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7)

和衆多人一樣就站在長街兩側圍觀,只能遠遠的尋個高處瞧兩眼。

羃蓠是必須戴的,兩個會武的丫鬟自然也帶上了,還有自己的兩個貼身丫鬟一并也帶上了。長街兩側多混亂,若玥也知道能遠遠的看兩眼都該知足了,是以并不抱怨。

若玥記得寫《游子吟》的孟郊也曾經寫過“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這樣的詩句,等看到了遠遠的騎着馬兒的一前兩後的三位今次的狀元、榜眼和探花的時候,才算是真正能領略到一些那詩句裏的意境。

當前的那一位,是若玥的大哥,董家的二公子董玉仲;後面并排的兩位,其中一位是若玥的二哥,董家的四公子董玉川。若玥瞧來瞧去,怎麽看都覺得與自己的二哥并排的那一位公子的身影有種熟悉的感覺,好似曾經見過這個人一般。

她并不知道這位榜眼到底是誰,又隔得這麽遠,哪裏看得清楚。看了好一會兒也沒能夠認出來,若玥只能作罷,想着到時候大哥、二哥回府了,一問便知。

等到自己的兩位哥哥的身影看不見了,若玥也不多逗留,立刻的帶着丫鬟回了董府去。出來已經是格外的被準許了,若是大半天都不回去,倒顯得得寸進尺了,反正她看過了,就是賺到了!

謝家二公子謝靖澤騎着馬,明明本就是有很多人将視線投向他們,可他總覺得有一道視線是一直盯着他看的,而且,總給他一種不一樣的感覺。可是他尋了好久,也沒有能夠尋到那道目光到底是從哪兒投過來的。

董玉川見謝靖澤有些不對的樣子,便靠了過去些問他怎麽了。謝靖澤搜尋無果,只能放棄,故而搖了搖頭與董玉川說,“沒有什麽事,大約是我弄錯了。”

回了董府後,若玥去老太爺那兒誇贊了一番狀元游街的盛大場景,再回到董三太太那兒,大太太幾人早已經離開,若玥又與董三太太誇贊了一番,董三太太也不去揭穿她。遠遠的看上兩眼能看出個什麽名堂來?不過是過過眼瘾,偏她說得多麽美好。

一直到了午時都過去了,董玉仲和董玉川也還未回來。春乏秋困,往常若玥該已經午睡去了的,但為了等兩位哥哥回來,這會兒算是在硬撐着。董三太太也和若玥一般,在等着他們回府。

未時的時候,終于有仆人來報說:“二少爺和四少爺回府了!”董三太太和若玥都輕舒了一口氣,更加歡喜的等着兩人。回來了少不得是要先去老太爺那兒,她們多等一會兒也就多等一會兒了。

再後來,好不容易見到了兩位哥哥,若玥東問西問問了許多事情,獨獨把榜眼到底是哪一個給忘記了。因為兩位哥哥晚上還須得去瓊林宴,又這麽忙活了許久,不多一會兒董三太太就讓兩人趕緊回去自己的院子,沐浴之後再好好休息準備晚上赴宴,又說都已經讓仆人準備好了。董玉仲和董玉川便這麽的依着自己娘親的話回去了沐浴休息去了。

兩位哥哥走了,若玥才想起來自己忘了問的事情,可現下也沒有旁的辦法了。只是本來就是好奇,也不算什麽大事,不知道也就不知道了。若玥早已經困得不行,兩位哥哥走了她也回去了自己的院子享受遲來的午睡去了。

當天夜裏沒有能夠再見到自己的兩位哥哥,第二日再見到若玥已經将諸事盡忘。還是從董三太太那兒出來的時候,兩位哥哥喊住了她問,“妹妹昨日去了看我們麽?”

若玥點點頭,以示肯定,還不忘狗腿的誇自己的哥哥們:“大哥、二哥騎馬的樣子當真是風華正茂,風度翩翩,好生兩個玉面郎君!”

董玉仲和董玉川皆笑了起來,又問若玥:“妹妹可曾認出那榜眼是誰?”

Advertisement

不知道自己的大哥是什麽意思,若玥只回:“瞧着身影似乎是認識的人,可是還真沒認出來!”

董玉仲和董玉川都笑得更歡了,而後,若玥聽見自己的大哥的話,“那榜眼,可不就是謝二公子麽!”

