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病了
楚雲閑被梁君末氣的不輕, 離開書房沒多久就遇見李玉寒。這人昨天在梁君時的院子歇下,今早還沒走。李玉寒見楚雲閑怒氣沖沖,以為是他又和梁君末理念不合吵架, 攔住他問發生了什麽事。
楚雲閑瞥他一眼,渾身的怒氣一滞,仿佛遇上綿綿細雨變的有點潮。梁君末幹那事,就是給楚雲閑一張面具遮掩, 他也說不出口。這會兒被李玉寒問個正着, 他把事情在心裏過一遍, 耳墜染成緋色,別開臉輕咳一聲道:“沒事,你還沒走?”
“要走也得讓我用過早膳吧。”楚雲閑的樣子落在李玉寒的眼中, 他稍微細想一番,就猜到楚雲閑因何生氣。許是梁君末又不打招呼摟摟抱抱, 白日宣|淫, 楚雲閑被撩招架不住, 最終‘惱羞成怒’, 氣的甩袖就走。
這和前世一樣的場景時常上演, 梁君末撩撥人的手段李玉寒還是清楚,心裏給楚雲閑祈禱,希望他早早習慣,避免殃及池魚——這一世他和梁君時可當不了和事佬,他連自己的爛攤子都還沒收拾幹淨,梁君時給抱給摸不給睡,他要是越界就會被趕出門!
和已經把人娶進門的梁君末相比,他好像更倒黴!
因為遇見李玉寒消了怒氣,早膳時楚雲閑沒給梁君末臉色。梁君時許是昨夜沒有休息好, 今早有些萎靡不振。楚雲閑和梁君末齊齊看向李玉寒,用眼神詢問他昨天晚上幹了什麽,梁君時怎麽會看起來有氣無力。
李玉寒覺得冤枉,他昨天晚上連門都沒進去,他能幹什麽?
“君時,你臉色那麽差,昨天晚上沒休息好嗎?”梁君末見梁君時吃的很少,和平常完全不一樣,關切的問一句。
梁君時搖頭道:“今早起來有些發熱,可能是染上風寒,等下找個大夫看看便是,沒什麽大礙。”
“好端端的怎麽染上風寒?”梁君末眉頭一皺,看向李玉寒的眼神不太友善,顯然是認定這件事情和李玉寒有關。
“祭司的衣服太薄,受了涼。”
今年戚國的冬季來的早,祭司的衣服是按照往年的規格制訂,自然要輕薄一些。祭典那天氣溫驟降,梁君時下來就有些不舒服,不過因為身體強健他沒放在心上,誰知道越來越嚴重。昨天半夜間睡的迷迷糊糊,覺得忽冷忽熱,就知道自己大意了。
見梁君時說的輕描淡寫,李玉寒心裏有些不是滋味。他這幾天和梁君末忙着楚雲征的事,對梁君時稍有疏忽,也就轉眼的功夫,對方就病了。
“等下我陪你去醫館,所幸這兩天青羽閣無事,我留下來照顧你可好?” 李玉寒坐在梁君時身側,偏頭看着他,許是擔心梁君時不同意,他話裏有商量的餘地。
梁君時眉頭輕皺,正欲回絕。
“也好,家裏不缺你這幅碗筷,君時就交給你了。”梁君末猜到李玉寒的心思,先梁君時一步答應下來。梁君末自己已經成家,自然也希望梁君時能有個好的歸宿。看着他和李玉寒你情我願,因為身份在外不能太過親密,梁君末心裏總有一點愧疚。
Advertisement
如果不是他去做這攝政王,只是個閑散王爺,他弟弟也不至于隐忍、克制到這個地步。梁君末看的出來他心裏有李玉寒,但在人前都十分規矩,從不越矩。
感情這方面,李玉寒和梁君末有幾分相似,都不會強迫自己喜歡的人做出決定,寬容忍讓。也是如此,才會讓梁君末覺得虧欠他兩。
梁君時沒想到梁君末會替他答應,心裏略感詫異。他昨夜答應李玉寒夜宿都擔心梁君末不滿,誰知道他非但沒有意見,還讓李玉寒一同用膳。難道這幾天自己大哥和李玉寒達成了別的協議,暫時休戰?梁君時心不在焉的想着,李玉寒給他添了一碗湯遞到手上,他都沒反應。
用過早膳,李玉寒和梁君時出門去醫館。楚雲閑要去看林墨,問梁君末要不要同去。
“我要先去勤政殿,等我忙完了過去接你。”
梁君末這兩天都沒進宮,今天要進去點個卯才行。
勤政殿的奏折又堆了一摞,不過因為都是些請安的折子,梁君末粗略的看完,便丢在一邊不管,等梁荀有空自己過來翻看。把堆積的奏折全部處理完,梁君末伸個懶腰,聽見自己的骨頭都在響,嗤笑一聲起身舒展身體。
勤政殿外面的積雪被踩出一排腳印,深深淺淺延伸出一條小道。偶爾貪玩的宮女捏一個雪團砸人,雪沫飄灑,紛紛揚揚,像在空中撒了一把鹽。
梁君末聽見有人往這邊來,把殿內的火爐燒的更旺,不一會兒梁荀的身影就出現在門口。
“大皇兄,你今天不陪哥哥嗎?”梁荀把身上的披風解下交給身後的太監,讓他們都在外面候着,自己走進來,笑容燦爛,就像冬日的一抹陽光,讓人覺得溫暖。
“逸之今日有事,我等下要去接他。”梁君末把自己的位置讓給梁荀,問道:“勤政殿怎麽沒燒地龍?”
