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章節

希望,所以才只能攀附上這傻子?

這麽一想,李滿嗤笑,傻子就是傻子,攀附上傻子,能有什麽好處?反正自己是不願意認命的,他琢磨着是否應該再寫封信送回去,讓京城中的家人多替自己打點轉圜時,端王殿下終于出現在他們面前。

明钰現在高處,擡眼望向底下黑壓壓的一片,這五百人是他起步的班底,若是不能好好安撫住,不能跟他一條心,那麽将來自己單打獨鬥累死了也不可能做成任何事情。所以,現在他必須将矛盾掐滅在萌芽之中。

他的目光掃過每一個人,原本還鬧哄哄的人群漸漸沒了聲音,他們私下裏再怎麽看不起這個傻皇子,可他畢竟是龍子鳳孫,是大燕朝皇室貴族,該有的尊崇還是有的。

明钰眯眯眼,聲音中有着前所未有的肅穆,“聽說你們之中對于本王頗有怨言?”

底下的人沒人敢吭聲,明钰滿意的清了清嗓子,高聲說道:“本王知道,你們都是京城中的大老爺們兒,突然來了這個鳥不生蛋的荒蕪之地,是個人都接受不了現狀。”他頓了一頓,手指不經意的摩挲着袖口,“可是我在此想說一句,你們的選擇沒有錯。”

這話一出,有人嗤之以鼻,什麽叫選擇沒有錯?他們又不是傻子,放着好日子不過,跟着過來吃苦,還說沒錯,騙鬼的話吧。

将衆人的反應看在眼裏,明钰笑了笑,直奔主題,“你們給我三五年的時間,到那個時候,你們若是想回京城,本王許諾你們都可以回去,而且給你們都官升一級……”

他話還沒說完,下面的人似乎一下子炸開了,殿下說的什麽?是他們聽錯了,還是殿下在說傻話?

就連一旁肅立着的莫江也都愣住了,擡眼不可置信的看向明钰,殿下說出這樣的話,是在開玩笑?

明钰神色如常,并沒有半分玩笑的意思,等底下的人稍微冷靜了一點,才又開口說道:“你們沒有聽錯,本王也并非開玩笑。三五年後,你們可以回京城,我會禀明父皇,凡是我這裏同意了回京的,照列禁衛軍之職,甚至在原有職位上官升一級。不過,這一切卻是有條件的。”

這下子所有人都聽的明明白白真真切切的,他們原以為是再也沒有希望回到京城了。可是聽殿下的意思,只要在這裏等上幾年就能回京,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啊,更別提殿下說的回京入職禁衛軍還會官升一級。衆所周知,禁衛軍的競争是很激烈的,要沒有關系,進都不可能進去,有些人窮盡一生,直到退下來,都始終只在底層,升官一級那是太陽打西邊兒出來才會有的。

現在只要等三五年回京就能升職,這天大的好事兒打着燈籠都找不到的啊。他們還能說什麽?別說三五年,便是再等個十年他們也等得起。

所有人的欣喜難以抑制,稍微有點理智的人忍不住就問了出來,“真的只要等幾年我們就能回京?不會是唬我們呢吧?”

明钰還真沒唬人,沒錯,現在一切才剛剛開始,做什麽都需要人手,只要等上幾年,等一切規劃都上了路子,他們這些人留不留也就無所謂了。況且他也相信一點,這涼城發展起來,并不比京城差多少。

明钰擡起手往下壓了壓,示意大家安靜下來,等躁動的人們平複了一些,才說道:“君子一言驷馬難追,本王既然說出口了,自然會踐行諾言,不如大家先聽一聽這條件如何?”

Advertisement

所有人都安靜下來,對了,殿下剛剛說了有條件的,且先聽聽罷,不管什麽苛刻的條件,他們都先應下來,好歹熬過幾年熬出頭就好了。

“本王的條件很簡單,你們是禁衛軍,是将士,是軍人,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本王要你們只要在這裏一天就必須絕對忠誠,絕對可靠,必須服從指揮。因此,所有人都必須聽令行事,不得陽奉陰違,擅自行動;不得肆意妄為,欺壓百姓,如若違令,絕不輕饒。”

等明钰說完,衆人沉默,這樣的條件算什麽條件?一不是讓他們去做什麽見不得人的事,二來也不是讓他們送死,只不過是循規蹈矩而已,可這本來就是軍人應該遵守的,殿下為何特意鄭重提出來?