一瞬間,若玥被自家大哥的這話驚得下巴都要掉下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謝謝風筝昨天留言安慰我麽麽噠(╯3╰)

董家出人才太多了。。真的不會有危險嗎。。TAT

以及董三爺并不是完全的好丈夫甚至也不是一個好父親 →→但是他想成為一個好父親

→→最後給大家推薦一道湯品 紅豆薏米湯

電飯煲很強大 紅豆和薏米按照自己的想法準備好量洗一遍放到電飯煲裏面 像煮粥那樣多放水 電飯煲也調成煮粥的模式 什麽都不用做 等煮好就行了 很方便一點都不麻煩 煮好之後按照自己的口味加白糖就好 也可以等晾涼了以後放冰箱冷一冷再吃

【美容補腎去水腫減肥補心健脾胃利腸胃通便……啊總之真的各種好……】←←對 這個才是重點

嗯我都不會提前泡紅豆和薏米 就是現洗現做 然後這個煮出來不會稠 湯是湯 豆是豆

但是不要空腹吃 也不能一次性吃太多

其實早就想和大家推薦了 就是記性不好總是忘 終于記住了~╰(*°▽°*)╯

☆、38

按照歷來的規矩,董家二少爺董玉仲是狀元郎,被任命為翰林院修撰;董四少爺董玉川是探花,被任命為翰林院編修,榜眼謝家二公子謝靖澤則與董四少爺一般被任命為了翰林院編修。董家謝家皆是一片喜慶。

只是這麽一來,朝堂上立時暗湧不斷。董家陸續出了一位狀元、一位榜眼、一位探花,又有三位大人在朝中,品階皆是不低;謝家有威名赫赫的謝将軍外,如今倒出了位榜眼,董家謝家皆是風頭過盛。可兩家的大人們皆稱職守則,卻是讓人抓不到什麽把柄,更不提一甲三人皆是皇上親點親封,因而明面上依然是平靜如常,誰也不敢首先去觸兩家的鋒芒。

慶豐二十四年,初夏。

消停了幾十年之後,蠻夷再入侵西夏邊境,倒不似以前那般大軍來襲,頗有些似小打小鬧,但既是戰争又是對方先挑起,沒有任由着欺負的道理。慶豐帝本就有意開戰,目的不過是将他們徹底驅逐或者是讓他們徹底降服,總之就是要他們服服帖帖的。

可每當皇帝露出此意時,朝中大臣們只說,本朝暫宜休養生息,不宜開戰。皇帝到底也懂這個道理,因而只一直是有意如此。這倒好,對方先鬧起來了,皇帝豈會輕易放過他們。不放過歸不放過,但對方不動真格的他們一個偌大的國家也不至于故意去欺負人。

于是,朝中的大将諸如謝昭謝将軍這樣的都沒有被派出去。除去了幾名有經驗的将軍之外,皇帝還欽點了太子去壯士氣,又搬出了太子經驗不足還需要多加鍛煉這樣冠冕堂皇的理由。擁護太子的大臣們沒有理由反駁,擁護大皇子的大臣們暗暗竊喜,只是誰都不明白皇帝到底這個時候讓太子離京是個什麽意思。先是舍不得讓大皇子去封地,說舍不得父子分離,現在又把太子給支到了邊關去,可誰敢去挑這樣的錯。

大軍出發的時間則定在了三天後,其實并不算多趕,只是這次太子也要去,需要準備的事情就要多一些。

謝将軍雖不須去邊關,但是謝家大公子謝靖衍卻在大軍之列。謝将軍本意是讓其與其他兵士一樣,從一名小兵學起,謝大公子亦同意父親的話。臨了臨了,太子不知道哪兒得知了消息,知曉了這事情後與皇上請奏封謝靖衍為參軍,皇上準了。

參軍雖是九品下的官職,但卻自然是不必與其他兵士一起擠着住的,至于其他待遇,倒也并不會優渥到哪去。哪怕能夠優渥,怕是謝大公子那性子也會說,“行兵打戰,也不是去享受,有何苦吃不得?”

