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章節

能,實在是無奈至極啊。”

明钰聽得很認真,示意魏大将軍将言中的未盡之意一并說出來,魏大将軍心中一橫,繼續說道:“綏西國之人,毫無禮數教化之德,民風彪悍,其三歲小兒已經能在馬背上嬉戲,他們從小就在馬背上長大,弓馬娴熟,來去如風。而我們卻以步兵為主,每每作戰之時,遇到我們大部隊便快速撤離,若是遇到我們的小隊人馬,卻又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

“這樣啊,的确有些難辦。”明钰思索了一會兒,又道:“前幾日本王親眼目睹了謝将軍在長欄山一帶全殲了一股夷寇。若是有夷寇入侵,讓謝将軍出馬豈不是就能萬無一失一舉殲滅之?咦!話說回來,怎麽不見謝将軍的人?”

明钰說起這樁,這才想起前來迎接的官員之中并沒有那個紅袍銀甲的身影,随口就問了一句。

“謝将軍有要務在身,今日實在不方便前來,還請殿下勿怪。”魏大将軍連忙替謝宜修打掩護,也是怕明钰怪罪下來,雖然不會對謝宜修造成多大影響,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些事能避免就避免的好。要怪只能怪謝宜修這臭脾氣,說什麽都不肯前來,擺明了不待見初來乍到的王爺殿下。

“不怪不怪,哈哈,本王也就這麽一問罷了。軍中事務緊要,千萬莫要因本王耽擱,否則本王可就萬死莫辭了。”明钰笑着玩笑說。真要說起來,這人先前避之不見就已經得罪自己了好吧。他也不是心胸狹隘之輩,還不至于為這點小事怪罪發落。更何況,他雖然身為王爺,也不可能對朝廷任命的官員有過多的處置權。

他輕啧一聲,這人怎麽說呢?留給他的印象還挺深的,只一面就已經看出來這人的冷漠似乎已經浸透到了骨子裏,只需要往那裏一站,就能将旁人凍成冰雕了,這種人多是不合群之人。因此,謝将軍如果出現在這裏才會讓人難以置信吧。

魏大将軍苦笑着搖搖頭,繼續回答明钰提出的問題,“謝将軍的紅袍軍的确勇武無雙,但是,用謝将軍的五千人馬,對付這樣的小股流寇實在是大材小用了,主要也是小股流寇入境之後,行進路線實在是刁鑽古怪,無法預料,往往都要大量人手才能夠追捕到。況且關外綏西國的大隊人馬還在虎視眈眈,他們對紅袍軍還會有些顧忌,若是紅袍軍不顧一切去清剿這些流寇,只怕反而會中可調虎離山之計。”

紅袍軍可不比其他軍隊,是整個邊軍之中精英中的精英,好刀要用在刀刃上,每每戰争最為緊要之時,出動紅袍軍才是制勝的關鍵。

若不是因為端王一行人前來,之前的流寇也根本就用不到紅袍軍前去清剿。雖說會費時費力一點,風險卻在可控範圍之內。

魏大将軍說了這麽多,明钰也總算是明白了,紅袍軍不愧是聞名于內外,看來大燕國也只有紅袍軍能拿的出手了。

“紅袍軍雖然很強,但是人馬只有五千,卻是有點少啊,為何不多培養些紅袍軍出來,這麽一來還用懼怕區區綏西國?”明钰發揮了不懂就問的精神。若是有五萬紅袍軍,只怕早就攻打到綏西國的王庭去了,哪裏還會出現對峙的情形?

在這些大佬眼中,明钰的這個問題非常小白了,可是他們卻不得不解釋,“殿下此言差矣,殿下可知紅袍軍這五千人的軍費可是一般步兵的三倍有餘,且不提多加一人多花多少軍費,光是說這紅袍軍每人配備的戰馬,每一匹都是寶馬良駒。殿下知道大燕不似綏西國,并不出産良駒,我們能湊齊這五千良駒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明钰終于明白了,只有紅袍軍的鐵騎才是大燕守護者的存在,大燕雖說軍隊衆多,可都是以步兵為主。而步兵對上夷人的騎兵,那就是送菜的份,遇上騎兵的一個沖鋒,砍瓜切菜不在話下,他們能護衛住大燕的邊疆這麽多年,功不可沒啊。

說話間,一行人已經進了涼城,明钰四下裏觀望,這座古老的城池見證着長久以來的戰争。在歲月的侵蝕下,早已經是千瘡百孔,破敗的城牆經過年年修補,屹立巍然。城裏面行人三三兩兩面帶菜色,很多房舍因為沒人住,年久失修,有的已經倒塌,只餘下殘垣斷壁,剩下能住人的也是少數。

