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皇上又又叕要給南安王選王……
上京近日來第二大的八卦,皇上又又叕要給南安王選王妃了。
此消息一出,上京城中再次炸鍋。
如果說之前安遠侯府的八卦是一塊石頭砸入水中激起水花四濺的話,那麽這條八卦就是一顆水-雷在水裏爆炸,将水裏的魚蝦生物全都炸個半死。
不同于之前吃瓜群衆的看戲心态,此消息一出,上京城中的高門大戶,只要家中有女兒的,不論是十歲八歲的未成年,還是待嫁閨中的,各個都人人自危。
那南安王是什麽人,暴虐狠戾、嗜殺成性,有南境活閻王之稱,雖說戰功赫赫,但其手段極殘忍,還有折磨敵人致死的愛好,放血、抽筋、扒皮都不在話下。
更有傳言說他不喜女色,從前有人給他晉獻絕色美女,在王府沒一個活得超過三日,且各個死狀慘烈,缺胳膊少腿都不奇怪,更有甚者被摳了眼珠子的。
偏偏就是這麽個煞神,卻深得皇帝信任,皇上擔憂他陰陽失調,感情空虛,多次為其指婚。
去年指婚太傅之女,吓得崔太傅直接辭了官,年僅四十就提前告老還鄉了。前年指婚的吳尚書之女,吓得逃到塞外,至今未歸,生死未蔔。還有大前年指婚的英國公之女,直接就投湖自盡了,幸好被人救起撿回了一條小命,至今仍纏綿病榻。
今年不知又輪到哪個倒黴蛋了。
感情空虛前提是要有感情才行,那煞神有嗎?上京衆人惶恐不敢多言。
南安王謝承允剛從南境回京沒多久,此時正在兩儀殿中向皇上禀告南境大小事宜,他今日穿玄色繡金親王服,腰間配一根銀色龍紋革帶,身形挺拔,看上去頗為豐神俊逸。
若只看一張俊臉和這一身打扮,恐怕能迷倒不少上京貴女,可惜眼中全是嗜血之色,南安王眼鋒掃過,立在大殿兩旁的侍從立刻往後退了幾步。
南安王回禀南境近況,皇上聽得連連點頭,眼中全是贊許之色,不論外人如何說道,南安王的軍功是無人能及的。
當今聖上和南安王雖非一母所生,但自小感情深厚,南安王生母位份低微,皇上尚是太子之時,就對謝承允多加照拂,登基後更是許他兵權、地位。
南安王也不負所托,成為了皇上的左膀右臂,他十四歲上戰場,一步步走到今日,用赫赫戰功立威,保南境十年太平,只是殺戮太重,至今無人敢嫁,而他自己也不上心,反倒是皇上幾次三番想給他指婚。
于是禀報過後,皇上就提了賜婚之事。
Advertisement
“承允啊,不是朕催你,合該好好成家了。”
謝承允聞言邪魅一笑,不置可否,賜婚早已不是什麽新鮮事了,且看哪個不怕死的敢将女兒嫁與他。
“朕早知你對此事不上心,可憐太皇太後年事已高,卻還日日記挂着你的婚事,如今尚在病中也不忘提起。”
一提到太皇太後,南安王的臉上才略有些柔和之色,當年他生母不過是個小小寶林,又早死冷宮,多虧太皇太後照料,他才得以活下來。
“敢問皇上,這次又是哪位貴女?”
“禮部尚書之女,太皇太後親選的人家。”
不是說太皇太後尚在病中嗎?還有力氣物色人選?
南安王面上不顯,淡淡道:“禮部尚書暮遠志?”
皇上看他并不拒絕,面露喜色點頭道:“正是。”
就是那個之前奏本上書說自己殺戮過重的暮遠志?南安王憶起往事,嘴角輕勾,那就陪他玩玩吧。
“多謝皇上”南安王拱手道。
聖旨很快就送到了暮家,暮尚書手捧聖旨久跪在地不起,負責傳旨的公公連叫了他幾聲才回過神來,顫顫巍巍地站起身來。
大夫人秦氏大病初愈,則是再一次昏倒過去。
聖旨送到暮家後,上京城迎來了本月的第三次炸鍋。
上京民衆感嘆:大瓜年年有,今年特別多!
上至世家高門,下至販夫走卒,最近茶餘飯後的談資都是關于暮家和南安王府的這樁婚事。
暮家現下有兩個女兒,一個是曾經京城貴女圈中的佼佼者,另一個是炙手可熱的新寵兒,聖旨只言明暮家女兒嫁南安王,具體嫁哪個女兒卻沒明說,一時間衆說紛纭,各種猜測流傳在街頭巷尾。
這個難題同樣困擾着安遠侯暮遠志,暮家祖上曾出過一位帝師,兩位宰府,世代忠良,為何要遭此劫難?
無奈之下,暮遠志只得踱步到夫人房中與之商量,看着床上之人蒼白的面色,暮遠志痛心不已。
大夫人秦氏原本生氣,兩人才剛和好,又橫生變故,自是不願見他,如今已是連趕人走的力氣都沒有了,只斜靠在床頭倚着,弱弱道了聲:“造孽啊。”
暮遙在房中得知此事,也驚出一身冷汗來,父母近日來對她愈發冷淡,聖旨又下得這樣不清不明,到時暮家會嫁哪個女兒根本不得而知。
暮語在後院池塘和暮斌摸魚,聽聞皇上賜婚南安王,心中大喜。暮語自小在雲州長大,雲州地處南境,屬南安王封地,十年來多虧南安王威風赫赫,所向披靡,雲州百姓才得以安生。
如果自己真能有幸嫁給他的話……
就太好了!
