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神木扶桑(五)
與皇帝陛下同行,自然衣食住行都要照顧好,皇帝這麽多年在宮裏被宮女太監伺候,就連穿衣服都要同樣是這幾年在外才磨練出來,以前四體不勤的狀元郎來服侍。
皇帝陛下并無什麽癖好,看起來不像好人,性情卻随和,簡而言之就是除了看熱鬧之外什麽都不幹,一個字總結,懶,懶的所有事情都要狀元郎來伺候。
顧行澤懷疑這次皇帝讓他來,完全是有預謀的,這根本就是想要自己來伺候他。但是這種話皇帝陛下怎麽會說,只會吩咐顧行澤要這個要那個,甚至連看關于平叛的一些材料都懶洋洋的。
要是旁人看,定然會覺得皇帝陛下像只慵懶的貓,對待什麽都不太認真。在顧行澤眼裏裏,他覺得皇帝是只慵懶的獅子,攻擊力極強,雖然看起來什麽都沒做,實際上什麽都做了。這個國家的正常運行并非只靠了那些大臣,皇帝做的肯定不少,就算是他眯着眼睛,眼中放出的,也是精光。
平叛之事并未費太大的力氣,流民的戰鬥力不強,首領也餓并不聰明,在得到許諾後便屈服了。來之後,他們主要查的反而是貪污,将那些貪污赈災款項的大人們都挨個過了一遍,該抓的抓,該關的關,該處斬的,報到皇帝那裏,秋後處斬。
顧行澤一路上見了不少人,經歷了不少的事,也仔細看了皇帝是如何處理這些事。這些都是他從前和上司也學不到的,如他所料,雖然年紀相仿,皇帝陛下顯然更加老謀深算,好像是天生的王者,有聰明睿智的頭腦。
等到他們處理好返程時,顧行澤料想京城怕是已經炸了窩,這樣一想,他竟然生出一絲幸災樂禍來。但看皇帝這幅不緊不慢的樣子,他相信京城不會出亂子,絕對不會。
亂子就出在了他身邊。
“陛下,臣也要去睡了。”服侍皇帝陛下換上衣服,顧行澤的手腕突然被抓住,他一驚,好在在官場歷練幾年,沒把皇帝甩開。
“多少人都求着讓朕臨幸,怎麽狀元郎還要走?”皇帝的力氣比顧行澤所猜想要大得多,明明他看起來并非十分健碩。顧行澤被他拉住手腕,又攬進懷中,顧行澤看着皇帝的眼睛,感覺到他熾熱的鼻息。
“陛下,臣又不是女子。”顧行澤掙脫不開他,被皇帝抱住腰,當下就軟了下來,一雙眼睛中蓄滿淚水。當年他在受嚴刑拷打時都未曾有這樣無助,他沒想到,沒想到皇帝會對他存這般心思。
顧行澤今年二十幾歲,未曾成親,也不像其他大戶人家的公子十幾歲便有了侍妾,為何,便是因為其實他喜歡的不是女人,而是男人。
他對皇帝并不反感,但是凡是和皇帝攪和在一起的男人,幾乎沒有能夠善終的。顧行澤從未想過娶妻之事,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工作之中,更沒想到自己會惹上這樣的事。
“不是女子我才喜歡,朕又不是瞎子。”皇帝難得多說了幾個字,平時他都是金口玉言,能說一個字的不說兩個,能不搭理的絕對不會開口說話。顧行澤睜着朦胧的淚眼,與皇帝半推半就地行過雲雨,夜半時,皇帝還撩起他的頭發,在他發梢輕輕一吻。
等到早上起來時,顧行澤身邊就已經空了,他揉揉酸痛的腰,洗漱後,就遇見了一本正經的皇帝。好似昨晚的事從未發生過,皇帝陛下和顧行澤仍舊是簡單的君臣關系,要不是昨日某人的軟語溫存還回響在耳邊,顧行澤篤定自己想不出那般沒廉恥的話語,他還就真信了這只是他的一場春夢。
君臣二人回到京城,大臣們紛紛上書,要辭官,再也受不了皇帝這樣悄無聲息地離開,要是他真的出了事,如今他還沒有子嗣,要如何讓他們向先帝交代?
皇帝看着下面矛頭對向自己的大臣們,仍舊耐心聽着他們争吵,發牢騷,就是不答應他們辭官。反正就算是辭官了,他們還是要回來繼續做的,不如他來做壞人,把他們留住。
這次平叛前去的官員,都得到了獎勵提拔,也包括顧行澤。可是剛剛又升官的顧大人還沒走馬上任,便大病一場。
病中,丞相前往探望,因為這次顧行澤的職位正好由他來管,兩人上下級,來看看未來的下屬,并不算是過分。再說,舞弊案已經過去了很久,久到新科狀元又來一位,大家都将過去的事忘記了。
“我這身子不争氣,還要勞煩相爺挂心。”顧行澤虛弱道,他這次的病,其實是心病。他不想去朝堂,不想去見皇帝。這事只能怪他自己,沒能禁得住誘惑,不過是和人家一夜春宵,要是女子,或許還能在肚子裏留下個小東西,他一個男的,還能和皇帝讨回公道麽?
