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趕集
驚蟄之後,楚曜加大了開荒的速度。
每收拾出來一塊地就先引水泡上,等收拾完最後一鏟子土,第一塊地也可以進行插秧了。
畢竟這裏山路水路并行,沒有多少一望無際一馬平川的地皮供楚曜折騰。他開的這一片兒還是楚爺爺幫他劃出來的,順坡而下,向陽而生。最上面那塊地臨近泉水,想要泡地直接兩鋤頭把水引過來就可以,不需要的時候拿石頭堵上,就是個簡易的閘門。
這一片坡地被弄成了簡單的梯田樣式,專門種稻子的。其中兩塊種粳米一塊種糯稻,掰掰手指算算,只要是老天給面子自己不偷懶,一家子的糧食基本上就出來了。坡地下面平整的地方可以種小麥紅薯南瓜之類,紅薯南瓜就算自己不吃,以後還能買兩頭小豬仔養上,能解決不少飼料問題。
持續大半個月的勞作,楚曜沒覺得多累,整個人卻精神了不少。
雖然開荒插秧動作單一而枯燥,但是卻能讓整個人從靈魂到身體都處在放空狀态。不用去考慮如何應付同事伺候領導,更不用面對可惡的大魔王甲方。他只需要貼近大自然就足夠了,累了就直起身子聽聽風聲水聲小鳥的歌聲,再回頭看看自家屋子裏冒出來的炊煙,整個島美的像一幅畫。
他插完最後一根秧苗,看着滿眼翠色,心裏被滿足填滿了。甚至忍不住掏出手機拍照發了個朋友圈,“今日份的勞動,滿足又充實。”
下面很快積累了不少點贊與留言,就連辭職之前用下巴看人的前老板都給他留了個666,一瞬間都沒有那麽面目可憎了。
把剩下的苗盤都收拾好洗幹淨,這些是要給康全順送回去的。他這些秧苗也都是康村長幫他育的,畢竟他來的有點兒晚,錯過了育苗的時間。三畝秧苗,康村長分了些,村裏其他人幫忙湊了點兒,基本上就全部搞定了。
楚曜吹了聲口哨,在草叢裏玩的小黃小黑嗖嗖的跑了過來,一身泥巴的往楚曜身上蹭。
現在已經快到四月份了,但是春寒未過,還是有些冷。但是島上的一些丘陵擋住一些南下的冷空氣,這島上溫度倒是比楚曜的老家還要暖上一些。
帶着苗盤回到自家院子裏,滿院子的小雞苗都開始長硬羽毛了,嘴巴也硬了不少,滿院子呼扇着翅膀來回跑,呼朋引伴的啄草芽兒。不過它們能高興的也就這幾天了,楚爺爺已經挨着籬笆用撿來的石頭砌了個雞窩,就差用籬笆圍了。等把小雞苗都關起來之後,前院也好收拾出來種點兒菜,不怕被雞苗刨了。
楚千蘊正在把之前從竹子上砍下來的細竹枝都規整好,慢慢的編起來。三面的籬笆都編的差不多了,就差那個籬笆門了。
楚曜把苗盤放在角落裏,然後鑽進儲物間脫了水褲拎出來丢到後院水池子邊上。這個水池子的水就是從山上引來的泉水,在池子裏滿了就會溢出來順着石縫流到外面的小溪裏,絕對不會浪費掉。
他也沒着急刷水褲,而是進了客廳從桌子上的量杯裏給自己倒了一杯涼白開咕咚咕咚喝下去,這才抹着嘴出來,順手在牆根拎了個大刷子,“爺爺,我奶奶還沒回來呢?小黃過來,一身的泥!”
楚爺爺慢悠悠的應着,“你奶奶最近可真的是,如魚得水。飯也不做了,衣服也不洗了,每天拉着她心愛的小拖車滿山轉悠。”
Advertisement
楚曜哈哈笑道:“以前我奶奶也不愛做飯洗衣服,那不都是爺爺您在做嗎?”