雖說謝大公子要走,但謝将軍很是淡定,謝夫人倒是有些擔心,畢竟謝靖衍是第一次沒有父親帶着到軍中去難免遇到諸多事情。謝夫人既能體諒謝将軍,沒有道理便不體諒自己的孩子了。謝大公子志在于此,她不攔;謝二公子志在朝堂,她一樣是不攔。謝靖澤比謝夫人更明白自己的哥哥的心思和志向所在,只願他多加保重。

若玥對這些不多清楚,董三爺不會與她說這些,她的兩位哥哥也不會與她說。若玥清楚的是,這一天,謝将軍與謝夫人齊齊登門。謝将軍與老太爺請過安又待了許久才去了董三爺的書房。謝夫人與謝将軍一起去與老太爺請過安之後,便來尋董三太太,卻把她支走了。謝夫人看起來似乎是有什麽特別的事情與董三太太談,還是什麽好事兒?若玥本就好奇,卻無從得知詳細,那好奇頓時平添了許多分。

最後,去了老太爺那兒轉了轉。不曾想,老太爺口風緊得很,無論若玥怎麽讨好賣乖,軟磨硬泡,老太爺也不肯松口半句。若玥讨了個無趣,也算是明白自己是不能夠知曉這個中事情了,恹恹作罷。

老太爺倒似心情十分好,讓若玥替他研磨說要作畫。少少算起來也有七年的時間,若玥見過老太爺作畫的次數卻可謂屈指可數,且每一次,若玥求老太爺将那畫送她的時候,老太爺都不肯,這一次,若玥鐵了心要将那畫要過來。

然後,若玥又一次失策了。畫是要過來了,但不等她開口,老太爺就先說了,“便知道你想要,到時候裱好了,就讓人給你送過去。”若玥更加郁悶了,這麽好說話?一定有貓膩!

謝将軍被仆人領着到了董三爺的書房去,甫一入內,不等董三爺開口,謝将軍便笑道:“定安,我這次來,可是為了一件喜事。”

董三爺微微一愣,也笑:“什麽喜事?”

謝夫人與董三太太一處也是說着這件事,只是在聽完謝夫人的話之後,董三太太還是皺眉思索了一番與謝夫人道,“我自然是沒有什麽可覺得不好的,但還是須得問問若玥的意思。”

“那是自然的。”謝夫人也是一笑。

謝将軍和謝夫人來的第二天,大軍啓程前往邊關。太子離京。

若玥無意中得知邊關被入侵還是在大軍啓程的這一天。她是什麽都不知道,但董三太太知道,若玥便是從董三太太口中無意中得知的,順便也得知了謝大公子也在大軍之列的事情。

前一天謝将軍和謝夫人來過了,提過這些事情也算是正常,若玥倒沒有多想什麽,便順口說了一句:“謝大公子不愧是繼承了謝将軍的滿腔熱血,小小年紀便不懼生死,奔赴戰場,他日必定也是如同謝将軍一般的名将。”

可沒過上兩三天,一大早,董三爺與董三太太才剛剛起床,便有仆人在門外說:“三爺,別莊來人了,說是有急事。”

董三爺頓時皺了眉,好在也已經洗漱收拾好了,便出去外間喊別莊的人進來。董三太太卻是微訝,這個五小姐都已經被送到別莊去了還能折騰?董三太太卻并沒有出去聽到底是如何。

“發生什麽事了?”董三爺是不相信董若然鬧了什麽事情的。她身上沒有一點兒錢財也沒有任何值錢的東西,包括她的丫鬟,還有看守她的人,這樣的她就算逃能逃到哪兒去,又怎麽活下去,她還不至于蠢到這麽樣的地步。

那別莊來的人行了一禮,才回報說:“昨夜下半夜的時候,別莊突然走了水,火勢太大,很久才得以撲滅,但并沒有任何人受傷。只是……五小姐……沒了……”

聽到說走水的時候董三爺已知有所不妙,但也沒有料到會是如此,沒有任何人受傷但是五小姐沒了是幾個意思?

“有何蹊跷之處?”董三爺沉住了氣,繼續問道。

“下人已清點過別莊的丫鬟仆人,只除了晚上服侍五小姐的一位丫鬟不見蹤影,其他人都在,且五小姐也……沒有了身影。後來查過走水的原因,看起來,倒像是從五小姐的房裏起的火。三爺交待過,我們便多留了個心眼,雖然……五小姐房中的那具燒焦了屍體上有五小姐的首飾配件……但……亦有仆人說,當時趕到五小姐房間外時,短短的時間內火勢已是大到無法進去,根本不知道裏邊是什麽情形,但是誰都沒有見到服侍五小姐的那個丫鬟出來或者逃走。”

“怎麽只有一位服侍的丫鬟,不是吩咐了要派人好好看守着麽?”說完,又知此時再追究已是沒有意義,何況讓他們沒日沒夜的守着這麽個活人也不可能。那人有心要逃,又怎麽可能逃不走?可竟然敢謀害人命,還不如一把火給燒了算了!

