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被抛棄的知青
蘇瑤哽咽了一下, 本來醞釀起來的情緒被冷水澆透了,她沒有想到裴彥看到她的時候像看陌生人一樣,完全不認識的樣子, 蘇瑤頓時覺得有點臉疼,她來的時候沒想這麽多。
裴彥不再理會她
蘇瑤的臉已經不知道往哪裏放了, 還有比她千裏迢迢的趕過來對方不搭理她, 更讓她羞憤的嗎?
但是她既然來了不由得咬了咬牙, 繼續強顏歡笑。
裴彥想以前的事情都已經過去了, 大家都已經有各自的生活, 就不要弄一些事情出來了, 能留點臉面還是留點臉的好,沒想到這個人死性不改,不把人害得家破人亡不罷休,寫信就算了,居然千裏迢迢的跑過來。
對方存心不讓他好過, 他也就不在顧忌, 不慌不忙從抽屜裏把那封信拿出來裝進另一個信封, 然後刷刷點點寫了一個地址,重新放回抽屜裏,第二天他要到鎮上找郵遞員送出去。
其實這件事情留點臉面最好, 但是對方不要臉面,他也沒有辦法。
屋子不大,氣氛異常的怪異,蘇瑤都有種憋悶得難受的感覺。
蔣萍倒是心情順暢, 原先積壓在心裏陰霾漸漸散去, 陽光逐漸地普照進來。
她應該相信裴彥的, 她不應該跟裴彥生氣打離婚, 現在想想多可怕?
蔣萍的臉上慢慢地有了喜色,看向裴彥的時候眼睛亮晶晶的。
裴彥想,這就對了嘛!蔣萍心裏的結打開了就好了嘛,要不然這日子沒個好。
“我來做飯!你不用忙了!”
裴彥說這把手裏的作業本和書本擺放整齊了,然後挽了袖子開始忙着做飯。
別說,他的态度還是很積極的。
家裏能吃的東西有很多,剛剛割來的肉還剩下了一些,大白菜還有兩顆,大米白面也都很充足,裴彥熟練地忙起來,都不需要蔣萍說。
Advertisement
蘇瑤:“……”
蘇瑤真不知道男人也能做飯,也能這樣賞心悅目地幹活,反正她結婚之後周凱從來沒有做過這些事情。
“蔣萍,家裏做飯的活兒也是裴彥在幹嗎?”
打掃衛生裴彥幹了就幹了,連做飯也要裴彥做?那蔣萍在幹什麽?蘇瑤忽然就有種想要打抱不平的感覺。
蔣萍現在一點都不生氣了,便笑着道:“他經常回來做飯的,他做飯比我做的好吃。”
蔣萍一邊說着嘴角微微地上翹,甜到心裏去了。
這樣就高興了?
還真是神奇呢,裴彥覺得他什麽都沒有做,其實女人還是很好哄的。
不大一會兒裴彥就把飯菜做好了。
白菜炖肉外加大米飯。
裴彥現在手裏有錢不想讓蔣萍母子營養不良所以提高了生活水平。
飯盛好了之後,裴彥喊人吃飯。
蘇瑤如坐針氈。
不是飯菜不好,她看得出來裴彥這樣的家庭能吃上飯就不錯了,還專門因為她的到來弄那麽多菜?
