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接機 ·
于鶴立換了身筆挺的羊毛大衣, 開着學校裏那臺老舊的桑塔納,和林主任一起朝機場趕去。山城重慶的到路蜿蜒曲折,機場還坐落在城郊, 坐在副駕駛的林主任吹着空調口聊勝于無的暖風,被颠簸的幾乎吐出來。
“小子, 真沒想到你有那麽大來頭。”林主任盯着路旁昏黃的景色, 無奈的笑了笑, “之前以為北京過來的孩子都像你那樣心思活絡,弄些零件組裝收音機就能生活的巴适。後來又聽說你往北京做起了火鍋底料生意,我也是睜只眼閉只眼默許的。用自己雙手賺錢沒啥子嘛。現在你爸媽過來都不告訴你, 估計是聽說了流言蜚語。”
“我也在想他們怎麽知道這事的。”于鶴立甩過一個山路大彎,到了相對平坦的直路上,右手用力換了個擋,“我那些朋友買了火鍋底料自然會和家人分享,但他們也不至于到我父母面前去嚼舌根。這件事太突然,更何況我也沒做錯什麽,學校的校紀校規也沒明文反對說學生不能自己用勞動賺取生活費。”
“會不會是你實習那邊傳出來的?”林主任用幹瘦的手指揉了揉太陽穴,“畢竟同在政府裏,北京和重慶雖然隔得遠, 沒準拐彎抹角的也認識些人。你外形出彩,被人說些什麽也很正常。”
車輪軋過一個小水窪, 副駕駛上的林主任在颠簸中冷不丁磕上了車頂,吓得他一手捂着額角,另一只手慌亂的扯過安全帶,揚起一陣薄塵。“這東西究竟是多久沒人用過了?”林主任忍不住嘟囔道, “後勤長也太小氣,居然只批了我用這輛車。”
“有車用就不錯了, 我知道學校經費不足,老師們如果不在外面想方設法賺點錢,日子都過得緊巴巴的。”于鶴立忍不住用餘光四處打望,終于發現遠處有個破舊的加油站,“待會我去給車加油,主任您就在旁邊走幾步透口氣吧。別抽煙就行。”
“哎呀,虧得你提醒,不然我肯定忍不住要點一支。對了,你找工作人員開個□□給我。錢就在下個月的房租裏扣。”
“不用,說到底這是我家的私事,我自己掏錢也是應該的。”于鶴立平靜地說,“房租也不用少,這幾年您一直都沒漲價,已經是很仁慈了。”
林主任看自己的得意門生如此有政治覺悟,也打心底自豪起來。不得不說,系裏這麽多學生中,他是有些偏心于鶴立的。這年頭,地處重慶的渝城政法學院能招到北京生源實屬不易,何況于鶴立的出身還根正苗紅。政治系的學生畢業分配絕大多數都會流向政府部門。他在見到于鶴立檔案的那一刻興奮的幾乎跳了起來,下決心對這孩子一定要好好培養。畢竟于鶴立畢業之後會分回北京政府部門,前途肯定不可限量。萬一運氣爆棚步步高升……學校的光榮校友牆上定會有他的一席之地。
看着熟練開車的于鶴立,林主任覺得有點意難平。這孩子從形象到人際關系哪兒都好,偏偏是個無心仕途的主兒。雖然于鶴立也湊熱鬧當了學生幹部,可日久天長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人拓展開朋友圈子之後就做起了收音機生意。後來又跟隔壁專業的漂亮師妹開始談戀愛。這期間他也曾委婉的提醒過于鶴立注意影響,沒想到于鶴立呵呵的微笑點頭,轉眼又做好飯去圖書館接女孩兒回公寓打牙祭。這模樣不像是大大咧咧的北方漢子,倒像是川渝以疼老婆聞名的耙耳朵賢惠丈夫。
于鶴立降了車速,緩緩拐進旁邊一條狹窄的岔路,把車穩穩地停在了加油站的噴槍前。一個瘦小黝黑的工作人員從旁邊的鐵棚裏搓着手走出,拿起噴槍就要加油。
林主任聞不慣刺鼻的汽油味兒,不禁縮了縮脖子迎着冷風朝旁邊走去。這條路從市內路直通機場,他也只在唯一一次搭飛機去上海學習的時候走過。
于鶴立看着工作人員加好了油,又去內部的小賣部裏買了幾瓶水。忽然他聞到濃郁的醬油香從角落傳來,尋着味兒走過去,發現貨架後頭藏着一只不起眼的小煤爐,上面正咕嘟咕嘟的蹲着茶葉蛋。
于鶴立想這會兒天寒地凍的,如果飛機稍稍晚點,人肯定會特別受罪。于是買了幾個茶葉蛋拎在手裏,找到正在路旁發呆的林主任,遞過去一個熱氣騰騰的茶雞蛋。
