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二天一大早, 宋欲雪和祝随春先是帶着吳濃去之前的警/察局要了報案記錄。
一開始, 因為實在年代久遠, 那負責人本來都不想搭理這群沒事找事的人。可等宋欲雪一亮出記者證, 這家夥傻眼了,緊張地講話都變得磕巴了, 趕緊找人把記錄調檔了。
2011年5月14日。
吳濃自己都詫異了,原來那些事, 已經過去了這麽久。她掰了手指數, 整整七年。現在她也快要奔三。而以前愛憐的妹妹, 也已快大學畢業。
三人又立馬趕往M大,可M大的排查嚴格了許多, 眼見有許多人被攔在校園外, 宋欲雪就趕緊轉換了策略。她半路挑選了一個正準備入校的幸運兒,詢問她是否可以帶她們進入校園。
那女孩一開始還有些遲疑,可聽說宋欲雪是知名記者還是為了調查吳語的案子來的, 就立馬一口答應了,還說帶他們去聽今天張克的課。
這女孩是吳語的直系學妹, 對這事特關注, 還一個勁兒誇吳濃, 說她特棒。
到了保安那兒,女孩說祝随春是她舍友,又說宋欲雪和吳濃是她倆的姐姐。好說歹說,終于得以進了校門。
“以前不這樣的,我們學校随便進。多的是老爺爺老奶奶每天吃完飯來我們學校遛彎消食。這不飯後走一走, 活到九十九嗎?”女孩有點話痨,“但是自從那個事出來以後,防得賊嚴了。這可不就是做賊心虛嗎?”
宋欲雪笑笑,和她閑聊起來。末了又問她,“你知道張克在哪兒上課嗎?”
這女孩一拍腦門,哎呀一聲,才恍然大悟自己忘記了什麽,拐個彎帶着他們往回走了一截路。她把她們三人帶到了教室門口,就擺擺手道別了。
祝随春借着虛掩的門縫看着裏面的講臺,這是個階梯教室,坐滿了人,但好似都不是來專心聽課的,還有人的衣服上直接拿筆寫着“求良知,求真相”。
張克是個三四十的男人,雖說沒到大腹便便的程度,卻也有些油膩。帶了個金絲框眼鏡,眉頭的皺紋都快疊七八層了,蚊子要一頭撞過來估計得被夾死在裏面。随春在心裏罵道。
裏面已經沒有座位,她們本來做好了一直等待的打算,可正趕巧的就下課了。張克走出門,宋欲雪帶着吳濃立刻迎了上去。
宋欲雪言笑晏晏,“張教授。你好。”她亮出自己的記者證,“我是人民day報的記者,請問你有空和我聊聊嗎?”
宋欲雪之所以敢謊稱而不怕被拆穿,是因為幾年前,她辦下這個記者證時,的确是在該報紙的采編部門。只是後來待不下去了,辭職了。只是這記者證不回收,她就留了下來,也算得上是登記在冊的在編記者了。
張克應下來,帶着她們去辦公室。他不傻,如果他拒絕,反而顯得有鬼。誰又能知道記者會寫出什麽樣的東西呢?
她們離開時,一群學生都在背後叽叽喳喳地圍觀着。
祝随春一直觀察着吳濃的反應,她在看到張克那一秒就不可控地放大了,可就再也沒有別的反應了。
宋欲雪和張克走在前面,祝随春跟在吳濃的身邊,實在稱得上有些冒犯地問,“濃姐,你還好嗎?”
吳濃笑了,她覺得自己卸下了心頭的大石。她這麽多年來,都回避着那一年發生的一切。回避着這個校園,回避當初相識的人,更是不敢去想這一切的始作俑者。
她以為自己放不下,以為自己永遠都會待在那個唐僧畫下的圓圈裏。可是當她見到了張克,她才恍然大悟,畫圈的從來不是唐僧,而是她自己。原來這麽多年裏,她已經不自覺的将之放下了。
她沒有她想象的那麽在意了。她曾經以為那個永不愈合的傷疤,現在卻已經開始慢慢地被縫補了。
吳濃長籲了一口氣。
進了辦公室,張克邀請他們坐下,又态度極好地給她們準備好了茶水。宋欲雪說謝謝,祝随春也只好壓住心裏的煩悶開始了禮貌的表演。
其實她自己也知道,不應該有任何情緒的洩露。
“你們是來問吳語那事吧?”張克看到了宋欲雪的點頭,于是繼續說,“她真的是我這幾屆裏待過的最優秀的學生,我一直想不通她為何要在網絡上這樣污蔑一個我這樣的好老師。其實今天是我還好,我至少是她的班主任,可以容忍。但是如果是別的老師呢?宋記者,你一定要把真相公之于衆啊。我是無辜的。”
從吳語的名字自張克嘴裏蹦跶出來以後,吳濃就滿臉的不耐煩。
“張教授,您別着急。”宋欲雪拿出紙和筆,一副專業做派,“按照微博上的說辭,吳語說您多次對她行騷擾之事。請問您怎麽看?”
