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宮中傳出皇帝要再立後的消息,怕是也只有王曉雲會這麽驚訝。
她一直以為以皇帝對萬貞兒的心,不能把萬貞兒推上那個後位,他會寧可不立,但也只是稍稍驚訝了會,想着皇後之位也是朝臣百姓們會關注的焦點,那位子一直空着也不像樣,就算是被逼的,皇帝還是必須得确立個皇後出來。
如今宮中只有三位妃嫔,分別是她、柏桂兒和皇帝最喜愛的萬貞兒,之前她就想過,那萬貞兒不可能會當上皇後,于是萬貞兒就可以排除在外了。
那這皇後之位……
說實話,王曉雲更喜愛這妃位,畢竟皇後可是這後宮的第一靶子,人人都想要往那位子爬的危險職位,若要她選……
好吧,在這封建君主□的古代,她沒有選擇的權利。
既然沒有選擇權,她能做的便是“既來之則安之”,這都不能算是什麽辦法,只不過是先做好些心理建設,不管是什麽後果都別表現得大喜或大悲。
這消息傳出來沒多久,第二日下午萬貞兒便差人來,說是邀她過去喝茶。
但王曉雲知道沒這麽簡單,萬貞兒仗着皇帝榮寵,心胸也較之高傲,她們之間的相處萬貞兒從來沒主動過,每次都是她無聊了才去找萬貞兒聯絡聯絡感情。
在去長寧宮的路上,王曉雲也在腦中猜想着萬貞兒會與她說什麽。
萬貞兒不是個簡單的人,憑着皇帝對她的喜愛以及她對皇帝的了解,如今他們又恢複到了之前的親昵,肯定是收到了什麽消息。
而除了萬貞兒,宮中就只有兩個妃子,一個是她一個是柏桂兒。
若萬貞兒得到的消息說是她會當皇後,而萬貞兒得到消息後又把她喊去,說明萬貞兒還是想繼續與她交好,就算萬貞兒不明說,但言談中她那神色肯定會有些不自然。
若她得到的消息是柏桂兒當皇後,此時把她喊去長寧宮就更正常了,畢竟她目前也算是萬貞兒的盟友,與她商量些對策也是有需要的。
既然萬貞兒把她叫去,應該還是會與她說些□,于是那皇後之位到底是誰來坐,等會她就明了了。
若說不緊張那是不可能的,就算她活了兩世,但也從來不是個多淡然的人,沒一會走到那長寧宮門外了,她深深地吸了口氣然後才踏步往裏走。
Advertisement
萬貞兒早就在她宮裏等着了,此時一見着王曉雲走了進來,便臉帶着笑容起身往外迎去,王曉雲看着她那笑容,心中也說不出是喜是愁,但結果她已經猜到了。
兩人互見了個禮後,萬貞兒便拉着她往裏走,坐好等一旁的宮女奉上了茶後,萬貞兒才繼續笑着開口:“妹妹,這回你可要好好謝我了。”
萬貞兒說的直白,王曉雲是笑不出的,但臉上仍得裝出僵硬的假笑,配合着挑眉發出了聲疑問。
萬貞兒繼續笑着,“妹妹可曾聽到關于皇上要立後的消息?”
這消息盡管沒洩漏多少,但有心人要探聽還不算難,于是王曉雲也沒裝,“倒是從宮人處聽了些,莫非這事是真的?”
萬貞兒立即點頭,“當然是真的。”
沒給王曉雲反應,萬貞兒又繼續道:“妹妹你也知道,太後娘娘一直不喜我,盡管皇上念叨着本宮,但本宮也不願因為我而引得皇上與太後之間産生間隙,于是知道皇上要立再立後之後,昨日皇上來我宮中,我可是為妹妹你美言不少。”
皇上昨日來長寧宮的時候,萬貞兒确實是為王曉雲說了不少好話,但那是她打聽出皇上和兩宮太後有要立王曉雲為後的想法後才為她美言的,其實不用探聽,在後宮這麽多年,她用膝蓋想也能猜出皇後之位的歸屬,畢竟柏桂兒雖也算是得體,但卻總給人一種柔弱且不夠果斷的感覺,相比之下,王曉雲就顯得大方多了,也沒那麽小家子氣,這妃嫔人選雖沒考慮太多家世因素,但皇後之位就不同了,柏桂兒出身平民之家,而王曉雲的爹怎麽說也算是個官,家世雖不顯赫,但也算是個大家閨秀,皇後是需要管理六宮的,這皇後人選怎麽看也只能是王曉雲而非柏桂兒。
況且王曉雲本來就是先帝較之看好的人選,若不是吳博雅的身份擺在那,那太子妃之位還說不定是誰的呢。
萬貞兒會開口對皇上說上幾句王曉雲的好話也是因為她早如此想過了,反正這後位肯定是王曉雲的,她說上幾句好話還能讓皇上覺得她大度。
不過那些好話也算是她真心說出的,自從猜出王曉雲會很有可能成為皇後之後,她确實有些惱怒,但暗自想了想,若那人選是柏桂兒,只怕她會更不開心。
她現在和王曉雲交好,而王曉雲不是吳博雅,王曉雲有眼力,在吳博雅還是皇後的時候就知道要讨好她,王曉雲若是當了皇後,萬貞兒猜想王曉雲肯定也是不敢怎麽得罪她的,而且與其讓一個不了解且自己不知能不能掌握的女子當皇後,那還不如現在就已經是她“手下”的王曉雲來當來得好。
再說了,有個皇後做自己的盟友,以後她和皇後聯手,這後宮還不是她們的天下?!
