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初一訪友

家裏四位老人并不知道昨天晚上, 錯了,應該是今天淩晨,家裏院子群魔亂舞的事, 更別說在他們心裏的小可憐龍小九還睜開了眼睛。雖然只有一個小時,但也證明對方不是個瞎子……最起碼不是個純粹的瞎子。

他們一覺睡到了大天亮,渾身舒坦,精神飽滿,完全沒有睡多了渾身發軟的感覺。

“上了年紀真不能熬夜, 瞅瞅,這就起晚了。”楚奶奶洗漱完,在院子裏踢了踢腿, 恨不得蹦跶兩下。之前她一直擔心自己的腿在這邊沒有暖氣什麽的會不舒服,但是因為一直沒有疼過就沒怎麽關注。入冬都三個多月了,她的腿竟然一次都沒有難受過,這讓她不要太開心。

楚媽媽和于海洋打着呵欠走了出來, 昨天晚上他們忘記拉窗簾了,然後被熱乎乎的陽光喚醒,否則他們還能再睡一會兒。真的是太舒服了, 這一覺似乎把一年的困頓都清掃一空, 踏踏實實的睡了八個小時, 一夜無夢。

楚曜跟王西山從大棚那邊開着小三輪車過來,車後面是今天新摘的蔬菜瓜果。淩晨十分的靈氣爆滿, 這些動植物感受最深。辣椒西紅柿咔咔挂果,草莓也都爆盆了,一顆顆又大又爆滿,弄的整個大棚都是草莓鮮甜的香氣。

藺飛鳶和孰湖在雞棚喂了雞撿了蛋,還把昨天晚上剩下的食物跟水果拿去給小黃一大家子吃。昨天那些母雞鹌鹑都下了不少蛋, 還有幾只母雞鹌鹑有了抱窩的跡象。藺飛鳶挑出不少飽滿新鮮的蛋放進草窩,等上十七八天,這大棚裏就會出現新的小鳥兒了。

兩個人拎着裝滿蛋的籃子,幾只小馬在他們身邊噠噠噠的跑跳着,看上去開心得不得了。

應嵬曲駁紀蒙蒙已經在廚房忙乎起來了,煮的粘稠的小米粥,金黃色的煎蛋,焦香的土豆餅加上涼拌的新鮮黃瓜跟青椒,早飯營養豐富又美味。

楚曜和老人們打了個招呼,道:“康叔那邊來了短信,讓我們十點左右過去就成。他們早晨要去上墳。”

楚爺爺手裏也拎着個包,裏面裝着不知道什麽時候買的燒紙元寶,對楚曜道:“咱們今年不回去祭祖了,就跟湖邊燒點兒紙錢。你爸媽跟你和老家那邊也不親,但是怎麽也得給祖宗們帶個好。”

楚曜應了聲,一家子吃過早飯,端着一些昨天煮好的餃子和一些點心糖果走到岸邊。楚爺爺用樹枝在地上畫了個圈,圈不是封閉的,有個出口,方向是對着老家那邊。然後在圓圈裏放了個陶瓷盆,是從儲藏室翻出來的,估摸着這個陶瓷盆的用途應該是養魚,不過家裏有貓,周圍又是湖,養魚這種“陶冶情操”的麻煩事也就沒人去做了。

楚爺爺把燒紙放進盆裏點燃,嘴裏念叨着什麽我們現在身體都很健康,如今生活都很好,不用惦記了。燒些錢和吃的過去,別舍不得吃,也別舍不得花之類的話。

等燒紙完全燒成灰燼,然後将紙灰跟食物都倒進了湖裏。那些糖果點心也都是拆了包裝的,湖上的冰沒有凍很厚,再加上之前鑿開了很大一片,現在只要用石頭敲幾下就可以敲出個窟窿。

東西撒進去,沒一會兒就有不少魚孵出水面,大張着嘴巴呼吸,或者吞吐着那些餃子點心跟糖果。一時間整個冰窟窿就沸騰起來,把原本就脆弱的冰面都攪開了,好半天才散開。

“祖宗接到咱們燒過去的東西了,”楚爺爺覺得東西都被魚吃掉是一件很吉祥的事,因為祖宗很有可能就在這群小生靈身上。老人總是會在一些奇怪的地方迷信又執着,哪怕過段時間這群小生靈其中的某些就要被抓緊漁網送進大鍋塞進肚皮了。

桃源村和其他幾個村大部分墳地是集中在峭壁下面那一片的,那裏風景好,據說有個大師算過那裏是一個風水很好的陰宅地形。因為這邊挨着山,祭祀燒紙都有講究,燒完的也全部都送進湖中,避免引起山火。

Advertisement

二踢腳的聲音接二連三響起,在半空炸起一團團煙霧,驚的過冬鳥喳喳亂飛。

回到家略收拾一下,楚家人就拎着“走親戚”的禮上了船,往康村長家去了。

康村長那邊早就把房間都收拾出來了,因為這邊房子蓋得寬敞又高,所以光線比較差。平時屋裏是不開燈的,不過今天大家都要走親戚,房間裏自然燈火通明。

“估計着你們快來了,”康村長哈哈笑着迎了出來,“快進屋快進屋,屋裏燒着炕呢,暖和。他娘,趕緊把茶水端來。”

