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山子

臘月到了,雪卻遲遲不來。

沈青本以為安山的山頂氣溫低,是該早早下雪的,卻一直沒見到預想中的雪花。

她本還打算去落白嶺看落白的模樣,抒發一下自己的浪漫詩意,可天公連個機會都沒給她。

好在人的感官不止視覺一種,沒有在美景上得到滿足,她倒是在味覺上得到了巨大的快樂。

李沐沐半下午的時光給她打電話,邀她晚飯到二十一道來吃。

沈青問了一句,才知道是他們的兒子放寒假,上山來了。

一家夥兒吃個團圓飯,叫上她,既是熱鬧熱鬧,也是讓兒子認識一下久仰大名的學霸沈青。

雖然沈青高考已經是很多年前的事了,但她的高考成績依然像神話一樣在安山人群中流傳。有孩子的人家,就拿她跟自己孩子作比較。

李沐沐和王安生的孩子比沈青小了六七歲,但勉強也算同一輩的。

他們兩口子沒少用沈青的例子激勵孩子,因此沈青這個名字對于他們孩子而言并不陌生。

不止不陌生,甚至還有些恐懼。

當然,沈青不會知道這些。

她小時候也偶爾會聽說一些“別人家的孩子”的事跡,但她從小自信得過頭,堅信自己不輸給任何人,因此別人家的孩子不會讓她有心理負擔。

平心而論,她是不喜歡孩子之間做比較的。

追求優秀可以,但優秀不只有成績好一個目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有人擅長讀書不擅長畫畫,有人擅長畫畫而不擅長讀書,僅此而已。

因為高考的存在,成績才被更加看重。她很能理解家長、老師或者學生自己為了提高成績的孜孜矻矻,但沒必要由于提高得無效而氣餒嘛。

Advertisement

不過聽說李沐沐王安生的孩子在安山市的重點中學的重點班,想必成績不會太差。

冬天太陽慵懶,消失得早。

沈青趁着天還沒黑,趕緊把自助售貨的攤位擺上,兜裏揣着小手電和手機下到了二十一道。

還沒到他們店裏,就聽見店裏頭傳來笑聲。

是年輕的男孩子的聲音,有朝氣且陽光。

她頓時想起了校園時候的自己和同學,那時候的笑聲就是這樣放蕩不羁的。

走到店門口,看見了王安生。

沈青腦海裏閃過一個感慨:他兒子回來了,在裏面說說笑笑呢,王大哥還要坐在這裏看店,真是盡職盡責啊。

“來哉,小沈!”王安生唰地站了起來。

“诶,來哉。今天店裏這麽熱鬧啊。”沈青微笑。

王安生也笑了:“兒子回來了,總要熱鬧的咯。快進去吧,外面站着冷呢。”

沈青點點頭,山上的戶外确實冷得不得了。她裹了裹棉襖,往店裏面走去。

李沐沐注意到她進來,招呼她到客廳裏坐。

店裏開了空調,暖意十足,讓沈青原本已經凍得有些僵硬的手回溫過來。

她進去見到了笑容滿面的李沐沐,和她身邊的王山子。

小夥子塊頭不大,但一看就是樂觀開朗的人,皮膚曬得有些黑,笑起來眼角也褶褶的。

見到她,打招呼道:“沈青姐姐。”

用的是安山話。

沈青不記得和他見過面,但也不反感他的自來熟。張口就是一個“沈青姐姐”,想必是知道她的,但這稱呼就不知道是誰教的了。

她有些哭笑不得:“小王你好。”

“姐姐,你坐。”王山子示意她在沙發的另一邊坐下,很有主人家的熱情。

沈青依舊有些尴尬:“小王,你叫我姐姐,我又叫你爸爸大哥,我們輩分都亂套哉。”

李沐沐則拍着手笑:“小沈你可別說,當初你爸爸在山上時,我跟安生也管他叫大哥來着。要說亂套,你剛上山的時候就亂哉,可不怪我兒子。”

雖然話題不太有邏輯,但氣氛異常歡快,沈青看着這護短的李沐沐,笑道:“那就這麽叫着吧,每個都是姐姐哥哥,全一個輩分好了,誰也不占誰便宜。”

“我是我爹娘兒子呢,全一個輩分哉,不就是我占了便宜。”王安生調侃。

三人又笑。

沈青對這個少年很有好感,他天生有種親和力,就算自來熟,也讓人有話可接。再加上青春的朝氣,整個人顯得很美好。

李沐沐接着跟他話了些家常,問他在學校裏的情況,和這次期末考試的情況。

王安生正在讀高二,期末考試參加了全市的統考,成績要全市排名,李沐沐很重視。

她平常沒機會管他的學習,終于盼來了寒假,能好好地關心一下。

沈青暗道:“這麽和諧的氣氛,如果談起成績,會不會有點壓抑吧。”

萬幸她的擔心是不成立的,王山子完全不是談成績色變的人,他只是笑着說:“其他都還行,尤其是數學,我考完對了一下答案,應該考的不錯。”

“那語文呢?”