……
萬貞兒如此想當然,也是因為她對于王曉雲還算放心,在她心中,王曉雲并不是什麽沉魚落雁之姿,憑她對皇上的了解,王曉雲也不是皇上喜愛的那種女子,加上皇上對她的寵愛,她敢肯定王曉雲就算是當了皇後也不敢惹她,這後宮說是她們的天下,但其實也只是她萬貞兒一人的天下而已。
所以萬貞兒如此直白地向王曉雲“邀功”,卻并不是要讨好王曉雲的意思,而是她想讓她和王曉雲的聯盟更加牢固,同時也是想讓王曉雲覺得,她能坐上那皇後之位,還有她萬貞兒的功勞。
可惜王曉雲沒她想得那麽容易被擺布,她怎麽也不相信皇上會因為萬貞兒的幾句話就決定皇後人選,而且她現在細想,那皇後之位從她和柏桂兒中來挑選,肯定是她的贏面比較大。
但盡管能确定自己有很大的可能當上皇後,在萬貞兒面前她還是需要演戲的,聽完萬貞兒這麽說,王曉雲就表現出了驚訝,然後是非常地高興,還得邊開口感謝着萬貞兒。
萬貞兒看她高興的那模樣,不忘囑咐:“如今還未下聖旨,你可不要表現得太高興了。”
王曉雲點頭道:“妹妹曉得。”
回到自己寝宮後,王曉雲揉了揉笑得有些僵的臉頰,坐在梳妝鏡前由着銀星和如月幫她卸下頭上的頭飾,此時的她臉上也沒了笑意,但她也不是多憂心,只是這事還是出乎了她原本的預料,她可從來沒想過自己一個靈魂是現代的人竟然能當上明朝的皇後,這得多狗血才能出現的劇情……
想着以後可能會出現的大大小小的事,她就覺得腦袋疼,這表示她以後不僅要忙着處理宮務,還得防着別人觊觎她那位子。
唉。
“主子,如若惠妃娘娘說的是實話,那您此時應該高興才對,怎麽嘆起氣來了?”銀星小聲地問着。
王曉雲撇嘴:“做皇後有什麽好,做妃子我還能只理壽安宮的事,平日還能睡個回籠覺午覺什麽的,怕是真當上了皇後這些想做都沒時間了。”
如月和銀星對看一眼,跟了王曉雲這麽久,她們又怎麽可能一點都不了解王曉雲的思維,猜着她的煩惱,銀星和如月也跟着有些憂愁起來。
王曉雲從銅鏡上看着她們的表情,笑了:“反正不是我能決定的,再怎麽說,能當上皇後也是福氣。”
起碼當上皇後之後她也算是個正經妻子,而非什麽小三小四了。
聖旨倒是不難等,沒個兩天就下來了,但也只是下了個聖旨,冊封大禮什麽的還是一個多月之後才舉行。
明朝皇帝一向不喜外戚幹預朝政,所以一般不怎麽給後宮妃嫔的家人冊封什麽大官,但冊封皇後之後,冊封個無權國丈還是有需要的,所以王曉雲那死了三年多的爹就被追封成了國丈,她娘也被封了個诰命夫人。
除了這些虛名,田地金錢什麽的也賞了些,于是王曉雲就對她那遠在江南的娘更放心了。
這一個多月裏,王曉雲可忙透了,不僅要給宮中的女史量身制服,做各種皇後品級的飾物裝置,還日日得去錢太後和周太後那領訓。
盡管忙得她都明顯有些瘦了,但這些都是必須要忙的,于是王曉雲也沒多少怨言,等到冊封大禮那日她更是從早忙到晚。
這天,皇帝不像之前吳博雅的冊封禮那般來走了個過場,這也讓王曉雲稍稍松了口氣,起碼皇帝沒在這天落她面子。
等到冊封禮之後,她也從壽安宮搬了出來,到了皇後的居所,也就是坤寧宮裏居住,雖然無需她搬運什麽東西,只要從那壽安宮走到坤寧宮便是,但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還是她這麽多天以來她都太累,特別是今日,她總覺得從壽安宮搬到那坤寧宮實在是讓她累得眼睛都快張不開了。
但這都還不算完,今晚皇帝會來,而且還會寝在她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