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安遠侯府剛尋回的千金……
上京近日來最大的八卦,莫過于安遠侯府剛尋回的千金了。
暮語在雲州生活了十六年,直到一個月前,養育了她十六年的月娘将她帶至上京安遠侯府認親,當她看見與自己眉眼相似的親生爹娘後,才終于相信月娘所言非虛,她果真是安遠侯府的嫡女。
此事說來話長。
月娘原是醫女,一次機緣巧合下救了安遠侯暮遠志,兩人一來一去生了情,後月娘有了身孕就入了侯府做妾,後來她與大夫人秦氏前後生産,間隔不過十日,皆誕下女孩。
大夫人秦氏性格驕橫善妒,看月娘早不順眼,礙于她肚中孩子,才不得不同意她入府,待她生下孩子後,又是女孩,就趁侯爺不在府上之日,強行污蔑她偷了自己東西,再将她和孩子一起驅趕至距京城最遠的雲州田莊上。
月娘走時傷心欲絕,她既恨秦氏的霸道專橫,也恨安遠侯的無情無義。要說這月娘原本性子也軟,可人被逼到絕境上難免放手一搏,月娘略通醫術,于是悲憤交加之下,趁着臨走前兩個孩子生病喂藥時,使了一招貍貓換太子之計,将自己的親生女兒和秦氏之女調了個包,以報複侯府。
一晃就是十六年。
如今月娘又殺了個回馬槍回來,她身子染病,自知命不久矣,要說這輩子還有何不甘心,那就一定是對安遠侯府的恨意了。
此時她帶着暮語站在安遠侯府大門外,就是要鬧個人盡皆知,憑一己之力毀了侯府最最看重的臉面,這可以說是對安遠侯府最大的報複了。
那秦曼容是什麽性子,月娘最是清楚,臉面比天大。還有懦弱無情的安遠侯,多年來對她們母女不聞不問,十六年來但凡他能對自己有一絲關心,事情都不會到如今這般。
呵,終究是錯付了。
月娘交代完事情的前因後果之後,話只想見親生女兒最後一眼,奈何親生女兒卻避而不見,于是她只留下句“今生終究是錯一場”後,就在侯府門外撞牆自盡了。
這樣轟動的場景,自然引來無數圍觀群衆,侯府門前人潮湧動,紛紛駐足觀看,且交頭接耳地低聲議論。
路人甲看到這一幕,不禁感嘆:“要說這女人心狠起來真是……”
路人乙搖頭道:“都怪秦氏善妒,堂堂侯爺納妾都容不得,這不報應來了,生生折損了自己的親骨肉。”
路人丙情緒激動,憤慨道:“難道不是侯爺混賬嗎,連自己的妾氏孩子都護不住,還自诩清流,我呸!”
Advertisement
“要我說,還是苦了暮家的兩個女兒,都是二八大好年華,鬧這麽一出還怎麽嫁人?”路人丁感慨道。
侯府門前亂成了一鍋粥,大夫人秦氏看着纖瘦嬌弱的暮語,那張與自己年輕時五成相似的面龐,一臉驚慌失措的樣子,聽完月娘的一番話後,直接氣昏了過去。
安遠侯駐足而立,一臉悵然若失,往事浮上心頭,久久回不過神來。
剛剛得知自己身世的暮語,雖然仍在震驚中,但看見養育了自己十六年的月娘命喪當場,也來不及細想她曾經對自己所做的種種,傷心哭泣地淚如雨下。
“散了散了,都散了!”侯府家丁在門口厲聲驅趕道。
圍觀群衆四下而散。
安遠侯暮遠志長嘆了一口氣,看着伏在地上失聲痛哭的暮語,一副盈盈孱弱的樣子,将她扶起身來接近府中,萬般情緒湧上心頭。
秦氏被這麽一鬧氣得幾日下不來床,看着眼前的親生骨肉是又愛又恨,最終只得一聲嘆息。
安遠侯近幾日也向朝廷告了休假,在府中一面嘗試着與女兒相處,一面照顧安慰夫人,可謂焦頭爛額,根本不比處理朝中之事省心半分。
五日後,秦氏身子略好些,家裏人終于吃上了第一場團圓飯。說是團圓飯,其實桌上幾人胃口都不太好,只有心比天大的暮語和侯府八歲的幼子暮斌兩個一人一只雞腿吃得歡。
“爹,娘,姐姐,這雞肉可好吃了,你們怎麽不動筷子?”暮語嘴裏塞滿飯菜,含混不清道。
暮語從小在雲州田莊長大,遠離上京紛争,養的這樣單純直楞的性子,從前月娘待她不算太好,性子又喜怒無常,心情好時對她噓寒問暖,心情壞時則對她又打又罵,是以暮語的悲傷很快就被這源源不斷的美食填滿了。
“大家趕緊動筷吧。”安遠侯尴尬一笑,夾了塊雞肉放進夫人碗裏。
秦氏看着眼前人的吃相,哪有半點大家閨秀的樣子,她是既生氣又心疼,只硬着頭皮道:“多吃點,別噎着了。”
暮遙仍是她一貫的淑女做派,端坐在桌前,夾了一塊眼前的菜花,放進嘴裏味同嚼蠟,心情十分複雜。
她原是侯府萬千寵愛的嫡女,如今一落千丈,寵愛尊榮全被旁人奪了,更淪為上京城中的笑柄,就連侯府下人也偷偷在背地裏嘲笑她。
偏偏自己還不能抱怨一句,且要裝得寬容大度。
“姐姐,你試試這個,可好吃了。”暮語笑吟吟地對暮遙說道,然後夾了個雞爪到她碗裏。
暮遙看了眼碗裏扭曲的雞爪子,面露難色,她十六年來從未吃過此物,難不成要她直接拿在手裏啃嗎?
