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老朋友與她自己 5
四人之後在地鐵站分別,再見面時已經進入期末前的沖刺階段。
校園裏也回到重點高中本該有的樣子,有人偷偷地關在浴室裏挑燈夜戰,也有人天沒亮就早起讀書,晨練後直接帶早餐回教室,校道上大家走路的速度也比平常快了一倍。
放假回來第一天的自習課上,邵一夫就遞給卓思奇一沓作文稿紙,說是他在元旦期間收集整理的素材,希望她能幫忙看看。
雖說他之前吊兒郎當的,沒想到正經起來還是挺吓人的,果然不能低估偶像的力量。
秉着“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的想法,趙詩華好奇地瞄了一眼,發現上面大部分素材的主角都是運動員,什麽十年如一日的艱苦訓練、受傷後不放棄終于沖破極限重回巅峰,乍看下來甚至會讓人以為讀的是體育新聞播音稿。
“老師不是說要我們找一些正面的例子嘛,”邵一夫在後面探出半個身子,一臉期待獲得認可的表情,“我覺得這些就特別地正能量!”
“都挺好的,就是主題有點單一,”卓思奇把稿紙還回去,“不過單老師他可能會喜歡。”單老師是隔壁班壯得像體育老師的語文老師。
“真的嗎?那我再補上一點樂隊的故事!”邵一夫抓着紙嘩啦嘩啦地抖兩下,“謝謝卓老師,今年的作文有希望了!”
見對方認真的模樣,趙詩華趕緊強迫自己收起心來,繼續抄寫英語動詞短語搭配,可千萬不能被後來者居上。
兩周後便迎來連續三天的期末考試,周末過後的剩下兩天用作評講以及散學典禮。
今年的作文是關于過去與未來的:“有位哲人說過,向後看才懂得生活,向前看才能生活”,題目如此寫道。趙詩華用上了跨年看煙花的經歷,借此比喻“回首過去、展望未來”之意。
下筆的時候,不由得佩服李修平當時的預見能力,果然多積累點生活經驗對作文是有幫助的。也不知道當時一起看煙花的四個人有多少用上了同樣的素材,只是後來範文發下來,她才知道卓思奇反倒用上了邵一夫的體育新聞剪報。
趙詩華轉了一下筆,思緒從作文題回到化學試卷上,最後一門考試還有不到十分鐘就結束了。
第一天的物理難得她差點都急哭了,最後一天的化學反而比想象中簡單,所以得抓緊時間檢查一遍才行,盡量彌補一點因為物理而拉下的差距。
“思奇,最後一道題的答案你還記得嗎?”考試結束後,趙詩華連廁所都來不及上,就趕回原來的教室,見同桌果然在收拾書包,便抓住她問,“那個量濃度是1.5吧?”
只要最後一個答案對了,就說明前面的小題都沒有出錯,加起來總共得十幾分了。
Advertisement
“我記得大概是的吧。”卓思奇看起來考得應該不錯,臉上是難得一見的輕松神态。
“真的嗎?太好了!”趙詩華一激動又想去抱住卓思奇,仿佛對方并非是考生當中的一員,而是答案的化身似的。
“是多少來着?我剛沒聽清!”周信追問道。
“哎呀別對答案啦!考都考完了,逍遙兩天不好嗎?”随後回到班級的邵一夫放下筆袋,連忙用食指堵上耳朵,“總之你別說,我不聽!”
“誰要告訴你,卓思奇,你答案是多少?”周信故意把身子往前探,用手攏住耳朵裝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
“思奇,待會兒我請你喝奶茶吧!”趙詩華确認自己已經拿下了最後的十幾分,整個人都有點飄飄然,想着不僅得犒勞自己,也得獎賞給自己帶來捷報的同桌。
她從書包裏掏出一張積分卡,上面印着八個圖章:“你看,正好再喝兩杯就能免費送一杯了!”
“……謝謝,不過我等一下得去趟辦公室。”卓思奇的語氣讓趙詩華又想起開學第一天她貌似也被如此婉拒過,沒想到一個學期過去了還是一樣,“數學老師讓我還有李修平去幫忙統計分數,你不用等我了。要不就下次吧?回頭我把分數告訴你,如果你想知道的話。”
見趙詩華流露出失落的情緒,卓思奇又耐心解釋道。分明還是有哪裏跟以前不一樣了。
“我不聽!”旁邊的邵一夫一聽到“分數”二字,剛松開的手指又堵了回去,但卻沒有漏掉上一個關鍵詞,“有奶茶嗎?我也要去!”
要不是因為徐佳美和喬小玲着急要把一部分行李提早搬回家,沒空跟她一起去後門的奶茶店,趙詩華存了幾個星期好不容易才換來的優惠絕不會落到這倆人頭上——本來還計劃跟同桌喝完奶茶再一起去看場喜劇電影的。
趙詩華瞥了一眼身旁的邵一夫和周信,心裏有點不服氣,盡管是卓思奇主動把機會讓給了邵一夫,而且花的錢還是照常平攤的。
三人在路邊的公交車站喝着飲料,話題不免又回到考試上。
“所以答案真的是1.5?我好像寫了1.75,就差一點了……真的不是你算少了?”