董三爺心中憋了一口怒氣發洩不得,見那仆人惶恐着要解釋便低聲說:“好了,不必解釋了,不是你們的錯。回去将那屍體好好的收殓了,莫對外胡說什麽。”

“你只記住一句話,五小姐,因意外走水卻沒能逃脫,去了……”

董三太太從裏間出來便只聽見一句“去了”,見董三爺臉色極為不好便又皺了眉。那仆人見了董三太太立刻行了禮,又慌忙的告退。董三太太走到董三爺身邊,但知不該多問便什麽也不說。

董三爺擺擺手,“我去一趟父親那兒。”并沒有與董三太太多說什麽。

竟然需要去與老太爺禀報,董三太太心下一個咯噔,只是看着董三爺離去,随即又斂了心神,不再多想。這些糟心的事情,倒真是隔一段時間來一件的,可是哪家不是都有點糟心的事情?謝家倒是清靜……可也是因為人丁稀薄……

董老太爺聽了董三爺的話倒是不甚在意,也知董三爺心中已有定數,但依然是說:“她既是想盡了法子逃走,又折騰出這麽一檔子害人的事情來,董家豈可有這樣的兒女?我這老臉都要被丢盡!就這麽好好的葬了,就算回來,也不過是這麽個下場。董家豈是什麽随随便便的地方,想走就走,走了還想回來?”

“兒子明白。”

“就算是董家的兒女,但只要不為董家的聲譽着想,不為董家的未來着想,養她何用?你若是連這麽點事情都狠不下心,以後官場上還想怎麽混下去?!”

生怕董三爺心軟,董老太爺幹脆發了狠話。這個兒子什麽都好,就是對自己的親人心軟得很。當年老太太訓了他幾句,說要把兩個通房留下,他也就留下了;老太太說這麽冷落着當初還留下做什麽,反正你嫡子也有了,怕什麽,他大約也就聽了……否則後來便不會有這麽兩個庶女出現。那個五小姐這兩年鬧了許多事,也多是關着她不讓她鬧事,不過是總想着女兒都這麽大了。自己兒子這麽點小心思,他能不明白?倒是惹來了這麽個結果!

“父親教導得是,兒子知錯了。”董三爺更加恭敬的應下董老太爺的話來。

慶豐二十四年,初夏。

董家十三歲的五小姐沒了,衆人皆是惋惜,這麽一個才女竟然這麽小的年紀就沒了。董家三房的人皆是傷心不已,瞧着不禁讓人唏噓。

☆、39

大皇子正躺在小榻上慵懶得欣賞着新一批被送來的舞娘們的魅惑風情,偏偏有人來了打攪,低聲與他說了句什麽。大皇子招了招手,那人才返出去又捧着兩幅畫卷走到大皇子身邊,附耳低聲說:“便是這兩幅畫卷,倒的确是大皇子送與董五小姐的,也不知怎麽的便在外面那人手上了,還說要求見大皇子。”

“董家五小姐不是沒了麽?大白天的還鬧鬼了不成,燒了吧。這樣的小事也拿來煩我,你們最近是太閑了麽?”大皇子言語間有了些不耐,那人連忙認錯而後告了退。

出去便将送畫卷進來的人訓了一通,而後把東西交予他說,“大皇子吩咐了,把東西拿去燒了。至于門外那人,趕緊的趕走,別是惹了什麽晦氣了好。這些許小事,以後也不須報上來了。”

被訓之人頗為委屈,但只能賠笑認錯,心裏卻是腹诽,“瞧着像是大家小姐的,雖然也疑惑為何孤身一人,但又持了大皇子的東西,怎麽敢不呈上來麽?”便又繼續吩咐下去,将外面那人趕走即可,不須多加理會。

守在大皇子府外的那女子等了許久卻只得了個被趕走的結果,再有不甘心也沒有辦法,別說她的畫卷也沒有回來了。最後只能咬碎了牙往肚子裏咽,再尋辦法。

她身上的銀錢暫時夠用,要不是早就計劃了又藏得死死的任是誰也沒有發現,沒準兒現在是連飯也吃不上的。不過一身女子裝扮倒是太過招搖也不安全了,恨恨的看了一眼大皇子府,終于是走了。

換做了男子打扮才算是安心了一些,她一整天沒有吃東西了,便幹脆尋了處酒樓先吃飽了再說。在那酒樓坐了一會兒,旁邊突然來了一桌人,是三名壯漢,大大咧咧的。

“邊關連連告捷,果然是太子去了就是不一樣。”

“那是自然的,太子不厲害能是太子麽?”

