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6)
守城的官兵的。還有呢,就是晚上的時候,帝都內如果有什麽事情發生,他們就要立刻趕過去。娘說,這樣的官即使是四品又有什麽用?升也升不上去哪兒了,哪有什麽前途可言,又怎麽會是不錯的官兒了?”
董二太太越是聽董若琳的話,臉色的笑就越減幾分,聽到最後變成了一臉的懊惱和愁苦,她已經把女兒的生辰八字和名字都交出去了啊!怎麽辦!可是……是二爺吩咐這麽做的……
“若琳,咱們不想這些了。你爹爹親自把關過,對方肯定不會差的,得相信你爹呀!”董二太太還是想相信董二爺,自己的女兒哪能懂那麽多官場上的事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斷斷沒有女兒自己做主的道理。
“這是爹爹定下的?”董若琳吃了一驚,問自己的娘親。
董二太太點點頭,不想讓自己的女兒看自己也是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忙笑了起來,“你爹爹辦事不會出錯的,別擔心了。”
董若琳也明白自己的爹爹做事穩重,且對子女愛護,肯定不會害她,但仍覺得悶悶的……怎麽就定了這麽一戶人家了?
董二爺回了府後見了董二太太第一便是問今天李大人是否讓媒人來提親,董二太太說來了,又說按着吩咐把女兒的名字和生辰八字交給媒人了。聽見說來了董二爺也就沒有什麽其他的好問的了,可見董二太太這麽一副猶猶豫豫的樣子,便多問了一句:“怎麽吞吞吐吐的?還有什麽旁的事情嗎?”
不敢去看董二爺,二太太垂着個頭,低聲說:“折沖都尉到底是個什麽官?我聽說,就是個守城門的……若琳……這麽好……怎麽能嫁到那樣的人家去……”越說越怕董二爺生氣,到了最後,幾乎沒有了聲音。
董二爺也清楚自己的太太不可能懂這些,于是問了一句:“這些是誰說與你聽的?”
董二太太怕董二爺怪罪于女兒董若琳将這些說與她聽,便嗫喏着回答:“我今天……去了一趟嫂嫂那裏……”
“大嫂說的?”自己的大嫂可不是這種不明白情況就亂說話的人,董二爺有些不信,但也明白自己的太太已經問過了大嫂的意思了,又問,“這事情告訴若琳了嗎?”
二太太點點頭,算是回答,董二爺卻明白了過來,相必都是自己這個心氣高的女兒說給自己的太太這些聽的,可也沒有說破,只道:“李大人為人正直,做事負責,是個牢靠的人。李大人家中沒有侍妾姨娘,家庭和睦。兩個女兒已經出嫁,長子也已成婚,幼子如今十八,已是從七品上勳衛,品秩雖低,但身份很高,由此升遷,必有前途。”
原本再怎麽有疑問、有不解、有不願的董二太太這麽一下子已經是什麽想法都沒有了。沒有侍妾姨娘就沒有庶子庶女,甚好!想想那個邵姨娘和那個庶子和那個庶女她就滿肚子委屈,只覺得糟心。既然李大人沒有侍妾姨娘,李夫人也沒道理硬塞人給自己的兒子,況且若琳那麽好!
“二爺看中的肯定是好的,我也就是随便問問,想多了解一些。”董二太太連忙賠笑與董二爺說。
第二日,董二太太與董若琳好好的說一番董二爺與她說的那些話,連連的說讓董若琳安心。董若琳聽了這麽,才算是舒坦了一些。她也看不上庶子庶女還有侍妾姨娘,不會有侍妾姨娘那可是太好了!反正自己的爹爹說那個人會有出息想必也不會差到哪去,雖然還是有些瞧不上,但她的身份也沒有辦法了,誰讓她不是像大姐姐、二姐姐或者七妹妹那般的嫡出女兒?
