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八零年代科學家10
第33章 八零年代科學家10
天崩地裂, 不外如是。
在沈丹紅眼裏,謝向東就是她的天,她所有對未來的美好期望都寄托在謝向東身上。可現在, 謝向東居然要坐兩年牢,整整兩年。這是上輩子絕對沒有發生過的事情,謝向東的事業發展得順利極了, 如有神助。
現實的發展一次又一次超出沈丹紅的認知,她終于開始恐慌,恐慌謝向東還能像上輩子那樣成功嗎?她第一次對自己放棄燕寧選擇謝向東的決定動搖起來。
這一絲動搖在探視謝向東時隐隐約約洩露。
謝向東孤兒出身, 大大小小也混成個人物, 察言觀色那是最基本的能力。察覺出之後, 謝向東生拉硬拽了下嘴角, 畢竟他現在都淪落到坐牢的地步了,沈丹紅後悔是人之常情。
最初的時候,他都做好了沈丹紅見勢不妙不承認他們關系的打算。當然他也有後招,他的幾個兄弟,他送給沈丹紅的貴重物品, 吃飯買東西時的服務員……要想證明他們的關系并不難。幸好, 沈丹紅沒有否認, 如今還肯來探監, 他還有什麽可計較的。
“兩年時間很快的,嗖一下就過去了。”謝向東笑得滿不在乎。
沈丹紅笑不出來, 聲音哽咽:“怎麽會這樣的, 要知道會鬧成這樣, 我們何必做那麽多事,我直接和燕寧分開就是,那樣你就不用坐牢。”此刻, 沈丹紅是真的悔斷了腸子,她何必要糾結名聲,只要謝向東好好的,她要那點名聲幹嘛。
謝向東有些動容,落水的主意是他想出來的:“是我害了你,丹紅你等着,等我出去後,我一定能東山再起。”
能嗎?
沈丹紅實在無法像以前那樣對謝向東的成功深信不疑,他坐牢了,有了案底,完全不一樣了。但是讓她就此放棄謝向東,沈丹紅又做不到,放棄謝向東,她以後又該怎麽辦?她是真的不知道。
難以确定的未來無時無刻不在折磨沈丹紅,看得沈母又心疼又憤怒:“都這樣了,還惦記着謝向東,你腦子裏到底在想什麽。”
沈丹紅怔怔望着沈母:“就算我不惦記着又能怎麽樣?我名聲已經這樣了,難道不惦記謝向東就有好人家願意娶我?”
堵得沈母啞口無言,誠如女兒所說,就算和謝向東劃清界限也沒用了,稍微講究一點的人家都不會要女兒,不講究的人家,她也看不上啊,那女兒将來可怎麽辦?心如刀割的沈母一巴掌拍在沈丹紅背上,哭起來:“你這死丫頭,後悔了吧,晚了!”
沈丹紅眼眶漸漸濕潤,事已至此,她只能在謝向東這條路上走下去,只要謝向東能東山再起,現在受的這些委屈和恥辱就都值得。
Advertisement
“燕寧多好的對象啊,生生讓你做沒了。”沈母再次提起燕寧,這得到過又失去的,總叫人格外念念不忘。
被惦念着的燕寧已經在省城穩定下來。
這個年代的人相對樸素,研究院這地方就得加一個更字,大家的心思都用在各種研究上,人際關系也就相對的更簡單純粹。
燕寧為人處事有分寸,又有探雷器證明能力,他很快就融入這個新集體,循序漸進地露出自己的真本事來,在研究院內,更加如魚得水。
燕靜在學校也很順利,她性子開朗,很快就在新的班級裏交到新朋友。在更好的學習環境下,她的成績顯著提高。
唯一不大順利的反而是燕老太,孫子上班,孫女上學,要是在老家,她還能種種菜養養雞,可住在筒子樓裏,哪有地方給她種菜養雞。
老太太閑得哪哪都不舒服,搬到省城的新鮮勁過去後,整個人都有點無精打采。
燕寧瞧着這情況不對,有些老人家是不能閑的,一閑身體就會迅速垮下去。老太太顯然就是這樣的人,必須得給她找點事情做,讓她覺得自己還有價值,能幫上孫子孫女,不是拖累。
燕寧正琢磨着給燕老太找個活計打發時間。