自從楚奶奶從儲物間翻出來一輛手拖平板車,就仿佛得了心愛的玩具。那小拖車就是個木頭板子下面四個輪子,周圍還有一紮高的小欄杆。估計是當初這邊蓋房子的時候有人用來哄孩子的,房子蓋完了車子也沒帶走就放這裏了。如今成了楚奶奶的法器,走哪裏帶哪裏。
小車裏在放上倆籃子,小鋤頭和小砍刀,楚奶奶就是整個島上最靓的老太太。
最靓老太太發誓要摘遍整個島上最鮮嫩的野菜,早晨起來吃過飯喂了雞和狗子貓咪,就帶上小白興沖沖的出門了。也不知道為什麽她這麽喜歡小白,把小白往其中一只小竹籃裏一放,老太太親自駕駛三百六十度敞篷車,拽着小繩子嘎達嘎達,開心的不要不要的。
廚房裏用火溫着粥,大鍋上架了蒸屜,裏面是幾個大白饅頭和一大盆蒸茄子幹。除了剛開始幾天吃了幾口肉以外,家裏就開始以素為主了,頂多晚上再蒸個臘腸夾饅頭吃,滿足一下肚皮裏對油水的渴望。
不過雖然楚曜覺得自己吃得不好,可是家裏的幾小只吃的都不錯。一天一大盆南瓜蒸雞蛋再撒點兒蚝油,用楚曜特地買的貓糧狗糧,吃的連狗子帶貓頭都不擡的。
“爺,溪裏面我瞅着有魚……”楚曜渴望着美食。這裏要說哪裏都好,唯一不方便的就是購物了。如果在城裏,往超市溜達一圈雞鴨魚肉樣樣不缺。可是在這裏,想吃口肉得去鎮上趕集了買,麻煩得很。不過康全順說過幾天要在湖裏下一網,村裏也有人想吃魚了。他們如果要吃,就記得過來買。
楚爺爺擺擺手道:“溪裏都是小魚兒,如今正是上膘的時候,等養倆月入了夏再抓。之前不是讓你收拾那個水窪子嗎?我看了,裏面有泥鳅鲶魚啥的。如果能抓來,還能炖個鲶魚鍋。”
爺孫倆想起肥嫩鮮香的鲶魚鍋,嘴角流下了懷念的淚水。楚曜振奮了精神,一邊下手不停把兩只狗崽子身上的泥巴都刷下去,一邊用力點頭道:“還是爺爺懂生活,吃過午飯我就去收拾!”
那個水窪就在屋子前面稍微往深處走一段路的路邊,當然這個所謂的路邊是但凡能下去腳都能算是路邊。中午吃了一頓炒肉末拌蒸茄子,肉末鮮香茄子滑嫩,除了吃完一嘴的大蒜味并無其他任何缺點。再加上香噴噴的玉米面粥,嚼着結實的自家發面大饅頭,楚曜胃口大開,一頓飯幹進去兩海碗粥倆大饅頭外加半盆子的蒸茄子。
這飯量就連楚爺爺都驚呼出聲,啧啧道:“可看是幹了活兒的,平時這麽吃,怕是整個人都橫了。”
楚曜給自己沖了一壺茶水背在身上,拎着耙子砍刀抄網就往水窪去了。上午挖野菜回來的楚奶奶說要稍微睡一會兒,等睡醒了就“開車”過來接他,如果能抓到魚那就更好了。
這裏說是水窪,其實就是石頭山體下限形成的,山泉常年流進這個凹地逐漸形成了水窪子。不過也因為沒有人收拾過,水窪周圍水草糾纏灌木橫生,裏面也是長滿了青苔水草,水面上綠油油一片。
不知道水窪子深淺,楚曜也不敢往裏面去。先站在結實的岸邊把周圍灌木砍了,然後抄起二師兄的武器九齒釘耙,把砍掉的雜草灌木都撥到一旁,再伸進水裏把水面上那些水草都撈起來。
沒有了這些水草苔藓遮擋,倒是露出了一窪清水。但是水底淤泥黑沉,偶爾冒出個泡來,似乎是有魚。
砍了大部分灌木之後楚曜發現這水窪可不小,之前被遮擋的嚴嚴實實看不出來,如今算是露出了點兒真面目。水窪最寬的地方頂多五米寬,但是長。狹長的水窪纏綿蜿蜒出了個月亮形狀,兜住了半個小山包,大概得有将近兩百米的長度。
等楚奶奶姍姍來遲的時候,楚曜也就剛砍了半圈的灌木叢。因為穿了水褲所以無所畏懼,任憑那些小蟲子轟轟的飛起又落下。就連小水蛇再腳上爬了一圈,都引不起他太多驚訝。
“喲,還挺大。”楚奶奶摸出了她心愛的小砍刀,“我把這些收拾收拾帶回家,曬曬還能當柴火燒。還有水芹菜呢?可惜了,剁碎了喂雞挺好。”總之在老太太眼裏,這山上的東西都是寶貝,沒有一個可以浪費的。