“太子自然是厲害的,那也是皇上英明。不過我也聽說,謝将軍家的大公子是在太子身邊當參軍的。”

“參軍是什麽?”

“參軍就是軍師啊,軍師你知道嗎?就是出謀劃策的那個!”

“娘了個西皮的!老子當然知道軍師是什麽!”

“唉,唉,別急,他也就是随口一說。不過謝将軍這麽厲害,那謝大公子想必也不差了。”

“那是,前陣子春闱科考知道嗎?謝二公子可是榜眼!狀元游街的時候我親眼看見的!”

女子屏息凝神的聽着。謝大公子在邊關?還有太子?疑惑間又是心中一動,随即又有些沮喪,邊關路途遙遠,可怎麽去的好?可是大皇子這邊已經沒戲了……要是能去邊關,大約能有新機……太子啊,可是比大皇子這塊肉還要肥……

“說起來,我這幾天也要去邊關的。”

“那地兒打戰呢!去那做什麽?”

“唉,一言難盡,總之便是要去。還好有人作伴,不然這一路可真要悶死了。”

那女子聽到這兒,頓時一喜,還真是想來什麽來什麽。

“這位大哥,小弟這幾日也準備去邊關。不知小弟能否與大哥一起,到時候不僅順路還有個照應?”

三位壯漢皆看向這人,只見他長相清秀臉龐稚嫩,瞧着不過十二三歲,且白嫩嫩似個小娘子,說出來的話也是柔柔細細的。

被搭話的那一位壯漢笑了笑,“小兄弟看着這般年輕,怎麽不好好在家裏呆着偏要去那亂得很的邊關?”好似是瞧着眼前的人文绉绉的,這壯漢說話也忍不住收斂了些,聲音低了些,話也委婉了些。

“大哥有所不知,小弟正是去邊關尋親人的。”

……

董三小姐出嫁不過兩個多月,竟是哭着跑回娘家了,可把董二太太吓慘了!

都出嫁了,怎麽可以這麽随随便便跑回娘家,這不是上趕着讓夫家人尋錯處麽!

董二太太急慘慘的,可看着自己女兒哭成了這般,頓時又舍不得了,還是先等女兒緩一緩吧,反正,天黑前送回去,就說是聽說她病了回來看看總行的吧?

董三小姐撲在董二太太懷裏哭了好半天才止了哭意,卻仍舊是抽抽泣泣的。董二太太見她好了些才問:“怎麽了?委屈成了這樣?”又拿了帕子給董三小姐抹淚。

“娘……”董三小姐喊了一聲董二太太,想起那些事情,頓時又想哭,好歹算是停住了,但也帶了哭腔,斷斷續續的說,“我才嫁過去兩個月,婆婆給我臉色,大嫂欺負我,不止是這樣,昨天,婆婆還說,要給夫君納妾,就是那個表妹!來了賀喜,然後賴着不走了不說,也不知道給婆婆吹了什麽耳旁風!夫君是不肯,可婆婆哭天搶地的喊着說夫君不孝說夫君大不敬說自己養了個白眼狼……”

董二太太聽得稀裏糊塗的,唯一明白的就是自己女兒的婆婆要給女婿納妾,還是在自己女兒才嫁過去兩個多月的時候。她自己就是因為拿邵姨娘沒有辦法吃了許多苦許多虧,如今怎麽可能再讓自己的女兒也遭這樣的罪?!表妹?表妹要是納妾納進來,又有婆婆撐腰,還不是要翻了天去麽?!

董若琳忍不住又在哭,董二太太忙安慰她:“不哭不哭了,等你爹爹回來讓你爹爹去處理,不會讓女婿納妾的!”

“爹爹能……有什麽辦法麽?”董若琳哭哭啼啼的問。

“二爺肯定有辦法的,別擔心!”董二太太替董三小姐擦着淚說,“你暫且回去,等你爹爹回來了我好好和他說,肯定不會讓女兒受委屈的,好不?”