燕老太自己找到了,她先是炸了一鍋油墩兒,這是本地傳統小吃,用面粉糊糊裹鹹菜蘿蔔絲肉沫,在滾油裏炸到金黃,咬一口外脆內糯,燕寧和燕靜都特別喜歡吃,一氣能吃上四五個。
燕老太拿海碗裝了滿滿一碗油墩兒,讓燕寧給隔壁樓的何教授送過去,那是孫子的貴人兼老師。
“奶,你做的比我們學校門口賣的好吃。”燕靜拍馬屁。
正好裝着一碗青皮葡萄回來的燕寧就笑:“何教授一家也說奶你做的油墩兒味道絕了。”
“哪來的葡萄?”燕老太問。
燕寧回:“嘉路弄回來的,一大筐,就讓我帶兩串回來。”
一聽何教授的兒子,燕老太心思就更活絡了,人何教授都支持兒子做生意,那她也能吧?何教授那麽有文化那麽厲害的人,肯定不會犯錯誤。
燕寧和燕靜都呆了呆,沒想到老太太那麽與時俱進,她居然想支個攤賣油墩兒,老太太振振有詞:“這活不累,我每天就出半天攤,大門口那幾個賣吃的攤子,我瞧着生意怪好的,其實味道也就那樣。”
合着都已經做過市場調查了。
燕寧哭笑不得:“也不是不行,但是只能出半天攤,不能累着了。”
不得不感慨,人與人當真不一樣,老太太一把年紀還想着自食其力。沈丹紅年紀輕輕又占着重生這種逆天優勢,卻只想當菟絲花依附謝向東而生。早知三天事富貴萬萬年,但凡沈丹紅把對謝向東的心思用在創業上,何愁不能發達,當女強人難道不比當謝向東的金絲雀好。
要說燕靜以前在老家,因為環境閉塞,還對做個體戶有那麽點抵觸。到了省城後接觸的人多了,眼界大開,知道這是響應國家促進就業的號召,再沒有偏見,還笑嘻嘻提建議:“奶,去我們學校門口,就放學那會兒,人可多了,花錢買吃的都樂意。”
燕老太才不去,省得給孫女招惹閑言碎語,學生娃到底不成熟。老太太在家屬院隔了一條街的地方出攤,燕寧給弄了一輛三輪車,改造一番,加上鍋爐,一個流動小吃車就做好了。
這有了事做,燕老太立刻精神抖擻,尤其是掙到錢之後,精神頭更足,一個月算下來,掙得竟然比燕寧一個月工資還多。
燕老太那個高興啊,孫子工資不算低,有七十二塊,比當兵時多了一半,可城裏一口水都得花錢買,花銷比在村裏大了去了,老太太睡覺都覺得不踏實。現在好了,她能掙錢了,努努勁,把孫子孫女結婚養曾孫的錢都掙出來。
燕寧悻悻捂臉,居然被動啃老了,多新鮮。瞅瞅幹勁十足的老太太,燕寧挽起袖子準備幹,再扮豬下去,就真成豬了。
在做好本分工作之餘,燕寧開始忙裏偷閑研究收音機和磁帶播放器,他想做個随身聽出來。早在五十年代就有人提出過‘可攜帶充電式播放器’這個概念,然而這個時空至今都未研發成功,其實這東西技術含量并不高,就是把收音機和播放器一體化、便攜化。
一個人忙不過來,燕寧還拉了兩個年輕愛聽音樂的年輕研究員加班加點地忙活,他們的研究方向正好用得上,衆人拾柴火焰高嘛。
四個月後,燕寧拿着新鮮出爐的随身聽找到何嘉路,這小子人脈廣,最重要的是有錢,支得開攤子。
“現在這個外形還有點粗糙,畢竟我們實驗室裏沒有配套的設備,外形這東西沒技術含量,随便弄點設備就能做的漂亮。”
何嘉路眼光多賊啊,一下子就看到了這東西的市場,時髦青年誰不想來一個,他親親熱熱地叫哥:“我的親哥哎,你怎麽能想到做這寶貝,還把這寶貝做出來的,你可真神了。”
燕寧笑笑:“沒多少技術含量,鐘國強趙雪梓幫了大忙,有個方向其他人也能做出來。”
何嘉路感覺到了自己智商的貧瘠,這還叫沒技術含量。這一刻,他想起了自己的親爹何大教授,和他親爹說話,他時不時就會懷疑自己其實是個弱智,關鍵是他爹真沒藐視自個兒,他只是被智商碾壓了而已。
何嘉路捂了捂心口,快速從被打擊中恢複,我等區區凡人不跟他們比智商,他賠着笑臉兒:“燕哥你拿給我就是相信我,我保準給你掙一座金山回來,我出錢你出技術,咱們五五分,怎麽樣?”