這邊人的炕不是連着竈臺的那種,或者說不是連着主要的大竈臺,而是屋裏有炕,炕下有炕洞可以燒柴燒煤取暖,或許還有個小竈臺,可以燒上一壺水。

因為這邊冬天來得比較晚,走的又早,炕使用的幾率并不是特別大。

康村長家主屋的炕竈上燒着熱水,咕嚕咕嚕的水蒸氣讓整個房間都暖和起來。炕上炕下都放着桌子,上面擺滿了花生瓜子等零食,還拆了不少散煙放在盤子裏。

“都上炕坐,上炕。”康村長招呼着,“一會兒大家夥兒就都過來了,炕下沒有站的地兒,都上去。”

楚媽媽小時候還睡過炕,後來城鎮改造平房就都扒了蓋成了小樓房,換成了水暖氣,這炕也就成了記憶中的童趣。島上跟這邊雖然溫度接近,但是厚實的大青石頭房能儲存熱度,朝南的大窗戶吸收了一天的陽光,晚上再燒一壺水,整個屋子都溫暖如春,也用不着炕。

楚曜壓根就沒有住過土炕,這炕上鋪着細細編織的炕席,上面蓋着厚實的羊毛氈,摸上去特別暖和。炕桌周圍還散落着不少玉米皮編的蒲團,坐着也十分舒适。

這幾個村子人雖然不多,但是大多都沾親帶故。康村長給就近的幾個老叔伯舅爺們擺完年之後就安心坐在家裏,他兩個兒子帶着媳婦兒也都出去了,只剩下了幾個孩子在家裏。

梁子這小夥兒楚家并不陌生,學校放假他就會回來幫忙幹些活兒,平時不愛說話,是個很腼腆的男孩子。有個女孩兒叫康雪,歲數不大,紮了個馬尾辮,穿着一身薄的紅羽絨服,倒是嘴甜又精神。

她挨個叫了人,又抓了糖果給塞過去,嘴裏巴巴道:“這是我爸我媽從成立帶回來的巧克力,可好吃啦。我爺說你們也是城裏人,吃這種糖應該吃得慣。吃炒花生嗎?我大伯昨天炒炒出來的,可香了,是自家種的花生。你就是楚曜哥哥吧?我平時住在我姥姥那邊很少回來,但是也聽說過你很多次,謝謝你的鹌鹑,我可喜歡吃鹌鹑蛋了。”

康村長笑不攏嘴,慈愛的摸了摸康雪的頭,道:“我小孫女,嘴甜又聰明,随她爹。”

小丫頭張羅了一圈,便安靜的坐在炕梢,低頭玩手機。楚曜看了一眼,她正在玩最簡單的貪吃蛇,用的是康村長的老智能機,屏幕大但是內存小,放不下幾個游戲。不過就算是簡單的貪吃蛇小姑娘仍舊玩的有滋有味,很快就把蛇喂的老長一條。

至于梁子這小夥子就默默地坐在了門口旁邊,也沒有玩手機,手裏捏着一張紅紙不知道再疊什麽。

康村長這屋他來過很多次,之前周圍牆上貼的都是舊報紙舊挂歷,今天倒是都換成了新報紙。還有一些縣裏超市折價的廣告紙,上面能看到清晰的爆和降價這種通紅大字。

窗戶的玻璃上也貼了窗花,看着不像是外面買的那種,上面還有一些小人兒小動物的樣子,每張都不一樣。

“叔,這是自己絞的?”楚曜問。

康村長呵呵笑道:“村裏幾個婆娘沒事幹,但是手巧的很。自己買紅紙絞窗花也漂亮還便宜,你喜歡不?喜歡家裏還有,帶幾張走。”

“不不,我家裏都貼滿了。”家裏對聯福字是自己寫的,但是窗花卻是楚曜買的那種塑料窗花,沾了水往窗戶上一貼,特別結實,平時擦玻璃都擦不掉。

“早知道嬸子有這個手藝,就應該多絞點兒放網上賣。”楚曜道。

康村長笑的不行,道:“咱們這邊十裏八村都有手巧女人能絞這個,比你嬸子整的還好看,賣給誰啊?鎮上賣的都是那種機器絞的窗花,下面還帶穗頭的,可比咱們這個好看多了。”

“那沒準兒,如今城裏人都稀罕純手工的手藝呢。回頭你們絞幾個好看的給我瞅瞅,也許就能賣出去。”楚曜剝了個花生丢進嘴裏,這花生是這邊特産的小粒花生,個頭不大但是飽滿,炒熟之後特別香。

康村長道:“能賣錢那就太好了,不過你也不用有啥壓力,賣不出去咱們還能自己貼。楚老叔啊,你這孫子可是了不得,跟開了金嘴一樣。如果這玩意能賺錢,我媳婦兒怕不是得樂的能上房。”

楚爺爺哈哈大笑道:“他就是之前跑業務到處走,見識的多罷了,其實也沒啥。等以後大家夥兒兜裏有了錢就出去走走,長了見識,自然知道怎麽賺錢了。”

幾個人又聊了一會兒,康永順帶着自家幾個孩子上門了。他不但上了門,背後還跟着一個十分熟悉的身影。

楚曜伸頭一瞅,發現竟然是龍九!

他怎麽也跟來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