張克把眼鏡摘下來,煩躁地捏着鼻根,“什麽叫我怎麽看?我都沒做這些事我能怎麽看?我懷疑吳語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我建議你們好好去詢問一下她。”
“吳語說,9月份第二周的周末,你把她騙回家了?”
張克情緒有些激動,他猛地一拍桌子,站起來道:“那天!那天根本不是她說的那樣。”語必,他又頹然地坐下。
按照微博上吳語的個人闡述,那一天裏,她喝醉了,被張克帶回來家,醒來後就覺得不對勁,但是張克言語拿考研威脅她,還不準她把這件事告訴別人。
“是,吳語喝醉了。我沒喝酒,我酒精過敏,就想說開車送她們幾個回去,但是半道吳語叫着胃疼,我就先把其餘學生送回了學校,又帶她去了診所。哪知道看完病她就變了個模樣,纏着我撒嬌賣/騷——”
“你他媽!”吳濃差點沖上去,祝随春把她攔住。
宋欲雪也冷了臉色:“張教授,注意言行。”
“對不起。”張克道歉,卻又注意到了吳濃,“這位是——?看上去好眼熟。”
吳濃諷刺地笑出聲,卻沒有回應。
她惦記那麽多年的痛,別人卻輕飄飄的不以為然,還不當一回事。
“您繼續。”宋欲雪說,她的本子上已經記滿了字。
“她非要我把她帶回家。我真的什麽也沒做,她就是在我家睡了一夜。宋記者,你要相信我。現在網絡上瘋子太多了,一個二個都說什麽都信。現在連我家小孩在小學都因為這事受到了排擠。”張克有些急切。
宋欲雪記錄的手頓了頓,但她很快調整過來,問:“你們去的是哪家診所?”
“就黃群路那個,什麽名字我忘了,燈牌好像是藍色的。”
宋欲雪又道:“張教授,除了吳語。你有沒有對別的女孩進行過性/侵/犯呢?”
張克急眼了,“我說了多少次,我沒搞吳語就是沒搞。”
宋欲雪犀利地繼續質問,“你确定嗎?你知道剛才你問過的女孩是誰嗎?她是七年前被你性/侵卻報案無果的學生。”宋欲雪把打印的報案記錄甩到他面前,“怎麽樣,現在能記起來了嗎?”
張克傻眼了,他拿起報案記錄,翻來覆去地看了幾次,喃喃道,“不該啊。明明每次事後我都處理幹淨了。”
宋欲雪滿意地笑了,她說,謝謝配合。
三人行轉身就走,不顧張克的反應。
祝随春問:“接下來去哪兒?”
“診所。”宋欲雪把藏在包裏的錄音筆拿出來,插在車上,邊聽邊說,“我們去印證一下張克的說辭。”
吳濃卻有些急了,“你什麽意思?你是信他說的話了?”
祝随春安撫她:“濃姐,你冷靜。我們的職責就是溯源,有任何可能都不能錯過的。”
為了盡可能地還原事情,她們必須多方面考察。
“對了,宋老師。”
“嗯?”
“為什麽明明你在用本子和筆記,還要再用一個錄音筆啊?”
宋欲雪瞥了她一眼,“本子和筆只是掩護,順帶記記細節。對付張克這種人,錄音筆才是關鍵。”
有時候,甚至能成為呈堂證供。比如剛才張克脫口而出的一句話。
“那我能看看寫的什麽嗎?”
