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一如若玥以及許多人所想,大小姐的笄禮過了不多久郡王府便來了提親下聘。形形□的聘禮擺滿了董大爺和大太太的院子卻還是放不下,足可見郡王府對這一門親事的重視。

蕭之言的長相稱得上是劍眉星目,很有幾分氣質。若玥冷眼瞧着他的身高一米七五以上是跑不了的,在古代也算是高個了,放在現代就是典型的高富帥了。再加上蕭之言是蕭郡王的嫡長子,以後定然是要襲爵的,前途一片光明。

眼瞧郡王府對大小姐這般上心,大太太可是高興壞了。女兒養這麽大,多少也是圖這麽一天的。反倒是大爺,對這個女婿雖然很是客客氣氣的,但态度也很明顯的擺在那兒了。倒是蕭之言一點兒也不因為大爺的态度惱怒,反而是越發的恭敬了,才算是多博得了大爺的一些好感。

若玥對大爺表示很理解,如花似玉養了十多年的女兒眼看要成別家人了,大爺自然是不會給蕭之言什麽好臉色看。但是她卻覺得這個準蕭大姐夫已經很幸運了,若是以後自己要嫁人了……董三爺會如何若玥簡直不敢想。

如此這般,如此這般,兩家最後将日子定在了來年的九月,準備昏禮的時間十分充足。

這件事情過去之後又不多久便是五小姐、六小姐、七小姐的生辰,三位小姐一起操辦的,在六小姐生辰的那一天。若玥并沒有多在意,一則是這并非真的是她的生辰,二則是本就是為了對外宣告董家三小姐、六小姐的存在。因而對于若玥來說,那一場筵席,也不過是如此的便過去了。

唯一讓若玥覺得分外安慰的是她這一次生辰得了雙份的禮兒。她生辰的那一天,三爺和三太太是不必說了,連她的兩位哥哥也為她多準備了禮物,都是些新奇好玩的小巧物件。這之外,便是老太爺也多送了若玥一份禮兒。

老太爺嚴肅正經,送的禮也是一樣,《有唐撫州南城縣麻姑山仙壇記》的孤本,十成十的好物稀物。若玥接過東西笑眯眯的道謝的時候,老太爺卻與她說:“好好練字,可不是送你與瞎玩的。”若玥豈敢不應?

大約是三位小姐中七小姐是嫡女加上是按着六小姐的生辰辦的宴,若玥生辰的那一日,二太太也專門多為她送了一份禮過來。若玥來者不拒,接下了,二太太卻因為她的不推拒頗有些酸氣的說道:“七小姐真真是個可人兒,二爺這可是專門吩咐我要為小姐送這份禮過來的。”便是三小姐當初想要這玩意,二爺都沒有給。

三太太聽這話皺了眉,又不好說什麽。倒是若玥聽她這般說,仰了頭裝出一副懵懂無知的樣子問二太太:“若玥已經得了一份禮兒了,這一份實在是不能收,二伯母還是帶走罷!”

二太太一聽這話便有些慌,連忙道了好幾聲不可。若玥又吩咐丫鬟流螢待會兒跟着二太太去,将禮兒還回去。這一下二太太一臉毫無保留的驚慌,更加連連推拒了,而後帶着丫鬟匆匆離開了三太太的院子。後來流螢去打聽了一番,才知道,二爺對二太太下了死令,定要讓若玥将東西收下的。若玥和三太太聽了,都是哭笑不得。

三小姐和六小姐回來後便與四小姐、五小姐和若玥一起上課學習,若玥仍舊每日去老太爺那兒開小竈。府裏多了二房的人在,的确是熱鬧了許多,年節的時候也算是難得的一大家子坐在一起和和樂樂的吃年夜飯。

這麽吵吵嚷嚷,熱熱鬧鬧的,年節也轉眼過去了。天氣漸暖,又是一年的三月春光。枯了一冬的樹木開始抽枝發芽,桃花無聲盛開,煙雨蒙蒙綿延不絕。明明是這樣的大好春光,西夏的帝都卻偏偏人心惶惶,忐忑不安。

慶豐十七年,春,西夏帝都瘟疫蔓延。

瘟疫來得悄無聲息,先時,只是一些人生病了,很普通的風寒,有的人看了大夫吃了藥,有的人覺得不甚要緊便沒怎麽在意。不在意的那些,病情加重得很快,不過兩三天功夫人就去了。吃了藥的,也不過多撐了那麽兩天,最後也一樣的去了。

更無可想象的是,不過這麽幾天的功夫,帝都內,患病的人越來越多,且愈演愈烈。這病發起來和普通風寒的症狀無異,嚴重了些就是人開始發熱,然而治風寒感冒的普通藥石根本沒有用,大夫們都束手無策。後來,慶豐帝将太醫院的人都派了出去想辦法抑制瘟疫的蔓延。

Advertisement

患病了的人都被隔離起來,每日喂幾碗湯藥——誰也不知道到底有沒有用。死的人越來越多,人人自危,都想逃命。可是皇帝下了死令,不能讓病情蔓延到外面,又派了軍隊死守城門,亂闖的便是死路一條。于是,誰也逃不了了。

