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筍燒玉版晴浮蟻,餅……

所謂養兒方知父母恩,方一茗在這裏雖然還未成年未成家生子,可這回也算是親身體驗了一下帶孩子的苦。

哪怕招財進寶這四小只和小裴同學相比她見過的那些後世的“熊孩子”,已經算是夠懂事夠上進的了,但畢竟以前都是無人管教放養的,天馬行空的腦子和自由散漫的習慣,一時半會兒還沒改過來,更何況只要當了老師,輔導功課的時候,總是免不了要把人氣得心梗的時候。

幾個小乞兒剛被帶回書院的時候都瘦的皮包骨頭,看到吃的就兩眼放光,恨不得能面前所有的東西都吃下去儲存在自己的胃袋裏才算安心,第一次吃飯時就撐着了,抱着肚子疼得嗷嗷叫,可臉上和眼裏都是抑制不住的快樂,吓得方一茗以為這些孩子吃壞了肚子連着腦子也跟着壞了。

林大夫為此還教訓了她一頓,讓她得約束他們一下,否則以前餓的太狠,現在卻又暴飲暴食,一樣對身體不好。

結果每次吃飯時都得方一茗再三叮囑,飯菜都是管夠的,吃起來一定要小心不可過飽,不可争搶,否則撐着了還得消食,結果阿寶就拿剛背過的論語來問她。

“夫子不是說過‘君子不重則不威’嗎?我們如果不多吃點,多長肉長分量,那怎麽能夠威風起來呢?”

方一茗一聽就忍不住扶額,深深覺得這孩子為了吃,真是拼了,連孔夫子的論語都能翻出來跟她辯駁,這算不算扯虎皮呢?

還不等她想出解釋的理由,就聽阿財已經主動跟着搖頭晃腦地反駁。

“那夫子還說過,‘任重則道遠’,人要是太胖了,就會走不動道,無論去哪裏,都會覺得路變得很遠很長,阿寶你要是變成個大胖子,就連路都走不動了呢!”

方苞眨眨眼,一臉得意的表情,“我要是變成胖子的時候,肯定都做老爺了,當了老爺可以坐轎子的,讓人擡着走不就行了!”

“呵呵,想做老爺,先好好背書,就沖你這歪解論語的态度,坐轎子沒你的份,擡轎子還差不多!”

方一茗擡手給他的腦門上彈了一下,教訓了他們一番,讓他們多跟着周舉人學習,不能光死記硬背望文生義,考試的時候要像這樣想當然地瞎編,非得被考官直接黜落不可。

“平日裏在這裏說說也就罷了,萬不可落于紙上,這些話,若是被有心人聽到,光是一個不敬之罪,就能讓你一輩子進不了考場。”

幾個小的吓得縮了縮脖子,唯有裴澄宇深有體會地點點頭。

“恩師說得不錯,不光是做文章的時候要懂得避諱,平日裏說話行文若是不注意,到時候一不留神寫上去,任憑你文章做得再好也是廢紙一張。說不定,還會因此獲罪下獄,到時候別說吃好吃的了,餓不死都算好的呢!”

雖說在這個架空的時代還有沒出現某朝因為一首詩詞而誅人九族的大案,但任何科考答卷中,但凡與皇家有關的字眼,都得避諱,甚至擴展出去,連尊親的名字,也要跟着避諱。

Advertisement

比較有名的一位因“避諱”而在科考折戟的,是唐朝的著名世人李賀,年少成名,卻因為父親過世守孝三年,複出時一首詩揚名天下,又在會試中出盡風頭,卻被人舉告,說他的亡父名諱“晉”,而進和晉同音,為避諱起見,他就不應該來考進士。為此他被扣上了不忠不孝的帽子,含冤莫名,最終退出了科考,抑郁之下,年僅二十七歲就離開了人世。

“單是同音字未曾避諱,就被人說是不孝,”方一茗提起這樁公案,瞥了眼方靖,想到他的名字諧音也有點犯忌諱,就随口問道:“阿進你要不要再改個名字?免得以後你兒子也沒法考進士。”

“不用!”方靖混不在乎地笑道:“我能不能娶着娘子都不知道呢,哪裏管得着兒子的事。何況我也沒打算去考進士。”

方一茗有些意外:“你不打算參加科考?”