明钰環視四周,就手臂一揮,擲地有聲道:“你們要時刻記住,你們是軍人,不是為了護衛某一個人,你們最應該護衛的是國,是家。國家,榮譽,責任你們應該時時刻刻放在第一位。告訴本王,你們能做到嗎?”

莫江心中一震,第一個上前拜服在地,“諾!屬下等一定做到!”

“諾!”所有人都跪下應諾,他們從明钰得話中看到了希望,不論如何此刻的他們是真心實意臣服。

8、第 8 章

大家的心思都很複雜,明钰給了他們最後的希望,三五年的時間并不長。有了希望,還是眼前這人賜予的,至少此時此刻他們都心存感激的。

紀由遠遠的見到這一幕,眼神中閃過一道饒有興致的光芒。嘿!有趣,他跟着端王這幾天,多多少少也了解到,這個端王似乎并不像傳言一般癡傻,行事無章。

他摩挲着下巴思考着,雖然不知道外面關于端王的傳言會有這麽大的差別。他到現在只想到了一句話,大智若愚,憑着他幾句話,輕而易舉就解決了底下人的怨怼,甚至收服了人心,其中的高明之處,只怕一般的人都不可能辦的到。

他眯起眼來,掩蓋住眼中神色,所有人都被端王給糊弄過去了,看來他還是應該早日将這些事情告知謝将軍才是。

解決了隊伍中鬧情緒這件事兒,已經差不多就快到涼城了,離了幾十裏地兒,遠遠就見到前面烏泱泱一片人馬。派出去打探消息的人快馬回報,說是前面是涼州知府劉大人以及涼州駐軍魏大将軍前來迎接端王。

之前明钰拒絕了他們專程前來護送一事,現在明钰一行快要到了,他們無論如何也應該前來迎接才是。不然端王前來封地,他們這些地方官員不管不問,被人逮到參上一本,就可以定下藐視皇權之罪。這可是大罪,抄家滅族都有可能,因此,整個涼州大大小小的官員都來迎接。

明钰點點頭,那邊擺出陣勢迎接,自己這邊也不能失了禮數,再怎麽說,王爺的架勢還是要有的。即便吩咐下去,整頓隊伍,旌旗招展開來,擺出王爺的威儀來,整個隊伍的精氣神都變得不一樣了。

兩方人馬相遇,自是少不了一番客套寒暄,明钰游刃有餘,臉上帶着笑意,給人一種如沐春風之感。當然,這也讓聽過傳言的人疑惑,端王殿下風儀翩翩,何至于被人污蔑成那樣?所以說,還是眼見為實,耳聽為虛,這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明钰換了乘馬,被劉知府,魏大将軍簇擁而行。他初來乍到,什麽都不了解,有這個機會自然是要與他們拉近關系,打探打探涼城的情況。

“殿下有所不知,邊地戰亂頻發,大多田地早就荒蕪,百姓日子本就艱難,很多人都是食不果腹,稍微有點餘糧,還不夠夷寇前來劫掠的。”劉大人開口說道。

這是實情,他上任以來,就已經是這樣了,邊地禍患嚴重,積重難返。他雖說勵精圖治想改變一下民生,然而卻有心無力,能夠保持住現在這個狀況他都已經費了不少的心力了。

他此時照實說出來,也是希望端王能夠知道百姓的疾苦,将來這涼城以及周邊方圓幾百裏之地都會是端王領地,這地裏的人口産出也都算作端王的。若是端王殿下能體恤民情,百姓們尚能過活,可若是遇上只顧自己,不顧百姓死活盤剝百姓的領主,百姓可就慘了,不死也得脫層皮,邊地百姓已經夠苦的,真這樣的話可沒有活路了。

明钰點頭,夷寇劫掠打秋風一事的确頭疼,他們來時見到的慘狀還猶自清晰如昨。他偏過頭看向魏大将軍,“大将軍對于小股夷寇入侵可有什麽辦法?比如阻止他們入侵燒殺劫掠之類的?”

一聽到這話,兩人都不由自主的暗中嘆息,果然是不谙世事的皇室貴族,這樣天真的問題,只怕換做在場的任何一人都問不出口的吧?至少等了解了這裏的一切情況,都知道這并非是簡簡單單就能夠阻止的,如果不然,也不會歷經幾代都解決不了這難題了。

魏大将軍雖然心中嘆息,但是面上還是恭敬的回道:“殿下,夷寇之患是自大燕開國就有了的。歷代以來,不乏有比臣能耐之人鎮邊,可是夷寇入侵之患始終卻未能解決,并非是臣等無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