破敗,蕭條,這是明钰唯一能想到的詞。想到這個地方從今以後就是他的領地,他有一種想扶額的沖動,實在是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境地。他曾經也有想過涼城的情況,但是好歹這裏也是邊地最大的城池,算是戰略要地,再怎麽樣打仗,這裏城高池深,想來就算波及到也不會有多大的妨礙,沒想到卻是這樣的。

Advertisement

當初因為想遠離京城紛争,又不想太過惹人矚目而選中這裏。這個地方好啊,作為絲綢之路的中轉站,要這裏作為領地,将來發展成為貿易城市,坐着也能日進鬥金,怎麽也不會虧了。而且皇帝因為他選擇這裏太過吃虧,還從自己的私庫補貼了不少,将原本封王的三百護衛也提到了五百,他原本以為自己是賺了,可終究被現實震撼,原來是他是虧大發了啊!

現在可好,退路也沒有了,只能硬着頭皮往前沖。自己選的,就是含着淚也要自己咽。

劉大人看了明钰的臉色,就知道他的心思,笑着寬慰道:“殿下,涼州城也算是好的了,這只是外城。內城中還是比較繁華的,還有胡姬當垆賣酒,別有一番異域風情,這是在京城見不到的,到時候殿下不妨去看看。”

胡姬?外國人?

9、第 9 章

明钰一聽果然感興趣,驚訝問:“胡姬?不知是哪個地方來的?”

“綏西國之西,還有大大小小不少的國,像是宛國,馬丹國,狐胡國……等等,臣所知道的就有十來個。”

明钰陰郁的心情終于好轉起來,很好,和他了解到的差不離,“不錯,到時候安頓下來,定要去看看這異域風情。”

聽到這話的人都不由自主的露出笑容來,京城來的皇子果然是少年心性,遇到新奇玩意兒也是獵奇心重嘛。

只有魏大将軍臉上不耐,隐隐有鄙夷之色。前方将士們拼死拼活,流血流汗,後方這些人卻只懂得吃喝享樂,若不是在這個位置上必須權衡利弊,他早就揮袖離去了。也難怪謝小子寧願接任務打探敵情去,也不願意來這裏。

劉知府與魏大将軍交情頗深,知道這位魏大将軍的性子,暗地裏朝他使了個眼色,讓他稍安勿躁,自己卻帶過其他話題。

文臣武将一般都是相看兩厭,各自都瞧不起對方,你嫌我莽夫一個只懂打打殺殺,我嫌你說話彎彎繞繞一肚子酸水。劉知府能與魏大将軍相交,也是因為兩人都是同一個地方出來的同鄉,自然會比一般人親近。

兩人暗中的示意明钰并不知情,進了內城便又是一番景象。這裏做小買賣的人也多起來了,吵嚷雜亂的聲音鑽入耳膜,多了些繁榮的煙火氣息,當然也見到了不少奇裝異服高鼻深目的胡人。

有護衛開道,一行人行進也快,許多人見到這陣勢,也知道是大人物來了。這裏的百姓還從未見過如此場面,許多人都好奇駐足圍觀。

明钰很欣慰,這才像個城該有的樣子嘛。雖然比不過中原的城鎮繁華熱鬧,到底還是有人氣的。

“這裏是邊地戰亂之地,為何還會有他國胡人來此?”明钰還是有點奇怪的,按理來說,這裏就是危險之地,十室九空,好多人都想着離開此地。

“殿下有所不知,這些胡人大多數都是過來做買賣的,或者也有國內戰亂逃難出來的。這裏雖然時不時會有戰亂,可是涼城好歹也是比較安穩的,因此來涼城的胡人比較多。”劉大人解釋道。

因為中原腹地百姓對胡人并不了解,成見頗深,這些胡人也不敢冒險前往。也就只能在涼城做買賣,這邊地百姓對于胡人早就見怪不怪,所以,很多人就在此地定居下來。

明钰眼睛晶亮,“做買賣?來到這裏就得途經綏西國,綏西國不管這些胡人嗎?”

“胡人經過綏西國一般不會有人管,也有些小國臣服于綏西國,所以綏西國的夷人對他們也是睜一只眼閉只眼。”有随行官員比較了解這一塊的替明钰解了惑。

明钰點頭,心中已經有了一些模糊的想法,只是現在初來乍到,無論有什麽想法也只能暫時放下。看來還是應該找一個了解邊地的官員在身邊,方便随時詢問。

向劉知府提出這個要求,劉知府倒是沒有拒絕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