但她面上仍帶着笑意,柔聲道:“多謝。”
暮語在府中待了三日,只覺上京中人真是奇怪,明明各個錦衣玉食,卻還日日愁眉苦臉。從前在雲州的時候,月娘有時對自己關懷備至,噓寒問暖,有時一生氣又個把月見不到人影,這些時候暮語就要對溫飽犯愁了,哪能像現在這樣天天有肉吃,有新衣穿,真不知他們在愁些什麽?
“姐姐,這個給你吃。”八歲的暮斌看姐姐發楞,以為是自己吃了她的雞肉不高興了,委屈巴巴地讓出手中的雞腿。
暮語沖他咧嘴一笑,府上就屬弟弟和自己關系最好了。
這頓飯一家人吃的五味雜陳。
翌日一早,暮語和暮斌趴在後園的楊柳樹下,兩人蹲守了半個時辰紋絲不動,竟是在觀察螞蟻搬家。
悄立在一旁的安遠侯暗自嘆了口氣,這個女兒暮語哪有半點大家閨秀的樣子,每日不是趴在地上觀察螞蟻蜈蚣,就是爬高上樹捉知了蜻蜓,生生十六年的光陰,雖說月娘也讓她讀書識字,但這舉止做派,終是被養廢了。
唉……
安遠侯只覺得這幾日來嘆的氣比往常十六年加起來還要多。
大夫人秦氏又何嘗不是如此。
暮語是她十月懷胎誕下的孩子,于侯爺來說,家裏幾個皆是血脈,可于秦氏來說,暮語才真真是自己的親骨肉。
秦氏本名秦曼容,乃令國公獨女,一輩子為人傲嬌,最重臉面,上京城中除卻皇城中的幾位娘娘,哪個不要給她幾分薄面,此事在上京傳的沸沸揚揚,鬧得她顏面盡失,幾日都不敢邁出大門一步。
秦氏看着暮語的舉止做派,對她是愛愛不起來,恨恨不下去,不得不說月娘這一刀是生生紮在了她的心窩子上。
可恨之人已死,暮語終究是自己的親骨肉,且是個受害者,這碗苦水只能自己慢慢消化,無法再遷怒旁人了。
好在暮語已經及笄,秦氏想着早日給她尋位好夫婿嫁出府去,也算全了這段母女情分,不用日日看她在眼前晃蕩,于家裏幾人都好。
雖說前幾日暮府門前鬧得沸沸揚揚,但人要往前看,生活還要繼續,待秦氏身子好些之後,也不和侯爺置氣了,畢竟不再是十六年前那般驕縱的性子,兩人合計了下,對外宣稱暮語是暮遙的嫡親妹妹,只因幼時身子不好才外出養病,如今十六已過,自然接回府中。
暮家為此還特搞了個隆重的認親儀式,等于昭告天下,暮府現在有兩位嫡女。
兩位二八年華的嫡女,又這般大張旗鼓地宣揚,暮家嫁女之心可謂昭然若揭。
安遠侯府與慶國公府原本已有婚約,如今橫生變故,不知這門婚事之後會作何打算,安遠侯府的嫡女成婚本是多少人搶不來的好事,但近日侯府秘聞也算是滿城皆知了,上京高門大戶對此都避之不及。
暮遙在房中看書,幾日未曾出過房門了,如今自己的身份地位尴尬,她不敢多言,只能裝作賣乖聽話,往後她在安遠侯府的日子怕是不像從前那般好過了,但女子出嫁乃第二次投胎,她只盼之前定好自己和慶國公世子的婚約,仍能作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