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 鍋子 紀雨寧的廚藝是一絕,她也怪懷念……

紀雨寧倒不是白白幫她, 她也想趁機多打聽一些石家的消息,尤其關于那位德妃娘娘——石景煜畢竟是個男孩子,許多事他未親身經歷, 也難十分問的出口。

所幸石景秀倒不是心機深的, 三杯濃茶下肚, 臉上紅暈消退,言語卻活絡起來。

“我大姐也是個可憐人, 當初若未進宮,這會子相夫教子, 怕也得了個诰命。”

原來當初石景秀許配給博望侯韓家嫡子,一開始便打算嫁過去當冢婦的, 哪知世家多奇志,那韓大公子不知撞了什麽邪,偶然出門看上一個庵堂裏的女尼,意蕩神馳,回來便說要退婚,韓家老爺打了他數十板子, 半條腿血肉模糊, 他仍不改初衷,不得已, 只好托媒人傳遞口信,請石姑娘另謀高就。

紀雨寧詫道:“後來呢?”

她看石家人都有些驕驕之氣,受此奇恥大辱, 焉能輕易放過?

石景秀撇撇嘴,“後來大姐就被姑母接進宮中,至于那韓家少爺,聽聞是落發當了和尚。”

在石家的打壓之下, 韓家從此一蹶不起,然大周朝向來尊佛重道,這韓公子既然已成了方外之人,前塵恩怨一筆勾銷,石家也不能拿他怎樣。

紀雨寧啼笑皆非,聽起來這韓公子倒像是為了追求心上人才出家的,倒不知結果如何——真要是讓他勾上手,豈不得雙雙還俗?

石景秀道:“我大姐還勸看開些呢,她從小性子又軟,脾氣又好,相熟的夫人們見了無不交口稱贊;也怨那韓公子無福,不得消受這位佳人。”

石景蘭是京中有名的才女,琴棋書畫無一不通,就連射覆、投壺等等也難不倒她。石景秀雖然從小在完美姐姐的陰影下長大,對她卻也實在佩服。

紀雨寧聽在耳裏,倒覺得這位德妃娘娘未必如此淡泊,小小年紀能在京城一鳴驚人,她所下的苦功必定超出常人百倍,且從石景秀的描述來看,這位德妃娘娘似乎并沒有明确的愛好,只是樣樣都想做到最好——心氣太高的人,所求必定也不少。

看來宮中日子未必能有她想象中那樣太平,紀雨寧倒也無懼,她接受了楚珩的身份,就得接受随之而來的種種麻煩,何況,楚珩也帶給她不少便利——至少有他的人脈,生意是不愁了。

石景秀說完了家裏的事,只覺口幹舌燥,捧着碗咕嘟咕嘟一飲而盡,眼巴巴地道:“紀姐姐,還有麽?”

居然也跟着喚起姐姐,紀雨寧不禁懷疑自己臉上是否寫了“老女人”三個字,怎麽人人看她都像看長輩似的?

好在石景秀年輕面嫩,長她幾歲也無妨,紀雨寧讓玉珠兒另換了一盅茶飲來,笑道:“你少加些糖漿,省得越喝越渴。”

Advertisement

石景秀猛灌了幾碗酸酸甜甜的飲料,只覺開胃無比,腹中倒餓起來,不好意思的道:“請問有點心麽?”

得嘞,看來這綢緞店還得兼當飯館。紀雨寧倒是習慣帶些幹糧出門,因讓玉珠兒拿些過來。

石景秀賽了一個黏米團在嘴裏,腮幫子鼓鼓囊囊像松鼠,“紀姐姐,您還沒跟我說,該怎麽讓郡王殿下喜歡我呢?”

紀雨寧閑閑道:“我跟他又不熟,哪知道怎麽辦。”

石景秀這下可來了脾氣,合着這人從方才就在耍她不成?

正要發怒,紀雨寧卻按着她的胳膊,輕松悠閑地道:“你也別着急呀,我雖不了解兆郡王的為人,但也不妨聽聽你的心事,或許能幫忙出點主意。”

石景秀便低下頭,“我能有什麽心事。”

這話若早點提便好了,四年前她跟楚珏正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若那時就把婚事定下來,哪用得着如今犯愁?

偏偏兩人年紀都還太小,不但雙方親長想不到,她自己也想不到,直到楚珏去了西北,她整日裏寤寐思服,跟油煎似的,又多看了兩折《西廂》《牡丹》,這才恍恍惚惚意識,原來她已對楚珏動情。

本盼着楚珏回來娶她,哪知這人光長個子不長腦子,見了她就知道男女之大防了,話都不肯跟她多說一句。石景秀便發愁啊,她已經及笄,明年就滿十六了,以國公府的聲勢,提親的人必會接踵而來,若不在此之前将婚事定下,豈非要抱憾終身?

紀雨寧道:“既如此,你何不主動問問他的意思?”

石景秀忽然羞怯起來,聲如蚊吶,“這種事,一個女孩子怎麽能開口呢?”

且不提是否矜持的問題,萬一楚珏并沒打算娶她,她這樣貿貿然發問,豈不名聲盡失?

紀雨寧靜靜道:“人生在世,總難免要做出取舍的,你這樣瞻前顧後,又怕失掉淑女的身份,又不甘心另嫁他人,難道你指望兆郡王自己醒悟?他若早看出你對他的心意,也不會傻乎乎圍着我轉了。”

石景秀咬着下唇,“原來夫人您也瞧得出來,既如此,您為什麽不趕他走呢?”