董若琳沒有什麽意見了,董二爺有親肯的,董二太太又依着董二爺,蔔婚之後,要定親的兩人的八字很合。後來按着禮數過文定、過大禮、擇下了吉日,這門親事也就算是順順當當的真的定下來了。
Advertisement
聘禮十分本分,雖不能算十分豐厚,但考慮到對方的家底,倒也可以接受。昏禮的時間則定在了來年的春天,算着時間也有小半年,不用擔心緊趕慢趕的問題。
三小姐的嫁妝是從她出生便開始準備着了的,如今已算是豐厚,何況還有衆多人添妝,自然是十分體面的。董二太太每每想着自己疼着長大的女兒還有不到半年就出嫁了,總是情不自禁的掉淚眼,倒是讓三小姐要常常反過來安慰她。
若玥知道三小姐定親了的事情還是等到男方來下聘禮的時候,但她與這個三姐姐關系很一般,也就不會多上心她的事情。她的五姐姐每天被人看着,什麽也做不了,別說犯事兒了。
後來又聽說大皇子的皇妃一正兩側都定了,卻并沒有為難董家,也不知道中間發生過什麽事情。若玥相信自己的爹爹還有兩位伯伯能夠處理好這些事情,小日子便還是照樣的過。
至于她的五姐姐原本有什麽想法最後落了空,她也并不在意。她不覺得董若然的想法有什麽不對,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不是每個人都和她一樣只想安分生活就好,追求自然也不一樣。不提這個五姐姐還是穿越女,只會認為自己和別人都一樣,自己最特別,不是什麽不能理解的事情。可是,破壞到了別人的生活就不好了……
董若然無意中得知大皇子已定下了一正兩側三個妃子,且這三個人中無一人是董若玥的時候便覺得怨恨不已。她是想過攀大皇子的高枝,可是她又很清楚自己的身份,如果可以,她倒是不介意去做妾,可惜自己這個被董三爺嫌棄的女兒幫不了他任何事情。她是不行,董若玥總是可以的吧?可是他竟然就這麽放過了董若玥,讓她如何會不鬧心?
她現在只覺得董家就是一個禁锢,只會扼制她的所有想要做的事情,讓她無法過得痛快。可惜她逃不走,該死的,每天都被人看着,偏偏還是兩個會武的丫鬟!她走到哪,這兩個丫鬟就跟到哪,說寸步不離一點也不差。如今她連董家的大門都出不去,除了固定的那麽幾個人,誰也見不到。再這麽下去,她非瘋了不可!
倒是見董若玥了得一只西施犬,這也不是現代,那小狗定然是來之不易且名貴,可算是讓她撿了個大便宜。貌似還取了個名字叫小勤勞,都已經十三歲的人還這麽幼稚真是少見,不愧是兩歲才會說話三歲才會走路的大傻子,虧得董三爺、董三太太連着董老太爺都把她當個寶,真是讓人想不通!
董若然這一日依然是去董三太太那兒請安,再不情不願她也沒有選擇,她要是不肯去,大概會被兩個丫鬟架着過去,太丢臉了不說她在董家就更沒有辦法待了,她現在沒有別的去處,還不得不依附董家。她也算是看明白了,董三爺再怎麽樣也不至于會讓她無緣無故的死了。只要命保得住,她遲早有法子離開這個鬼地方。
請安之後,四小姐董若欣先走了并沒有等董若然,秦姨娘與她一起離開,董若然則落了兩人一些。恰巧丫鬟抱着小勤勞過來,四小姐對這從未見過的可愛小犬十分喜愛,難得碰見一次便伸手摸了摸小狗的頭,還喊了一聲小勤勞。大約是沒有感覺到什麽惡意,小勤勞乖乖的窩在丫鬟懷中,享受着來自四小姐的撫摸。
董若然遠遠的瞧見了這一幕,不免鄙夷,卻在頃刻之間,計上心頭……
晚膳前,仍舊是依着規矩到董三太太這兒請安,董若然眼神飄了飄卻未見若玥的小狗便收回了眼神。等到一如既往的不多一會兒就被允許回去,董若然也沒能見着那小狗,有些遺憾。
正這麽遺憾着往外走的時候,偏偏瞧見了那小狗,悠閑的邁着步子朝着她的方向走了過來。心中一喜,董若然就快走了兩步,兩個會武的丫鬟依舊緊緊的跟在她的身後。