燕寧搖了搖手指:“你四我三鐘國強一趙雪梓一。”
何嘉路一算,不對啊,四加三加一加一等于九,還有一呢。頓覺揚眉吐氣的何嘉路嘲笑:“燕哥你數學不行啊。”
燕寧翻了個白眼:“剩下的一,我打算讓研究院的同事入股。”
何嘉路一愣。
燕寧意味深長:“難道你這輩子想只靠這個小玩意兒吃飯。”
何嘉路醍醐灌頂,拍着大腿啊啊啊啊,激動地說不出話來。燕寧三個私下搗鼓搗鼓就能搗鼓出一個随身聽,要研究院那群絕頂聰明人肯花點心思在民用科技上,還不是金山銀山随便挖。
“燕哥,我覺得你其實更應該去做生意,肯定會發。”何嘉路真心實意地說。
燕寧眉眼一挑,那還用你說,上輩子他已經是個霸總,同樣的路再走一遍多無聊。
“別耍嘴皮子了,你好好幹,我等着分錢。”燕寧笑眼看何嘉路,彷佛看見了自己當年那些能幹的經理人。何嘉路也笑眼看着燕寧,彷佛看一座能源源不斷吐寶的寶藏。
二人相視而笑,都很滿意對方。
何嘉路一點都沒辜負燕寧的期待,他努力創業,一年後成功讓燕寧開上吉普,兩年後成功讓燕寧搬進大別墅。
剛搬完家,燕靜參加高考,成績比上輩子更好,被省城名校Z大錄取,對外經濟貿易專業。眼看着燕寧何嘉路大把大把掙錢,燕靜十分羨慕,所以她選了這個專業。
燕寧失笑,當年燕靜選的也是工商相關專業,那會兒應該是嘗到了窮的苦,所以想掙錢。
說起來,當年謝向東的生意能那麽成功,燕靜起碼有一半的功勞。謝向東到底是野路子沒有系統學習過,攤子一大,就有點顧頭不顧尾。是燕靜整合所有産業,去蕪存菁,讓謝向東的公司規範化。還有燕靜那些同學,八十年代中的大學生,絕大多數都進入體制內身居要職,這是花多少錢都建不起的人脈。對謝向東而言,燕靜可不僅僅是賢妻良母,更是必不可缺的商業夥伴。
沈丹紅以為和謝向東在一起後,她就能複制燕靜的人生,把成功想的未免太簡單。事實也證明,燕靜換成沈丹紅,謝向東野蠻發展兩年後就遇到瓶頸,遠不如和燕靜在一起時風光。
“寧子,你看你能不能請兩天假,咱們回去給你爺爺爸媽上墳,告訴他們,咱們家出了個大學生,讓他們高興高興。”說着說着燕老太眼眶紅了,高興的。現在這日子真是想都沒法想的好,大房子住着,冰箱彩電啥都有,還用上保姆了;孫子是中級研究員,少校軍銜;孫女考上名牌大學,就跟做夢一樣。
富貴不歸故鄉,如錦衣夜行。那多沒勁,燕寧微微一笑:“好啊,我也有兩年沒回去了,是該回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