要說今天梁君末踏進勤政殿覺得有什麽不同,就是這裏面挺冷,沒有地龍,只有一盆炭火。
“地龍不能用了,在讓工匠修。”
“好端端的……”梁君末心裏詫異,想到今早梁君時說祭司的衣服太薄,止住自己的話頭,看似随意的問道:“上個月鄧公公離宮,你把大內總管的位置給了誰?”
之前的宮內總管是伺候先皇的鄧公公,因為他年紀大了,想要回鄉去看一眼,上個月和皇上請辭。皇上應允,許他回鄉頤養天年。
“我一時物色不出好的人物,就讓鄧公公一手帶起來的弟子來福暫時管着。”梁荀身邊的人資歷尚淺,其他人選都需要考核一段時間,大內總管的職務還沒有完全定下來。
梁君末聞言思忖片刻,道:“鄧公公沒有給你推薦人嗎?”
“有,”梁荀略遲疑,方才道:“母後身邊的陳溪姑姑。”
鄧公公離宮前推薦的不是自己的弟子也不是其他太監,而是太後身邊的姑姑。宮裏并非沒有女子掌管內務的先例,只是梁荀想不明白鄧公公素日和陳溪姑姑時有意見不合的情況,怎麽會推薦陳溪姑姑。
說起來陳溪還是宮中老人,她原是丞相府的丫鬟,和太後感情要好,跟着太後一起進宮到現在,都對太後忠心耿耿。
梁荀把鄧公公的建議說給太後聽,陳溪到沒什麽,她說自己服從安排。最後是太後不同意,她說陳溪是王家出來的人,不想皇上以後為難。
梁君末知道這個以後指的是什麽,梁荀現在還小,等他年紀漸長開始立後開後宮,防止外戚專權這個問題就會擺上來。陳溪也算太後的娘家人,她處在這個位置,對宮裏的一切調度都很清楚,自然會成為活靶子。
不過現在還不是考慮以後的問題,鄧公在宮裏周旋一輩子,他推薦陳溪自然有他的道理。
“荀兒,你等下去見姨娘,告訴她要讓陳溪做內務總管。若是姨娘問你為什麽,你就告訴她祭典的衣服太薄,你二皇兄現在正病着。”
梁君時的衣服做的輕薄梁君末還能說是因為沒預料到今年氣溫驟降,勤政殿的地龍也跟着出問題,梁君末不可能還給對方找個開脫的理由。而且剛才聽梁荀的意思,地龍壞了不是一天兩天,什麽時候宮裏修繕的速度變的如此緩慢。
梁荀不笨,聽出梁君末的話外之意,這宮裏有人屍位素餐。而造成這樣的局面,不是內務府不成樣子,就是層層怠慢下來,無人當回事。
“二皇兄真病了?”梁荀問道。
梁君末點頭:“不嚴重,小風寒。”
“是我管制不嚴,連累二皇兄了。”梁荀有些過意不去,祭典那天高臺上冷風陣陣,他穿的暖和都覺得冷,更別說衣服輕薄的梁君時。
梁君末不以為然,梁君時身強體健,又有李玉寒在身側,并不是什麽大問題。他的話點到為止,梁荀已經能夠獨當一面,他沒有必要繼續深入摻和。
梁荀知梁君末好意,沒在多言,坐到案桌後面翻看那些請安的折子,翻來覆去都是那些話,他看的無趣,擡頭見梁君末在一邊取暖,想起一些往事,開口道:“大皇兄,你是不是要走了?”
梁君末一愣,擡頭看着梁荀,心裏驚訝他會這樣問。
“南國使臣來訪的時候,我想起一點以前的事。記得那個時候我還小,你一面和權貴周旋,一面教導我為君之道。我每天跟在你身後,就像一個多出來的小尾巴。”說起很久以前的事,梁荀臉上的笑意越發明顯:“那次宮外來人說有人找你,你連夜出宮,我不讓你走,你就把我抱着偷偷帶着我出去。結果我半路就睡着了,不記得你去了哪兒,只是迷迷糊糊間聽見楚雲征逝世的消息。”
梁荀臉上的笑意逐漸消失,上次和太後聊起楚雲征他就覺得耳熟,其實是很久以前聽見過,不過自己還小,記的不太清楚。想起這件遺忘很久的事,梁荀心裏就有一種感覺,他覺得梁君末要離開他。
這已經是五年前的事,別說梁荀,就是梁君末也差點忘記。當初李玉寒傳信說林墨清醒過來,梁君末按捺不住心裏的激動,連夜出宮去見人。當時梁荀還小,太後出宮去佛寺祈福,梁君末不放心留他一個人在宮裏入睡,便帶着他前去,把他安排在耳房。那個時候梁荀睡的很熟,梁君末還以為他什麽都不知道。
突然聽見他問,梁君末心裏不驚訝,反而有些如釋重負。
“荀兒,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道路。今日我是你兄長,來日我是你的臣子。你要明白,不管是我還是君時,都很難陪你走到最後。帝王這個九五至尊之位注定充滿孤獨和猜忌,我離開不是不要你,而是因為舍不得和你的兄弟情。”
作者有話要說: 有兩件事要說:
第一件是和編輯說好星期天入v,從二十二章開始倒v,你們看過了就不用重複購買。
第二件是我最近有點忙,所以更新都很晚,這章本來是19號的更新,但是……jj它抽了,等我重新發已經是20號……不糾結時間了,入v當天日萬,我一定早點更o(╥﹏╥)o
最後,臨近期末,祝還是學生的小天使們學業有成,考試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