦的上下打量了她一眼,眼睛只盯着她越發豐滿的胸部。
海蘭珠密過來:“爺,妾身再去給你做一道。”說完打算遁走。
“不用了,這不就在眼前麽。”說完抱起小人兒,袖子一揮,傳來一陣瓷器落地的聲音,他把她壓在了桌子上。
良久,餍足的他心滿意足的摟着昏過去的小福晉,他其實想這麽做很久了。
作者有話要說:買了的也別惱,是個小故事啦~
☆、143複蘇
小玉兒坐在暖炕上,兒子慶泰的新婚福晉站在一邊給她打扇子。
“你這孩子就是規矩多,額娘都說了,在額娘這裏随便點,這些事交給丫鬟們去做就好了。”
“孝順額娘是媳婦該做的,額娘莫不是嫌棄媳婦粗手粗腳?”
齊佳氏這麽說着,腦子裏卻是想着出嫁前額娘為她分析的睿親王府的情況。
“王爺雖然年輕的時候糊塗,可中間想明白了之後,對福晉可好了。世子也是福晉一手養大的,母子感情肯定非比尋常,你嫁過去之後,最重要的就是孝順好婆婆,你是大福晉,只要婆婆喜歡你,再趁着年輕趕緊生個小阿哥出來,這以後的日子就妥當了。”
齊佳氏将額娘的話奉為圭臬,成親第一日起就勤快的服侍在婆婆左右,果然爺看她的眼神越來越和善了,成親這一個月都留在她房裏,身子不舒服的那幾日他也是自己去睡書房,奶娘打聽到并沒有叫水。
小玉兒活了三四十年,哪能不知道媳婦的那點小算盤。不過她觀察了一段時日,這媳婦雖然有點自己的小打算,但心眼真的不壞,而且一心一意的向着兒子,
由着媳婦扇了一會兒,她就讓她走了,兒子對這個媳婦兒是滿意的,她還盼着早點抱孫子呢。
多爾衮下朝後,先來了小玉兒的正院。
“福臨也到成親的歲數了,你們商量下,這次選秀給他找個福晉。”
不用他明說,小玉兒也知道這個“你們”是指的她和大玉兒。其實她對大玉兒沒多少怨恨,反而覺得她很可憐。有那麽好的姐姐,竟然不珍惜,還要千方百計的跟她作對。
如果皇後娘娘是她的親姐姐多好,不過不是親姐姐,皇後娘娘為她做的也夠多的了。齊佳氏怎麽也是八大姓之一,她這媳婦可是齊佳氏這一代身份最貴重的格格。
“爺,這事兒你最好去問問側福晉。妾身前幾日聽說……”
嗯?多爾衮無聲的疑問,小玉兒這些年從未為難過福臨,所以此時他完全沒往別的方向想。
“福臨似乎看中了董鄂家的格格。”
“董鄂氏還不錯啊,只是他們家的格格年紀比福臨大吧。”
“不是大福晉所出的那個格格,而是鄂碩大人最寵*的那個側福晉生的格格,似乎叫什麽烏雲珠。”
多爾衮一聽惱了,雖說他對大玉兒的感情淡了,可福臨畢竟是他的兒子,豈能找個漢女生的庶女做嫡福晉,這太不成體統了。
此時西苑,大玉兒也如遭雷擊,看看她寄予厚望的兒子跟她說什麽,非那個董鄂氏不要。
“額娘,沒有烏雲珠,兒子會死的。”
福臨抱着額娘的大腿,他的額娘是個嚴肅的人,一方面他崇拜額娘的才學,另外一方面他又害怕額娘。但是烏雲珠不一樣,她是難得的才女,而且還那樣的溫柔,他無法想象沒有烏雲珠的日子。
大玉兒雖然強硬,但面對這唯一的兒子,她是難得心軟的。最後在福臨的軟磨硬泡之下,她終于答應了。
左右不過是個福晉吧了,兒子新鮮勁兒過後再給他找個好的。
只是這事兒終于磨掉了多爾衮對大玉兒的最後一絲情誼,福臨是她的親身兒子啊,這個做額娘的竟然不阻止他做傻事。這樣看起來,大玉兒還不如小玉兒,最起碼小玉兒讓福臨和慶泰一起念書,而且一視同仁。
緊張的張羅玩兒子的親事後,大玉兒發現她徹底失寵了。
小玉兒這邊,面對越老越*纏着她的多爾衮,她其實是不耐煩的。年輕的時候她也曾有過*情,而且還是對這個男人的,只是那份急需要兩人澆灌的*情,早就随着他的一次次冷漠化為烏有了。
面對再一次在他說話時睡過去的小玉兒,多爾衮摸了摸鼻子。他其實并不笨,不然也不會打那麽多的勝仗。他能感覺到福晉現在對他很平淡,但他着實喜歡來她這兒,單單只是坐一會兒,就感覺心裏很平靜。
想想這些年的糊塗賬,多爾衮覺得福晉這樣對他是應該的。不過這麽多年下來,他已經離不開他了。
于是多爾衮越發的粘着小玉兒,沒過幾個月,齊佳氏查出了有孕,高興地小玉兒當即昏了過去。
等她醒來時,發現多爾衮守在床頭看着她,見她醒來,他看了她的肚子一眼,“福晉都懷孕了,也不知道注意休息。”
小玉兒一陣錯愕,自從慶泰之後,她再也沒有過別的孩子。本以為是生慶泰時傷了身子,這麽多年下來她也就安心的撫育兒子了。只是這都快到四十了,怎麽又有了?
