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說話間,一小盆綠豆被清理幹淨,蘇靜雲把綠豆洗幹淨後,又舀了清水将綠豆泡着,放在一邊:“先泡發一晚,等明兒一早再來煮了做。”
蘇立冬垮了臉:“原來今晚還沒的吃啊!”
“剛剛那粉蒸肉和豬血湯還塞不夠你的嘴?”柳氏笑罵:“那邊兒不是還有窩窩頭?餓了自己去拿。”
蘇立冬哀怨地看了眼乖乖坐在一旁吃棗糕的蘇立年,默默咽了咽口水,卻被小家夥看到了,忙舉起手裏的棗糕:“四哥吃!”
“哥哥不餓,立年自己吃,乖啊。”
蘇立年點點小腦袋,又挨個兒問了一圈兒,發現大家都飽了,便繼續小口的吃起來,唔,立年還沒吃飽,棗糕真好吃!
後院兒裏,蘇大海光着膀子刮豬毛,咯吱咯吱,響聲刺耳得緊。蘇立夏和蘇立秋在旁邊打下手。
衛海青也在一旁瞅着,他雖然會打獵,卻鮮少親手處理,最多也就會弄些山雞野兔之類的,狍子野豬這種大塊頭他還真沒上過手。想到言明那邊那一堆,不由默默替那些侍衛抹一把汗,希望他們有擅長處理這些的人吧。
先前,蘇大海同衛海青商量了之後,只要了一頭半大的野豬,一只孢子,兩只野兔,其餘大部分都推辭了,他知道這次打獵自己占了大便宜,也不貪心,夠一家老小吃飽喝足過個好節就很好了。
之前蘇大海還想着等野豬宰殺完了,再給隔壁每家送點兒過去,可他們實在讓他寒了心,也就不願意再拿真心換假意。
隔壁,王氏尚不知道蘇大海送節禮發生的事兒,捅了捅蘇大壯:“老三這是怎麽回事兒?我剛剛可是瞧見了,拉了一車肉和果子回來呢!怎麽到現在都沒給咱們送點兒來?”
蘇大壯皺着眉道:“不送就不送,誰還稀罕!”
“怎麽不稀罕?那可都是肉啊!随便給咱們割一刀也夠過個好節了。還有那果子,先前送來的桑葚可好吃了,咱家大寶吃得都放不開手!這個時候我記得山裏頭那幾顆枇杷樹該熟了吧,去年我吃了,可甜了!”
“就知道吃!撐不死你!”蘇大壯進了屋,往炕上一倒:“睡覺睡覺!”
“睡什麽覺啊!他不送你不知道過去要啊!”
“要去你去,我可不去!”
Advertisement
任憑王氏怎麽說,蘇大壯都當沒聽見,閉着眼睛睡覺。王氏氣急,又拿他沒法子,眼睛轉了轉,轉身出了屋。
過了一會兒,蘇靜雲聽到外面響起聲音:“三叔!三嬸兒!”
聽到這聲兒,柳氏頓了頓,沖蘇立冬道:“去後院兒告訴你爹,立財來了。”
蘇靜雲問了一聲,柳氏道:“那是你大伯家的老三,前天也來了,最高最壯的就是他。”
這麽一說,蘇靜雲倒是記起來了,瞧着該有十來歲了,滿臉橫肉,看着就霸道得很。
沒多久,蘇大海就出來了,徑自去開了門:“什麽事?”
蘇立財大大咧咧道:“我娘叫我來拿肉和果子。”
蘇大海道:“沒有。”
“怎麽沒有!我都看到了!你裝了一車肉和果子回來!”
蘇大海蹙起眉心:“回去吧,沒有肉,以後也不會有。”
蘇立財立刻叫起來:“不!我要肉!我要果子!”
蘇大海懶得搭理,就要關門,卻見蘇立財一面叫,一面就要往院子裏沖:“你不給我,我自己拿!”
蘇靜雲站在院子裏,看着蘇立財撒潑打滾,心裏着實替自家爹娘委屈,怎麽就攤上這樣的親人?
蘇立財哭嚎着嗓子在黑夜裏傳得老遠,蘇大海心裏煩得緊,一把拎起他,大步走到隔壁,一腳把門踹開:“以往,但凡我家有口肉吃,就會想着分給你們一份,那是我顧及兄弟情面,可不是我欠你們的!從今往後,要吃肉,自己想辦法去,再上我家來撒潑,別怪我當叔叔的不講情面!”
王氏原本躲在門後面看,冷不防被踹開門,連帶着滾在地上,正要爬起來撒潑,卻看到蘇大海拎着把刀站在門口,頓時下出一身冷汗。
蘇大海把話說完,把蘇立財往王氏身前一扔,轉身走了。
蘇立財什麽時候被這樣對待過,哇的一聲哭得震天響,王氏回過神來,連滾帶爬過去把院門給插上了,這才轉身抱着蘇立財一起哭,邊哭邊罵,直到屋裏的蘇大壯聽得心煩,出來罵了兩句,這才停歇。
這一出鬧劇,在寂靜的夜裏傳出老遠,隔壁蘇大山家更是聽了個一清二楚。李氏暗自吸了口氣,慶幸自個兒沒來得及拾掇自家男人去讨肉,不然倒黴的可不就是自家了!
蘇大海滿身戾氣回了家,瞧見柳氏和一衆孩子們呆呆看着自己,心裏不由苦笑一聲:“以前委屈你們了,以後不會再有這樣的事發生,我保證!”
柳氏眼圈兒發紅,聲音都有些哽咽:“沒有的事,你也別往心裏去。”
蘇靜雲道:“爹爹,我們很快就會過得比他們好!好很多!”
蘇大海笑起來:“嗯,我跟着雲兒享福!”
三言兩語,大家又都高興起來。
素來好脾氣的人一旦發了怒,分外吓人。蘇大海的果斷,讓郭氏連同兩個媳婦都安分下來了,至少讓蘇大海他們安安穩穩過了個端午。
端午過後,言明迫不及待召喚蘇大海一家過去,說是家裏肉太多,要商量集會上賣吃食的事兒。
若非深知言明素來好吃大過天,而蘇靜雲又手藝高超,蘇大海和柳氏怕是要多想了。
不過想到賺錢的事兒,蘇大海也是很積極的,家裏要起一間二進的四合院兒,那可得上百兩銀子呢!他手裏也就二十兩左右,遠遠不夠,就算已經想明白了,先讓女兒出了,但這錢總要早點掙回來。
“上次獵回來的野豬還有好幾頭在後頭養着,實在是熏得慌,趕緊的,趁着後天的集會給料理了吧。”
集會是附近大大小小數十個村子的集會,大約一個月一次,有時候一個月兩次,可以以物易物,也可以賣些吃食,還有鬥蛐蛐兒之類的小賭,主要是圖個方便熱鬧。
近些年,連年風調雨順,大家手裏頭都有些閑錢,少不得就想多轉轉,置辦點兒物件兒,買些平日裏不怎麽吃的小零嘴兒。
除此之外,集會還有條不成文的習俗,就是給未婚人家彼此相看的。大京朝民風開放,雖說婚姻大事,父母做主,但總要問過了孩子的意思,不講究盲婚啞嫁那一套。
所以,這集會就給附近村子裏的人家提供了一個開放的場所,有兩家長輩們覺得不錯的,就把自家孩子帶到集會來,彼此瞧上一瞧,覺得可以了,回去就能定親了。
光是聽這麽一說,蘇靜雲就知道這集會必定是十分熱鬧的,也确實是個适合拿來練手的。
作者有話說:
加更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