負責養小勤勞的兩個丫鬟也不緊不慢的跟在小勤勞後面,見了董若然都對着她行禮。小勤勞走到了董若然身邊,不只是如此甚至在她身邊停住了,還蹭着她的衣服。董若然臉上難得的帶了一絲笑意低頭看着小勤勞,心中卻是冷笑,暗暗醞釀。在确定幾名丫鬟都沒有可能立刻反應過來的時候,猛地便是對着小狗狠狠的踹了一腳出去。
四個丫鬟反應過來的時候,小勤勞已經撞到了一旁不算多遠的木頭柱子上,“砰”的一聲發出了一聲巨響。屋內董三太太和若玥都聽見這聲響,皆是一驚,忙讓丫鬟出來看是怎麽了。
看着董若然的兩名丫鬟一見這般情況便将她扣下,這是大人交待的,她們只會照辦,無緣無故對着一只小狗發難實在可恨。兩外兩名丫鬟驚慌失措之下連忙跑去查看小狗的情況。
小勤勞被撞到了頭部,鮮血直流,躺在地上閉着眼睛嗚嗚咽咽的,十分痛苦的樣子。兩名丫鬟一直都是照顧着它,現在看到它變成這樣心痛不已,又不敢亂碰,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
出來看是怎麽回事的綠竹一眼就瞧見五小姐被丫鬟扣住頓時心感不妙,再瞧見一旁兩名驚慌失措的丫鬟和躺在地上的七小姐的小狗,立刻驚呼一聲連忙進去回報。
董三太太和若玥見綠竹一臉驚駭的樣子就已經起了身,沒等她說完兩個人都已經急匆匆的往外面走。只看了一眼被丫鬟扣下的董若然就移開了視線,目光掃到兩名丫鬟無措的圍着躺在地上的小勤勞,兩人都是與綠竹一樣的驚駭。
若玥看着躺在地上的小勤勞,金黃色的長毛沾染着紅色的血跡。雖然養它的時間不算多長,雖然每次自己不過是抱着它逗着玩,但是它依戀自己的樣子總可以讓她感到十分歡喜和被需要。現在看到它躺在地上痛苦得快要死過去了一樣,和那個始作俑者一臉冷漠冷淡無畏的表情,若玥便只想要将董若然一樣的踩扁揉碎。
董三太太見若玥的樣子很有些不對勁,連忙喊了她好幾聲,若玥愣愣的看了看董三太太,又看了看地上躺着的小狗,才反應過來自己方才差點兒被心裏的惡意想法牽着走。她再恨再想找董若然算賬也不是現在,可是這是古代又沒有獸醫要怎麽辦?
“去請大夫過來,不管有用沒用,快去請大夫過來。”董三太太吩咐綠竹,又将若玥攬住,立馬就發現她身子有些發顫。
她也想說這樣的話,可是她卻說不出話來,若玥掙脫了董三太太的懷抱,蹲□子看着小勤勞,一樣不敢去抱它,怕碰着它只會讓它更疼。小勤勞好像是感覺到了若玥氣息一般,眼睛艱難的睜開了一條縫,看到真的是若玥,當下發出了一聲包含着痛苦和悲傷的嗚咽。
若玥看着它小小的身子在發顫,它艱難的睜開眼看它,好似也能感受到它的痛苦和不舍還有深深的眷戀一般竟忍不住掉下了眼淚。她不常哭,往前數一數還是董三太太因護着她而自己受傷才而哭過一次。可是現在,小勤勞也許就是因為她的原因才會遭遇這樣的飛來橫禍,讓她無法鎮定也無法不悲傷。
董三太太看見若玥哭了着急得不行又沒有辦法,眼下也并不想去管那個庶女如何,她只知道自己的女兒傷心了,都是那個人害的。她以前再怎麽容忍,這一次也絕對不會再忍了。
若玥眼睛都不敢眨的看着小勤勞,感覺着它的呼吸,卻覺得那呼吸越來越微弱。這麽多人在,卻安靜到半分聲響都沒有。董三爺一踏入院子就瞧見院子裏有許多人在,明明是一派混亂卻偏偏沒有一點兒聲音,氣氛詭異。
丫鬟們紛紛行禮,董三太太也喊了一聲“三爺”,若玥想起身卻發現自己腳都發麻了,沒有丫鬟扶着大約連站都站不起來。她臉上的淚水都早被董三太太擦幹了,只有紅彤彤的眼睛說明她剛剛哭過。看清楚了眼前的場景便多少明白過來了一些事情,董三爺的臉色立時變得嚴肅起來,沉聲問:“怎麽回事?”