其實她想多了,是人家裴彥專門為蔣萍和孩子做的,裴彥擔心孩子抵抗力差,給孩子們增加營養,人家根本就沒考慮她這一塊兒,她自作多情。
其實算起來,還是吃有營養的東西不生病更劃算一些,以前日子過的節省,倒是把孩子們的身體弄壞了。
白米飯當然是好吃的,尤其是裴彥的手藝更是一絕,白米飯做得米粒勁道軟糯香甜,再配上白菜炖肉,滋味別具一格。
蘇瑤從城裏一路颠簸過來,路上風餐露宿也沒有吃上什麽好東西,早就已經餓得不行了,這一頓飯撫平了她焦躁的心。
東西是好吃的,但是席間裴彥把他碗裏好吃的肉菜全都加到蔣萍的碗裏了。
蘇瑤吃進嘴裏的東西馬上就不是味兒了。
她沒想到裴彥居然給蔣萍夾菜?這得感情多好啊?她一輩子也沒有遇到過這種待遇,蘇瑤自己心裏像是開了鍋一樣,後悔來這裏了。
小孩子吃飯的時候都愛鬧,裴彥生怕蔣萍吃不好,所以他搶着哄孩子,讓蔣萍先吃,蔣萍想讓裴彥先吃,最後還是争不過裴彥,笑着答應了
裴彥:“我不餓,你先吃,吃完過來接替我也是一樣的。”
雖然話是這麽說,但是放眼望去整個柳家鋪能做到這一步的男人能有幾個?就算是出了柳家鋪整個小崗公社能做到這一點的男人有幾個,包括那些知青。
蘇瑤的心都酸透了,她是千裏迢迢的跑過來看人家夫妻恩愛的嗎?
裴彥哄着孩子直到蔣萍吃飽了,他才匆忙地吃了一點,那時候飯菜都涼了。
蘇瑤:“這樣能行嗎?吃冷菜要胃疼的。”
她關切地看着裴彥,然後再看向蔣萍的時候,眼睛裏就多了很多的埋怨,她覺得就應該是蔣萍看孩子讓裴彥吃飯,現在居然反過來了,什麽都是裴彥做。
蘇瑤覺得她要是跟裴彥結婚的話,一定不會讓裴彥受這些苦,他在外面教書已經很辛苦了回家還要幹活,還要吃冷飯,這哪裏受得了?
她覺得蔣萍做得真是太差了,根本就不适合裴彥。
被她這麽一說,蔣萍好像覺得自己哪裏做得不對了,好像是真的有點委屈了裴彥。
裴彥;“蔣萍沒有哪個地方做的不對的!這孩子也是我的血脈,我多受一點累不是理所應當的嗎?誰說看孩子是女人的事,跟男人無關?男人就不應該盡自己所能為家裏做點事嗎?都是我應該做的,有什麽委屈不委屈的!”
這話在一般人聽來,尤其是男人聽了都覺得不可思議,在那個年代,男人基本上就沒有那個意識,他們覺得女人看孩子天經地義,但是裴彥給了不一樣的解釋。
蘇瑤;“……”
她只是想維護裴彥,沒有想到人家裴彥根本就不需要。
“我只是為了你們好,讓蔣萍關心你,你用不着跟我上綱上線。”
蘇瑤從來不知道男人還能這樣想,因為她跟周凱結婚之後,周凱從來沒有在家裏幹過活,全都是她在幹的,就這還遭到周凱的嫌棄,嫌她這裏幹得不好,那裏幹得不好。
原來裴彥是不一樣的啊,自己居然錯過了這麽好的男人。
想到這裏她越發的後悔,後悔自己當初沒有跟着一起過來,真要是那樣,今天跟裴彥在一起的絕對會是自己。
以前自己嫁給周凱覺得衣食無憂什麽都有了,偏偏還是會回想以前跟裴彥在一起的日子,那時候的日子真甜啊!
吃完飯,裴彥看着孩子,蔣萍把鍋碗給刷了,一切都是那麽和諧。
兩個人分工明确,也沒有誰抱怨誰,他們都為了共同撫養自己的孩子。
蘇瑤都快要坐不住了,真不知道裴彥和蔣萍是為了做給她看的,還是他們生活之中就是這樣的。
她想想都覺得胸口發悶,覺得被大石頭壓着似的,裴彥看她的眼神就好像跟她不熟的樣子,就好像所有的一切都不存在,就只有她一個人胡思亂想。
收拾完了之後,蔣萍便道;“你看我們家就這麽大的地方,實在住不開,這樣吧,我讓裴彥找大隊書記借一間房住下。”
吃飯可以在一起吃,但是睡覺就不行了本來就不寬裕的屋子再加上蘇瑤住進來,那怎麽可能,別說睡不開,就算能睡開,她也不會同意的。
蘇瑤:“……”
她覺得蔣萍這是要趕她走。
“這火炕挺大的,應該能睡得開,外面那麽冷……”
她明顯就不想走了,一個是外面天真的冷,二是她真不想走,這裏多暖和,還有裴彥。
蘇瑤就是個糊塗人呢,人家這樣明顯就是不想跟她有什麽牽扯了,她還想着湊上來。
裴彥太優秀了,優秀到讓她不能自已,尤其是以前她差一點就能擁有了這麽美好的男人她失之交臂了,現在她後悔了。
蘇瑤可憐巴巴地盯着裴彥。
那怎麽能行?