宋欲雪想起自己在本子上寫的話,義正言辭地搖頭。可一個拐彎,本子從她包裏滑落,祝随春眼疾手快地拿到,翻開。
……
張克,傻逼。
語無倫次?傻逼。
……
總而言之是一大堆吐槽和對張克的謾罵,雖然來來去去只會罵傻逼和笨蛋。
祝随春扭頭去看宋欲雪,她紅了耳根,正擰頭看向窗外。
看不出來啊,宋老師,也有這麽幼稚和別扭的一面啊。
不過,祝随春一邊道歉一邊把本子放回宋欲雪的包裏,那白紙上突兀地,用盡力道的筆的刮痕,讓人非常在意啊。張克究竟說了什麽,竟然讓宋欲雪,有了如此不鎮定的,激烈的下意識反應?
三人到了診所,宋欲雪第一件事就是觀察有沒有攝像頭,慶幸地就是這診所走廊還真有兩個。
比起警察局,這私人診所顯然好說話多了。一聽是為了這事,也熱心地去調監控想要提供幫助。
很快,宋欲雪三人就看到了監控畫面。
然而吳濃卻越看越心驚,因為完全貼合張克的說辭。畫面裏的男人不斷地推開女孩,女孩卻自己黏了上來。還熊抱着不肯撒手。
陪着調監控的小護士“啊”了一聲,激動地說:“我想起了我想起了!那天也正好是我值班。我當時就奇怪,以為他們是老夫少妻呢,那個女孩可黏那男人了。”
宋欲雪和祝随春互看一眼,兩人再看向吳濃,她早已面失血色。等把監控視頻拷到U盤上,三人朝小護士和醫生道了謝,又開車上路。
到點了,得吃中午飯。祝随春提議随便找個路邊得小館子解決一下得了。
吳濃完全陷入了被颠覆的認知裏。她那個乖巧可愛,總是跟再她屁股後面跑着叫姐姐的妹妹,怎麽會變成這樣?如果張克沒有說謊,難到說謊的是她的妹妹?為什麽會這樣?
宋欲雪排兵布陣:“阿春,你給于皎發消息,讓她聯系一下吳語。”宋欲雪看了眼失神落魄的吳濃,補充道,“就說,她姐有話想和她說。”
吳濃驚訝,指着自己,“啊?我嗎?可是,不行不行,我和吳語已經很多年沒見面了。你們不知道,回家過年只要我在,她堅決不回家。所以現在我也不回去了。”
祝随春聽出了她語氣裏的悵惘。
宋欲雪對她說,“你難道不想親自問問你妹妹,為何要撒謊嗎?問問她,為什麽要考M大金融系。”
宋欲雪現在幾乎可以完全拼湊出故事了,但她唯一的疑惑是她和祝随春最開始的疑惑,如果吳濃和吳語無交流,吳語又是從哪裏得知于皎就是C大新聞學院的學生呢?
于皎那邊如初轉達。
她這一天天的過的一點也不好,心情總是過山車。明明上一秒她還是做好事,下一秒卻發現不對,吳語借用着她的微博發出去的消息,已經過分的具有明顯引導性和過激的仇恨傾向了。
還好學校這邊了解到了不是她在發微博後,沒有再對她進行什麽談話或者盤問。只是C大官博更新,說并未對于皎本人進行什麽不當措施。但網民都不信。
互聯網已經掀起了一場狂歡。
如果你罵M大,C大,以及張克,那麽你就是沒有良知,你不懂正義,你不配做人。甚至有些情緒激動地人在網絡上評論裏甚至私信別人就這件事表态戰隊。
已然完全是非理性的,純粹的情緒發洩了。甚至已經沒有人來關注事件本身了。他們只是需要一個渠道和發洩口,來将自己的怒火和想象中的不公全都咆哮出來。
這其實是非常恐怖的。
當一個國/家的輿論開始脫離對事件本身的關注而演變成情緒的屠戮,那麽一切都顯得有些膽戰心驚了。
只要有人在微博開始就這件事發出合理的質疑,都會被罵到狗血淋頭。
祝随春感到有些迷茫和恐懼。《十二怒漢》是她最喜歡的電影之一,而其核心的要義就是,人,要學會保持合理的質疑。
可現在,質疑被輿論抹殺了。沒有人敢發出質疑了。說出來,就是百萬暴躁網民輪番上陣問候你家祖宗八代。
她們以為,見面會來得很晚。可沒想到只是當天下午,吳濃和吳語就在咖啡館如約碰了面。
許是有點近鄉情怯的意味,吳濃根本不敢上前,眼淚刷地下來了。而吳語卻神色冷淡,像是個油鹽不進的戰士。
“姐。”她不情不願地喊了聲。
這稱呼從她嘴裏叫出來實在是太過于陌生了,吳濃自己也有些不習慣。她張了張口,想喊她一聲妹妹,卻發現自己仿若失聲,什麽也叫不出口。吳濃淌着眼淚,祝随春給她遞了紙張。
吳濃問:“嗯,你最近,過得好嗎?”