董三太太還來不及回答,那邊大夫已經被丫鬟帶着急急忙忙的趕過來了。從來都是為人看病還是第一次為狗看病,他也不懂這些,只能說先上點了傷藥止血,又說城中當有懂些這方面的大夫,恰巧他知道一位,董三爺當下便派人去請。
直到那大夫被請過來為小勤勞看過了也沒人搭理了董若然一句,她便一直被丫鬟扣着,等着董三爺開口說把她送到莊子裏去。她想逃出董家,首先就要逃出董府,在莊子裏怎麽着也沒有這麽多人,有些事情會方便得多。
被請來的大夫看過卻只搖頭說,“小狗太小,又是嬌養的,腦袋遭到了重創且身體上也有較為嚴重的傷,怕是熬不過一個晚上了。”他也不知道怎麽救,也無從救起。
兩位大夫都走了,若玥站在那兒看着小勤勞,又突然仰頭看了看董三爺,然後便擡腳走向董若然,越走越快。董三爺和董三太太都不攔她,其他人不敢攔,她走到董若然的面對,對着她就是一記冷笑,擡手左右各是一掌。兩巴掌用了狠力一點兒也不算輕,直甩得董若然兩邊的臉頰都留下了五指的紅印,再過了一會兒就高腫了起來,看起來很是滑稽。
“我覺得怎麽樣對你都算是輕的,在我眼裏你連躺在那地上的那只狗都不如!”若玥恨聲對董若然說道。
哪怕被甩了兩個巴掌董若然依舊什麽表情都沒有,聽到若玥的話的時候只直直的盯着她,但什麽話都沒有。
董三太太将若玥拉了回來将她攬在懷裏,一直沒有說話的董三爺此刻才說,“先将五小姐帶回去,好好的看起來。”
董若然走了,若玥也不想與其他人待着便去将小勤勞抱了起來,大夫說沒有的救了,她其實也多少清楚,此刻只想最後再抱抱它。這個時候并不想與別人待在一起,若玥抱着小勤勞回了自己的院子。董三太太有話與董三爺說只得讓若玥先回去。
待進了屋,董三太太才與董三爺說:“三爺,我從來沒有與你提過姨娘的什麽,也沒有提過庶女的什麽,但是,這一次,五小姐必須送走。我知道三爺體恤兒女,但是,我不能看若玥傷心了。那麽小那麽可愛的一只小狗她都下得去狠手,她已經十三歲了再怎麽教養也沒有用了啊!”
董三太太從來沒有用這麽強硬的語氣和董三爺說過話,說完以後也忍不住哭了起來,因為想起了若玥傷心的樣子。董三爺攬過低聲啜泣的董三太太,輕輕拍撫着她的背。
閉了閉眼,也知道自己無可偏袒,董三爺只說:“明天一早,就将她送到莊子上去看起來罷,到底是眼不見心不煩。”
☆、37
第二天,在董若然被送到莊子上去之前,因為她自己見不到董三爺也見不到董三太太,便命了丫鬟與董三爺傳話說,那不過是一只小狗,蹭着她煩了就不小心踢了一腳,也沒想到會出那樣的意外。她并沒有惡意,為什麽要這樣的處罰她?剩下的諸如董三爺如何偏心,她如何傷心絕望的話丫鬟怎麽也不敢說。
董三爺聽了這話只覺得更氣,打發了丫鬟退下了又喊了管家來吩咐快點安排把五小姐送走。先前他對這個女兒也已是十分寬容,他不信自己的女兒會壞成那樣,見她鬧事了就一直讓她好好待在府內,前段時間出了大皇子的那件事已是将他氣到不行。如果不是因為運氣好加上他和大哥也從中周旋,若玥說不準現在已經被大皇子納去做妃子了。
想到自己對這個女兒的寬容反是變成了縱容,董三爺氣極之後便多為心痛,這個女兒吃過不少苦頭可到了現在還這般的不知悔改,他便也就當沒有這個女兒好了!倒是省心!