寬闊的街道上每隔一小段路就有大鐵鍋在熬煮着藥材,石灰撒了一遍又一遍。行走的百姓很少且個個都蒙着臉,将士們來來去去的巡邏着,個個都是神情凝重。街道兩側的店鋪關門的關門,即便是開着門的也是生意冷清。病死了的一旦被發現就會并着他的所有用過的東西燒掉,家人也全部都要隔離起來。不過是幾天的功夫,帝都內一片慘淡之色。

董家的三位爺都是在職位上的,出了這樣的事情,他們個個都是忙得昏天黑地,吃住也不敢在董府內了,生怕在外面染了病而自己不知情帶回家去。

若玥聽說城內發生了瘟疫的時候是在開始有人死去的時候,其實那個時候只是猜測并不确定,但是□不離十也就是這樣的情況了。董家的三位爺都接到了上面的消息,這樣嚴重的事情必然是會先知會一聲家裏的。

對于這瘟疫若玥感到很驚訝心底莫名的有些慌,也許是因為太無聲無息,亦或者是她對于瘟疫這一類的事情并不多了解。她其實該知道的,即便是在古代,即便是這樣和平的不曾為她所知的朝代,即便并不是在什麽災害之後,也一樣是可能爆發瘟疫的。

就像前世,在現代,她碰到過的非典、禽流感。她仍記得,非典的那個時候,她還在讀小學。每天去了學校,上課前,每個班級都一樣,學生們排成一隊,檢查體溫。如果發現不對勁,就需要進一步确認是否真的有發熱。回想起來,即便是在科技、醫療那麽發達的時代,依然對于突來的病疫束手無策,後來雖然有人痊愈,但依然留下了後遺症,生活再也回不到當初了。

記得曾在老太爺的書房見過有醫書,興許會有記載關于瘟疫的事情,若玥便想着去看看。其實她很明白,她不過是個六歲的小小姐,也真的不知道面對這樣的事情該怎麽辦,說要怎麽幫上大忙是不太可能的。但起碼,她知道一些消毒的方法,還有一些基本的需要特別注意的事情,畢竟她曾經歷過。她不能保證一定派上用場或者這些古人就不知道這樣的或者是類似的法子,但是若玥想要自己心裏更有底一些。

她不是神人,她無法阻止這場瘟疫,但她并不希望她所珍視的人染上這樣的東西。

外邊的情況其實若玥并不太清楚,但董府上至老太爺下至每一位仆人,都是輕易不可出府的。府內有一位常住的大夫,出府了的人回來必定需要先沐浴将穿出去的衣服燒掉,而後由大夫診斷無異樣才能與他人接觸。在十分有限的條件下,這樣其實也算得上是周道。

若玥在老太爺的書房裏呆了一整天,能找到的醫書都找出來了,然後她就安安靜靜的看書,盡可能的從這些醫書中捕捉一切有用的信息。她并不是大夫,所以那些原理性的東西她并不能看懂多少,但至少可以知道過去曾經碰到過這樣的事情都是怎麽應對的,她所知道的事情上有什麽可以幫得上的。若玥想知道的這些東西都是慢慢累積起來的,哪怕是一名合格的大夫也未必全部清楚。

大約是因為董家三位爺都在為瘟疫的事情奔波,最近董老太爺的臉色都比往常又凝重了幾分,本就嚴肅的臉更顯出了幾分厲色。仆人們都因為凝重的氣氛更加兢兢戰戰,若玥卻仍舊每日都去老太爺的書房。若玥尋醫書來看,老太爺雖訝異但并未說什麽,反倒還幫着若玥将醫書都找了出來。

從老太爺的書房出來的時候已經是日落時分了,如血殘陽懸挂天際西邊,奪目而燦爛的霞光普照整個帝都,把這個有些頹敗的地方全部都照亮。若玥本是想着剛剛所記下的那些東西,卻在感應到這景象的時候忍不住停住了腳步。難以言喻的感覺在這個時候從心底冒出,瘋狂滋長,讓若玥覺得很不舒服。

即便如此,也是看了半晌才算是作罷,等回過神來的時候,迎面卻見管家腳步匆匆神色凝重、眉眼間依稀有些慌張的過來了。這個時候管家也瞧見了若玥,便行了個禮喘着氣道:“七小姐,這是剛從老太爺的書房出來嗎?”

“嗯。”若玥點了點頭,又側了身子讓了路,“李叔有事便趕緊進去吧。”

管家李叔微愣之下又行了個禮說了一聲“失禮”,而後才越過了若玥朝着書房走去。事情太緊迫,實在耽誤不得。

董老太爺聽見敲門聲又聽是管家的聲音便立刻讓他進去了,李叔推門進去,又将門關緊了才快步走到書桌前,壓低了聲音與董老太爺說道:“府裏有人染病了,幾名仆人之外還有五小姐,五小姐的貼身丫鬟也染病了。”

哪怕聲音很低,依舊掩飾不了其中的鈍重感。這麽短短的話語間,便将董府艱難維持着的一點平靜瞬間打得支離破碎。

作者有話要說: 第二更。。T-T

存稿君表示垂減小腰圍需要花花來安慰。。。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