暮語欣喜地來到秦氏房中,想問清情況,秦氏身旁服侍的丫鬟道:“夫人驚吓過度,服了藥才剛睡下,小姐還是明日再來吧。”
驚吓過度?暮語不解。
應該是驚喜過度吧,母親房中的丫鬟怪不會說話的。
秦氏在床上一躺又是三日,直到慶國公和夫人登門拜訪,她才勉強下了床。
安遠侯府和慶國公府年初剛訂下婚約,又是世交,原本兩家相看過後互相都十分滿意,只是前不久安遠侯府鬧出那樁醜事,暮遙的身世又有了變化,眼下慶國公登門拜訪,不知是何用意。
兩家在暮府前廳坐下,暮遠志摸不準慶國公的心思,不敢貿然開口,只道:“此乃上好的西湖龍井,請兩位用茶。”
慶國公對侯府之事也略有耳聞,眼下安遠侯府不得安寧,侯爺在朝中也已告假多日,他此行只為表明立場,于是開門見山道:“顧某今日拜訪,只為讓侯爺放心,原先兩家訂下的婚事,只要侯爺不說作罷,我慶國公府就絕不會取消。”
暮遠志原本以為國公府是來退親,縱容是官場老手也不免緊張的捏緊手中茶杯。聽聞此言終于長舒了一口氣,攥緊茶杯的手稍稍放松開來。
自古以來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眼下上京不知多少人明裏暗裏在看安遠侯府的笑話,慶國公這時登門拜訪,可謂給他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多謝國公爺。”暮遠志放下茶杯,起身行禮,鄭重其事地對他一拜。
慶國公趕緊扶他,趕忙道:“使不得,使不得。”
一旁秦氏也同樣驚喜,原本病恹恹的身子頓覺爽利。
這原本與顧家定親的是暮遙,眼下國公府表面态度,那麽能應承這聖旨的只能是……
國公爺似是看透侯府心思,又補充道:“暮家世代清流,侯爺與夫人教導有方,兩位女兒定是知書達理,兩家婚事既已定下,顧某就和侯爺言明,不論暮家下嫁哪位女兒到國公府上,顧家上下皆是喜歡的。”
這聖旨只說賜婚暮家嫡女與南安王,又沒言明是哪位嫡女,國公府難不成還敢和南安王搶人不成?
暮遠志聞言感動不已,差點就老淚縱橫,這國公爺簡直太貼心了。
慶國公又感慨道:“侯爺與顧某皆為人父母,父母之心也能感同身受。”
這萬一暮家真和南安王聯了姻,國公府也算和南安王沾親帶故了,橫豎嫁的不是自家女兒,這時賣個人情給侯府,有何不好?
“國公府之情,暮家銘記于心。”暮遠志彎腰作揖,又行一大禮。
一旁秦氏拿手帕拭去眼角喜悅的淚水,這大概是安遠侯府最近聽到最好的消息了。
暮遙聽說慶國公和夫人親自登門,在房中焦灼地來回踱步,派去前廳打探消息的丫鬟半天不見回來,這個節骨眼登門難不成是來退婚的?若不是退婚,為何遲遲不叫自己去前廳見客?暮遙手裏的帕子被攥的皺皺巴巴。
一炷香後,小丫鬟秋紅終于從前廳一路小跑回來,氣喘籲籲道:“小姐放、放心,國公府說婚約照舊。”
暮遙聞言一顆懸着的心終于落定,攥在手中的帕子微微松開,擰成一團的眉心也終于舒展開來。
“不、不過,”秋紅跑的跑得太急還沒緩過來。
“不過什麽?”暮遙一顆心又提了起來。
“不過慶國公說,不論侯爺嫁哪位小姐,都成!”
暮遙秀眉緊蹙,這都成是什麽意思,怎麽聽着比退婚還要糟糕?
若是先前,退婚大不了重新再議,可眼下皇上又下了賜婚聖旨,若是不嫁到國公府,那麽就是要嫁到南安王府了?
暮遙吓得直接跌坐在身後的椅子上。
這南安王的名號,上京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本來只是一樁婚事而已,最壞不過是被人退婚而已,但現在暮遙怎麽感覺自己小命即将不保。
爹娘的心思她尚未猜透,不過自己終究只是月娘的女兒,到時母親會不會叫自己嫁給南安王那個煞神都尚未可知。
不行,不能坐以待斃,如果父母這裏她沒把握的話,就只能從國公府下手了。
這邊送走了慶國公夫婦,安遠侯夫婦又開始犯愁了。
雖然吃了慶國公府的定心丸,但皇上的賜婚聖旨才是真正的王炸啊!
往年被賜婚的貴女歷歷在目,當初自己背地裏沒少看人笑話,如今攤到自己府上,是哭都哭不出來了。
“侯爺可有主意了?嫁哪個到慶國公府上?”大夫人秦氏試探問道。剩下後面半句沒敢問出來。
安遠侯搖頭。
“語兒才剛回府,不能再讓她去那龍潭虎穴了。”秦氏悲戚道。
“可原本和國公府定親之人确是瑤兒啊。”安遠侯無奈道。
手心手背都是肉,哪個都是不能舍棄的。
“侯爺,”秦氏看向安遠侯,鄭重其事道,“要不您也像那崔太傅般提前辭官,咱們一并告老還鄉吧。”
“糊塗!”安遠侯拍腿道,“我暮家世代忠臣,怎能因一紙婚書就畏縮辭官。”
“要我說都是那月娘惹出的禍端,當初您就不該留她!”秦氏憤憤道。
怎麽又提到那茬去了,安遠侯趕緊打斷:“皇上只是下旨賜婚,尚未言明婚期,且容我些時日再想辦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