裴彥怎麽可能慣着她,是她自己要來的,誰請她來了?
裴彥道:“你好不容易來一趟,不能讓你受委屈了,你放心,我借來的房子離這裏很近幾步就到了,我跟蔣萍打掃幹淨之後,住人沒有問題。”
裴彥說着就出去借房子了。
學校裏還真有兩間房,跟裴彥這邊靠得很近就幾步路,一點不費勁。
這空閑的房子是村裏幹部開會的地方,裏面也有火炕,還算是幹淨。
裴彥又打掃了一遍,讓蔣萍抱了一床新鋪蓋過來,看得出來是曬洗過的,上面還留着清香味兒。
屋裏很清冷,畢竟是許久沒有住過人的,所以蔣萍鋪好被子之後又開始燒火。
這屋也是火炕只要燒火,屋裏很快就緩和了。
蘇瑤:“……”
看來蔣萍兩口子是存心讓她住在這裏了。
事情都到了這一步,她只能忍着。
不過不能跟裴彥好好地溝通感情,蘇瑤心裏頭難受得要命。
會不會是裴彥出的主意讓她住到這裏的?那裴彥是不是已經對自己沒有感情了?蘇瑤腦子裏胡亂想着,神情都有些恍惚了。
“我一個人在這裏害怕!”
蘇瑤委屈地說到。
蔣萍可管不了那麽多?她不撕破她的臉已經給她面子了,誰讓她千裏迢迢跑過來的?
話又說回來了,要是裴彥對蘇瑤的态度暧昧不清,那她就撕破臉了,管她是誰,先把人撕了再說,關鍵是裴彥的态度,讓她安心了,裴彥都沒有那意思,她幹嗎要撕一頓,對她跟裴彥的感情一點幫助都沒有。
說到底還是要看裴彥的态度。
蔣萍:“那我就沒有辦法了,你既然千裏迢迢的從城裏跑過來,膽子也沒有那麽小吧?”
蘇瑤;“……”
這還真是……
真沒有想到蔣萍在這裏等着她了,蔣萍什麽意思?蘇瑤有了不好的預感,但是她不敢往下深想。
蔣萍也不怎麽在意,她只要盡好自己一個地主之誼就已經夠好了。
至于蘇瑤愛咋想咋想。
蔣萍走了,就留下蘇瑤一個人,她還真的害怕這種地方,鄉村破屋萬一有鬼咋整?但是好在這間房子離着裴彥住的房子不太遠,盡管這樣她吓得晚上不敢閉眼。
第二天裴彥上課以前把那封信揣上去了一趟鎮上,把信送走之後再回村裏給孩子們上課。
人做事情要有度,什麽都忍着,不一定能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索性大家都知道了反倒是更好。
蘇瑤好容易熬過了一夜,想着早一點起來,萬一能碰上裴彥呢?單獨說一句話也好。但是她起來的晚了,裴彥早走了。
蘇瑤來的時候,蔣萍正在收拾桌子。
“知道你起來的晚,給你留了飯,裴彥上學起得早他早吃了。”
蔣萍還是給她留了早飯。
蘇瑤:“嗯!”
吃完飯蘇瑤無所事事,她不喜歡這個地方,搞不清楚自己為啥來的了?