然後小玉兒發現,多爾衮從那之後簡直拿她當易碎的瓷器那般。他像個毛頭小子那樣喂她喝藥,陪她去花園散步,日日下朝回來帶些她喜歡的東西。
懷胎十月,瓜熟蒂落,她生下了一個女兒。
當她抱起軟軟的女兒,看到多爾衮站在一旁充滿渴望的望着她們娘倆時,她的心一下子軟了。罷了,他生來就是天之驕子,能為她做到這個份上,也夠了。
“多爾衮,以後我們好好過日子吧。”
多爾衮愣在了那裏,然後一把抱起她,“以前都是爺不好,以後我們好好過日子。”
多爾衮給這個女兒起名為谷梵,是滿語中“玉中之玉”的意思。對于這個老來女,他極盡寵*。谷梵也喜歡阿瑪,經常樂呵呵的尿在多爾衮身上,他也不惱,只是傻呵呵的抱着女兒樂。
歲月靜好,唯一不好的就是福臨的福晉烏雲珠生病了,她生的那個病怏怏的兒子沒活過兩歲,兒子死後她似乎成為了一潭死水。
小玉兒見過烏雲珠,從她的眼裏她看出了死氣,福臨對她那麽好,是什麽讓她生無可戀?
終于在那年冬天,烏雲珠到了生命的盡頭。除卻歇斯底裏的福臨,她的死亡無聲無息。
大玉兒開始積極地張羅着給兒子娶側福晉,可是慶泰地位穩固,哪個親貴樂意把嬌養大的格格嫁給這樣的福臨?
小玉兒冷眼旁觀着,她沒有落井下石,也不會刻意去幫忙。本來以為這樣的生活已經夠了,可是這年冬天,天華突然肆虐了整個北京城,睿親王府成為了重災區。
福臨和慶泰都染上了天花,事發時小玉兒帶着媳婦孫子女兒去莊子上住了幾天,僥幸沒有被傳染。
福臨沒有熬過去,慶泰卻一天天的好了起來。大玉兒得知兒子的死訊後,徹底瘋魔了。多爾衮也痛心,本來他憐惜大玉兒,可沒想到瘋魔的大玉兒,竟然對着谷梵開刀。好在小谷梵有驚無險,不過經此一事,多爾衮在西苑蓋了一間小佛堂,讓人看着大玉兒抄經禮佛。
處理完這件事後,他接着查天花的起因,按理說睿親王府防衛如此嚴密,不應該先傳染上兩個阿哥啊。
查出來的結果讓他大吃一驚,竟然是烏雲珠和李慧喜。
小玉兒陪着多爾衮來到李慧喜的院子,在她最無助的時候,是李慧喜與她達成了同盟。可這個女人,前兩天竟然差點要了兒子的命。
這些年她給李慧喜的也夠多了,此刻她完全不用講情面。
李慧喜似乎知道了命運的到來,她穿上傳統的韓國服裝,盤起大辮子,一如她做公主時那樣,跪坐在床上。
“我恨這裏的每一個人,當漢陽破滅時,我已經是個死人了。”李慧喜臉上露出詭異的笑容,“多爾衮,你真是個沒用的。先皇留給你那麽多的士兵,你竟然還扳不倒皇太極。”
多爾衮聽到這裏,還有什麽不明白的,如果今日他是皇帝,李慧喜怕是會惹出更大的亂子。想起這些年對她的寵*,多爾衮深刻的懷疑自己看人的眼光。
趁多爾衮迷糊的時候,李慧喜飛快的站起來,拔刀刺向他。
危急時刻,小玉兒挺身上前,為多爾衮攔下了這一刀。
“小玉兒,你可千萬別出事啊。只要你能好起來,以後你說什麽爺聽什麽”
多爾衮一腳把李慧喜踹到一邊,直接把她踹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