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再見了我的新朋友
福伯伯把人和行李送到景伯的船上,一行人坐上景伯的船,一直行到另一邊的一個碼頭,劉爹告訴景伯他們還要在城裏逛一逛,下午才回去,景伯約好了時辰就回去了,還有別人要用船。
過不多會駛過來一條說不上多麽華麗可是一看就很結實很有安全感的大船,船一停下,就走下來一個人,陳進一看還認識,就是那個衛甲。
衛甲沖章肅半跪下,在頭頂一抱拳,說道:“主人,船已備好,請主人吩咐。”
章肅點頭,說道:“起來吧,将這些物事都放妥當,不得有任何閃失。”
陳進在一邊像看西洋景一樣看着,聽到這話張了張嘴,他想說沒關系都是些不值錢的東西有了閃失也不用擔心,可是又覺得這是人家家事,人主仆二人說得好好的,自己就不要插嘴了,也要入鄉随俗嘛,以後這樣的情景肯定要時常見到,再說這些雖然不值什麽錢,可是卻是小乾的寶貝,好好保管沒有壞處。
章肅看了看陳進,見他沒說什麽就回過頭看衛甲領着幾個船工打扮的人把零七八碎的東西一樣一樣小心運上船。
章肅領着小乾走上船,回身對着岸上的三個人抱拳道:“保重,後會有期。”
劉爹和周大夫也抱拳道聲一路順風——在外面還是不要太張揚,所以都心有靈犀沒有稱呼殿下啊肅王啊什麽的。只陳進一個勁兒地揮手,小乾也學着他的樣子揮手,章肅的目光一直放在陳進身上,見到這情形微微一笑。
在陳進的揮手中,船漸行漸遠,慢慢看不見了,這才放下揮累了的手,嘆了口氣道:“好不容易有個新朋友,結果這麽快就走了。”
周大夫問道:“村裏認識的不是朋友?”
“也算是,也不算是,那不一樣。村裏的年輕人雖然有些比較合得來,可是感覺在一起都感興趣的話題不多,倒是阿肅,雖然說話少,可是偶爾地一句兩句,簡直就能說到我心裏。所以說,村裏的是玩伴,阿肅才是朋友,可惜,還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見面,路上不會有什麽事吧?”說完神情有些悒郁。
劉爹過來拍拍陳進的肩膀,說道:“這裏去京城不過兩三日,不會有事,這些問題都放在一邊,先想想這半天怎麽過吧。”跟景伯約好的時辰是巳時末,這大過年的街上也沒人擺攤,冷冷清清。
陳進說道:“爹,我想等過完年,在城裏開個鋪子。”
溺愛兒子的劉爹不反對,點頭道:“你也大了,自己的主意自己拿定,大人不過是給你長個眼力介兒,想做就去做,有什麽難處跟你興叔說。”劉爹完全把周大夫當成萬能機器人保姆。
陳進笑道:“要不爹你先跟興叔一起找個茶館,我先去看看店鋪的情況?”
劉爹瞪眼:“你個娃娃知道什麽,況且你還是初來乍到的,走丢了怎麽辦?再說,這大年下,哪裏有茶館開,就算有,也不能這麽早開門。還是我們陪着你一起去吧。”
Advertisement
三個人在寒風中,在滿街的年味裏溜達,別人都是手裏挎着籃子,手裏牽着孩子,急匆匆趕路,就着三個沒有目的地的人走走停停,還指着路邊的店鋪指手畫腳,很是得了一些注視。
最後陳進心裏大體有了數,還需要等過完年再實地考察一番,這是跟景伯約好的時間也快到了,忙往江邊走。
回到家草草吃了飯,陳進悶悶不樂地坐在暖包旁嗑瓜子,心裏挺牽挂小乾的,雖然船看起來很結實,可是這麽大冷的天,在船上遠不如在屋子裏舒服,還不知道要遭多少罪呢。唉,要是把小乾留下就好了,少了個孩子就像少了一多半的人,屋裏都變得沉悶了。
這時在船上正吃着進叔準備的飯食的小乾也如此感嘆,要是能留下就好了,雖然這些香腸很好吃,可是有進叔做的熱乎乎的飯菜,和進叔他們一起坐着,感覺要更好吃,可惜他獨自面對父親的時候可沒有膽子這麽說出來,只得看着父親大人把一盤子進叔特地給自己準備的醉棗吃了大半,有些心疼。
不過陳進倒沒有感傷太久,因為他迎來送往的日子來了。劉爹祖籍在這裏,很有幾個親戚,他又是裏長,還是個讀書人,所以但凡能牽扯上的親戚基本都會來一趟,只有一兩家需要劉爹親自去一趟,陳進就開始了陪笑陪吃陪喝的三陪生活。
這時的飯菜基本上不用陳進做,年前炸的年貨就派上用途,簡單一做就可以了,莊戶人家實在,只要有肉,基本上就不會不滿意,送的禮也是大白面馍馍,上頭點了一個銷魂的小紅點。
這麽忙碌一通,也就沖淡了陳進的郁悶情緒,就是晚上睡覺的時候忍不住會在半夜醒來給小乾蓋被子,恍然驚醒後再睡去。
因為劉爹情緒不高,周大夫白天也不去他的小藥鋪,什麽職業都可以在過年的時候歇歇,就當大夫的不成,沒聽說哪種病也過年,好在大寶在他的藥鋪裏呆了五六年,頭疼腦熱都能看,偶爾那個老大夫也會過去坐診,不怕會誤事,村裏人也都知道周大夫和裏長交情好,平常有時間總愛在裏長家裏,有急事也能找到人。
三人常常做到一起嗑瓜子喝茶閑聊——過了初六七,基本上走親戚的都走完了,剩餘時間自由支配。閑聊的內容一般都圍繞着陳進的創業問題,周大夫認為應該出新出巧,陳進則認為應該要實惠又好吃,走平民路線,劉爹當然是支持兒子,兩方交戰激烈,誰也說服不了誰。
其實陳進的計劃很簡單,一是醬油,二是豆腐,這兩樣東西都是從豆子來的,黃豆這東西很好,可惜這裏的人只以為可以做豆腐,所以種的人少,價格更是不高,陳進扼腕,這麽容易活的作物,還可以肥地,簡直就是身懷百寶,卻在這裏一直受到冷眼對待。
原材料這麽便宜,陳進就想做出幾樣豆制品來,可是家夥事兒真不夠,撈腐竹也好壓豆腐皮也好,都得是大鍋大竈,就自己家這麽地方,要是真鋪擺開,人都沒處落腳,據劉爹說,集市上有人賣過好像是用豆腐做的薄薄的東西,可是因為做出來不好吃,價格又貴一些,家家都能自己加工豆腐,後來也就沒再見過有人賣。
陳進自己也去逛過幾次集市,确實沒有見到有人賣,估計是難保存,不好賣沒有市場。所以說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這句老話一點錯都沒有,還是要自己來動手做。
他讓阿華多找幾個人來幫工是想着以後和蔡老板約定的時間到了,就可以把鹵汁也教給他們做,這樣除了種地上山捕獵挖草藥,就多了個掙錢的路子,否則,依劉爹的計劃大概開春就要修路,修路後能更容易跟外面交易,為了掙到更多的錢,以後到山裏采藥的人會越來越多,捕獵的人也會更多,多到什麽程度陳進還真不敢想,只能盡自己的一份薄力,多提供掙錢的路子,讓村裏人不依靠剝削自然也能生活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