“……你不是說不想知道的嗎?”趙詩華白了邵一夫一眼,被他一反問反而心虛了。
他突然這麽關心起成績來,倒不像他的風格了。不過哪有學生不關心成績的?尤其是成績還跟獎勵挂鈎的時候。
“1.5嗎?我怎麽記得我算出來一百多……”似乎比起化學,周信更應該複習下小數點的基礎知識,他大概不願再回想考試的情景,轉而問道,“你們寒假都打算幹什麽?”
聽到這個問題,趙詩華忽而感覺到長假的實感落到了肩上。
如果問趙詩華寒假或暑假有什麽計劃的話,她的答案恐怕會太過無趣。
當別人興致勃勃地談論長假要去哪裏旅游或者擺出一副慘兮兮的模樣抱怨爸媽又給自己抱了什麽補習班時,趙詩華通常都不怎麽插得上話,因為她的回答從小學到初中都是“寫作業、讀小說、看電視”,面對熟一點的朋友還會加上一句“在店裏幫幫忙”。
她不是沒有向爸媽表達過自己也想參加一些類似冬令營、夏令營的活動,只是父母一看到她的成績單,便覺得年級前十名已經綽綽有餘了,何必再多花錢錦上添花呢?
于是高一的寒假也不例外,盡管今年的名次從“名列前茅”順流而下成了“中流砥柱”——她勉強擠進了前五百。
但畢竟是省重點,爸媽也就粗略地在年級名次後加上了一個約等號,四舍五入算是全省前一千了吧?哪還需要上輔導班?
手機鬧鈴響過了一小時後,趙詩華才慢騰騰地從被窩裏爬出來,寒假第一天不用來睡懶覺可謂是暴殄天物了。
不過她在刷牙的時候想起來可能卓思奇從第一天開始就進入高考沖刺模式,還是不由得緊張了一下,內心的志氣頓時從扶不上牆的爛泥狀态凝固成堅硬的鋼筋水泥。
本想着打開電視先看看今年重播的是《西游記》還是《還珠格格》,吃完早餐後還是乖乖地拿出一張A4紙,畫上表格,列出寫作業的時間安排。
只不過如果計劃真的能按時完成,那她也不會像現在這樣止步于班級三十名以外了。十來天過後便是春節,因此這一個多星期還得幫家裏大掃除和跟着置辦年貨,原本打算過年前寫完的作業又推到了年後。
初一到初二全家一道回鄉下住了兩天,初三就得回城裏重新開店了,畢竟小城市裏也有從大城市返鄉的人們,正是掙錢的好時機。趙詩華中午和晚上經常會下來幫幫忙,順便解決掉吃飯的問題,下午有時回家看會兒書或連續劇。
班級群這些天也安靜了不少,估計大家都在享受各自的假期,年三十除夕夜群裏面轟炸式的群發祝福仿佛已經是很久前的事情了。
因此當她在大年初六的下午又收到一條“春節快樂!”的信息時,趙詩華差點以為自己又時空錯亂了。她點開一看,是菠蘿餅同學發來的,下一句就接着問道:“你在梅州嗎”。
她并沒有立即回複,因為手還是濕漉漉的,得把水槽裏的青菜撈出來,甩幹水後再碼整齊。隔了一會兒再打開手機,發現裏面又多了好幾條未讀消息:
“我來找你玩吧”
“你家在哪附近 ”
“[無聊]”
“我媽帶着我妹去逛客家博物館了”
然而趙詩華并不想搭理他,倒不是她不近人情,而是因為奶奶回家午休了,姐姐去跟中學同學聚會,連爸爸也不在,店裏只有媽媽一人,她暫時走不開。
邵一夫要過來的話就只能到這兒來,但她并不想媽媽誤會什麽。
結果就在猶豫之際,對方直接一個電話打了過來。手機在桌上嗡嗡嗡震動了半天,連一旁的媽媽都察覺到不對勁了,她才無可奈何地摁下通話鍵,裝作不經意地走到店鋪外面。
“喂?”邵一夫興沖沖的勁頭通過聽筒清晰無疑地傳了過來,趙詩華把手機移遠一點,聽他像複讀機似的又把剛才發過來的問題重新問了一遍。
“我沒空,我也不在家。”趙詩華說完發現那頭沉默了幾秒,又有點過意不去,便回祝一句,“春節快樂。”
“你是去哪兒玩了嗎?那你有什麽推薦的好玩的地方?”
“好玩的地方?客家博物館就挺好玩的。”她又回頭看了一眼還在備料的媽媽,“話說你就那麽沒事幹嗎?我倒是有個社會實踐項目,你要不要過來?”
“什麽社會實踐?算了不管了,家裏的親戚打麻将吵死我了,我馬上來!”