吳語諷刺地哼笑,“你都還活在八十年代,都不看微博的嗎?我過的好不好,你難道不知道。”
“我——吳語,你別這樣。”吳濃有些無力。
吳語氣急反笑,“別哪樣?你看自己有個像姐姐的樣子嗎?就知道哭,遇上什麽事都只知道逃避。別人把你強/奸了,你倒好,自甘堕落去當個妓/女。還瞞着爸媽,我都替你羞恥。”
吳濃的語調提高,她渾身顫抖,她不懂,為何她們姐妹會走到今天這個地步,每次見面給予對方的就只有傷害:“吳語!”
“我的姐姐是那個從小站在我身前保護的勇士,不是你這種可恥的懦夫!”吳語起身想走。
宋欲雪卻悠悠開口:“你為了你姐做了這麽多,為什麽見面卻是這種情景呢?”
吳語的腳步頓住了,她的底子被發現,她緊張,于是只剩下虛張聲勢,“我做了什麽?我什麽都沒做!”
宋欲雪嘆了口氣,擡眼直視吳濃,心裏泛起感同身受的憐憫,她現在不是以一個記者的身份在詢問,而是以朋友或者長者,她把一切娓娓道來:“考上M大,瞄準金融系。聽說你還複讀了一年?明明成績優異足以來M大,為什麽還要複讀?”
“是因為班主任不是張克嗎?”宋欲雪雙眼如刃,“你一定嘗試過很多次,但是這一次是最成功的,對嗎?很聰明,利用輿論的弊病和性別與弱者優勢,點燃了大衆的怒火,逼迫張克接受應有的懲罰。”
宋欲雪喟嘆出聲,“但是你有沒有想過,這樣的後果。或許這樣都不能将張克繩之以法,而你卻有可能要遭受牢獄之災。”
老底都被扒幹淨了,吳語癱然坐下,全然承認了這一切。她伸出雙手捧着自己的臉,而淚水從指縫滾滾而出。
“我只是想要,只是想要伸張正義啊。資源整理:未知數以自己為代價都沒關系。”她哽咽,“我的姐姐,我那麽英勇和優秀的姐姐,不該是現在這樣的。如果當時有人伸張正義,她就不會淪落到這種地步。幹那種工作。”
“法律既然給不了她公平,那就由我來給她。正義或許會遲到,但從來不會缺席。”
吳濃早已經泣不成聲。她早就習慣這個工作了,早就預想和經歷了所有人對這個工作的仇恨和偏見,卻沒想到自己的一個選擇會對自己的妹妹造成這麽大的影響。
“吳語——”
“你別叫我!”吳語咬牙切齒地說,“我想幫的是那之前的姐姐,而不是你。”
姐妹之間的隔閡太深,似乎已經不能和解,至少不可能在短時間和解。
一個偏激,一個過于內疚。
祝随春說不出心裏的感受了,直到她和宋欲雪離開,留下吳濃和吳語二人,上了車,走上了回首都的道路時,她都沒糾結明白一件事。
“宋老師——”祝随春觀察着宋欲雪的臉色,“那我們,要把真相,公之于衆嗎?”
宋欲雪掌着方向盤,看路,沒看她,只是問:“為什麽要這麽問?”
“你看啊。那個張克本來就是壞人,而且也幹過這種事。吳語又是好心好意,她也想伸張正義啊。她雖然方法有點過激,但是不否認是存在有效性和助推性的。再說了,如果我們把事情披露出去,吳語就要成為衆矢之的的了。”
宋欲雪臉上全然沒有愠色,她沒有回答,問了祝随春另外一個問題:“你覺得什麽是正義?”
祝随春擰眉,沉思半天,卻找不到答案。正義到底是什麽?是公平公正,還是追求不懈的真理?
宋欲雪道:“吳語在達成目标的過程中直接或間接地傷害了別人。”
祝随春咕哝着,“可張克也不算是好人啊。”
宋欲雪嘆道,“但他是人啊。”
盡管行為可以稱之為禽獸,法律依舊認可他人的屬性和權力。
“沒有人可以給正義下一個被所有人認同的定義。”宋欲雪語速極慢,“正義甚至可能不存在。”
祝随春迷茫了:“可不存在的話,調查記者,又在做什麽呢?宋老師你,不是在追求正義嗎?”