蔣萍倒是很有興致:“你既然來了,就到村裏面看看吧,咱們知青自從來到這裏開荒種田搞建設,這裏已經大變樣了。”
這一點蔣萍說的一點都不虛。
知青們來了之後先是跟着這裏的村民學種地,現在這些知青們已經撇開了傳統種地方法,開始學這種紅薯,前幾天吃的那些紅薯就是知青們引進來的,産量還是不錯的。
“你看看我們這裏種了紅薯,還有葡萄呢。”
蔣萍給蘇瑤指着不遠處,知青們熱火朝天幹活的背影:“你看看這就是我們勞動了一個年的結果,山上的葡萄樹都種活了就等着來年結果子,咱們一起來的知青還在山上養了牛和羊,現在咱們知青們又忙着開墾荒地呢。
原本幹枯貧瘠的山村被這些知青們都弄得有了生機。
蘇瑤有些吃驚,在她心裏上山下鄉就是出來玩的,這有什麽好弄的。
可是見完之後,心潮湧動,他看到了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力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的景象,這确實是她一輩子都不曾見過的,她覺得城裏有高樓有大廈,但是不知道這裏有青春有頑強的生命力。
“真是知青所那幫人弄的?”
蘇瑤不敢置信。
答案是肯定的。
那幫年輕人忙碌的身影證明了一切,雖然他們曾經迷茫失落痛苦過但是經過了那些之後,他們還能積極地生活下去,在這裏開拓出一片天地,他們來這裏是值得的。
蔣萍;“我也不後悔來到這裏,能和裴彥在一起什麽都是值得的。
蘇瑤這波狗糧吃的有點上頭,她身上穿的戴的都比蔣萍好太多,就連皮膚也比蔣萍嫩了很多,蔣萍的臉上都已經出現了皴裂,而她生活條件好,風吹不着雨淋不着,比蔣萍年輕了好多歲,這也值得?蔣萍也不在乎?
本來這些事兒都是蘇瑤驕傲的事兒,但是現在覺得這些都沒有那麽重要了,她居然覺得沒有蔣萍過得好,這是蘇瑤不能接受的。
這時候村頭三五個做針線活的大娘喊住了蔣萍。
村裏人生面孔少,也就那幫知青們天天從這兒經過,基本上沒見過生人。
“萍萍啊,你領的是誰呀?我們怎麽不認識?”
老大娘們喊萍萍喊慣了,叫着都那麽親切。
因為蔣萍的男人是裴彥,裴彥在村裏受人尊敬的,所以人們對蔣萍也是高看一眼。
蔣萍;“這是我姐姐,她過來看我的。”
老大娘們馬上笑道;“我們說呢,看着那麽像。”
蘇瑤有點不好意思,她真的沒有被人這麽看過了,她想聽聽人們誇獎她長得比蔣萍年輕,但是始終也沒有聽到。
大家都選擇眼盲,她們更喜歡跟蔣萍說話,也看着蔣萍更順眼。
雖然蘇瑤更年輕,穿得更時髦,但是村裏人哪裏知道這些?他們就知道蔣萍的男人是裴彥。
這一圈走下來蘇瑤有點懷疑人生,他明明看起來比蔣萍年輕那麽多,這裏的人眼睛都瞎了嗎?居然沒有一個人看得見?
蘇瑤:“蔣萍這裏的人好像對裴彥很尊敬啊。”
她想到的只有尊敬兩個字,因為這裏的人一提到裴彥表情馬上就不一樣,話裏話外都是誇贊。
蔣萍眼睛裏滿是自豪,臉上的笑意暈染開來。
“村裏的孩子都在裴彥那兒上學,他們這樣是很正常的。”
蘇瑤:“……”
不得不說她嫉妒了,她沒下鄉,沒過苦日子,但是也沒有受到過這麽多人的敬仰,那種感覺她現在能體會到了,她現在雖然生活條件好,但是日子過得并不好,周凱那邊根本就不關心信她,不理解她,跟她期望的婚姻一點都不一樣。
蘇瑤心裏越來越酸,想吃了酸黃瓜一樣但是她什麽都不能說,也不能做,要是蔣萍不管她飯吃,她相信裴彥也不會給她飯吃,到時候她就得餓死在這裏。
一切都跟他想的不一樣,她引以為傲的相貌,在這裏半點作用都沒有,在這裏人們講究的是做貢獻,誰的貢獻大,誰就值得尊敬。
在村裏轉了一圈,這家大娘給一點棗子那家給一把花生,還有的大娘把家裏的雞蛋都拿出來給蔣萍,蔣萍說啥也不能要。
大娘們太熱情了,拉着蔣萍說這說那。
趙大娘拿着鞋底子正在樹底下做針線,猛然間看見了蔣萍,她手裏的針一個不小心把自己的手紮破了,她前幾天還給裴彥說媒呢,被蔣萍打了臉,這會子碰上了,實在是沒有臉,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趙大娘羞窘道:“蔣萍,你家來人了?這是你妹妹吧,看着真俊!”