一聽讓她回去那個地方,董若琳臉色變了變,別開臉,低聲與董二太太說,“娘,不要,我不回去,我不要回去那個地方受罪。”董二太太的臉色也不好了一些,但又不敢去責怪董若琳,只能慢慢開導她。

“在家從父,出嫁從夫。你現在已經嫁人了,怎麽可以一個人回娘家還待上許久?這不是故意讓夫家人尋着你的錯處嗎?”

董若琳仍是不願,便道:“當初明明說……公公家沒有姨娘妾室……才……如今又發生這樣的事情……我不想回去……”

“是啊!當初就是看中女婿将來能有出息,李大人無姨娘妾室,女婿的哥哥也沒有姨娘妾室,才覺得你嫁過去肯定不會吃虧!可是,本來,納妾的話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只是……這麽早,你才嫁過去多久,太快了!所以,等回頭和你爹爹說了,讓你爹爹去解決。那個李大人,不是你爹爹的同僚麽?肯定有法子的。”

想起這些,董若琳欲哭無淚。公公的确沒有姨娘妾室,可那是因為婆婆太厲害了啊!哥哥嫂嫂房裏沒有姨娘妾室,那是因為嫂嫂太厲害了啊!那嫂嫂可是眼瞅着比婆婆還要厲害!如今,自己被婆婆壓着,又沒有人幫她,可怎麽辦!自己的爹爹能有什麽法子?她都嫁了啊!

“乖啊,你先回去,回去便說是因為知道我病了放心不下才回了娘家一趟看看,不敢拿你如何的。別說現在還沒納妾,就是真的納妾了也不怕,你是正室,還管不了一個妾室了?”

董二太太說完這話才發現沒有什麽說服力。她自己不也是正室麽,可連個姨娘都管不了管不住,連庶子都有了……自己雖然是不行但是自己的女兒肯定沒問題的,不過,要是真的那勞什子表妹進了門怕是也不好管啊……是表親呢,還有婆婆偏幫她!

董若琳不說話了,她該知道自己的娘親沒有什麽主意的。大伯父就沒有妾室姨娘,大伯母很厲害;三嬸嬸把姨娘妾室還有庶女管得很好,應該也很有主意;可是這樣的事情也不好去問……

“無論如何若琳你得先回去才行,剩下的事情讓爹娘想辦法就好了!”董二太太也和董若琳有了一樣的想法,嫂嫂和弟妹那麽厲害,肯定會有法子的!她好好的問不讓她們惱了,總會提點提點她的吧?回頭,再和二爺說說看,保不準就解決了。

“娘,都這樣了,我回去還有什麽意思?我不回去,我要等爹爹回府,讓爹爹給我做主!”董若琳不依不撓的,董二太太怎麽說她也不肯回去,态度堅決。

她這般,董二太太沒了轍,但又擔心那邊拿這事情發作,只能想着自己趕快去嫂嫂和弟妹那兒各走一趟。

讓董若琳好好的休息一會緩緩情緒,吩咐丫鬟上些點心吃食,董二太太才首先去了大太太那兒。

大太太倒是聽說了三小姐若琳回府的事情,現下二弟妹又特地來尋自己,只怕是沒有什麽好事情。可看着二弟妹一副吞吞吐吐,不知道如何開口的樣子,大太太有些不忍了,還是自己幫她點破吧!反正自己近來都很清淨,這些事情也完全擾不着她。

“若琳今日可是回來了?”

二太太一聽自己的嫂嫂問這茬,立刻說,“是啊,回來了。”又無奈的嘆了口氣。

大太太又識趣的繼續問:“怎麽了?這般垂頭喪氣的?”

“嫂嫂,你是不知道……若琳這才嫁過去幾個月呀,親家婆居然要給我那女婿納妾,而且納的還是女婿的表妹!若琳氣不過,就……跑回娘家來了……”董二太太說完扁扁嘴,不免責怪自己無用不能教她什麽。

“納妾?不是說……那家不納妾的麽?如今怎麽會這般了?”大太太忍不住問了一句,董家如今算是風生水起的,多少人都想着能和董家結上親,竟還能有這般上趕着的尋董家嫁出去的女兒閑事的?