狀元郎心中有郁結,加上回來時确實感染風寒,從前他身體還行,從刑部大牢出來時就落下病根,身體不大好。
丞相很是關心狀元郎的身體,還特意帶着禦醫來給他診治。禦醫所診治出來的,也不過是郁結于心,加上陳年舊傷導致身體虛弱,想要好,一是要解開心結,而是要仔細調養。禦醫走時,顧行澤松了一口氣,幸虧沒讓他看出再多的東西,否則他怕真要病死在這裏才算完了。
最終顧行澤還是痊愈了,他回到朝堂中,與皇帝日日見面,甚至因為跟着丞相的原因,有時還會單獨和皇帝商議一些事。
皇帝不提之前的事,顧行澤自然也絕口不提,一年後,皇帝大婚,終于在大臣們的極力要求下娶了皇後,同時選了兩個妃子,均是朝中大臣家的女兒。
顧行澤死了心,一心處理政務,漸漸也變得成熟穩重起來,丞相對他一直頗為關照,不少人都說其實顧行澤早就和丞相是一路的,否則當初顧行澤入獄丞相為什麽單單為他說話?
顧行澤只當從沒聽到過,該做什麽仍舊做什麽,他和丞相确實交往密切,這是不争的事實。但他覺得自己行的正坐得端,不被抓住把柄,他又不是那時的一個文弱書生,還有些保全自己的能力。
所以從此以後,大家都覺得顧行澤是丞相的人,八成當年顧行澤入獄是丞相的對頭構陷。顧行澤為丞相做事,也時常為他解決問題,丞相不方便出面的,就由顧行澤來做。
他開始覺得不對勁時,已經晚了。
辭官時,顧行澤未曾去找丞相,雖然心中疑惑,但他覺得丞相未必會出賣自己,自己主動辭官歸鄉,或許以後還有回來的機會。
他方才離開京城,便被刺殺,好在身邊的仆人會些武藝,沒過多久,便有人來拖住了刺殺顧行澤的人,讓顧行澤脫身。
顧行澤一路小心翼翼,回到家鄉,剛寫了信和丞相報平安,還沒有托人帶到京城,竟然遇見了當年和自己一起考試的一個同鄉,這同鄉被牽扯進舞弊案,最後被打發回家,再也不得參加科舉。
當初顧行澤沒能和他見上一面,此時回來竟然遇見他。
“你怎麽也回來了?”同鄉看到顧行澤,十分訝異。他當初還擔心顧行澤,他是狀元,可能要受到的處罰比他們這些人還要重一些。後來聽說他做了官,又升了職位,之後沒再打聽過。
“回來了,準備開間私塾,做個教書先生,教孩子們讀書。”顧行澤說道。
“是丞相害你回來的麽?”看沒別人時,同鄉才開口。顧行澤連忙問他為何這樣說,同鄉便将此事全盤托出。其實當初的舞弊案,就是丞相謀劃,他當時沒意識到,後來才想明白。
“當時除你之外,我們都曾經拜訪過丞相,但是我們真正的老師其實是太傅。”不是丞相門生,而是天子門生。
“我後來才想明白,你之所以入獄,就是因為你來京城後根本沒有去拜訪他,他便記住你。這舞弊案未必是假的,但是像我們這樣的人,不過是被牽連進去。”同鄉向顧行澤說完,心中才輕松一些。
顧行澤本來還有疑慮,心存僥幸,結果沒過多久,就聽說這位同鄉得了急病,死了。
此時顧行澤才徹底相信,是丞相背後的謀劃,他這麽多年來重用自己,不過是将自己推到風口浪尖上。其實他想要懲治自己完全不需要這麽複雜,為何弄這麽多彎彎繞繞呢?
顧行澤想不明白,往日信任的人竟然一直都在害自己。顧行澤本來還覺得自己的人生還有希望,現在卻不想要教書育人了,反而想要出家做個和尚算了。
結果當晚,就有人闖入,問他是否想要跟着自己修行。顧行澤本來只是覺得他是騙子,便跟着他學學,等着自己将他揭穿,卻沒想到,自己跟着他學習二十年後,已經小有所成。
那人和他說,只要他努力,再修行百餘年,必定能飛升,然後就走了。
顧行澤繼續修行,十年後,他突然心血來潮,回到了彼時曾每天都來的地方,仗着自己是修士,進入皇帝的寝宮。
想來他已經垂垂老矣了吧,自己也說不上對他是什麽樣的感情,總歸是忘不掉。
顧行澤一轉過頭,竟然就看到皇帝正在看着他,明明他隐匿了身形,對方卻能夠看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