宋欲雪搖了搖頭,“我追求的,是我自己所認定的正義。”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正義,比如我,比如吳語。她的正義就是可以不擇手段哪怕傷害別人也要伸張的存在。”
“阿春,你也會找到你的正義的。”
祝随春似懂非懂。
“人類社會的基石是什麽?你們上課有講過嗎?”
“啊?”
“法律。”宋欲雪眼神幽深,“然而法律從來不是用來單純解決正義問題的,某種程度上來說,法律是為了維持相對公平和社會大體秩序的穩定而存在的。而司法的确可以做到回應人們對于正義的企盼和要求,但實際上,司法優先維護的還是法律的權威。”
“是,如果沒有吳語這一出,張克估計這輩子就這麽逃過制裁了。但她的方式觸犯了法律,違反法律當然是她的自由。只是違反以後,她的自由卻受限了。”
“如果我們縱容了這一次,那麽就可能還會有無數次。”宋欲雪神情認真地看向祝随春,“我知道這很難。但是你必須做出選擇。你要怎麽選?”
祝随春覺得自己呼吸都停滞了,才能說出那幾個字:“我們公布事實吧。”
公衆有了解事情真相的權力,盡管真相在脫離了當時的環境以後,幾乎是個謬論。因為一切都難以真正複原,現在的真相依靠的只不過是拼湊的合理的推理。
“等會回去就直接去我家。你寫稿準備發,我先去警局立案。”
“啊?誰的案子?”
“張克。”宋欲雪雙目毫不收斂鋒芒,“一定要讓他自食其果。”
祝随春說好,又掰弄着手指,又轉頭看窗外,湊在玻璃上哈氣寫字。她寫,正義。又想起了吳語的那句話。可是遲到的正義真的還算是正義嗎?吳濃已經千瘡百孔了,而吳語做的,不過是往她這件華美的外衣上打了個補丁而已。
遲到的正義,似乎在否定正義本身啊。正義該是即時的,也理應即時。很多年後,有些人甚至已經不想要正義了,但法律還是會為了彰顯自己的權威和企圖為他伸張正義,把舊火重燃。
太難了。生而為人,真的太難了。
但有宋欲雪這樣的人在燃燒着,也太幸運了。
世界不是輕而易舉可以被改變的,人性自古如此。但一想到有人正在堅持改變世界,哪怕只變動了微弱的塵埃。祝随春都覺得心有慰藉。
在看不到的黑暗裏,有無數人沉默地推動着地球運轉而不被世界改變。
祝随春回想着今天的一切,她瞥眼宋欲雪,又開始想,如果有一天,她面臨和吳語同樣的境地,又會怎麽抉擇呢?
她果然是做不到啊,做不到只是眼睜睜看着罪惡在危害了她的世界以後還繼續肆意人間,做不到再去考慮大義。她會選擇像吳語一樣,不擇手段,只為了完成“自己正義”的結果。
哪怕傷害別人。
祝随春的眸光黯淡了些許。
宋欲雪說的沒錯,可法律總有遺漏,而遺漏裏,有着那些蛀蟲玩弄錢權留下的窟窿。
祝随春周末終于弄完吳語這事,得空回了學校,這剛一進宿舍,和于皎打了個照面,這丫就撲上來抱着她哭了。祝随春問她怎麽了,她也不說話,只是一個勁兒哭。那往祝随春衣服上蹭臉的架勢,都快讓祝随春懷疑這丫就只想過來用她衣服擤個鼻涕而已。
然後,于皎一個勁道歉,語無倫次,祝随春說沒事。
她和宋欲雪都清楚了,吳語知道于皎是C大學新聞的是因為那個婦女兒童機構。她和裏面的一個社工是好朋友,看到了合照,又恰好發現是自己關注的美妝播主,就将計就計了。
于皎只是吳語的計劃裏的一環而已,就算沒有于皎,也會有別人。
但于皎還是內疚,她內疚得不行。那麽多C大的學生和老師就因為她被罵了。她當時還和祝随春她們争執。她有什麽用呢?人怎麽這麽複雜呢?