若玥今天早上來請安的時候,董三爺一看她的樣子就知道她沒有休息好。等到董三太太問了若玥的貼身丫鬟流螢才知道她一夜都不曾合眼,也不許丫鬟們來與董三爺、董三太太說。若玥一夜沒睡,丫鬟也跟着一夜沒睡,就守着一直抱着小狗的若玥,怕她有事。若玥倒是命了她們下去休息了,可她們哪裏敢去休息。
小勤勞嗚嗚咽咽了一整夜,到了天色漸漸變亮了的時候,也漸漸的沒有了呼吸。丫鬟們都守在門外,困倦得都幾乎睡過去,房門從裏面突然被打開,她們驚醒之下也清醒了過來,然後就看到了抱着沒有了動靜的小狗的七小姐。七小姐将小狗交給她們,流螢接過小狗才知道已經沒有了活着的氣息,然後就聽見了七小姐吩咐:“好好的把小勤勞埋了。”明明聲音很平靜,可聽着卻覺得揪心。之後便是服侍七小姐洗漱,之後七小姐去了給董三爺和董三太太請安。
得知若玥一夜沒睡,董三太太和董三爺都心疼不已,卻仍舊是讓若玥用過了些早膳,再叮囑她回去好好休息,若玥乖乖的應下。後來丫鬟來說七小姐已經睡下了兩個人才算是松了一口氣,又允許了一夜沒睡的丫鬟可以好好的去休息。
若玥一覺睡到了午後,心情才算是緩和了一些。還是覺得困,但又睡不着,便幹脆的起床了。丫鬟們聽到動靜就進來服侍她洗漱,而後她去了董三太太那裏才得知董若然已經被送到了莊子上去。
昨天給董若然的那兩巴掌到底有些沖動,但她壓抑不了那股沖動。現在想起來只覺得何必自己動手,吩咐婆子去做倒是能讓董若然更疼一些,在那個時候,董三爺和董三太太都并不會攔下她要做任何事情。
董若然是什麽意思若玥不知道,也不會想知道。董若然想做什麽都好但是算計到她頭上來她不喜歡也不會由着她算計。可是若玥總覺得有些怪,如果說,被送到莊子上去是她原本就知道的結果,如果是這樣,董若然這是又想折騰什麽?
前一次詩會上的事情已經足夠讓若玥明白,董若然想做什麽,壓根就不會顧慮到董家。只要她達到自己的目的,其他人怎麽樣都好。既然她已經是這樣的想法了,送她到莊子上已經是客客氣氣的了。
被送到莊子上去,不只是被看管起來,就算她想再做什麽也不可能。即便她逃走,如果她真的逃走了,那也永遠都回不了董家了。回不來,至少不會再因為她鬧心什麽,她要做什麽,想做什麽也不會再和董家有半分的關系。
董三爺和董三太太原本擔心若玥會太過傷心,但見她除了心情不算太好之外并沒有寝食難安或者食不下咽,放心下來之外更加的對她好。若玥不是不懂事的人,清楚自己的爹爹娘親會多擔心她,自然不會日日做出一副傷心的樣子來。更不提自己的娘親換着花樣的哄她,還承諾親自給她做衣裳,若玥更覺得自己哪怕是傷心都已經是很對不起他們了。
若玥隐晦的問過自己的爹爹是否說過要将董若然送到莊子上去的事情,董三爺不知道若玥為何這麽問,卻也回答曾說過,若玥才與董三爺說了一句,“若是知道爹爹會将她送去別莊,那件事倒好似是刻意做的一般……”當下董三爺沉默了,而後也只讓若玥不須去想這些事情,至于董三爺吩咐下去了什麽她并不清楚。
五小姐被送去莊子上的事情老太爺不會不知道也定然是同意的,那麽到底是發生了什麽事情,他只要問一問就清清楚楚了。從前這個五小姐鬧騰不已的時候他就已經不待見這個庶出的孫女了,如今把她送走也沒有什麽感覺。他活了一輩子還不至于到故意去刁難自己的孫女,但是不懂什麽叫本分的人他只會讨厭,就算是他的孫女也一樣。
等到若玥去了老太爺那兒的時候,絕口不提這些事情,老太爺倍感安慰之餘依然是勸了她一句:“別太過傷心,倒教那麽多人為你擔心。”若玥對老太爺的與衆不同的安慰已經習以為常,應對起來也十分自如,“是,為了不讓祖父擔心,我也絕不可再傷心。”老太爺聽若玥這麽與他說話就徹底的把心放回了肚子裏面。
後來若玥再去謝府,轉轉見到了若玥卻沒能見到小勤勞似乎很是失落。謝夫人得知小勤勞意外死了也好好的安慰了若玥一番,甚至說要将轉轉也送給她,若玥可不敢收,好不容易才推拒了。
