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這些不能再拿出去了。”李默看着地下室裏的糧食對宋瑾說道。

宋瑾把手上的筐放下,  “那以後還種不種地了。”空間裏的地一只種着糧食,不管怎麽忙,晚上兩人都想辦法進來,  一茬茬收獲都收入地下室,總想着有一天能拿到外面,  可現在外面的情況不妙,人們為了糧食已經沒有底線了。以後只會更惡劣。

“少種一些,  其它地方都種上常年生作物,  不管了。”

宋瑾點點頭。

外面情況亂的很,宋瑾空間裏種了不少樹木,其中也有紫檀楠木這樣的價值高的木材,都是從網上收集的樹苗種植的,雖然這些經濟樹價格貴,  樹苗确是很便宜的,少的幾塊多的幾十塊,宋瑾也是抱着收藏的目的買的,  現在在空間裏都長得很好,  不少都成材了,  不過蓋房子不能用那些樹木,他們選了紅松。

兩個人用了一晚上弄了十幾顆大樹放倒,又用幾個晚上修整将樹木整理出來。

因為那些糧食的關系,  外界對他們的關注幾乎沒有了,  宋瑾和李默開着車去外面跑了兩天,  回來将木料拉了回來。

這些東西不是輕易拉回來的,他們研究挺長時間才找到離這裏幾個小時路程的潘市那裏是物流集散中心,專門有一塊地方是材料集散地,除了木材,  還有很多石料剛才等建築材料。那裏在災難之初也被震壞了,人們都轉移了地方,他們本來就想找個借口,沒想到還真找到一些材料。

木料是空間裏的,回來後宋瑾又找了宋煜幾人開了三輛大車拉了不少材料,跑了兩回,家裏的建築材料足夠了還有剩的。

區裏有人看到他們拉材料,過來打聽,他們也沒藏私,吃獨食不好,等他們回來後的半個月時間就看來回的大道上拉材料的車一趟趟的跑。

也許是宋瑾他們這趟材料尋找之旅給人們一些啓發,之後區裏平靜了很多,車輛開往外地,去那些他們認為已經被災難毀壞的地方尋找物資,雖然大多數地方不是被毀壞就是還有原住民,但是多少都能找到一些東西,這讓許多人十分心動,弄了車隊做起了倒賣生意。

宋瑾他們不管這些,材料齊全後開始蓋房子,這個房子作為他們未來的家,堅固實用是最主要的,地基打深,外面看是一層,實際有三層,地下有一層地下室,屋子下面的地下室只有兩米,為的是結實,可以放一些屋子,院子裏的地下室做成弓形頂,有一米多厚的牆體,主要是防震,裏面空間有四米多是兩層,算是家裏的防空洞。

房屋上面有閣樓,為的隔冷隔熱。

屋子沒什麽特別,主要是外牆體十分的厚,內外都有保暖層,大門也是雙層隔冷的。

因為材料多,正房有九間,廂房各五間,九間正房正房三間是大廳,東邊三間,外間宋煜帶着妻子住,裏面是宋母約翰夫妻帶着孩子住,西邊,住着李家父母姐姐姐夫,還有宋瑾和李默。

其他人住在東西廂房,西廂房挨着正房兩間是廚房餐廳,單身漢兩人一間,還空着幾間,凹字形房屋,裏面是凹字形走廊,走廊鏈接各個屋子,走廊也是封閉的,外面有大大窗戶相隔。

Advertisement

房屋水電上下水都是通的,自給自足,就是跟外界斷了聯系,也能獨自生存,院牆也建的高高的,沒有工具很難爬進來。

搬進新家,大家都松口氣,之前一直有漂泊的感覺,心裏總是不踏實,現在總算是能安穩下來。

就在宋瑾他們住進新家後沒多久,他們家周圍陸續來人看地形,劃地盤蓋房子,能在這裏蓋房子的,都是有些能力的,畢竟材料也不是那麽好搞的。

這些宋瑾家裏都沒有管。時間已經到了十月份,天氣轉冷,也要準備過冬了。

今年冬天依然很冷,自從隕石襲擊後,一切似乎恢複正常,并沒有什麽災難再次發生了,好像一切災難都過去了。

十一月的時候上邊總算是有了消息,上面似乎恢複了運作,統計各處受災情況,統計各地幸存者情況。這次效率很高不到一個月十二月份的時候恢複了電話信號電視信號,可以和下邊直接溝通了。

元旦那天上面開始了一次全國通話,整整三天,電視裏都在進行災後信息傳導。

最早一天是報告受災情況,這也讓人們第一次清楚的認識到災難情況,宋瑾他們這裏還是很幸運的,損失不算慘重,最嚴重的是一個省整個都消失了,還有三百多個大小城市消失在地圖上。這是整個城市消失的。

人口沒有辦法統計,但是據上面估算,恐怕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消失了。這是有水分的估算,宋瑾覺着按照他們這裏算,至少有一半的人不在了。