小白坐在車上打了個呵欠,它先揉了揉自己的圓臉,然後從籃子裏跳出來,優雅的走到水邊。水裏還有水藻,而且岸邊苔藓泥濘潮濕。小白是一只愛幹淨的貓,它探了探腳爪兒在岸邊撓了兩下,便優雅的走到楚奶奶身邊兒,看着她用長莖草搓繩子捆灌木。
“咱家小白真的是聰明,”楚奶奶喜歡這幾只小東西喜歡的不得了,尤其是小白,“知道幹淨,髒的地方從來不去。”
楚曜休息間隙看了眼小白,他覺得自家這三只貓都聰明的過分。平時要麽趴在窗臺上睡覺,要麽就蹲在幹淨地方看人幹活兒。不但不愛追雞揍狗,就連那些髒亂的地方都從來不去。
兩只小狗頑皮想跟它們玩都得看自己身上幹淨不幹淨。如果是剛洗完澡晾幹淨毛,小白跟大胖小胖還能降尊纡貴的在它們身上趴一會兒。若是身上有一點兒髒,連看都不看一眼,直接把狗子無視了。
大胖小胖就是那兩只橘貓,一只是小姑娘一只小夥子,圓頭圓腦只知道吃,要麽就是攤開了曬太陽,曬得渾身絨毛軟軟的炸開,像一大團蒲公英。
楚爺爺不但給雞做了籬笆,還在儲物間收拾出來一個架子,用來育苗的。
草木灰和一些肥料跟肥沃的泥土攪拌起來,搓成一個個的土丸子,将種子按在丸子裏,然後把丸子放進盒子擱架子上,每天噴水保濕等待出苗。他的那幾分玉米地也都收拾好了,玉米種了下去。不過老爺子不打算閑着,他每天出去溜達一圈撿些石頭回來,還打算再壘個豬圈。
這山間地頭別的沒有石頭管夠,院子裏的獨輪小推車就成了楚爺爺的香車座駕,每天撿兩車回來,不但雞圈都蓋好了,就連用來固定籬笆的石頭也撿的差不多了。如今手正熱的老爺子踅摸了一塊地要蓋豬圈,還給康村長打電話說回頭要幾袋子水泥,回頭出去趕集的時候順便帶回來。
山外面的鎮子每逢初一十五就是大集,賣什麽的都有。楚爺爺跟楚奶奶如今最開心的就是去趕集了,他們也一人買了個小竹筐背着,穿着打扮逐漸的從城鎮向鄉村靠攏,一身土布衣裳成了标配。之前跟爸爸媽媽視頻的時候,家裏兩位差點兒沒認出來自己老爹老娘。
這變化,也太大了!
插完秧沒過兩天,就又是大集了。
不過趕集的頭一天,康永順打電話過來,說早晨要打魚了,讓楚曜在碼頭上等着。
桃源村這邊幾個挨着湖的小村子以前就是打漁為生的,各個都是水裏的好把式。只是如今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再加上水産不好往外運,打魚就成了一項自給自足的活動。
幾個村子裏想吃魚的多了,或者誰家有了紅白喜事,就會挑個時間打上幾網,自家管夠再曬上點兒魚幹兒做點兒臘魚熏魚,就差不多能吃挺長時間了。
這次打魚專門是在大集前一天準備的,回頭多撒一網挑些養在缸裏,明天一大早天不亮就往鎮上去,能趕上大集,賣幾個零花錢。
原本倒扣在岸邊的小船兒都翻了過來下了水,漁網也都曬好收拾好了。十多個漢子帶着滿臉喜氣,扛着漁網上了船。
七八艘小船駛向湖水深處,把漁網一段一段的撒進水裏,兩頭一繞就安靜的等待魚兒撞網。等魚撞了網,小船就開始往岸邊劃。網裏的魚越來越多,甚至還能看見一片片白鱗在水裏翻騰。
岸上的人早就準備好了,撈起船上扔回來的繩子往回拉。如果魚多還會用上水牛,那就會成為一次大豐收。
他們下的都是小網,網眼兒也大,基本上只撈大魚不撈小魚。這一網下來能有五六十條,每條都能有胳膊長,又肥又壯。
楚曜帶着爺爺奶奶站在自家島上的碼頭邊兒擡腳眼巴巴的看着,熱鬧只屬于那邊,自己這邊只有楚爺爺時不時發出點菜的聲音。
“溜魚段糟魚肚、紅燒魚香辣熏魚、爆炒魚腸魚鱗凍、炸魚骨炸魚丸子炸魚塊……”
楚奶奶哭笑不得道:“又不是沒吃過,給你饞成這樣?”