慶豐二十三年,秋。
大臣們大約是沒有什麽其他的事情好啓奏的,每次上朝都在為請立太子努力。皇帝發了兩次怒,大臣們也不懼,又過了一個多月,太子終于立下來了,立的是三皇子。
立完了太子,擁護大皇子的人暫時是消停了沒了動靜。沒過了多久,擁護太子的大臣又開始說,大皇子已經不小了,該去封地了,不然不合規矩。皇帝舍不得,自然又是好一通發作,辦了幾個大臣殺雞儆猴,這檔子事情也跟着消停下去了。
于是,朝堂上暫時也算是安定了下來。皇上說舍不得父子分離不想與任何一個皇子分開,大皇子說不能在父皇身邊服侍伺候是大不孝,于是大皇子就這麽一直留在了皇帝身邊。擁護太子的大臣再着急也沒有任何法子,只能就這麽的等着候着。
董五小姐被送到莊子上,董府也是照樣的過,誰都不去提起這個人,好像送走了就當是從沒有過一樣。五小姐鬧騰完了之後不多久,董四小姐也終于及笄了。莊子上時常有人送消息過來,也沒有什麽特別的事情,董府的生活依然如常。
十二月的時候,帝都下起了這一年的第一場雪,紛紛揚揚的從傍晚下到第二天的早上才消停,是以第二天的時候,帝都便是滿目滿眼的白雪皚皚。梅花開了的時候,若玥被邀着去賞了幾次梅,董三爺見她喜歡便讓人在她院子裏種了幾株綠萼梅花,由不得若玥拒絕。
這麽安安穩穩的如往常一般熱鬧的,又是一個年節過去。四小姐董若欣可以議親了,六小姐董若喻和七小姐董若玥都十四歲了。
來年開了春,桃花剛剛開了的時候。依着先前定下來的好日子,三小姐董若琳順順利利的出嫁了,嫁的無疑的李折沖都尉的幼子李茂。
李茂長得濃眉大眼的,人也算是高大,卻不給人憨厚老實的感覺,而是讓人覺得穩重可靠。二太太對這個女婿十分滿意,一邊笑得合不攏嘴一邊又舍不得自己的女兒,但也只不過是舍不得,該嫁的時候照樣是嫁,狠得下心。
三朝回門的時候,二太太看着女兒羞羞怯怯的倚在女婿身邊,知道她過得很好感到萬分的安心。李茂是董二爺親自挑的人,自然是董二爺滿意才會看得上,也沒有什麽好挑剔的。
沒過多久,老太爺生了一場大病,把董府上上下下都吓着了。老太爺這樣的年紀,實在是經不起什麽大病折騰,因此哪怕大夫說不需要太過擔心,可每個人都一樣是提心吊膽的。董大爺、董二爺、董三爺都說要辭官侍疾,被老太爺一個一個罵了回去。
董三爺為這事情發愁,若玥只說大哥二哥都要準備眼前的春闱考試,爹爹和兩位伯伯都需要去衙門,她沒有旁的事情又本就日日都陪老太爺,現下必然是天天去伺候的,讓自己的爹爹放心。董三爺知道自己的父親最是偏愛若玥,又被老太爺那麽罵了一場,最後也不得不妥協。
一直到老太爺的身子好起來,若玥每天都去陪着老太爺。除了親自服侍老太爺喝藥用膳之外,若玥還常常拿了書冊子一頁一頁的讀給老太爺聽,遇到不明白或者有疑問的地方便将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與老太爺聽。老太爺常常只是聽着并不說話,偶爾也會指出一些若玥連念都念錯了的地方。
這些書冊子都是從老太爺的書房裏她還未看過的書裏面随意挑的,若玥連連感嘆自己祖父的博學,真不愧是皇帝的老師。她不過是随手拿的書冊子,可老太爺全部記得清清楚楚,不能不震撼。
老太爺病了半個多個月,等到病好了的時候,二少爺董玉仲與四少爺董玉川春闱考試的結果也已經出來了。一個是第五名,一個是第十名,其實是很好了。
即便早就預料到了這樣的結果,但若玥仍為兩個哥哥贏得了殿試的機會而高興不已。又趁着老太爺病好了自己還精心伺候了那麽長的時間,央着老太爺提點提點自己的兩個哥哥。老太爺板着臉,到底是耐不過若玥的軟磨硬泡應了下來。