方靖點點頭:“我聽裴哥說夫子還教算賬,我想學學那個,以後當個賬房先生,可以天天數錢……”

方一茗失笑道:“做賬房有什麽好的,數的都是別人的錢。你要真喜歡數錢,自己賺來的銅板數着不是更過瘾嗎?”

方靖撓撓頭,有些慚愧地說道:“可我不會賺錢啊,以前在街頭讨錢的時候,就算唱蓮花落,我讨到的錢也是最少的,都不夠吃飯的。阿寶說,是因為我長得醜,人家看到我就厭惡,所以不肯打賞。”

呃……方一茗還真沒想到這一點,仔細瞧瞧,除了裴澄宇在臉上的淤青消散後露出原本俊秀俊雅的面龐,怎麽看都是典型的美少年。而那四個小的長相都各具特色,跟秀氣俊美沾不上邊,尤其是方靖的小眯眯眼加上原本過瘦的面龐,兩腮上還有不少雀斑,原本還有個小麻子的外號,加上尖嘴猴腮确實不怎麽好看,也難怪會被人歧視。

可要論起記性和算術來,他只比裴澄宇差一點,每次教課的時候,方一茗感覺他進步飛快,可沒想到因為這張臉,這孩子居然只想做個幕後賬房而不敢去參加科舉。可見看臉的世界,從古到今,都是如此現實地存在顏值偏見和歧視,讓這孩子打小就埋了這麽深的自卑心理。

連皇帝選士的時候,都會看臉,更何況尋常百姓。

方一茗嘆口氣,也只能安慰他,“如果你無才無學的時候,別人當然先看臉,可如果你的文章詩詞寫的好,或是在某一方面有特殊的才華,能夠讓世人驚豔,那就不會有人再去關注你的容貌。”

畢竟,除了靠臉吃飯之外,絕大多數人,還是得靠本事吃飯。

就比如今晚送來的主食,是廚房那邊按照方一茗的要求砌的烤爐,烤出的第一爐酥餅。

起初方一茗只是因為得了系統獎勵的“明心”芝麻,忽然想做點芝麻酥餅吃,早在漢代的時候,中原的胡麻餅就已經是主食之一,但做法類似後世的麻醬燒餅,和她想要烤制的芝麻薄脆餅還不一樣。

可沒想到她将做法告訴廚娘後,那邊卻做出來一種叫“酥瓊葉”的脆餅。

曾有詩雲:削成瓊葉片,嚼作雪花聲。

這酥餅被擀成薄脆,塗了蜜刷了油,烤得又香又脆,配着這麽個詩情畫意的名字,讓方一茗開始還以為是什麽特別的美食,結果上來就是烤薄餅。

方一茗拿着“酥瓊葉”薄餅一邊吃一邊告訴方靖,“你看,名字和外表賣相一樣,都只是個包裝,到最後,好不好吃,有沒有用,還得看真材實料啊!”

從飯菜一上桌,幾個小家夥就開始搶着吃,哪怕方一茗再三強調餐桌禮儀,甚至扣罰他們的夥食,最後匜只有裴澄宇一個還保留了一點風度,其他幾個簡直是怎麽說都不帶聽的。

方一茗只能給他們準備了茶水,幫着他們消食,督促他們喝點水別吃太急,免得噎着嗆着都不好。

如此連說帶哄,又威脅再搶吃的以後就要限制他們的食物之後,幾個小的這才戀戀不舍地放下搶了滿手的餅子,一小口一小口吃着,眼睛還巴巴地盯着桌上的盤子,生怕自己少吃了就都被別人搶了去。

至于方老師說的話,聽着就行,能不能實現,那就再說了。

方靖塞了一嘴的酥餅後,才胡亂點了點頭。

“老師我明白了!不管長得好不好看,好吃最重要!”

方一茗“老懷安慰”,教學生真難啊,尤其是想要扭轉幾個半大小子的思想和生活習慣,更是難上加難。

方苞卻猶猶豫豫了半天,突然問道:“那……我不想被人吃怎麽辦?”

方靖:“那有什麽,我們做好吃的飯,你就做飯桶呗!”

其餘幾個跟着點頭,一臉煞有架勢,感覺像真要被吃了一樣。

……

方一茗目瞪口呆。

誰說她教會了這幾個孩子的?枉費周舉人還誇他們聰明學得快,背書背得再快有什麽用,他們理解的,和她想說的,完全不是一條路上的好不好。

問:如何讓吃貨成才?在線告急,關系人命啊!

這當老師的工作,真不是一般人能幹的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