這話蘇瑤最喜歡聽,她現在确實比蔣萍更顯年輕,沒想到村裏還有一個眼不瞎的?
蔣萍道:“這是我姐。”
趙大娘:“呵呵……那是我眼神兒不好使了。”
蘇瑤不知道這裏面的事兒,她剛想說點什麽,趙大娘拿着鞋底落荒而逃,臨走丢下一句:“我家還燒着火呢,我先走了……”
在場的人也都知道啥事兒?
“蔣萍你跟裴老師兩口子鬧啥矛盾了?咱們裴老師為人正直,又不沾花惹草,學問還高,長得還好,這樣的男人打着燈籠找不着了,咱們周圍的村子裏多少閨女都惦記着他,就連知青所那些女知青們都惦記他吧?你可得看好了,免得被別人搶走了。”
要是以前有人跟她說這種話,蔣萍肯定不高興,但是現在她聽了這話心裏美滋滋的。
“大娘,我知道了,我以後不會跟裴彥吵架了,他對我挺好的。”
确實挺好的,放下以前的事情不提,但說這些日子裴彥在家裏幫着她做家務,還跟她一起帶娃,她心裏都是知足的。
這些大娘們拉着蔣萍說這說那,句句離不開裴彥。
蘇瑤在一旁早就聽得煩躁了,簡直字字句句都在打她的臉,打得啪啪響。
她做賊心虛受不了:“行了蔣萍我們回去吧。”
聽都聽得煩死了,早知道說什麽也不出來。
蔣萍和周圍那幾個大娘大嫂都愣了一下,不知道這人哪根筋搭錯了。
氣氛瞬間變得尴尬起來,大娘們覺得這個蘇瑤太沒有禮貌了,要說懂禮貌的還是萍萍。
“哎喲,不說了,你看看我們光顧着說話,都忘了人家蔣萍還有親戚要招待呢。”
蔣萍笑了笑:“沒事的,以後我們再聊,我還有個毛衣扣子不會織呢,王嫂子過兩天你教教我。”
姐妹兩個離開之後這些大娘們竊竊私語;“你說那是蔣萍的姐妹吧?看着不像好人!”
“我也這麽覺得,我怎麽看着她都沒有蔣萍淳樸懂事,我這個人啊,眼睛毒,一眼就能看出來!”
“這話啊,我信!你看人最準!”
中老年婦女們察言觀色的能力最強,他們就看了這麽一會兒就覺得蘇瑤面相不好,不是個有福相的人最起碼比着蔣萍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蘇瑤嫌棄道:“你跟那些人說什麽?她們知道什麽?”
她最看不起那些人,最煩他們說話。
蔣萍倒是忘了,蘇瑤從來不願意跟人說話的,尤其是沒有文化的人,但是鄉村裏這種地方,哪裏會有文化人呢?要是都不說話怎麽能在這裏生活下去?
這裏條件艱苦,靠的就是大家互相幫助,這裏的人雖然沒有文化但是真的很熱情的,他們要是有什麽困難這些老鄉們都會向他們伸手的,怎麽能一邊用着別人,一邊又嫌棄別人呢。
“那這棗兒你也別吃了,你那麽高貴!”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