董玉仲和董玉川為自己的妹妹能有這份心也都是高興不已,可即便有了老太爺的指點,他們也不敢掉以輕心,依然是好好的準備着。自己的父親讓他們多準備兩年再參加科考自然不會是無憑無據,他們依着董三爺的話多準備了兩年,少不得是要拿個好成績回來才行。
殿試之後,董三爺沒有過問董玉仲和董玉川感覺如何,董三太太也沒問,若玥更是不問。可真的到了要出殿試結果的那一天,董三太太和若玥都緊張不已。董若欣也是有幾分期待的,畢竟這兩位哥哥若能有一個好前途,對她有益無害。
董三太太和若玥一直等到巳時了,終于有人來了傳消息。董玉仲,第一甲第一人;董玉川,第一甲第三人!好好的打賞了傳消息來的人,若玥激動得幾乎想要拉着董三太太轉兩個圈!自己的兩個哥哥,一個是狀元,一個是探花,太厲害了呀!董三太太也激動得不行了,可想不到什麽方法表達她的激動,最後董三太太便在屋子裏來來回回的走,若玥只覺得晃得眼花,連忙拉着董三太太坐下。
“娘親,您好好呆着,我去老太爺那兒報個喜先。”
若玥前腳剛走,得了消息的大太太帶着大少奶奶來了賀喜,二太太也來賀喜。雖然,對于三房的兩個少爺取得了比大少爺還要好的功名大太太并不算是多舒坦,可是面子上的事情不能落下。該賀喜還是要賀喜,無論怎麽樣都要來賀喜。二太太的想法則單純得多,自己的兩個侄子考得了好功名,做二伯母的不來賀喜能行麽?
董三太太心情很好,自然事事都高興,也不去計較兩位嫂嫂是否真心實意的賀喜。那些都不重要,反正自己的兩個嫡子都很不錯十分不錯,這個才最重要。
老太爺一見若玥歡歡喜喜的來了,也就清楚董玉仲與董玉川兩人都有好結果。他也不主動問,等着若玥與他說:“祖父,我和您說,大哥考了第一甲第一名,二哥考了第一甲第三名!”
若玥喜滋滋的,見老太爺聽了她的話依然是板着臉,當下補上了一句,“多虧了祖父的指點!”
老太爺這才算臉色好了一些,與若玥說:“狀元游街這會兒該是早就開始了,再不去,怕是真的就趕不上了。”
若玥哪裏記得這些,聽老太爺這話的意思是允許她去了?可是……“祖父,我真的可以去看嗎?”
“你倒是以為這樣的好場景一輩子多的是機會能看到麽?那可是你的大哥和二哥,往後再也不可能看到了的。”老太爺不滿的哼了一聲,訓了若玥這麽一句。
“多謝祖父!”
若玥越聽臉色的笑容越大,待老太爺說完,立刻道了謝然後回去與董三太太說這事情。她的确是忘記了這麽一回事,但也的确以為不能去看,可是老太爺允許了,自己的娘親肯定也不會不同意的!
回到董三太太的院子,大太太、二太太、大少奶奶都還沒走,若玥一一行禮問好,才悄悄的與董三太太說了自己的想法,老太爺已經允許了的話自然是不會忘說。說是悄悄的與董三太太說,但若玥并沒有刻意壓低聲音,大太太、二太太和大少奶奶都聽得清清楚楚。
董三太太倒也想答應若玥,可當着這麽多人的面反倒是顯得若玥多随意了一般。畢竟即便去看狀元游街的人不會在少數,但是有教養的名門閨女、大家閨秀是不會去湊這樣的熱鬧的。
大太太看出了三太太的心思,做了個順水人情:“當年玉承高中榜眼的時候,若舒也央着我說要去看她大哥怎麽個三甲游街,我那時顧忌她已經及笄了,沒允許,害得她後來總是與我提多麽的遺憾。小阿玥這般想去,倒還是讓她去的好,戴上羃蓠,坐着馬車去,別人認不出來也沒有什麽大關系的。”
有了這麽一個好臺階下,董三太太立刻順着大太太的話與若玥說:“偏是你這般被嬌慣得沒樣了!老太爺既允你去了,你便去吧。帶上幾個丫鬟,記得帶上羃蓠,讓管家與你備輛馬車,路上要小心些!”
若玥抱着董三太太的手臂,撒着嬌喊了兩聲娘,才告別了衆人再次離去。
坐在馬車裏,外邊是什麽情形若玥也不清楚。只知道後來大約是到了地方,漸漸的鬧哄哄了起來。即便是被允許出來觀看,也沒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