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端倪

第43章 端倪

許同啓這周回玫城了。

雖然在京城已經順利拿下了一個不小的項目,但當前他的公司主體員工以及公司的主要在執行項目,都還在玫城。

按照他自己的計劃,等在京城順利拿下幾個項目,能夠組建成兩百人以上的團隊規模後,就把公司注冊地及總部遷至京城,原來玫城那裏的辦公室則作為玫城分部。

眼下,他在重點參與京城這一個項目以外,也在積極拓展和營銷,争取到更多的項目。

同時,也要保證玫城現有項目交付的質量和長期合作渠道的暢通。

正如唐令文所說,許同啓要做出這樣大的轉型調整,必然要經歷一段時間的陣痛期。

他這次回玫城,除了例行的渠道維護和公司管理事務以外,還要按計劃解決團隊人員穩定問題。

在他從京城出發前,接到了玫城一個在開發中項目客戶的電話,“同啓,如果不是問題我實在應付不了了,我也不會給你打這個電話。”

這樣直白的開場,許同啓知道肯定是這個項目的開發出了嚴重的問題,否則客戶找對應項目的負責人溝通就可以,不會将電話直接打到他這裏,于是耐心的說,“董哥,有什麽事随時都可以和我說。”

“是這樣的,咱們這個科技産業園智慧園區項目簽署的一期開發周期是三個月,每個月都要按産品計劃路線有一次已完成功能預演對吧?”

“是這樣的,通過這每次已完成開發項目的預演,也可以校正開發是否符合預期,同時驗證是否存在bug。”

“第一個月預演結束後,我們和劉洋李進都将功能改進意見以及演示過程中發現的bug收集了下來。對第一次演示的結果,實際上我是滿意的,待改進項目所占比例并不高,屬于正常水平。但就在剛剛結束的第二個月預演會上,不僅僅上次的待改進項一個都沒解決,這一個月疊代周期的待改進開發項,經過讨論和驗證,達到了40%。同啓,不用我和你再多說,你也應該知道這個數字意味着什麽。現在,我認為,這樣下去,第三個月根本無法完成我們的一期開發任務。”

許同啓聽完,一時也有些震驚,40%的開發項目都需要劃入待改進列表,确實比例太高了,基本上意味着這一個月的開發疊代周期是失敗的。

那麽這一輪疊代必然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具體是什麽,他次時尚未掌握具體情況,無法置評。

只能暫時做好客戶安撫,“董哥,你說的情況我明白了,如果是這樣,那麽這一輪開發确實是出現了不可控的問題。這樣,我現在就在回玫城的路上,明天到公司我就召集這個項目負責人明确好問題和對策,晚上給你回電,你看怎麽樣?”

Advertisement

“行,同啓,我是信任你才給你打的這個電話,要不然我就不是找你,而是找我們産業園在區裏的領導了。那我等你電話,咱們力争把項目挽救回來。”

“沒問題,董哥,出現問題了,我們必然要拿出解決方案來,這點你放心。”

“好,同啓,那就這樣。”說完那頭就挂了電話。

所以,他周日晚上一到玫城,沒有先回家,直接電話了公司ICT項目部負責人李進,約他出來吃飯,先聽聽他對這個項目情況的說明。

兩人落座不久,略寒暄後,許同啓也直接切入了主題,“大李,玫城科技産業園的智慧園區項目,執行情況怎麽樣?”

剛接到電話知道許同啓剛到玫城就約他出來吃飯,李進就料到了必然是産業園項目他已經知道了,來的路上就提前整理了一番思路,還臨時打電話給這個項目的産品經理和開發團隊了解更具體的情況。

“許總,是這樣的,這個真不怪我們。我們在第二輪疊代開始前,就和客戶負責人确認好了這一輪的待開發項,但執行期內,客戶頻繁要求更改待開發項目,所以我們的開發團隊不斷受到幹擾,才影響了速度和質量。”

許同啓聽完,給他添了菜,才繼續問,“這個項目公示進度的燃盡圖有做嗎?”

“有,這是咱們最基本要求。”

“那燃盡圖上進度明顯滞後時,你和産品經理有看到嗎?”

“……”李進一時卡殼,他不是沒發現,只是他和産品經理剛好都松懈了,發現時已經又過去一周了。但他還是說,“有發現,所以一發現我們就立刻在第二天的站會後組織了簡短的分析會,處理問題。”

“會上開發團隊有和你們提受到客戶幹擾的事情嗎?”