“超市裏的魚能跟這剛撈上來的魚一個味兒嗎?”楚爺爺搖頭晃腦道:“這湖水這麽清澈,魚又肥壯,絕對好吃得很!明天趕集再多帶點兒豆腐回來,魚頭炖豆腐,烙幾張蔥花餅,往魚湯裏一泡,香的很!”
這說的楚奶奶都跟着饞了,她如今吃飯也有了胃口,一轉眼感覺有日子沒吃魚了,便開始盤算家裏的配料還有多少,能做出什麽花樣的魚來。
楚曜用力咽着口水,他現在饞肉饞的不行了。以前每次吃飯都想着吃肉太膩不如吃素,哪怕醋溜大白菜都能吃的很滿足。如今也不知道怎麽回事,饞肉饞的不行。光是看着湖水就覺得一盤一盤格式魚料理往上蹦,明明剛吃了早飯,卻還是有了饑餓感。
那邊下了四五網,直到大太陽都頂腦袋上了才收網休息。康永順直接劃了船過來,船上有個大筐,筐裏裝的滿滿的都是魚。
“一條二十,挑大的給你們拿的。”康村長黧黑的臉上露出憨厚的笑容,“小楚,打魚看着好玩吧?”
楚曜哈哈的笑,跟着康村長把那一筐魚擡到了碼頭上。
一共二十條魚,四百塊錢,微信轉賬。叮咚一聲之後康村長就笑的更高興了,“明天去趕集還能再賺點兒,至少下半年我那幾個孫子孫女的課本費都出來了。”
他一邊說着一邊把船拴在碼頭上,跟着楚曜一起将魚筐放進獨輪車,推着往裏面小樓去了。這一筐魚可絕對的沉,不是楚爺爺跟楚曜能搞得動的。康村長也怕這老的老小的小有點兒什麽閃失,不過就是幫個忙而已。
“喲,收拾的不錯啊。”康村長看着面前變了個樣子的小樓,啧了聲,“挺好挺好,這雞也養起來了,回頭再養點兒鴨子,一年不愁蛋吃了。明天回來我叫上幾個人幫你們把豬圈弄好了,再去買幾只小豬仔兒,肉都不用外面買啦。”
“可是說呢,住在村裏就這點兒好,吃喝不愁。”楚爺爺滿臉都是高興,把筐裏的魚一條條撿到後院的水池子裏。
康村長嘆氣道:“咱這裏其實什麽都好,就是出去太麻煩。這條山路還是張老先生給開的,老先生仁義,咱山坳子裏這幾個村偶爾還能出去見見世面,以前路都沒有,出去一趟爬山得爬一天,哎……”
楚曜這才知道,原來山路是舅爺爺開的,他太奶奶就姓張來着。怪不得村裏人對他們一家子都十分熱情,還給免費看房子,原來有這麽一茬原因在呢。就是不知道這個島是不是當初舅爺爺用那條路換來的,一換一百來年,也不知道當初老人家是怎麽個想法。
“慢慢來,越來越好了。”楚爺爺弄完魚,又問:“明天你們去集上賣魚怎麽去?小康是不是得先開車送你們啊?”
