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重回紫禁城 一睜眼,又回到這個鬼地方……
初瑾再次醒來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邊的小把銅鏡,仔仔細細對鏡端倪起來,銅鏡中的一張小臉容色極出衆,可她見了只有一聲嘆息。
就算是她再怎麽不願意承認,可也否定不了如今已是康熙二十年的事實。
而今日,是她重回紫禁城的第五日。
為何要用“重回”二字,這件事就說來話長。
其實她并不是章佳·初瑾,而是鈕祜祿·若敏,三年前薨于坤寧宮的孝昭仁皇後,康熙帝的第二任皇後,後金開國名将額亦都孫女,太師、果毅公、前輔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嫡女,鳌拜義女。
在她死後這才知道自己穿進了一本圍繞着康熙帝後宮的清穿小說,而她,是康熙帝制衡後宮與前朝的一顆棋子。
一腔癡心錯付,化為孤魂野鬼的鈕祜祿·若敏發誓,若有來生,一定要離康熙帝遠遠的。
不曾想再次睜眼,她還是回到了這個地方,變成了翊坤宮宮女章佳·初瑾。
得,這次更慘,連個主子都沒混上,只是個包衣宮女。
哪怕已經好幾日,可初瑾仍舊接受不了這個事實。
也就是昨夜,初瑾總算想明白了——好在她沒穿成紫禁城後妃,只是一個宮女而已,等到二十五歲就能被放出宮去,徹底與這個鬼地方再沒幹系。
初瑾上輩子可是當過皇後的,這自我勸慰的本事還是要有的。
但就算是她再怎麽安慰自個兒,也依舊擺脫不了她這尴尬的處境。
五天之前,她被宜嫔賞了板子。
說起來這初瑾原身也是挺命苦的,包衣出身,是翊坤宮成貴人身邊的宮女,成貴人也是包衣出身,阿瑪卓奇只是個從七品的司庫,但祖上也曾立過大功,□□皇帝收服察哈爾時斬敗衆賊,立下軍功。
成貴人更是于去年生下七阿哥,按理說哪怕她并非翊坤宮主位,因生了兒子,也能在後宮橫着走,可惜,成貴人所出的七阿哥一出生便有腿疾,她有身孕時皇上有多高興,等着七阿哥生下之後便有多失望。
若是在別的宮殿也就罷了,偏偏成貴人在的還是翊坤宮。
翊坤宮一宮之主位是宜嫔,宜嫔出身不凡,長相出衆,向來得皇上喜歡,平素在紫禁城待人就不大客氣,更別提在翊坤宮,那更是個說一不二,驕縱跋扈的主兒。
按理說這一嫔一貴人,身份相差懸殊,成貴人平日裏宜嫔都繞道走,初瑾這個小宮女更犯不着她的忌諱。
但五日前皇上來了翊坤宮,宜嫔沖撞了皇上,自然得找人撒氣不是?
說來也巧,那時候皇上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初瑾想着按照往日的慣例,皇上多少也得在翊坤宮坐一坐,陪着宜嫔說說話,可誰知道皇上過來沒多久就拂袖離去。
恰好那時候初瑾本尊在翊坤宮門口掃雪,宜嫔身邊伺候的宮人早摸清楚了她的性子,自然不敢往槍口上撞,宜嫔一肚子火氣沒地方撒,只說她妄圖勾引皇上,将她拉下去打了二十個板子。
初瑾雖是包衣,但從前在家中也是當小姐養的,她本就剛入宮,成貴人又和善,沒苛責過她,二十個板子下去,這具身子裏的芯子也換了人。
想及此,初瑾又是微微嘆了口氣——還真是神仙打架,小鬼遭殃。
其實這件事和她,和成貴人都是半點關系都沒有的。
說白了,還是宜嫔不知道分寸。
後宮向來是有規矩,宜嫔是沒資格養自個兒子的,剛滿月的兒子是就抱到阿哥所養着,前年年底宜嫔生下五阿哥,原本是天大的喜事,一時間賞賜不斷,可剛過了年,五阿哥就被抱到了阿哥所。
宜嫔身為後宮中的頭一份,皇上向來待她寬和,她恃寵而驕,日日日鬧到皇上跟前想要撫養親兒。
皇上當然不答應,可又架不住宜嫔一哭二鬧的,索性想了個折中的法子,将五阿哥養在了慈寧宮,養在了皇太後身邊。
皇太後乃是太皇太後侄女,又是皇上嫡母,五阿哥能養在皇太後身邊,是天大的福氣,宜嫔雖不舍親兒,卻也不好再說什麽。
可半月前,五阿哥染上了風寒,小孩子體弱,況且又冰天雪地的,染上風寒也是常事兒,請太醫瞧瞧,喝幾服藥就能大好。
但宜嫔卻不這樣認為,孩子都是娘身上掉下來的肉,特別是她在慈寧宮見到兒子被嬷嬷灌藥哭的嗓子都啞了,心疼不已,再次在皇上跟前提前将五阿哥養在自己身邊。
皇上一聽這話就是勃然大怒,皇太後雖不是皇上親生額娘,可這些年将他視若親子,這一年多的時間對五阿哥如何上心,他都是看在眼裏——暫不提宜嫔這話合不合規矩,就說傳到皇太後耳朵裏去,皇太後不知道有多難過!
皇上難得落了宜嫔的面子。
這五日的時間裏,哪怕初瑾日日躺在床上養病,卻也能聽到正殿那邊瓷器落地的聲音,其中還夾雜着宜嫔打罵宮女太監的聲音。
初瑾像是沒聽見似的。
自三年前她去世之後,紫禁城後宮并未添新人,是以宜嫔還是四年前冊封的嫔位,紫禁城後宮無妃位,她聖寵不衰,如今也算得上嫔位之首,脾氣大些也是情理之中。
聽着尖厲的訓斥聲再次想起,初瑾還是忍不住皺了皺眉頭——當初宜嫔在她跟前聰明可愛,活潑大方,待人真誠,可不是這樣子的。
如今的宜嫔……像潑婦上身似的。
翊坤宮除了脾氣極大的宜嫔,還有初瑾如今的“主子”成貴人,當初初瑾被送到成貴人身邊伺候,她家裏還是尋了門路的,兩家從前相熟,初瑾的阿瑪怕女兒入了紫禁城無人照顧,所以塞了足足一千兩銀子,這才把初瑾調到成貴人身邊。
和初瑾阿瑪海寬所想的一樣,成貴人誕下龍嗣,雖有腿疾,不得皇上喜歡,但太皇太後看在七阿哥的面子上多少會照拂她一二,再加上成貴人性子柔順,又得家裏人囑托……她小選入宮的這一年時間裏,日子還算好過。
就連這次初瑾受了宜嫔的板子,尋常人可不敢忤逆宜嫔的意思,但心地良善的成貴人還是偷偷請了太醫過來給她看診,不忍心眼睜睜見她香消玉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