“有的,會議一結束我就找董明了,但他還是要求更改和添加新的開發項,我也同他做了折中,臨時更改了幾項內容。但這幾項臨時添加的沒通過審議和詳細的用戶故事編寫,問題頻出,最後影響了整個第二個月的疊代開發。”

聽到這裏,許同啓基本明白了。

問題主要出在這個開發項目的産品經理身上,李進有疏忽也有行動,但很明顯這個項目的産品經理是完全缺位的。

在問題發生之初,産品經理和李進就應該将開發團隊面臨的來自客戶的幹擾,及時引導到自己身上。對于待開發項目變更,也應該由産品經理與客戶負責人詳細溝通。

每一輪疊代一經開始,就要盡量避免變更。産品經理完全可以有更多的方式來處理這個問題,比如在本輪接受少量審議充分的變更項,其他客戶的新想法完全可以将此演變為新的合作機會,建議增加新的合作開發周期。

所以,許同啓接下來也問李進,“劉洋最近怎麽樣,上次不說要結婚了是嗎?”

“啊,是,也還得一陣呢。”李進看許同啓把話題直接引到了劉洋這裏,也略有些心虛。

剛才的話裏,他有意把劉洋的問題弱化。

劉洋這段時間工作狀态是很有問題的,心思完全沒在公司,一是忙結婚二是也在給自己找其他門路想要跳槽。

李進心知肚明。

他們這些人能感覺到許同啓在把公司往京城拓展的同時,也在将公司業務發展的重心往大數據分析變現方向轉。

他們目前做的ICT類項目,今後在公司的發展将不可避免遭遇瓶頸,別說劉洋,就李進自己也已經起了另謀出路的念頭。

許同啓看李進言之未盡,也心下了然,“明天上午我需要同人事和財務開會,結束以後,我們三個專業部門的負責人及所有産品經理,一起談一談,你幫我轉告劉洋,結束後中午和我一起吃飯。”

時間又過去的這兩年,許同啓公司在玫城員工已經有了四五百人,同時期在執行的項目保持在二十個以上。

過大的專業跨度,在公司的發展和管理上的負面影響也越來越突出,這也是他下定決心要重點深掘大數據變現方向的原因之一。

那麽原來另外兩個大方向的技術人員,會出現當前這種狀況也完全符合情理。

既然此時已顯端倪,他就準備在這次回來把這方面的計劃和大家談開說清。

鈍刀子割肉更疼,他習慣快刀斬亂麻。

回到家,還不到晚上十點,許同啓又和白晴小糖豆視頻了一會兒,才獨自洗漱去了。

玫城這個家現在只有他一個人,洗漱後在屋裏轉了一圈,着實很不适應,空落落的。

總想着随口叫聲寶貝或者糖豆,就能得到回應。

以往獨自出差住酒店也就罷了,現在在這個充滿了幾年生活回憶,尤其從小糖豆出生後熱熱鬧鬧的家,自己還要一個人繼續在這裏住兩三天,頓覺格外難熬。

“睡了嗎?”被思念掘空胸腔的許同啓給白晴發了信息。

“還沒,在看教案,明天正式開課,還有幾處問題我想弄清楚。”白晴很快回複了過來。

“問題多嗎,要做到什麽時候?”

“不多,一個小時肯定搞定。”

“那就好。”

“怎麽了啓哥?晚上和李進吃飯有什麽問題嗎?”幾句簡短的話,白晴也敏銳的捕捉到了許同啓的一點情緒。

“沒有。”許同啓忙回複過去,“你明天第一天上課,不要太晚,早點休息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态,效果會更好。”

“嗯,我知道啓哥,十一點之前肯定睡了。”

“好,那你抓緊時間做吧。”

“OK。”

退出聊天,他又上購物軟件上一陣浏覽,給白晴買了個奢侈品牌的休閑背包,給九個月的糖豆買了學步鞋,給他媽媽買了件外套,還給育兒嫂王姨也買了條絲巾。

給媳婦孩子家人購物的快感,稍稍填充了他空落落的心髒,這才撂下手機安心去書房看資料了。

雖然他現在主要精力都是在經營公司,但他仍然保持每晚睡前學習新技術,自己随機編寫一些代碼,然後浏覽信息掌握最新的行業發展情況。

一是本身他就是個技術控,研究這些能使他得到滿足感,二是如此才能使自己時刻保持足夠的行業敏感度。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