董二太太頓了頓,才道:“若琳說,是那個什麽表妹,先前來賀喜,然後就賴着不走了。後來也不知道在親家婆耳邊吹了什麽耳旁風,親家婆就說要給女婿納妾了。若琳還說,親家婆刁難她,那嫂嫂也很是不好相處,總欺負她,日子過得十分不舒坦。”

大太太雖然與董若琳不算多親近,但惦念着到底是董家的女兒,再怎麽樣也絕不能讓人欺負了去。想了一會兒,大太太才說,“法子麽,也不是沒有。首先,如果若琳願意,既然若琳的婆婆想着給她的兒子納妾,那好,若琳也大大度度的往自己夫君房裏塞幾個人過去。人麽,要找聽話的,好□的,能幫着她站在她這邊的,這個最重要。”

聽着倒是不錯……可本來就是不願納妾,這要是一下子多進來好幾個人,不是更糟心麽?董二太太不敢胡說什麽,只道:“若琳怕是要不願意的……畢竟才進門那麽點兒時間……嫂嫂可還有其他的法子?”

大太太知會如此,便笑了笑,說,“那自然是有的,就讓若琳呆在娘家了,不回去了。要是那家人舍不得若琳,自然是要來找若琳回去的,不僅要來找,少不得還要好好的說好好的哄才夠。”

二太太頭一次知道還能這麽着,好奇不已:“那親家難道不會借此……發難若琳麽?”

大太太仍舊笑,“這個弟妹不必擔心,即便是在過去,董家的女兒也是許多人家争着搶着想娶的,更不提現在了。那家人要是真的這麽舍得若琳,那若琳真的繼續待下去也沒有什麽舒坦日子可過了,倒不如趁早的散了。若琳還這般年輕,再嫁也不怕找不到好人家。”

二太太被“再嫁”兩個字給吓到了,連忙賠了笑,“若是被休了對若琳的名聲多不好,再嫁也不好找的。”

從大太太那兒出來,怎麽想都覺得大太太的法子不夠妥當,這便又去了自己的弟妹三太太那兒了。

若玥剛從學堂回來到了自己娘親這兒,還沒待上許久,二伯母就來了。若玥并不知道她的三姐姐回了董府的事情,見自己的二伯母愁眉苦臉的,不免疑惑,最近府裏不是好好的麽?

三太太也與大太太一般多少是聽說了這事兒的,三小姐突然回府了這樣的事情怎麽樣也是瞞不住的。至于二太太來是為了什麽找過來了,也就很好猜到了。

大約是在自己的嫂嫂那兒已經詢問過一番了,現下二太太并沒有什麽吞吞吐吐的樣子,只是見若玥在這兒有些不好開口。這些事情,實在是不多好教若玥知道。

三太太瞧出了二太太的心思,倒并不想讓若玥避開,往後若玥雖極有可能遇不到這樣的事情,但是多知道一些總沒有壞處。她的爹爹有八房侍妾,便是見多了自己的娘親怎麽管教那些侍妾和庶子庶女的,自己才能什麽都心裏有數。

“二嫂嫂不妨直說,若玥已經十四了,也不小了。”

自己的弟妹這般說了,二太太也就少了些顧忌,說起來,也沒準的,若玥能求老太爺幫忙……于是,二太太又将三小姐為何突然回了娘家,在夫家又受了些什麽委屈的事情說給了三太太和若玥聽了一遍。

若玥很想問,“三姐夫就這樣悶不吭聲了?”但到底是不好開口。

董三太太卻是問了類似的問題:“若琳的夫君就這般的由着他娘親給他納妾?”

二太太想了想,好似沒有提到這麽一茬,便回:“大約是的吧……親家婆那麽說,能怎麽辦?要是不順着來,那就真的是要被說不孝了,這樣大的罪可受不起呀!”

“如果說,侄女婿是真的喜歡若琳,那就讓若琳暫時待在娘家,快的話大約是今天,慢也不會超過兩天三天的,肯定會來尋若琳回去。也可以讓二哥去與侄女婿還有親家公談談到底是怎麽着,畢竟不是什麽小事。這才嫁過去兩個多月,就敢這麽欺負人了,往後可怎麽辦?”

三太太慢慢的說着,二太太也慢慢的聽着,頓了頓,三太太才又繼續補充了一句:“如果說若琳喜歡侄女婿,還十分舍不得的話,那大約就不好辦了。”

二太太一聽,有些發慌,忙問,“要是如此可怎麽辦的好?”

“要是如此那就沒有辦法了。要是侄女婿能好好待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