李沐沐問得有幾分着急,沈青于是猜想語文不是王安生的強項。

“嘿,媽媽,你知道的,就別問哉,別讓我在沈青姐姐這個學霸面前丢臉了。”

李沐沐白他一眼:“有什麽不好問的?你語文差又不是一天兩天哉,也知道丢臉啊。”

王山子憨笑着撓頭道:“不是一天兩天了,那也不差問這一場兩場考試了嘛。”

沈青一直坐在旁邊默默聽着這母子倆的對話,越聽越覺得兩人關系蠻好。說起話來像是朋友,沒有她想象中長輩诘問小輩成績的壓迫感。

大概是李沐沐平時自知缺少了對兒子的關心,而王山子健談又懂事的緣故吧。

這樣的小孩是很受喜歡的,雖然偏科,但成績總體還行,根本不會受到太多的诘怪。

“那你成績要什麽時候出來?”

“不知道,大概再三四天吧。這次是全市統考,改卷比較規範,每一科全市排名,沒那麽快的。”

“每一科都要全市排名啊!?”

王山子扶額:“考試前一天給你打電話的時候,不是跟你說過了嗎?”

李沐沐疑惑:“說過嗎?”

她沉默着回憶,好像确實有這麽一回事。不過那時候剛好在忙着進貨,兒子在挂電話前說了什麽,她基本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只記得一個放假的時間了。

吃飯的時候,一桌子菜都是李沐沐做的,除了一份北京烤鴨。

那是王山子從山下帶上來的。

安山城裏頭僅有的一家烤鴨店,因為口味好而生意爆棚,每天店裏都排了長長的隊。

王山子能帶着烤鴨上山,足見心意了。

沈青問起:“山子的名字是哪兩個字啊?”

李沐沐和王安生都要回答,但還是王山子本人先開口:“大山的兒子,山子。”

“哇!”沈青驚嘆。

她對于一切的浪漫都沒有抵抗力。她原本以為會是沒想到會是這麽簡單質樸的“山子”二字,但是聽了他簡潔卻有力的解釋——“大山的兒子”,一下子領略到了這一家人對于山的情懷。

王安生的名字自然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安生,安山生養之人,叫做安生。

李沐沐是嫁到安山的,原本不是安山人,無幸參與到這份浪漫之中。但沈青明白,什麽樣的名字,都有出生那時父母給予的浪漫。

任何一個名字,細細品味,都能感受到美。

就像她自己,沈青,其實也與安山有關。

青,是青山的青,是“我見青山多妩媚”的青,是“料青山見我應如是”的青。

她又想到了李岩。

不知道李岩的名字有何來歷。但她斷章取義,總覺得“岩”也是來源于安山。

有山有石是謂岩,山是安山,石是他,大抵如此吧。

包烤鴨的面皮因為長時間的放置而有些硬了,李沐沐把盤子放進微波爐裏稍稍加熱。

沈青趁機打量了一下他們的廚房。

微波爐,電磁爐,烤箱,洗碗機……

幾乎可以說是應有盡有了。

不知道這些設備都是什麽時候運上來的,但單看這裏的海拔,廚房擁有着這些東西真是了不得。

一日複一日的山上生活,也許就是被這些小小的生活細節填充起來的。

也許他們會在某一天突發奇想,決定購置一個淨水器,然後在網上了解型號,貨比三家,打電活訂購,等待配送,等待阿哥幫忙運上來,再一步步看着說明書安裝。

中途說不定還會出現送錯型號了的小插曲,或者是某個零件裝錯了位置,但這兩口子會很有耐心地等待一切慢慢變好。

沈青似乎對于思考周邊看到聽到的一切着迷了,她聯想到自己的山頂小屋。

在将來漫漫的時光中,她在思考自己的小屋會變成什麽樣子。

或者更宏大一些,将來的安山會變成什麽樣子。

應該也會慢慢改變,變得越來越好吧。

不,不是應該,她否定了自己。

是一定。

安山上的很多人事物都能讓她感受到生命的靜谧和力量,在這種浪漫的力量之下,一切都會朝着更好的方向進步。

“叮”的一聲,微波爐的計時到了,爐門自動打開,一股熱氣冒了出來,夾雜着烤鴨的香味和面皮的醇味。

這樣熱騰騰的香氣,難怪這家烤鴨店的生意會火爆。

誰會拒絕剛出爐的烤鴨呢?

沈青當然也不會。

她立刻收起了自己往四面八方擴散的思緒,專心致志地吃起了久違的大餐。

一個字,爽。

作者有話要說:

存稿不夠了,正在馬不停蹄地寫寫寫!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