康村長哈哈笑着擺擺手道:“不用,我們有摩托車,一人一筐也就拉出去了。會國那車基本上只用來拉人順便帶點兒貨,若是放了魚腥的很,誰還樂意坐啊。”
楚爺爺一直盤旋在心裏的擔憂沒有了。都說魚好吃但是腥氣太難聞,那車裏放了魚就算他跟楚曜能忍,楚奶奶也忍不了。更別說還要坐個來回了。不過康村長這麽說也能看出來這村裏人雖然窮,但是敞亮,都是相當不錯的人家。
楚爺爺雖然不抽煙,但是也知道待客之道。康村長幫着把魚搬回來,他就去屋裏摸了一包之前讓楚曜專門在鎮上買回來的煙,塞到康村長手裏。
煙不貴,十來塊錢一包,但是也足夠康村長高興的了。
晚上楚奶奶掌勺鐵鍋炖大魚,烙蔥花餅。一家老小帶寵物都吃了個肚圓兒,舒服的直嘆氣。
康會國一大早就撐船過來接這邊爺孫三人去坐車趕集。沒辦法,楚曜至今沒有學會劃船,就算當初科目二一把過,可是拿起船槳的時候仿佛胳膊和腦子分了家,腦子會了胳膊卻有着別的想法。康會國教了幾次,就開始滿臉一言難盡了。
“……兩邊碼頭拉上纜繩,到時候一拽就走,那多方便。”楚曜跟康會國商量。
康會國爽朗一笑,道:“咱村裏都會劃船,以前也沒想過這個。你要是想弄的話我幫你張羅張羅,回頭再把這條船修的好看點兒,爺爺奶奶還能常來村裏轉轉,挺好。”
這艘船是專門往島上拉貨帶人的,聽說也是當年舅爺爺找人做的。不過畢竟時間太長了,小船原本的棚子有些老舊了,看上去破破爛爛的。不過用的木頭都是好木頭,說是十來年了,既不招蟲也不腐壞,偶爾村裏也用來接親拉貨,算是村裏最氣派的一條船了。
楚曜說要修繩攬自然是好的,反正楚家出料他們村裏出工,船修漂亮點兒以後接親也好看,大家都能照顧到。
康會國的這輛小巴能擠二十來個人,村裏想趕集的大嬸子小媳婦兒都要坐這輛車,來回一趟十塊錢,也比較劃算。
身上背的筐往車頂上一捆,等人都齊了,康會國喝了口濃茶,一腳油門就上了路。
這時候東邊的天也就微微發白,黑的山黑的湖逐漸露出原本的顏色,霧氣從水面上蒸騰起來,把這個小小的山溝襯托的仿佛仙境。
楚爺爺楚奶奶暈車,就坐在最前排。楚曜拿個小馬紮坐在走道上,可以照顧爺爺奶奶。
他個頭高,長得也好看,又是個文化人。每次出來都會成為話題的中心人物,不少嬸子大娘的都要問一嘴這小夥子今年多大了,有對象沒呢?怎麽就想着去島上種田了?
畢竟在他們心中,能從大城市上班,拎着電腦擠地鐵開車的那都是人中精英,長得好看的大姑娘小夥子簡直就是精英中的精英,咋就這麽想不開跑這山旮旯裏面來了呢?
楚曜笑呵呵的應付,只是說上班累了過來種地散散心,也沒有把話說的太死。
剛到鎮上,楚曜就接到了當初給他弄合同的律師電話。
“剛才給你打了幾個電話沒打通,估計是山上信號不咋地。”律師道:“小楚啊,有件事兒我想跟你說一下,看你同意不同意。”
楚曜扶着楚奶奶避開人群,問道:“什麽事?”
律師道:“張老爺子當年有個朋友,關系十分不錯。他那個朋友有個孫子生了病,想找個安靜的地方休養。說是想去你那邊,你看……”
楚曜愣了,道:“生病了為什麽不去療養院?我這邊距離醫院可遠呢,一來一回也不方便啊。”
律師笑道:“這倒是沒事,他就是想找個遠離喧嚣的地方。哎,有錢人的想法咱也不清楚,明明家裏別墅都懶得住呢。而且他說金錢上也不虧待你們,就跟你們一樣吃住,一天一萬……”
楚曜差點兒暈過去,什麽人物啊一天一萬?就他們那個小樓那個房間,一天一百都嫌多!當然,這是在消費者的角度來看的,那畢竟是自己家,自己住當然是怎麽住怎麽舒服了。
“幾個人?什麽時候來?我得給他收拾出一棟小樓來才行。一天一萬就不用了……額,也得看他人怎麽樣。”太挑剔的,別說一天一萬,一小時一萬他都不想伺候。這裏就住他跟爺爺奶奶倆老人,可不是讓老人家給人當客房服務的。
律師道:“不用那麽麻煩,就一個。我看了,小夥兒長得還挺帥,好歹看着賞心悅目。”
不知道為什麽,楚曜在律師的話裏聽到了一股子拉皮條的趕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