林主任眯眼看着在寒風中散發着香味兒的茶葉蛋,三下五除二剝去殼咬了一口。“這東西好,管飽還不要糧票。”
“我買了好幾個,管夠。”于鶴立吃完一個茶葉蛋,回到車旁拉開駕駛室的門,坐上去理了理安全帶,“別看荒山野嶺的,賣的還不算貴。我估計是從當地村民那裏偷着收的,連鍋都藏在貨櫃後頭生怕被別人發現,農家雞農家蛋,吃着也可口。”
Advertisement
“唉。現在時代好,盡管賣雞蛋還得鬼鬼祟祟的,國家總規沒有嚴管。早在十年前,趕上割資本主義的尾巴,農民賣點自家雞生的蛋、院子裏的果樹結的果子,都要被抓起來□□示衆的。”林主任雙手插在褲兜裏,看着窗外向後飛逝的景物。
頭上不時傳來飛機的轟鳴,透過薄薄的冬霧,遠處已經能隐隐看見飛的很低的客機。“您急急忙忙到家裏找我,賓館已經預定好了麽?”于鶴立想着父母經過了長途飛行,直接送到賓館休息也不錯,正好還能給自己騰出還原現場的時間。
“後勤早就打電話預定了,市中心的美渝賓館。”林主任看了看手表,“美渝是涉外賓館,條件相對比較好。”
“沒事,他們離開的時候我會結清全部房款。”于鶴立盤算着自己銀行存折上的數字,心想就算住幾天賓館也對他的經濟不會有大的影響。要盡快在短時間內安撫好二老,讓他們心平氣和的早日回北京,畢竟北方人只有冬季才吃火鍋,賺季節性快錢需要抓緊時間。
慶幸今天航班沒有厭惡,于鶴立和林主任只在候機樓出口處等了一小會兒,就看着一對風度翩翩的中年夫婦從接駁車中走了出來。于鶴立連忙迎上去,喊了聲爸媽,又接過他們帶着的大件行禮箱。
林主任連忙滿臉堆笑着迎上去,于昭連忙伸出手和林主任握手,輕描淡寫道:“叫我于同志就好,這次只是作為普通學生家長過來看兒子,別搞什麽特殊化。”
夏琪琪也伸出手和林主任相握,她微笑着對林主任道謝,說這幾年于鶴立進步很大,多虧學校裏老師的教誨。
林主任在幾年前在報紙上見過于昭講話的照片,當時還跟辦公室裏的年輕女老師開過玩笑,說這個司長相貌如此出衆,會不會是蘇聯混血兒。女老師仔仔細細将照片瞄了一遍,哀嚎為什麽川渝地區的小夥兒長得清秀,可是不注重打扮,熬到了領導崗位上多半頭禿臉皺,一副飽經風霜的操勞模樣。
“為人民服務呗。”那時候林主任還只是普通教師,見縫插針跟女同事俏皮了一句。後來他發現自己這句話大錯特錯了,撥亂反正後,于昭的名字在報紙上屢屢出現。獲得了優秀革命工作者稱號,又成功升了職。
一路上林主任壓住內心的興奮,在副駕駛滔滔不絕的介紹着重慶的風土人情,美食美景。于昭雖然很多年前跟随領導在川渝地區視察過,可那種走馬觀花式的了解怎麽比得上當地人細致入微的解說。于昭全神貫注的聽着,有時說到自己感興趣的,還要和藹的問上一問。
夏琪琪看着丈夫不由自主一副聽下屬彙報的專注模樣,默無聲息翻了個大白眼。這次是她火急火燎的拉上于昭坐飛機來重慶的。于鶴立是家中幼子,也是于老将軍最寵愛的孫子。本來于鶴立到重慶念大學她就不贊成,北京的好大學多,還離家近,周末可以回家打打牙祭補充下營養,可比在千山萬水之外放心多了。為這件事,夏琪琪當年和于鶴立僵持了好幾日,就連于昭也束手無策。後來還是于鶴立冠冕堂皇的說自己想親眼見識下國家三線建設的成功,又提出按她的意思報考政治系,她這才不情不願的勉強退步。
這次于鶴立說因為實習單位值班人手緊,要留在重慶過年,夏琪琪就心生疑惑。她一個發小的哥哥就在重慶政府裏任職,經常說四川人天生就會享受生活,機關裏的節奏相比北京也慢慢悠悠的,末了還不忘學上一句:“巴适慘了。”現在國家風調雨順,國際形勢也一片大好,為什麽重慶的政府忽然忙到連實習生放寒假都不能松懈?就這樣帶着層層狐疑,她輾轉聯系上那位發小的哥哥,于鶴立的謊話就此露餡。
這還不是最離譜的,前幾日她還在院子裏遇到了從大同回北京探親的武家小子。那小子暴露出記者的本性,喜滋滋的告訴了她一個晴天霹靂的大新聞:“于鶴立戀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