這絕對是世界性的災難。

這三天所有人的或是在家裏,或是在附近廣場觀看電視,人們都很沉默,聽着一個個統計數據,大多數人流出了淚水。

最後一天是對災後情況的安排,上面還是調集了不少物資,其中最主要的是糧食,幸好最近一些年糧食儲備很是充足,經過統計後,有一部分糧食下放到城市中,就算這些糧食只夠維持人們的最基本生命所需,也是希望的曙光。

上面承認了各個臨時基地,但是也下達了許多新的制度,大多數是約束基地的領導者。同時軍隊再次入住城市,他們對地方管理沒有過多幹涉,只是防止動亂和重大事件,至少像上次的火拼不能發生了。

十二月中旬,救濟糧到了,按人口發放,似乎一切都像好的方面發展,只等來年大家種了糧食,食物有了保障,生活就會越來越好。

這個冬天宋瑾他們過了一個暖和的冬天,屋子裏有地熱,自己燒的鍋爐,新燃料很好用,一塊就能用三五天,屋子裏總是十分溫暖。外面很冷,有零下三五十度,不過據老人講,過去天氣也麽冷,東北零下六十度也有,這個溫度完全可以忍受。

人們的适應能力很強,天氣就算很冷,外面街道也是有人的,有了希望人們的精神面貌都不一樣了。

過年的時候區裏收集了過去的鞭炮禮花,在大廣場來了一場煙火晚會,漂亮的煙花照亮了半個天空。

“今年咱們家種些苞米吧,地瓜種一畝就夠吃了,多種點土豆。”李父喝了一口酒說道,現在日子好過一點,外面也有市場了,雖然還是以物易物,但是也能換一些稀有的東西,就好像這酒,就是從市場裏換來的。

十五元宵節,一家子坐在餐廳的大長桌子邊上一邊吃飯,一邊唠嗑。

“咱家後邊的院子,多種點菜,弄些菜幹和鹹菜,就是不知道今年的鹽是不是限量的。”宋母說道。

“我聽說鹽今年就不用限量了。”約翰接話道。

“是這麽回事。”宋煜說道“不過就算限量也沒關系,我能弄到。”

全家誰也不懷疑,宋煜有能力,說弄到就不會有錯。

實際上宋煜弄不到他就會到宋瑾那裏去弄,現在宋瑾也不出去做事了,李默雖然在外面任職,也是碰不到物資的,到是宋煜看起來挺有門路的,這是他們研究的結果,宋煜本來交際就廣,他也善于與人打交道,他在外做掩護,宋瑾這裏安全的多。

天氣還冷,宋瑾他們在家裏弄了個小溫室,準備種些蔬菜。

“誠哥,你點種子我澆水,一個坑裏放三四粒種子就行。”宋瑾拿了水桶。

“我澆水,你散種子。”王誠伸手去拿水桶。

“得了你別逞強,你那胳膊還得養養。”別看王誠不說,家裏人也看出來了,他的胳膊恢複的還不行,使不上勁。

王誠眉頭皺了皺,拿着裝了種子的小盆,“我這胳膊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好。”

“別着急,你這胳膊能保住就不錯了,那可是小隕石,比子彈速度都快,直接從肉裏穿了過去,要是砸到骨頭上,那整個胳膊都得砸掉了,你還能不能活着都兩說了。”

“我也知道,不過這胳膊現在跟廢了沒什麽區別了。”王誠想着這幾天胳膊的反應說道“你說這兩天我就覺着我的胳膊不得勁,酥酥麻麻的。”

“嗯,之前不是很沒什麽感覺麽?”宋瑾問。

“是啊,雖然那個洞縫上了,那地方之前可以一點都沒長,那洞周圍的肉都熟了。要不是李梅把那肉給剜掉非得爛了不可。”

王誠說着看了看自己的胳膊,那個地方明顯憋下去一些,“不過這幾天晚上睡覺,胳膊就跟火烤一樣燙得慌,然後白天就酥酥麻麻的,尤其曬着太陽的時候。”

“要不讓大姐和姐夫給你看看。”

“哎呀算了吧,他們倆現在挺忙的,醫院事多着呢。”

“事再多總有回家的時候。”

當天晚上李梅兩口子就回來了,吃了飯,宋瑾就說了這事,趙峰一聽,就知道怎麽回事了“我都忙忘了,這幾天醫院接了不少這樣的患者,都是被隕石砸到的,之前被隕石砸到的,能活下來的都是胳膊腿受傷的,這幾天都是你這種症狀。”

“那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宋瑾問。

趙峰眉頭皺皺“目前還沒有結論,我們明天準備會診一下。這樣王哥你明天跟我去醫院,好好給你看一下,現在醫院機器少,一般病都不讓用,明天會診能申請一下。”

“那行我跟你去醫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