祝随春把她環着懷裏,拍了拍她的背,哄她,“皎妹,別哭了。這不能全怪你。”
于皎抽泣着說,“那還是有一部分怪我。”
……是這個道理。
“所以現在怎麽樣了?”于皎問。
祝随春把她所知道的都毫無保留地告訴給了于皎,“警察立案了,張克被拘留了。但是據說他要請律師走法律程序。等開庭吧?吳語直接認了罪,看她态度好,判了一年有期徒刑。不判不行,M大那邊非要個說法。”
祝随春說的這些事不過就發生在一天而已,于皎卻感覺如此漫長。
她的每一秒等待都是淩遲,特別是當祝随春告訴她真相以後。
她開始不斷地懷疑自己。她真的有成為一個新聞工作者應該有的基礎素質嗎?她真的可以做到嗎她真的,喜歡新聞嗎?
和人打交道,還要不斷地辨別真假。她光是想想就覺得身心俱疲。更何況,還要随時警惕同流合污。她好怕,怕自己成為自己現在不屑和讨厭的人。她不要。
她為什麽要讀新聞專業呢?于皎想不出答案。好像就是分數差不多了,又覺得足夠的理想化,就來了。可她這倆年,不過渾渾噩噩。東西沒學多少,炮/友倒是多得很。
于皎從祝随春的懷抱裏抽身,有點害羞地蹭了蹭眼淚。她這倆眼睛還是頭回跟龍王發大水似的,還是在祝随春和蔡夢還有Kiki面前。雖然蔡夢和kiki都在自己床上裝死,一個屁都不敢放。專門留空當兒給她倆在這矯情。
撲哧。越想越覺得搞笑,于皎自己都笑出聲來。
“富貴啊。”于皎說,“我這兩天想了好多。”
她看着祝随春的眼睛,看着這個在軍訓時就被她一眼盯上的好姐妹,“我想退學了。”
祝随春被吳濃搞得現在聽到退學倆個字就覺得頭大。但她還是強迫自己鎮定了下來,“退學?就因為這事?”
于皎點點頭,有些煩躁地揉了把頭發,“但也不全是。這就一□□吧?我覺着我自己真不适合這個。我也沒覺着自己學到啥東西了。我給你說老實話,掏心窩子。你要讓我說北京哪兒的酒吧怎麽樣,我保管給你報菜名似的說完。可這新聞——”于皎聳聳肩,扯動嘴角,“我還真是一問三不知。”
“我跟你們不一樣。”于皎自暴自棄地說,“我就是從小有點小機靈,什麽事雖然都不拔尖,但是也不落下風。考了個C大新聞系純粹是因為分數到了。我也愁什麽就業,我爸一早也說了,這書你愛讀就讀,不愛就算了。”
祝随春想起自己的過去,她又何嘗不是呢?初中高中都只是積極廢人而已。偶爾心血來潮會說出努力的話,找到自己的目标,可是睡了一覺就乏力了,沒意思了。懶惰是她的原罪。能夠走到今天,靠的也不過是投機取巧的小聰明而已。不像蔡夢和kiki,都是腳踏實地努力的學霸。
她高三那會,為了鼓勵自己,都快把什麽勵志故事名言警句背得滾瓜爛熟了,可還不是屁用沒有。她焦慮,擔憂,卻又無從下手。渾身有股想要努力的勁兒,卻沒有努力的實質。不甘心啊,不甘心平庸。但是事實平庸。C大完全是超常發揮,她自己都沒想到。
然後填報志願時,她媽說,家裏挖煤有的是錢,不愁養老,選你喜歡的專業吧。
于是她一眼看中了新聞。
“你能理解我吧。”于皎問。
祝随春推她,笑着說,“咱倆大哥別說二哥,都一樣。”
只是碌碌無為而庸常的人。
但宋欲雪正在改變了祝随春。于皎卻被現實擊潰了。
“我覺得你遇到宋老師挺好的。”于皎感嘆,“這事也真的,我就說不出來有多感謝你們。”
于皎拉着祝随春的手,把一個黑色編織手鏈戴在她的手腕上,“反正新聞我是不想再學了,也不想再混日子了。打算花個一倆年到處走走。我爸的錢嘛,不花白不花。哦,對。這手鏈我這兩天心焦的時候編的,就給你了。你給我好好戴着,你畢業戴學士帽的時候我還要回來湊熱鬧檢查呢。”
“這麽快,就決定好了?”祝随春摩挲着手鏈問。
于皎挑眉,“有錢能使鬼拖磨,更別說這點事。你不在的時候我都跟夢崽還有kiki道過別了,就等你回來,再陪你睡一晚——”
“喂!什麽叫睡一晚!”