紀雨寧微哂,“是他硬要賴上來的,與我何幹?二小姐有功夫同我置氣,不如想想如何将話說明白的好,否則,即使他離了這裏,照樣會去別處消遣,而非石家。”

紀雨寧一向信奉因材施教,像石景秀這種脾氣,你好好教她,她未必肯聽,倒不如索性施點激将法,她反而鬥志昂揚,知道該怎麽辦了。

看着石景秀拂袖而去,玉珠兒低聲道:“小姐,二姑娘若是不成功,會不會再來尋咱們麻煩?”

紀雨寧笑道:“應該不會。”

石景秀是個有個性的女孩子,尤愛面子,縱使楚珏不接受她的心意,她頂多灰心失意,不見得到處嚷嚷——其實在紀雨寧看來,她只要多點耐心就好了,兩人兒時是頂要好的朋友,擺明了脾氣是相投的,如今楚珏遠着她,要麽是因為國公府,要麽,便是不想過早成家立業。

只要說明利害,她想楚珏總會有所觸動——在最好的年紀,能找到一個全心全意愛你的人是多麽不容易。

紀雨寧經歷了世事的颠簸,如今雖然安定下來,可到底不像年輕時那般單純奮不顧身了。

走了會神,待要吩咐玉珠兒将茶壺茶杯收進去,忽見小姑娘氣喘籲籲地折返回來,“紀夫人,您适才熬茶的方子,方便讓我也見見麽?”

這一家子還真不客氣,男的要吃的,女的就要喝的。好在都是小事,紀雨寧也不介意,慷慨地将配方送給她,看着石景秀千恩萬謝的離去,心裏不由得想:石家原來都是吃貨。

自從兩人定下之後,紀雨寧便配了鑰匙給主仆倆,只是她沒想到皇帝隔天會再過來——這麽折騰真的不嫌累嗎?

楚珩晃了晃手裏一尾銀光閃閃的白鲢魚,道:“內務府才得的東西,朕想讓你也嘗嘗鮮。”

其實還有一簍極肥美的秋蟹,可考慮到孕中不宜食用寒涼之物,只好忍痛割愛。

紀雨寧的眼睛果然亮起,自從最初的孕吐消退之後,她如今對于食物的興趣卻是格外發展壯大,尤其這魚約有兩尺長,片下來的肉都有不少了。

紀雨寧立刻決定做一個魚片火鍋,剩下來的魚頭魚骨正好熬湯。天冷,還是鍋子最方便暖身,撒上一把綠油油的蔥花,別提多好看了。

光聽描述郭勝都覺得口水直流,恨不得立刻進去大快朵頤。

玉珠兒沒好氣地拉着他,“急什麽,竈裏還沒開火呢,你先過來幫我整理絲線。”

自從開了綢緞坊,玉珠兒要學的事就更多了,又不忍小姐勞神,少不得有人幫忙。

郭勝:……他又不是紀家買的下人,憑什麽聽她使喚?

正要拒絕,玉珠兒嘆道:“別看你人老,一雙手生得又白又美,怕是很精通刺繡吧?不像我粗手笨腳,什麽都做不到。”

這麽一說,郭勝的尾巴立刻翹起來了,也因這姑娘難得在自己跟前示弱,總得賞她點面子,于是寬宏大量的道:“行了,說這些話做甚?咱倆都是伺候陛下跟紀夫人的,還分彼此麽?”

玉珠兒悄悄捂着嘴,掩去唇邊一抹偷笑。

紀雨寧收回視線,淡定地道:“還是我來吧,您仔細讓油濺着。”

楚珩雖然有心,奈何廚藝卻不能速成,只得尴尬地放下木勺站到一邊,省得給紀雨寧添亂。

晚飯做好後,桌上銅釜也冒出沸騰的白氣,郭勝跟玉珠兒在房中理着絲線,鼻尖卻忍不住抽動起來,手中的線頭也變得七歪八扭。

紀雨寧實在看不入眼,于是扭頭向皇帝道:“陛下,不如請他們一同上桌罷?這鍋子就得大夥兒圍着吃才有意思。”

她跟玉珠兒從不計較什麽主仆之分,不過皇帝顯然不能如此。

好在外頭不比宮裏重規矩,楚珩略一思忖便颔首,“行罷。”

那兩人這才扭扭捏捏地上了桌,當然是坐在下首,不敢阻礙皇帝跟紀夫人的相處。

楚珩每挑起一塊肉,總得細心吹涼了再放到紀雨寧碗裏,“仔細燙。”

紀雨寧還從未嘗過這種喂食法,略覺羞恥,低低道:“我自己來就好。”

楚珩自然不肯,須知鲢魚多刺,這條大的雖然好點,可也難保魚肉裏挑不出細刺來,他得确保是足夠安全的,才肯讓紀雨寧享用。

紀雨寧只好由他。

下首的那兩人肉沒吃多少,倒喝了滿滿一碟子醋——太酸了。

回宮第二天,楚珩說起到蘭花巷做客的事,石太後登時眉立。

石景蘭心想這回可撞槍口上了,內務府送來好東西,兩口子偷着自個兒吃了,卻不先奉給母後,母後焉能不惱?

正待柔柔地拉兩句偏架,石太後卻道:“下回記得讓哀家同去。”

紀雨寧的廚藝是一絕,她也怪懷念的。

楚珩含笑颔首,“自然。”

石景蘭:……這樣就和好了?不應該呀。

皇帝成了我外室

···
下一章 上一章
上一章下一章

第44章 . 鍋子 紀雨寧的廚藝是一絕,她也怪懷念……

46%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