于皎笑嘻嘻,“這不是大家一起在寝室睡覺嘛?”
于皎雖然經常和蔡夢互怼,但一年半年下來還是有感情的。舍不得了,自然把人叫成夢崽了。Kiki就更別說了。
“我不在了。你得替我好好保護kiki。”
祝随春還沒說話呢,那隔壁鋪就傳來止不住的抽泣聲。
這下不得了,于皎自己也兩眼沾淚了。
“哭什麽啊你!田琪琪!”于皎三步做兩步走過去,掀開床簾,踮腳捏了把田琪琪的臉蛋,“你們春哥比我會打架呢,放心。”
“打算去哪兒?”祝随春看着他倆鬧,眉眼含笑,等她倆停了才開口問。
“這個嘛——”于皎撓了撓頭,小心翼翼地湊過來,“岑醫生說她今晚再挑挑,讓我等着。”
哇哦。祝随春看着于皎誇張地比着口型。
“你幹嘛啦!”于皎有點害臊。
“你和岑醫生,在一起了?”
于皎癟癟嘴,“沒呢,她那老女人。算了,我于皎也不是什麽需要承諾的人。這也挺好的。她還辭職了,說陪我出去逛逛。”
其實于皎和岑漫這事,她倆自己都理不清楚。
于皎昨天情緒崩潰,想找祝随春,但又怕打擾她。轉手給岑漫打了電話,剛好岑漫沒值班,閑得無聊,就把于皎約出來喝酒吃夜宵了。
于皎把一堆破事給岑漫說了,岑漫倒是不在意,說什麽不想搞新聞就不搞吧,又沒人會瞧不起你。該撤咱就撤,你志不在此,那就換個地方。
這句話一下就讓于皎醍醐灌頂。
岑漫嫌棄:“再說了,反正你把把你寵得跟個二級殘廢似的。”
“喂,你說誰呢!”于皎佯裝生氣。
“誰應說誰。初中了都不會自己紮頭發,啧。”
于皎笑得乖巧,“可你還不是給我紮頭發。”
還替她換了好多花樣。那時候于皎就懷疑岑漫把她當成芭比娃娃了,每天都趕着過來給她搞整發型,弄得她那段時間,真的,不擺了,那真的是一個花枝招展。每天走學校路上都有人盯着她,上課老師點她都不叫名字,都說什麽,那個滿頭辮子的,對,就你,別看了。起來回答問題。或者類似的。
“可我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麽啊。”于皎迷茫。
岑漫說:“只有少數人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麽。剩下的都是瞎扯淡,摸着石頭過河呢,你多試試呗。反正你還年輕。”
年輕就是試錯的資本。
新聞不是,不喜歡,做不好,不想做了。OK,那我們換一個。
“你知道你最大資本是什麽嗎?”岑漫問。
于皎猜測,“年輕?”
“不。”岑漫晃了晃酒杯,“是你家有錢。坦然點承認也沒什麽不好。這就是中/國的的實情。哪兒有什麽純正的教育公平,還不是資本下的固定選擇。你爸有本事,給你拼了個輕松的活法,你不用擱那浪費呢?”
……說得好有道理?
于皎随口問,“那我總不能一個人出去走走吧,你陪我?”
“好啊。”
岑漫答應了。
那一瞬間,于皎只覺得滿酒吧的燈光都荟萃到了她的眼底,那藏在鏡片之下的,是她的萬丈深淵。只要岑漫一個眼神,她就可以俯身跳下。
那是她的秘境,也是她的神往。
祝随春聽完于皎的講述,略有感嘆。
這個世界有宋欲雪那樣的殉道者,也有像岑漫一樣的游俠。
而她和于皎,都還在找尋自己的道路。
但她知道,她成不了殉道者,她更想成為騎士。如果說宋欲雪是黑暗中煉戒自我,那她就要以更暴力地手段逐光。若沒有光,她就撕破黑暗誕生光。
她想以筆為劍,斬他惡揚己善。
而放下劍以後,還能擁抱孤身一人的宋某某。
作者有話要說: 我,宋老師和岑醫生兩個都愛,無法抉擇。
于皎要出去飛啦!那麽後面春也該長大一點了。從象牙塔裏出來,停止過分依賴,有自己的世界,獨立起來。
(ps 周四晚上再更,大家周三別等我更新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